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文詩巔峰之作:841個字組成7958首詩,正反橫豎斜怎麼讀都成詩

2021-01-08 島主歷史觀

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迴文詩,又稱迴環詩,顧名思義就是指能夠迴環往復一文多讀的詩。迴文詩分為多種形式,比如通體回文、就句回文、雙句回文、本篇回文、環復回文等,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可以正反兩讀的迴文詩,比如著名的《兩相思》,正著讀是《思妻詩》,反著讀就變成了《思夫詩》。

(李禺《兩相思》)

一般情況下,迴文詩的字數越多,結構越複雜,寫作難度也就越大。那麼,中國歷史上最難、最牛、最絕的迴文詩是哪一首呢?

《回文類聚.序》有言,「自蘇伯玉妻《盤中詩》為肇端,竇滔妻作《璇璣圖》而大備。」《盤中詩》是否是史上第一首迴文詩,尚有爭議,但《璇璣圖》是史上最牛的迴文詩,這卻是古今公認的事實。

《璇璣圖》乃是前秦才女蘇蕙所作,全文共841個字,排列成29×29縱橫方陣,一共組成了至少7958首詩(已讀出)。(註:前秦是魏晉之後的十六國時期的政權之一。)

那麼,蘇蕙是誰?她是在怎樣一種情況下寫出了迴文詩的巔峰之作?《璇璣圖》原文是哪841個字?如何排列得到了7958首詩?現在,我們就來揭曉答案。

(才女蘇蕙)

蘇蕙,字若蘭,魏晉三大才女之一。據《晉書·列女傳》記載, 蘇蕙為始平(今陝西省武功縣)人,父親是陳留縣令蘇道質,她自幼聰穎過人,三歲學字,五歲學詩,七歲學畫,九歲學繡,十二歲學織錦,是遠近聞名的才女,再加上出身名門,姿容豔麗,還沒滿15歲提親之人便絡繹不絕,但蘇蕙誰也看不上,最終嫁給了自己選中的如意郎君——秦州刺史竇滔。這一年,蘇蕙16歲,正是花樣年華。

這個竇滔確實是年少有為,一表人才,二人婚後也一直是琴瑟和鳴,伉儷情深。但是後來,竇滔因拒不服從軍令被貶官到流沙(今新疆白龍灘沙漠一帶)。臨行之前,蘇蕙與竇滔在阿育王寺北城門外揮淚告別,並山盟海誓,許諾永不改嫁,等待丈夫回來。

萬萬沒想到,竇滔到達流沙之後,卻因難耐寂寞另尋新歡,納善於歌舞的趙陽臺為妾。蘇蕙得知此事後,自然是又氣憤又難過,只恨把真心錯付了負心漢。

(蘇蕙,字若蘭)

蘇蕙21歲時,竇滔獲令鎮守襄陽,蘇蕙因對丈夫納妾一事不滿拒絕一同前往,夫妻二人鬧僵之後,竇滔便攜妾氏趙陽臺去赴任,留原配蘇蕙一人在家。

竇滔走後,蘇蕙悔不當初,漫漫長夜裡,她獨守空房,便把所有思念和哀怨都傾注在自己擅長的詩詞歌賦上。日日寫,夜夜寫,天天寫,月月寫,竟然一口氣寫了幾百上千首出來。

隨後,蘇蕙又花心思將這些詩進行了巧妙編排,再用五色絲線在八寸見方的錦緞上繡下了句句回文的絕妙篇章,題曰《璇璣圖》。

(蘇蕙繡《璇璣圖》)

蘇蕙的《璇璣圖》問世以後,很快名聲大噪,但沒有人能夠完全讀懂,更無法把所有隱藏其中的詩章全部找出。對此,蘇蕙笑答,除了她和她的丈夫,沒有人能夠明白其中三味。

於是,蘇蕙的家人特地將這副蘇蕙親手繡成的《璇璣圖》星夜送至襄陽竇滔手中。竇滔讀後,淚流滿面,一方面感動於妻子的愛意,一方面又著實欽佩妻子的絕世才情,當即決定將妾氏趙陽臺送回關中,同時派彩車隆重接原配蘇蕙到襄陽。

就這樣,蘇蕙與竇滔重歸於好,恩愛到白頭。而那幅《璇璣圖》則與他們的愛情故事一起,千百年來傳為佳話,影響深遠。到唐朝時,一代女皇武則天有感於蘇蕙的才氣和痴情,御筆為《璇璣圖》撰寫了序文。到宋朝時,與李清照齊名的大才女朱淑真又寫了一篇《璇璣圖記》,專門研究蘇蕙的《璇璣圖》。

綜上,史上最牛迴文詩《璇璣圖》,竟然是才女為了趕走情敵寫下的千古奇文。

(蘇蕙《璇璣圖》)

最後,我們再來具體看看《璇璣圖》的讀法和玄機之處。

首先強調一點,最初的《璇璣圖》是840個字,方陣是空心的,以表蘇蕙當時心空了。正中心的那個「心」字是後人加上去的,這才有了現在廣泛流傳的841字版本。

怎麼讀呢?這個問題就有點難回答了,因為幾乎可以說怎麼讀都行,縱、橫、斜、交互、正、反讀或退一字、迭一字,無論怎麼讀,均可成詩,詩有三、四、五、六、七言不等。

到底能讀出多少首呢?那就看個人本事了,宋元年間有個叫起宗道的人,讀出了3752首,明朝經史學家康萬民則讀出4206首,而到目前,已經統計出來的長詩短詩加在一起達到了7958 首,或許仍有遺漏。

我們看圖讀詩,筆者只從中列舉最簡單的幾首,幫助大家理解即可。

(《璇璣圖》全文圖示)

有專門罵情敵趙陽臺的四言詩:

讒佞奸兇,害我忠貞;

禍因所恃,滋極驕盈。

有借松柏自比,表達對丈夫忠貞不渝的五言詩,這一首正讀倒讀皆可:

寒歲識凋松,真物知終始。

顏衰改華容,仁賢別行士。

還有既表達了對「新人笑舊人哭」的幽怨不平,又表達了對丈夫純情依舊的七言詩:

蘇作興感昭恨神,辜罪天離間舊新。

霜冰齋潔志清純,望誰思想懷所親!

另有更多更複雜的讀法,留待大家去研究吧。

(本文完~)

相關焦點

  • 文學奇蹟:才女寫841個字,各種角度解讀出近八千首詩,過於精妙
    它被認為是迴文詩的集大成者,一千多年來,不論是文學界、藝術界還是史學界,都將之奉為瑰寶,就連武則天看了也覺得妙不可言,還特意為它作了序。而這麼一個千年前的奇葩,竟然是為了挽回出軌的丈夫而創作的,果然,愛情使人盲目又創作力倍增,情感是激發人類靈感的最好的手段啊。話說這位蘇蕙,出生在前秦時期,約是永興元年(公元357年),這個時期的國君就是那位發動淝水之戰的苻堅。
  • 古詩詞中最神奇、有趣的「迴文詩」,正讀反讀各一首詩,令人驚嘆
    說到「回文」估計大家也並不陌生。我小時候讀過一句刻在茶壺蓋上的回文句「可以清心也」。你可以讀「也可以清心」;也可以讀「清心也可以」;還可以讀「心也可以清」;還可以讀「以清心也可」。從哪個字讀都是一句完整的句子,同時,還表達了茶的內涵:可以讓你心神寧靜。
  • 絕世奇文《璇璣圖》:僅有841個字,竟然能拆解出7958首詩
    蘇惠,字若蘭,生於五胡亂華時期。由於晉統不安定,以至於,鮮卑、羌、匈奴、氐、羯五異族盤踞中原以北,各路霸主先後建立了大大小小的十六個政權。 世道維艱,連人都成了可供餐食的「兩腳羊」。好在,蘇惠的運氣不錯,她出生在遠離戰火的陝西,且家境殷實。所以不論是饑荒還是戰亂,都沒有影響到這個女孩的成長。
  • 奇巧迴文詩 《璇璣圖》裡的文學奇蹟
    「璇璣」本是中國古代天文測量的器具,而「璇璣圖」的名稱是因為《璇璣圖》的中心有「璇璣圖」三個字而得。《璇璣圖》共29行每行29字,除去後人加上的「心」字,總共840個字。無論從左右、上下、裡外、交互、疊一字、退一字、半段順逆、旋迴誦讀,均能成七言、六言、五言、四言、三言等格式的詩文。依據目前的統計,璇璣圖可組成7958首詩,故有「情詩八千」之說。
  • 正讀倒讀均可,甚至一首詩有40種讀法,一起領略迴文詩的魅力!
    迴文詩,也寫作"愛情詩"、"迴環詩",據唐代吳兢《樂府古題要解》的釋義是:"迴文詩,回復讀之,皆歌而成文也。"它是漢語特有的一種使用詞序迴環往復的修辭方法,文體上稱之為"回文體"。唐代上官儀說,"詩有八對",其七曰"回文對","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情新",用的就是這種措詞方法。
  • 宋朝詩人寫下一首迴文詩,男人需要正著讀,女人都得倒著來讀
    ▲宋代詩帖01相思,是古代詩歌中非常常見的主題,名詩名句數不勝數。比如丈夫對妻子的思念之情,又比如妻子對丈夫的記掛之意,至於情人間的思念之情,更是可以述諸於詩詞之中。宋代就有一位名不見經傳的詩人李禺,創作出一首迴文詩,叫做《兩相思》。回文體,是漢語獨有的一種文學體裁,又有迴文詩,回文詞,回文曲等。唐代吳兢在《樂府古題要解》對迴文詩的定義為:「迴文詩,回復讀之,皆歌而成文也。」
  • 古代最神奇的一首詩,只有20字卻有40種讀法,每種讀法都成一首詩
    當然,在這些作品之中也出現過一些比較有趣的,比如迴文詩便是如此。迴文詩也被稱之為「愛情詩」,亦或者是「迴環詩」,是漢語特有的一種使用詞序迴環往復的修辭手法,也被稱之為回文體。唐代吳兢《樂府古題要解》對迴文詩的 解釋是:「迴文詩,回復讀之,皆歌而成文也。」 也就是說,迴文詩是能夠回還往復,正讀倒讀皆成章句的詩篇。
  • 【詩詞微塾】詩詞創作之迴文詩結構
    前人評論「此詩亦善寫情景,而『人隨雁遠』一聯,有無限思想,無限感觸,抵得徵夫思歸之作。」僅談內容,沒談及表現形式;如不細讀,未必想到這是「迴文詩」! 根據詩題可以變化得迴文詩一首: 空閣繡簾疏映雨,暮城邊遠雁隨人。 桐梧半月低涼夜,草碧餘花落晚春。
  • 文化丨盤點中國古代才女創作出的奇詩,你知道這些圖詩怎麼讀嗎?
    七言詩四首,分別從「春、夏、秋、冬」讀起,二字後分別接「桃、荷、桂、梅」四花,「春、秋」二首左旋讀,「夏、冬」二首右旋讀。她日夜思念丈夫之情,苦於無法傳遞。終於想出用織《回文璇璣圖》來寄託情思,並藉以申訴丈夫的委屈。此即112字的《璇璣圖》(織錦圖)。起初人們對此迷惑不解,後來逐漸領悟到:從最上一行中間的「夫」字開始,向右、向左斜念下去,直到「妻」為止。夫妻恩深久別離,鴛鴦枕上淚雙垂。當初結髮成偕老,誰知今日受孤悽。
  • 有一種古詩來回讀都通,並且韻味各有不同,這就是古代的迴文詩!
    渡斜煙淡月籠紗,遠路微香趁馬。此詞上下兩闋字數相同,下半闋為上半闋的逆讀重組、上下闋語義並不相同。但整首詞從後向前讀時,則與順讀字句完全相同。這首詞在語言藝術上堪稱精雕細刻的上乘之作,其製作難度難以想像。迴文詩的基本要求是有順逆兩讀,唐代格律詩產生後有些迴文詩兩讀皆要符合近體詩的押韻、平仄、對仗等規定。
  • 【詩詞歌賦】把詩寫成這樣,真是服了——古代才女的奇詩怪詞欣賞
    她日夜思念丈夫之情,苦於無法傳遞。終於想出用織《回文璇璣圖》來寄託情思,並藉以申訴丈夫的委屈。此即112字的《璇璣圖》(織錦圖)。起初人們對此迷惑不解,後來逐漸領悟到:從最上一行中間的「夫」字開始,向右、向左斜念下去,直到「妻」為止。夫妻恩深久別離,鴛鴦枕上淚雙垂。當初結髮成偕老,誰知今日受孤悽。鴻雁傳書因未便,飛鴿帶信亦歸遲。
  • 魏晉三大才女之一蘇蕙僅用一篇迴文詩就讓移情別戀的丈夫回心轉意
    蘇蕙傳世之作僅一幅用不同顏色的絲線繡制而成的一方手帕,上面繡了一篇有840個字的迴文詩。因「回文」和「璇璣」都有迴環繞轉的意思,所以這張繡有迴文詩的手帕又稱為《璇璣圖》,也叫《璇璣圖織錦詩》。此《璇璣圖》有何魅力,不僅讓蘇蕙的家庭破鏡重圓,更讓她名垂青史,千古稱頌?
  • 迴文詩、諧音詩,詩歌裡濃縮了最精華的中文,無用之大用
    所以,還是要聊一點讀書君比較擅長的東西,在《少年包青天》這部劇當中,有很多對對子的環節,今天我們就來品一品其中的一兩個對子。要看的第一個內容是在書院當中,由公孫策說的迴文詩:「賞花歸去馬如飛, 去馬如飛酒力微;酒力微醒時已暮, 醒時已暮賞花歸。」
  • 如果諾蘭讀過中國迴文詩,也許《信條》會變樣
    拋開「負熵」「反物質」「祖父悖論」等複雜高深的科學理論,它的另一大核心靈感要素是「迴文詩」,同樣給不少人造成了閱讀障礙。《信條》片名的英文TENET這個詞本身就是一個迴文結構,而且片中主要角色、地點等名稱都取自一首西方古代迴文詩。回文的運用不僅增加了影片的文化內涵,也貼合了影片的迴環敘事結構。
  • 它是中國古代的一首奇詩,順著讀是天亮了,倒著讀卻是天黑了
    其中,唐詩宋詞,不僅在我國,在世界上都影響深遠。而在詩歌中,又可以分成很多類。如按照音律劃分,古詩可以分成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古體詩又包括楚辭體和樂府兩種類型。近體詩則可以分成絕句和律詩;如果按照內容劃分,那類型就更多了,如敘事詩、抒情詩、邊塞詩和詠物詩等。而在種類繁多的詩歌中,還有一種體裁,叫「迴文詩」。
  • 寥寥十六字 一首迴文詩 四句並七言 誰能一眼識
    二、讀《九張機》有感1、宋代無名氏的《九張機》詞並點評宋代無名氏的《九張機》詞作,雖儘是些農村棄婦的哀怨之詞。其字裡行間盡顯悽婉綿麗,屬於古樂府的絕妙之作。莫教容易裁羅綺,無端翦破,仙鸞彩鳳,分作兩邊衣。(苦心密意,不忍卒讀)八張機,回紋知是阿誰詩。織成一片悽涼意,行行讀遍,厭厭無語,不忍更尋思。(不忍粹讀)九張機,雙花雙葉又雙枝。薄情自古多離別,從頭到底,將心縈系,穿過一條絲。(首句七字,何等親切。從頭三句更慎重,可以觀,可以怨。)
  • 天水這條古巷道,卻成就了千古絕唱《迴文詩》
    另有一說是蘇蕙蘇身為正房,嫉妒趙陽臺的年輕美貌,對趙陽臺多有虐待,竇滔心知肚明,卻又無可奈何,只能借調任之機,帶著趙陽臺一走了之,落得兩面清淨。竇滔一別兩年,音信渺茫,蘇蕙悲憤不已,既有對丈夫的思念,又有對丈夫的惱恨,她把情愫寫成迴文詩,用五彩絲線在錦帕上織成《《璇璣圖》》派家人送往襄陽,竇滔讀後,感其情之深,愛之切,悔恨交加。
  • 迴文詩震古爍今,卻以忠貞剛烈畫出一生最美弧度,好一個奇絕女子
    11歲作七絕《題晴湖春泛圖》,情景交融,見者讚賞。12歲時以詩入畫,設色精絕,書法不同凡響,名噪一時。繪畫擅長花卉、人物,兼善寫生,傳世畫作有《梅鵲圖》、《落英》等。且姿容秀麗,有國色之譽。丈夫徐明英早逝。她出生於清代順治年間,出生在浙江永康古山鎮的書香世家。從小便顯示出驚人才華,擅長寫迴文詩之類的奇絕之作。
  • 史上最絕的一首迴文詩,大部分人看後不知所云,唯有蘇軾一眼秒懂
    迴文詩,在非常多的人的印象裡其實就是無論正著讀還是讀倒著讀都可以成為詩文,這些迴文詩往往都是拼湊而成,沒什麼驚人之處。 上面的這十四個字很難解釋,講它是兩句詩吧,但是它上下兩句很不協調,講它是一句美言吧,但是前後又非常不搭,那麼到底該怎麼解釋它呢?不要猜疑你的水平,因為當初它剛剛被寫作出來的時候也是難倒了眾多人!
  • 小詩人偶成千古奇詩,男人應該順著讀,女人應該倒著讀
    這首詩名叫《兩相思》,它是一首迴文詩。也就是說,整首詩順著讀也可以,反之倒過來讀也行。人們把這首《兩相思》順讀和倒讀,分別取了兩個詩名,《思妻詩》和《思夫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