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迴文詩,又稱迴環詩,顧名思義就是指能夠迴環往復一文多讀的詩。迴文詩分為多種形式,比如通體回文、就句回文、雙句回文、本篇回文、環復回文等,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可以正反兩讀的迴文詩,比如著名的《兩相思》,正著讀是《思妻詩》,反著讀就變成了《思夫詩》。
(李禺《兩相思》)
一般情況下,迴文詩的字數越多,結構越複雜,寫作難度也就越大。那麼,中國歷史上最難、最牛、最絕的迴文詩是哪一首呢?
《回文類聚.序》有言,「自蘇伯玉妻《盤中詩》為肇端,竇滔妻作《璇璣圖》而大備。」《盤中詩》是否是史上第一首迴文詩,尚有爭議,但《璇璣圖》是史上最牛的迴文詩,這卻是古今公認的事實。
《璇璣圖》乃是前秦才女蘇蕙所作,全文共841個字,排列成29×29縱橫方陣,一共組成了至少7958首詩(已讀出)。(註:前秦是魏晉之後的十六國時期的政權之一。)
那麼,蘇蕙是誰?她是在怎樣一種情況下寫出了迴文詩的巔峰之作?《璇璣圖》原文是哪841個字?如何排列得到了7958首詩?現在,我們就來揭曉答案。
(才女蘇蕙)
蘇蕙,字若蘭,魏晉三大才女之一。據《晉書·列女傳》記載, 蘇蕙為始平(今陝西省武功縣)人,父親是陳留縣令蘇道質,她自幼聰穎過人,三歲學字,五歲學詩,七歲學畫,九歲學繡,十二歲學織錦,是遠近聞名的才女,再加上出身名門,姿容豔麗,還沒滿15歲提親之人便絡繹不絕,但蘇蕙誰也看不上,最終嫁給了自己選中的如意郎君——秦州刺史竇滔。這一年,蘇蕙16歲,正是花樣年華。
這個竇滔確實是年少有為,一表人才,二人婚後也一直是琴瑟和鳴,伉儷情深。但是後來,竇滔因拒不服從軍令被貶官到流沙(今新疆白龍灘沙漠一帶)。臨行之前,蘇蕙與竇滔在阿育王寺北城門外揮淚告別,並山盟海誓,許諾永不改嫁,等待丈夫回來。
萬萬沒想到,竇滔到達流沙之後,卻因難耐寂寞另尋新歡,納善於歌舞的趙陽臺為妾。蘇蕙得知此事後,自然是又氣憤又難過,只恨把真心錯付了負心漢。
(蘇蕙,字若蘭)
蘇蕙21歲時,竇滔獲令鎮守襄陽,蘇蕙因對丈夫納妾一事不滿拒絕一同前往,夫妻二人鬧僵之後,竇滔便攜妾氏趙陽臺去赴任,留原配蘇蕙一人在家。
竇滔走後,蘇蕙悔不當初,漫漫長夜裡,她獨守空房,便把所有思念和哀怨都傾注在自己擅長的詩詞歌賦上。日日寫,夜夜寫,天天寫,月月寫,竟然一口氣寫了幾百上千首出來。
隨後,蘇蕙又花心思將這些詩進行了巧妙編排,再用五色絲線在八寸見方的錦緞上繡下了句句回文的絕妙篇章,題曰《璇璣圖》。
(蘇蕙繡《璇璣圖》)
蘇蕙的《璇璣圖》問世以後,很快名聲大噪,但沒有人能夠完全讀懂,更無法把所有隱藏其中的詩章全部找出。對此,蘇蕙笑答,除了她和她的丈夫,沒有人能夠明白其中三味。
於是,蘇蕙的家人特地將這副蘇蕙親手繡成的《璇璣圖》星夜送至襄陽竇滔手中。竇滔讀後,淚流滿面,一方面感動於妻子的愛意,一方面又著實欽佩妻子的絕世才情,當即決定將妾氏趙陽臺送回關中,同時派彩車隆重接原配蘇蕙到襄陽。
就這樣,蘇蕙與竇滔重歸於好,恩愛到白頭。而那幅《璇璣圖》則與他們的愛情故事一起,千百年來傳為佳話,影響深遠。到唐朝時,一代女皇武則天有感於蘇蕙的才氣和痴情,御筆為《璇璣圖》撰寫了序文。到宋朝時,與李清照齊名的大才女朱淑真又寫了一篇《璇璣圖記》,專門研究蘇蕙的《璇璣圖》。
綜上,史上最牛迴文詩《璇璣圖》,竟然是才女為了趕走情敵寫下的千古奇文。
(蘇蕙《璇璣圖》)
最後,我們再來具體看看《璇璣圖》的讀法和玄機之處。
首先強調一點,最初的《璇璣圖》是840個字,方陣是空心的,以表蘇蕙當時心空了。正中心的那個「心」字是後人加上去的,這才有了現在廣泛流傳的841字版本。
怎麼讀呢?這個問題就有點難回答了,因為幾乎可以說怎麼讀都行,縱、橫、斜、交互、正、反讀或退一字、迭一字,無論怎麼讀,均可成詩,詩有三、四、五、六、七言不等。
到底能讀出多少首呢?那就看個人本事了,宋元年間有個叫起宗道的人,讀出了3752首,明朝經史學家康萬民則讀出4206首,而到目前,已經統計出來的長詩短詩加在一起達到了7958 首,或許仍有遺漏。
我們看圖讀詩,筆者只從中列舉最簡單的幾首,幫助大家理解即可。
(《璇璣圖》全文圖示)
有專門罵情敵趙陽臺的四言詩:
讒佞奸兇,害我忠貞;
禍因所恃,滋極驕盈。
有借松柏自比,表達對丈夫忠貞不渝的五言詩,這一首正讀倒讀皆可:
寒歲識凋松,真物知終始。
顏衰改華容,仁賢別行士。
還有既表達了對「新人笑舊人哭」的幽怨不平,又表達了對丈夫純情依舊的七言詩:
蘇作興感昭恨神,辜罪天離間舊新。
霜冰齋潔志清純,望誰思想懷所親!
另有更多更複雜的讀法,留待大家去研究吧。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