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改劇:一計打破影視內容發展瓶頸的「妙藥」?

2021-03-03 新劇觀察

作者 / 孫汝亮 大兌

前有漫改劇《火王》將在湖南衛視播出,後有徐靜蕾宣布和騰訊影業合作翻拍《一人之下》真人版。「漫改劇」似乎有被帶到了一個新的熱度,但事實上漫畫改編劇絕非長久之計。

 

有神尾葉子《花樣男子》漫改劇的珠玉在前,後接許斐剛《網球王子》漫改電影、漫改劇的炙手可熱。繼日本電影本鄉奏多龍馬、國產劇秦俊傑龍馬後,今年由騰訊影業牽頭出品的《網球少年》也已殺青,從種種契機來看,如今都是漫改劇最好的年華,甚至成為影視行業發展的一計妙藥,然而,當真如此嗎?

 

 

「(漫畫改編)不是影視劇發展的長久途徑,我們的營養不能永遠從外界來汲取。」知名編劇賈東巖對新劇觀察(ID:xinjuguancha坦言,漫改劇對於影視行業的發展確有其意義,但需把握合適的度,同時對於漫改劇的選材也應該尤其謹慎,不然很容易出現「粉絲不買帳,作品也無法出圈」的尷尬場面。

 

 IP熱潮下

亟待理性的國漫改編劇

漫畫改編影視劇其實並不是個IP時代下的新鮮玩意兒。

 

漫改劇最早起源於美國,以DC和漫威旗下的一眾超級英雄劇為代表,隨後又在日本和韓國形成製作規模,漫畫也因此成為影視劇編劇們重要的靈感來源之一。

 

相對而言,中國漫改劇雖然起步較晚,但也早在上世紀末便已經初見端倪。自1996年中國內地第一部漫改電視劇《三毛流浪記》登上電視螢屏後,《風雲》系列和《粉紅女郎》《地下鐵》等也紛紛從漫畫文本跨媒介以連續劇方式呈現,成為當時影視劇中的經典之作。

 

 

當時的人們並無漫改劇這一概念,漫畫IP改編劇也鮮有粉絲流量加成,甚至「漫改」都算不得一種宣傳噱頭。但隨著90後、00後等從小被日漫、國漫耳濡目染長大的新新人類們逐漸成為影視劇市場的主流消費群體,尤其是漫畫粉絲圈層文化和二次元文化的普及和發展,讓被解構與結構的二次元文化在電視平臺和網絡陣地再一次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春天,「漫改」也成為了眾人眼中的「香餑餑」。

 

「這些年,中國漫改市場變化還是很大的,像早期的《粉紅女郎》《風雲》,都是在基於內容去進行改編,而近幾年的漫改市場,大家關注的是IP、是流量、是知名度。」

 

相較於行業的狂熱,賈東巖有著自己對漫改劇的謹慎忖度和冷思考,在他看來漫改如果改不好,大多數都是因為選材有問題:一味的追求數據和熱度,而和創作初衷有所違背。

 

 

同時,賈東巖雖然也對國漫的未來發展表示看好,但其實並不特別期待國漫的改編,「因為我覺得國漫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如果現在就開始對它進行改編的話,很可能會拔苗助長。」

 

誠然,國漫改編目前處於難出現象級爆款、改編數量眾多但以「炮灰」為主的尷尬局面。畢竟作為夾在二次元和三次元之間的漫改劇,從決定被選擇的那一刻起就要做好吃力不討好的準備,而面對日漫不可名狀的競爭壓力,國漫改編劇更宛若楚囚對泣。

 

擁有以億計粉絲的品牌動漫IP《秦時明月》,播出後收視口碑雙雙遭遇滑鐵盧;《畫江湖之不良人》中規中矩,超高還原度滿足了原著粉卻流失了大眾審美;《端腦》和《快把我哥帶走》算得上是今年可圈可點的漫改劇,但因題材小眾沒能突破圈層桎梏。《國民老公》《龍日一,你死定了》《單戀大作戰》《我才不會被女孩子欺負呢》殊途同歸。

 

 

接下來,國漫改編方面,我們還會看到芒果TV首次試水的《火王》和第一國漫《一人之下》,至於究竟是懷著好奇心看進去,抱著求生欲退出來;還是將體會到難得的「受寵若驚」,只能搬起小板凳翹首企足盼新劇啦。

 

 水土不服?

日漫改編需慎選題材

日漫改編劇則相對成熟。

 

在目前國產漫畫不足以形成有效競爭力的情況下,作為鍾意於漫改影視劇創製方,直接購買日漫版權加以二次改編創作,顯然是一種更好的選擇。

 

但同樣面臨著原著粉絲和普通觀眾難以兼顧的問題。

 

其一,中日文化異同造成的上層建築價值觀導致難以改編劇難以還原本作的人文風貌,原著粉不買帳,如果勉強還原,由勢必導非原著粉對其「水土不服」;

 

其二,一些為吸引國內非原著粉觀眾和迎合贊助商需求進行的接地氣本土創作(包括不可避免的廣告植入),冒險而又易失真;

 

其三,完全還原日漫進行改劇,面對審查、演員還原度、置景,又能何去何從?

 

簡單而言,日漫改劇如何才能又博得原著粉的青睞,又能把影響力做「出圈」呢?

 

 

「漫改想要出圈,選材一定要好。」賈東巖告訴新劇觀察,「不是所有題材的漫畫都適合改編影視劇,比如寫實題材的,就比幻想題材的好落地。」

 

「漫畫粉絲會對改編劇跟原著的符合度、匹配度要求比較高,但這又是沒有辦法完全達到的。比如說像《銀魂》這種作品,它的匹配度之所以是高,是因為它本身就是偏荒誕型的作品。而《浪客劍心》的匹配度高是因為他本身就是偏歷史性的作品。」

 

《浪客劍心》

 

「總之,一定是根據作品本身去完成這種匹配。如果是徹底的幻想架空,又沒有一套荒誕式的邏輯的話,它的匹配度是很難達到的,不像青年漫、輕熟女漫之類本來面對的就是成熟年齡層、描述的就是相對正常生活的漫畫,那麼容易就能夠出圈兒。」

 

所以,賈東巖個人未來更看好現實類題材日漫改編劇的發展。對此,新劇觀察(ID:xinjuguancha進一步分析後認為,在選材時體育、美食、青春校園題材可以被優先選擇,都市偶像愛情緊隨其後,哪怕做成短劇。

 

 

中國的體育發展有目共睹,關乎於競技中的熱血、辛苦、得失需要被大眾所知,其精神內涵的價值高度難以被複製,同時奧林匹克精神並無國界,像《灌籃高手》《網球王子》《棒球英豪》《足球小將》《冰上的尤裡》《FREE!》和《棋魂》等體育競技熱血題材都可以被引進或者借鑑。

 

值得指出的是,雖然不是每一類型都有漫畫原作,有些是以原創動畫的形式被傳播,但動漫一家親,從「日漫IP——漫改動畫——日番劇真人版」,如此可持續發展將會是之後影視劇行業創製劇集的重要組成部分,抓住合適的「原材料」進行多次創作,於漫畫本身和變劇傳播而言都將發生著不可磨滅的多次價值積澱。

 

《我們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見的花的名字》

 

美食題材更是無需多言,但怎麼用劇本骨架和敘事手法填滿觀眾的「胃」,那就不僅僅是套用那麼簡單了。《深夜食堂》IP如此火爆,但國內翻拍後甚至可以用「慘不忍睹」去形容,試想背後原因應該不是只有,黃磊穿著日系廚師服但卻做了一桌中國菜那麼簡單。

 

至於青春校園和都市愛情題材,是用實際成績告訴漫改劇市場四個字——屢試不爽。《流星花園》《公主小妹》《東方朱麗葉》《惡作劇之吻》《花樣少男少女》《貧窮貴公子》《華麗的挑戰》《惡魔在身邊》等沾邊偶像類型日漫改劇,劇火、人火、話題火至少佔了兩樣。

 

 

 「腦洞的倉庫」選購創意

部分影視行業的一計「妙藥」

「如果說以前大家買漫畫的時候會考慮故事性和狀態性,其實現在大家更多地是在購買『腦洞』,購買一些奇思妙想。」賈東巖一語中的道破了如今漫改劇火熱的「天機」。

 

如今,影視行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產生了一種僵化感,思維甚至開始固化,當需要全新的東西去需要適應年輕人的時候,去漫畫這個「腦洞的倉庫」選購創意成了部分影視行業從業者眼中的一計「妙藥」。

 

 

同樣的,小說改編也是如此。但漫畫又有其獨特優勢,「漫畫比小說更需要一個奇思妙想來支撐,同時又有比較局限化的畫面效果。」所以其實對於很多從業者而言,買漫畫,就是一個把別人的腦洞買過來,然後再製作成為作品的過程。也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賈東巖覺得「影視行業的人都是一群摘果子的人」。

 

所以從長遠發展來看,漫改劇可以是影視劇喪失新鮮創意後的學習和模仿對象,但是絕不能成為影視行業的依賴對象,正如賈東巖所說,「我們的生活永遠要別人來描述,那絕不是一件好事」。


近期熱文


為什麼群戲結構的電視劇更容易出爆款

為什麼經典敘事的電視劇更容易出爆款

為什麼了解觀眾欲望的電視劇更容易出爆款

商務合作 / 轉載 / 加入社群 / 約稿

請聯繫微信ID:

15201655723   15757106106

1028627745   649778177

zsh762079852

相關焦點

  • 《從前有座靈劍山》打破次元壁,愛奇藝的漫改劇做對了什麼?
    在漫改劇內容創作及製作層面上,《從前有座靈劍山》保留原著精華,對原著的爆笑爽感進行了最大化還原,同時通過精心製作,完成了二次元到三次元的過渡。  數娛君觀看後注意到,在劇情改編上,劇本也做到了較為合理的刪減、合併人物及故事線,衍生出的新故事線也與原來的世界觀契合,合理的改編吸收了原著內容的精髓,同時滿足了原著黨的需求。
  • 漫改劇《火王》啟示:勇於打破壁壘比製造爆款更重要
    首先,從體裁上來說,靜態漫畫與動態影視之間本身就存在呈現方式與審美感知上的巨大差異,漫畫賦予故事骨架,而影視改編需要將之填充為豐滿肉體,擴容幾乎是漫改劇必然的宿命。 其次,從內容上來看,《傾國怨伶》和《火王》都屬於古鏡奇譚系列漫畫,除故事本身有聯繫之外,《傾國怨伶》是《火王》前傳在原著粉絲中已形成共識,因此,劇版《火王》選擇「聯繫上下文」改編劇本,反而是對原著的尊重與負責。 最後,《火王》引發的持續關注恰恰為IP改編劇指明了新的方向:以原著為基礎,進行共時性調整才是漫改劇影視化的靈魂所在。
  • 《棋魂》大結局——漫改劇的又一個頂峰
    由胡先煦、張超等主演的漫改劇青春奇幻電視劇《棋魂》於上周迎來了大結局。就國產的漫改劇而言,近幾年來普遍的水準都不高。「頻頻翻車」成了漫改劇甩不掉的標籤。與以往漫改劇不同的是,《棋魂》,也可以稱得上是十一月劇集領域的佼佼者,可以說是今年為數不多的誠意之作,憑著過硬的品質成功打破了大眾對於漫改劇的有色眼鏡。 觀眾們對於《棋魂》的「真香」,應該是從第三集開始發生的。
  • 2018網劇趨勢:漫改劇挺火,「二次元圈層」影響力持續發散
    直到《端腦》的首映典禮一放出來,漫粉的心才算是落了地,單從現在看到的幾集來說,儘管仍有些小瑕疵,卻也有不少意外之喜。好的漫改劇會促進觀眾返回去追一下漫畫原著,對漫畫市場也形成了一種反哺。漫改劇成火山爆發勢未來將一路高歌先讓我們看幾個漫改劇發展的時間點。2006年4月 有妖氣成立。2011年4月 騰訊視頻上線測試。2012年3月 騰訊動漫成立。
  • 《棋魂》用「口碑」破爭議,為漫改劇找到了創作出路
    漫改劇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三類:第一是無法打破次元壁,真人版人設中二,無法平衡生活真實與藝術真實之間的關係;第二是選材問題,有些玄幻、鬼怪漫畫過於超現實,致使真人版無法還原漫畫場景而顯得粗製濫造;第三是本土化問題,如何將海外漫畫與本土實際相結合,這不僅是漫改劇的問題,也是一切IP劇創作者亟待解決的問題。
  • 打破黑暗、重覓光明 耳東影業打開發展新局面
    來源:時刻頭條影視作品不僅屬於文化藝術,也是人類社交需求、場景消費需求的商品,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影視作品的需求也逐日提升。成立於2015年的耳東影業就是一家全產業鏈布局、專注打造文娛內容的集團公司。
  • 專訪張曉芸:細節創新打破創作瓶頸
    vid=390805    編劇難當,話語權小,寫的戲開機遙遙無期,每次劇本改來改去,越改越背離初衷,題材枯竭創新難度大……在採訪職業編劇時,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牢騷」,如何突破編劇的創作瓶頸,有效提升編劇的話語權,是業內普遍關注的話題。然而,成功的編劇也有他們的煩惱,創作壓力越來越大,「IP熱」、資本推手對編劇行業的影響,讓「金牌編劇」也在不斷思考和轉型。
  • 36氪首發|漫改劇《謀愛上癮》「分帳破千萬」,內容孵化公司「三福...
    此前36氪曾報導過,三福互娛以漫畫 IP 內容為核心,業務線覆蓋網絡小說、大世界觀孵化、影視製作發行、遊戲及衍生周邊、動漫培訓等,公司旗下擁有女頻文學網站「四喜文學」,大世界觀孵化公司「為爐文學」,影視製作公司「為舟映畫」,海外發行公司「韓國好通」,基本覆蓋內容 IP 孵化的上下遊,同時擁有獨立的海外發行團隊。變現方式主要包括漫畫、影視的版權及分帳收益等。
  • 《從前有座靈劍山》翻拍,國產漫改劇有「良心」麼?
    在小說IP魔改、亂改愈加頻繁的當下,漫改劇有著不少於小說IP的受眾群,但往往由於漫畫或動漫重畫面,弱情節的特點,在改編成影視作品的過程中,不僅需要進行更多劇情細節上的完善,在角色還原上也有著更高的要求。 國產漫改劇一度給二次元粉絲留下了不小的「心靈創傷」。
  • 熱度值破7500的《靈劍山》,能敲開漫改劇的爆款之門嗎?| 動畫物語
    文/久酒自網際網路高速發展以來,網絡二次元群體不斷擴大,網文、動漫等二次元內容也逐漸在年輕人的日常生活中佔據重要位置。而隨著網文與網絡劇達成「友誼聯盟」,撐起影視劇行業半邊天,近年來以動漫為原型的漫改劇,也成為了IP改編的新藍海。然而縱觀這些漫改劇的播出情況,往往是前期呼聲大,後期雨點小,觀眾口碑不盡如人意。
  • 破圈爆款為國產網絡電影加速 南瓜影視做足內容優勢
    2014年,網絡電影概念被首次被提出,隨後實現了高速發展。經過近5年的發展,網絡電影市場逐漸走向成熟,行業發展前景愈加清晰明朗,網絡電影產量出現了井噴式上升。
  • 《童言有計2》研討會 三重破局觀察綜藝瓶頸
    節目高品質口碑的背後自然與導演團隊的專業,以及「要為受眾提供有意義的內容」的節目思維密不可分,導演團隊通過市場調研,在進行內容創作時,深刻洞察到了現代社會親子關係的緊張和育兒焦慮問題,並以此做出創新和突破。在研討會現場,《童言有計》節目製片人胡蓉也與大家分享了節目相比其它觀察類綜藝的特點和優勢:首先是在節目模式上,其以戶外真人秀、脫口秀、觀察團三大板塊形成其創新突破點。
  • 香港國際影展廣東館開館 騰訊視頻攜《深宮計》助推粵港影視快線
    3月19日,香港國際影視展廣東館開館儀式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廣東省優秀影視劇作品一併亮相。廣東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副局長劉小毅先生發表講話,介紹廣東影視產業發展取得的優秀成績。兩地將取長補短、強強聯手孵化更多的影視創作型人才和影視項目,合作共贏共同打造更多優秀的「粵港」影視精品。  《深宮計》定檔521 騰訊視頻攜手TVB打造精品「新港劇」  騰訊視頻總編輯、企鵝影視高級副總裁王娟在活動中宣布,由騰訊視頻與TVB聯合製作的《深宮計》定檔5月21日在騰訊視頻播出,並分享了該劇首支超燃片花。
  • 換e客以以物易物打破商業新瓶頸
    換e客物權交換服務平臺,以物易物顛覆傳統價差的新模式。發現價值、創造價值、管理價值、實現價值。換e客物權交換服務平臺是創新商業新模式發展的必然趨勢,將致力於打造全球一體化的智能易物商業生態圈,服務企業及大眾,實現大數據信息共享、共創、共贏。以你所有,換我所需,以物會友,以物交友! 來源:正北方網
  • 《單戀大作戰》成口碑黑馬,清奇劇情樹立漫改劇範本
    近期二次元市場的持續升溫與此前艾瑞報告的結論不謀而合:2011年到2017年是中國二次元行業的成長期,2018年及之後會迎來高速發展期。 在此情況下,行業不禁開始思考,二次元是否已完成培育期,漫改劇是否成為了行業新的掘金點?
  • VR/AR出版的瓶頸在哪兒 內容資源欠缺是痛點
    其中VR/AR產品和應用展區集中展示了VR/AR技術在圖書、動漫、影視、醫療、教育等領域的應用。與去年相比,今年VR/AR產品和應用展區展覽面積達3萬平方米,增長了50%,展商數量增加了30%。會上,由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主辦的VR閱讀教育應用展與新聞出版分論壇,吸引了大量觀眾體驗與參與。
  • baby遇事業瓶頸?
    針對這一轉變現象,最近有媒體對baby進行了個人專訪。如今baby的事業瓶頸卻還不算是正式打破,目前影視資源確定暫時還沒有這個資源對於baby來說,也是維持日常熱度的綜藝,但效果不如之前,後續真要能撕到優質的影視資源的話
  • 「毒藥」變「靈藥」,《從前有座靈劍山》找到了漫改劇的正確打開方式
    《從前有座靈劍山》裡諸如此類的梗,從古代傳說到經典文學、影視作品,不一而足,因此不會過「輕」而讓人覺得淺薄。快節奏的劇情發展下,每一集就是過一道關:第一集拿到了唯一一張準入券、第二集逃出流沙坑、第三季在桃源村刷出「完美過關」。3集一過,就迎來了小高潮:王陸因罕見的空靈根,無法修煉,失去成為靈劍派弟子的資格。緊急時刻,他拿出此前獲得的古錢,成功留在靈劍派當了最高級別的「真傳弟子」。
  • 從鬥破到大主宰的漫改劇,淺析鬥羅大陸的上映為何註定失敗
    或許這就要提到在《鬥羅大陸》進行漫改劇之前的兩部作品,同樣是熱門網絡小說改編而來的《鬥破蒼穹》和《大主宰》,兩者無一不是網文界令書蟲們愛不釋手的作品,但是在經歷過改編之後卻又無一逃脫掉被觀眾們摒棄的命運。
  • 論電視情感調解類節目如何走出發展瓶頸
    然而近幾年來,這類節目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問題,節目樣態陳舊甚至老化、節目內容單一甚至低俗、節目製作粗糙甚至失真等等,從而遭到了觀眾的詬病,叫座不叫好成了此類節目的通病,節目陷入了發展的瓶頸。本文通過分析電視情感類調解節目發展出現桎梏的原因,力求尋找解決這一問題的出路,從而創造出該類節目更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