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大時代裡的小人物

2020-10-12 辛勤的熊貓

活著講述了以中國內戰和新中國成立後歷次政治運動為背景,通過男主人公福貴一生的坎坷經歷,反映了一代中國人的命運。張導第一步非大女主電影(代號美洲豹先忽略),用時代變遷的視角,給大家看了芸芸眾生,隨波逐流,堅韌生長的樣子。



  1. 40年代-戰火紛飛的年代

鞏俐又一次嫁給了一個大戶人家,但這一次她嫁給的不是惡霸,而是不學無術,只懂唱戲賭博的富貴。她也不再反抗,而是接受自己的生活,希望生活可以越來越好,最後失望離去。後來富貴輸了家裡僅剩的宅子,一貧如洗。為了生存跟龍二借到了皮影,開始闖江湖。至此,電影第一幕結束,講述了一個沒有被戰爭影響的農村社會富豪之間的新舊交替,生活照常進行,優勝劣汰。

之後就進入了40年代的主題,戰爭。才子佳人的戲碼唱不下去了,富貴被拉去抓了壯丁。作為94年的電影,活著最大的優點站在90年代去看40~60年代的生活,相比於現在的文學作品,美化程度明顯有所克制,相對的展現了更真實的生活。老全作為一個國民黨底層軍人,穿的破破爛爛,沒有遠大夢想,只想找到兄弟回家,這就是生活中平凡的你我他。戰爭不偉大,不浪漫,不需要美化。

富貴最後聽了老全的話,看見共軍後投降,總算回到了家鄉,做回了普通人富貴,只是時代不同了。

活著中國民黨的軍服

太平輪中國民黨的軍服

以前村子裡面是長者說話算數,尊重個人財產,但現在政府說了算,不知哪裡來的牛鎮長變成了村裡的一把手,幫大家解決困難。而龍二因為富貴祖上的宅子變成了地主,被批鬥,被槍斃,之前的受苦受難反而變成了一種幸運。多事之秋發生的事情就是這麼魔幻,老百姓能做的也就只有夾著尾巴,低調做人了。

2. 50年代 - 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50年代的主旋律是大躍進,是人民公社,是我國領導人為了趕英超美做出的戰略性決定,是要提高工業指數和農業自給率,完成中華民族的再次復興,目的跟改革開放是一致的,但卻有一個根本的不同,就是我們不開放,沒有錢,沒有資源,只能從現有的資源裡面做排列組合。為了煉鋼,人民要獻鐵,為了解決糧食的分配問題,有了人民公社,工業水平上去了,糧食自給率上去了,但錢也賠進去了。

改革開放不同,我們賣我們的糧食,賣我們的資源,賣我們的勞動力,賣我們的產品,賣我們的製造產能,用這些錢我們完成了工業化的轉換,成為了全球供應鏈中心,基本實現了小康,有了自己的世界級企業。

現在我們晶片被人卡脖子,要解決,要錢,要時間,從歷史經驗裡面看,我們需要更大的消費市場來掙這些錢,改革開放還是我們唯一的正確選擇。

3. 60年代 -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

文革太過複雜,沒什麼能夠說的,只能說說自己的感受。感覺像是一個宗教活動,人變成了神,談戀愛要感謝黨,結婚要感謝黨,毛主席語錄時刻傍身。證明人不是神的科學變成了異教徒,大大小小的知識分子都變成了中國的哥白尼。好在,人還在,情還在,不管怎樣,都要活下去,像牲口一樣活下去,活下去就有希望。

4. 以後 - 生命繼續,堅韌生長

富貴一道墳頭就開始想當時如果沒有做什麼什麼樣的事,有些事過不去,也不耽誤活,就是一輩子跟著你了。未來的日子,就只有等慶長大,希望日子越來越好了。最後的最後,感謝改革開放,感謝高考教育,讓一代代的貧民完成了生活質量的提升。

相關焦點

  • 「表情帝」楊迪:小人物在大時代裡的光影
    他說他是編導出身,在電視臺裡做著一些基礎的工作,卻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轉正,能不能轉正,以及未來的機會格外渺茫。後來終於有一個機會,可以進入電視,他做了選擇。那種感覺很微妙,楊迪是個實實在在的綜藝咖,比很多明星在綜藝節目裡黑洞的表現,真得格外突出,搞笑的部分也能接住各種梗,玩鬧耍寶的時候也很能帶動氣氛,而需要正經聊人生的時候,他因為一路的不順等,也可以貢獻很多意外的故事,勵志的、搞笑的,以及心酸的、奮鬥的。楊迪更像是一個小人物的掙扎,按照自己的夢想努力地一步一個腳印,很腳踏實地地往前走。
  • 「都是小人物,活著就行.」
    一首《小人物》正式上線,而這首歌距離上一首《十九歲》已經過去了接近兩年的時間。不知為何,當小編在昨天單曲循環《小人物》時,腦海裡瞬間蹦出了來自韓寒導演的電影《乘風破浪》中的一句臺詞:「都是小人物,別說大話了,活著就行。」趙雷平時不太喜歡在社交平臺上「露面」,2018年在微博上僅更新了5條動態,而2019年的動態只更新了1條。但是,一直默默關注他的人明白,趙小雷就是一個這樣自在的人。
  • 電視劇《大哥》小人物書寫大時代
    2018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當代都市情感劇《大哥》著眼在時代變革的歷史洪流中,抓住改革機遇、堅守初心的平凡人,致敬偉大祖國改革開放。萌梓影視積極響應中宣部和國家廣電總局「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的號召,講述普通老百姓的親情、愛情以及夢想,折射出小人物的命運與共和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發展唇齒相依的緊密關係。《大哥》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大哥》讓小人物書寫大時代,深刻展現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在普通平凡人身上,體現時代大情懷,與時代同前行,與人民共命運,目前正在山東日照拍攝。
  • 《鋼的琴》丨小人物,大時代
    考點丨影片賞析(三十三)《鋼的琴》小人物折射大時代,小電影帶來大震撼——評電影《無奈的陳桂林為了鋼琴大費周折,先是借錢買,未果;後來企圖偷,未遂;情急之下決定自己動手做,成功。  但是,影片讓我們看到的,不是他們的屈服, 不是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而是一種小人物特有的、荒誕的、甚至有些扭曲的掙扎和反抗。
  • 齊秦:大時代裡的小人物,張三的歌,其實就是你和我
    齊秦:大時代裡的小人物,張三的歌,其實就是你和我聽過齊秦很多首歌,大多數都是描寫愛情裡的情境。也有部分齊秦的粉絲肯定很喜歡《張三的歌》吧,其實這首歌的首唱是李壽全先生。這樣一首文字簡單到「連小孩子都看得懂」的歌曲,讓所有人都感慨,像張三李四一樣的小人物就是身邊的你和我,生命的悲嘆無論何時何地何人,都可能發生。張子石先生已經去世多年,但是因為這首歌,他的名字會長留於世,也感謝李壽全先生的作曲和演唱是這首歌得以廣為流傳,我聽了不下10個知名歌手的版本,但是齊秦的版本流傳最廣,也最讓人感動。
  • 《遠大前程》原聲大碟上線 再現大時代裡小人物的奮鬥史
    《遠大前程》原聲大碟上線 再現大時代裡小人物的奮鬥史  4月29日,播出近一個月後,由陳思誠、袁弘、佟麗婭、郭採潔主演的年代大戲《遠大前程》完滿收官,全網播放量破35億。  在過去一個多月裡,董冬冬和陳曦為《遠大前程》創作的每一首OST,都接二連三登頂新歌榜和飆升榜,伴隨著劇情的推進,持續撩撥著觀眾的小心臟。
  • 電影《摩登時代》,卓別林塑造了一位全世界都可以讀懂的小人物
    他的《摩登時代》給我觸動很大,並且讓我懂得了即使衣衫襤褸,但也要紳士般的活著,因為沒了內心,就真的什麼也沒有了。一位普立茲獎影評人曾說:如果你想了解電影的歷史,想真正愛上電影,就一定要了解為什麼黑白電影的效果不但不比彩色電影差,而且可以比彩色電影更加豐富。而卓別林的《摩登時代》就是這樣一部電影。他為我們塑造了一位全世界都可以讀懂的小人物更重要的是這部電影給了我們巨大的精神力量。
  • 《老大不小》小人物的大能量
    小人物的故事,平凡普通的生活,為了餬口忍氣吞聲,有錢人的優越性和底氣,沒錢人的自卑和要強,實實在在的體現了一把。怎麼都是活,積極樂觀再加一些勇氣,也可以填飽肚子,小人物亦有小人物的生存法則,小老百姓,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無休止的勞作,只為生存下去,只為餬口,對於這個階層的人最怕的是沒了工作,有時候只要能餬口,只要能活下去,有份工作就幹著,累點兒,苦點兒算的了什麼。
  • 《猴票》安徽衛視熱播,王千源、劉奕君演繹大時代裡的小人物傳奇!
    該劇記錄了小人物悲喜交加的沉浮人生,也映射了讓人回味無窮的大時代縮影。帶給當下觀眾強烈的現實感和代入感,引發集體「回憶殺」,大時代的小人物,也在用自己的力量創造歷史。
  • 在那個風雨飄搖的時代,活著都是一種奢侈,這片堪稱中國電影巔峰
    同樣是大時代下的小人物,《人生》中高加林的悲劇,更多是處於時代轉型、城市與農村夾縫中的無所適從;而《活著》中的福貴,見證了時代變遷、風雲變幻,起起伏伏、反反覆覆,最終則是謹小慎微、苟且偷安。小人物人微言輕,面對時代巨輪的碾壓、社會枷鎖的馴化,是無能為力、無法掙脫的;逐漸,不求富貴但求安穩的平凡小人物,就養成了一種屬於平民百姓的「生存哲學」——害怕承擔風險、以中庸之道、安分守己的方式、樂天知命的心態過好自己的小日子。
  • 電影《活著》用中國式黑色幽默完美詮釋一個荒謬的時代
    對於舊時代的回憶,或許只是在父輩人的口口相傳中聽過,那個早已遠去的時代,留給我們的也只是一個歷盡滄桑的背影。中國的幾代人,卻在這苦難的環境中,堅強的活著,不埋怨也不消沉。
  • 《大佛普拉斯》,階級固化的時代裡,一個小人物的悲喜劇
    在這種隨性而為的有趣背後,卻是一副現實眾生相,階級固化的社會裡,有錢人和窮人的殘酷割裂一覽無餘。故事的主角叫菜埔和肚財。菜埔在閩南語的意思是廉價的蘿蔔乾,在這裡是一個中年男人的名字。他的主業是給雕塑廠做夜間保安,沒技術沒進取心的一個小人物,同時他還是鄉下喪葬隊鼓手,在團隊中沒有任何存在感,逆來順受。他沒有老婆孩子,除了一個生病的老娘,一無所有。
  • 《富貴》再現《活著》:用藝術手法把小人物的苦難誇張到了極致
    該劇改編自餘華的小說《活著》。劇裡通過地主少爺福貴一生的經歷,描寫了從解放前的1946年到三中全會後,幾十年間中國農村的生活畫面和時事變遷 。原著深厚的時代背景無可挑剔,堪稱經典!電視劇版的導演對場景的細節表白確實不太嚴謹!電視劇是藝術,不是現實。難免有瑕疵。為什麼要吹毛求疵呢?是追求藝術的極致麼?電視劇版的《福貴》演員陣容,在當年,幾乎清一色都是新人。但他們卻將小人物的命運拍得質樸、平實。
  • 你是「大人物」我是「小人物」電影《Hello!樹先生》影評
    就好比《驢得水》裡的張一曼,因為無法忍受現實的荒誕和摧殘,所以只能用另一種方式,表達對現實的抗爭。  這是一種自欺式的勝利,也是一個人,為了不被這個格格不入的世界殺死,做出的最後的防禦。  就像樸樹在《活著》裡唱到:「我們都是很可憐的動物,來到這個世界受點委屈受點刺激,這麼苟且的活著」。
  • 《解放·終局營救》小人物大故事,只是放映時期選錯。
    大時代背景下的小人物故事,每一個人物都鮮活有特點!1.戰爭場面,影片的爆破組給力!全程多處的爆炸場面真實有衝擊感!房屋,卡車,電車,渡船,坦克多個轟炸鏡頭,看的出劇組下了本。2.角色方面,老蔡本來只想著任務,姚哲只想帶著女兒離開天津城,梅豔只想著報仇,二毛,老馬,眼鏡,等等等等,他們原本各自都有自己活著的方法,大時代環境給了他們使命,註定了他們是英雄!
  • 《通往春天的列車》發「小人物也是大英雄」海報
    | (1/6) 1905電影網訊由李驥導演,李岷城、任素汐、何巍然等實力派演員聯袂出演的電影《通往春天的列車》於9月15日公開了一組「小人物也是大英雄最新公開的這組以「小人物也是大英雄」為主題的海報,將鏡頭對準了每個人身邊的平凡人,讓「小人物」成為主角。環衛工人、垃圾回收工人、外賣配送員、修車師傅、早餐攤攤主、擦大廈外牆玻璃的「蜘蛛人,他們都曾與我們擦肩而過,普通而平凡,卻又在我們的生活中默默扮演著「大英雄」的角色。 這組海報放大了他們日夜為生活堅持不懈的瞬間,只需定格的一秒便能充分感受到這些平凡人身上迸發出的能量。
  • 摩登時代:蒸汽與齒輪交織的時代,為小人物的悲喜,奏響的讚歌
    這是所有偉大喜劇都具有的特質,這部「摩登時代」自然也不例外。從它上映之日起到今天,八十多年的時間裡無人能夠超越。卓別林的電影一向是以小人物作為主角,這一點給看周星馳非常大的影響。這位世界級的喜劇大師,一直把自己的目光聚集在小人物的生活和悲喜上,他故事的主角永遠是一個穿著皺巴巴西裝,帶著禮帽的倒黴蛋形象。
  • 書香徵文 | 《活著》: 長夜有光
    經過幾番波折回到家裡,才知道母親早已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地養大兩個兒女。此後更加悲慘的命運一次又一次降臨到福貴身上,他的妻子、兒女和孫子相繼死去,最後只剩福貴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但老人依舊活著,仿佛比往日更加灑脫與堅強。餘華的筆大概是一把刀,精準而鋒利,剝離了虛假仁道,一步步,殘酷而溫情地肢解剖析著苦難和生活。
  • 為了活著而活著:《活著》
    四十年代,嘈雜的賭場裡,富家少爺徐福貴正在和皮影班主龍二賭錢,再次輸了一晚後,福貴若無其事的從夥計春生手裡接過筆記下帳。福貴看著臺上的皮影說龍二隻惦記贏錢戲唱的不行,隨後福貴來到後臺,彈唱起了風花雪月的曲子。天亮福貴回到家,徐老爺子坐在院裡教訓兒子,福貴則不以為意的回了屋。
  • 《美好的日子》殺青 梁緣演繹大時代下追夢小人物
    該劇由余丁執導、胡傳閣編劇,梁緣搭檔王千源、童蕾、張豐毅等實力演員主演,以五組家庭的人生畫像濃縮大時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命運浮沉。梁緣此次在劇中飾演秋怡,演繹新生代為祖國機車工業的奮鬥。梁緣演繹大時代下有志青年 獻禮新中國建設者《美好的日子》以新中國機車工業為背景,充分再現新中國由一窮二白到實現工業自主的光輝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