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摩登時代》,卓別林塑造了一位全世界都可以讀懂的小人物

2021-01-08 吃電影

卓別林,1889年4月16日生於英國倫敦,此時正處於電影尚未萌發的維多利亞時代末期。1912年,卓別林赴美生活,開始從事影視演員、導演、編劇等工作。1915年開始,卓別林開始自編自導自演情景喜劇,甚至還擔任了製片和剪輯。除此之外,他還是一名作家。他一生榮獲成就很多,主要有奧斯卡金像獎終身成就獎、不列顛帝國勳章佩戴者、AFI百年最偉大男演員第十名。他的《摩登時代》給我觸動很大,並且讓我懂得了即使衣衫襤褸,但也要紳士般的活著,因為沒了內心,就真的什麼也沒有了。

一位普立茲獎影評人曾說:如果你想了解電影的歷史,想真正愛上電影,就一定要了解為什麼黑白電影的效果不但不比彩色電影差,而且可以比彩色電影更加豐富。而卓別林的《摩登時代》就是這樣一部電影。他為我們塑造了一位全世界都可以讀懂的小人物更重要的是這部電影給了我們巨大的精神力量。

提到《摩登時代》,大家一定會想起那位穿著紳士裝的小丑,踩著大皮鞋,手拿紳士拐杖,邁著鴨子步,周圍滿是經濟大蕭條的景象,而他卻一臉的樂觀,沒人去在意他,而他也就無所謂的歡樂著。孤芳自賞的黑色幽默總是最能打動人心,因為最好的喜劇往往是悲劇,在這部默片裡,我看到了卓別林對生命無差別的尊重。

這部電影的成功,毫無疑問,離不開卓別林自身的才能與努力。同時,他也向世界證明了,幽默並不一定需要藉助語言去完成。這部電影拍攝於1935年,其實那時候好萊塢的有聲電影可以說是已經非常普遍了,可是卓別林仍然不改初心,就這樣帶著可貴的堅持,完成了他偉大的收官之作,在這部電影裡,我覺得卓別林如果沒有真切體驗過生活,是絕對刻畫不出那種底層小人物的。

卓別林坦言:我在銀幕上扮演的是一個膽小怕事、身體單薄、營養不良的可憐生靈。但是我從來沒有向使我受盡折磨的人屈服。我藐視苦難,我是悲慘境遇的犧牲品,但是我拒不接受失敗。法國影評人則說:卓別林通過電影裡的世界,為我們創造著童話。對此,我深以為然,我認為這是一個歷史與觀眾共同見證的神話。

查理儘管每天承受著繁重的體力勞動,但是當他看到難過的流浪女時,善良的他依然選擇向前搭救,並選擇和她一起生活。我想這也是卓別林想藉助影片告訴我們:身處困境應該如何面對自己的人生。他們的家雖然簡陋的不能再簡陋,可那終歸還是家。

各位網友,你們喜歡《摩登時代》裡的小人物嗎?你們對這部電影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評論。謹以此文獻給令人肅然起敬的藝術大師卓別林。

相關焦點

  • 百年前的《摩登時代》,小人物亦有著同樣的悲喜,致敬卓別林大師
    喜劇大師卓別林在1935年拍攝了《摩登時代》,這部電影被許多粉絲視為經典。這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無聲電影展示了資本主義時代大機器工業中對人的無情殺戮。也詮釋了一代大師的經典傳奇。雖然時隔百年,但是如今再來看,這部電影依然帶給我們很多深思,時代不同,但是小人物的悲喜相似。
  • 《摩登時代》——卓別林
    本片故事發生在美國二十年代經濟蕭條時期,工人查理(卓別林飾)在工廠幹活、發瘋、進入精神病院,這一切都是與當時的經濟危機給人們帶來的生存危機有著密切的聯繫。而在艱難的生活中,查理和孤女相濡以沫,場面溫馨感人煥發著人性的光輝。這部《摩登時代》被認為是美國電影史上最偉大的電影之一,也是查理·卓別林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 鹽觀影 | 卓別林《摩登時代》
    《摩登時代》是我完整看過的第二部卓別林,看第一部在2019年,是《城市之光》。我驚嘆於:導演、編劇、主演、配樂,卓別林。除了《摩登時代》,他的很多電影配樂也都由自己挑選各種古典音樂小品或自己根據情節創作完成。我喜歡這樣的人,他生來就是藝術家。
  • 《摩登時代》:卓別林表演藝術特徵,搞笑人物背後的辛酸悲劇
    1936年上映的《摩登時代》無疑是最能代表卓別林的一部影片,而一部好的電影可以反映一個時代,20世紀初西方國家進行工業革命,大工廠取代了傳統的人工作業,恰逢美國經濟大蕭條,每一個底層勞動者為了生存苦苦掙扎。
  • 《摩登時代》無法超越的經典,無法忘記的卓別林!
    前夜裡找出一部老片,上世紀30年代的無聲電影——摩登時代。何謂摩登,詞條中如是說:時尚。那時的美國正處於機械時代,笨重的機器需要多個工人來操作,工人們賺取微薄的酬勞被迫成為機器的附庸,被剝奪了時間甚至自由。
  • 卓別林用默片來完成最後一部電影,《摩登時代》被賦予不同意義
    而喜劇大師在進入電影有聲時代之後,仍然堅持用默片的方式來完成的最後一部電影——《摩登時代》,也是如此。卓別林的代表作品很多,像是《大獨裁者》、《淘金者》、《城市之光》等,這些影片反映了卓別林從一個普通的人道主義者到一位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藝術大師的過程。
  • 《摩登時代》與卓別林
    《摩登時代》是查理·卓別林在1936年導演並主演的黑白無聲電影。影片講述了在美國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時期的故事。
  • 《摩登時代》是卓別林最好的一部電影嗎?
    《摩登時代》以二三十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為背景,以一個被壓榨的工人、社會底層人物的視角,揭露著社會矛盾和現實,可以說是披著喜劇外衣的帶有悲劇氣息的社會現實寫照。雖然是一部默片,卻無聲勝有聲。他和偷麵包的流浪女在飢餓和無助中共同憧憬著溫暖的家,幻想著幸福的日子,從他們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希望。雖然最後女孩做了舞者,自己也有了工作,但好景不長,最終兩人又陷入了逃亡中。
  • 卓別林電影《摩登時代》思想?
    批判資本主義資本家對工人的殘酷剝削,連工人的吃飯時間都想以機器剝奪,以及工人階級被物化機械化病態化。資本主義社會底層人民的純真、善良和美麗。資本主義警察局作為資本家幫兇的歹毒。1929年到1933年資本主義危機下的美國底層民眾的悲慘生活。
  • 看過《摩登時代》之後,我才發現卓別林是最偉大的電影大師之一
    《摩登時代》可以說是卓別林的代表作,正向片語說的那樣「本片講述工業時代,個人企業與人類追求幸福的衝突」。即使在七十多年後的今天,我在看影片時,同樣產生了很多共鳴。男主人公夏爾洛是個摩登時代大工廠的一個流水線工人,一天到晚神經質般的重複著同樣的工作,連去廁所抽根煙的享受都被無情自私的資本家剝奪了,最後由於不堪重負,夏爾洛精神失常,被工廠送到了精神病醫院,同時他也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工作。不久,他出院了。可是在大街上,他卻被警察誤認為是工人暴動的領袖而關入了監獄。
  • 卓別林為無聲電影畫上的句號—《摩登時代》
    今日影片推薦:查理·卓別林《摩登時代》Modern Times大家好,又到了本期公版電影推薦,老規矩先介紹下什麼是公版:一部文學或藝術作品,著作權權利保護期結束,就會進入公共領域,人們可以免費對這些作品進行傳播和藝術創作。
  • 卓別林:上個世紀最偉大的喜劇大師,《摩登時代》至今無人超越!
    helo,大家好,這裡是小新談歷史,查理·卓別林迄今為止,人類電影史上還沒有哪一位演員能像他那樣使如此之多的觀眾為之迷戀和傾倒,他足足統治並影響了電影界五十年。20世紀的任何領域裡也很少有人在人們心目中樹立起像他這樣的形象,他是使整個地球都笑得前仰後合的最傑出的天才藝術家。
  • 卓別林與《小丑》只有一線之隔,《摩登時代》的小丑人生
    但是在卓別林的作品中,卻都深刻地反映了小人物的悲苦,他以喜劇的方式,來描述悲劇的故事,所以他是用喜劇的方式演出了悲劇。而在《小丑》這部電影裡,編導以《摩登時代》的溜冰跳舞片段來為《小丑》畫龍點睛,這讓人不禁拿《摩登時代》來做對比。以我的感受來說,卓別林與小丑其實只有一線之隔。
  • 卓別林——黑白時代最偉大的產物!
    《摩登時代》(Modern Times),1936年在美國上映,被認為是美國電影史上最偉大的電影之一,是查理·卓別林導演並主演的一部經典喜劇電影。本片是卓別林早期黑白電影作品之一。雖然由於當時技術的限制,影片的配樂和特技都無法和當今的好萊塢影片媲美。
  • 北青報:卓別林的《摩登時代》遮蔽了什麼
    這方面對大家影響比較大的一個通俗文化產品,就是卓別林導演和主演的電影《摩登時代》(1936年)。除了描寫當時工人嚴重的失業狀況,卓別林尖銳批評了以福特汽車公司為代表的現代工業流水線。他扮演的工人,即那個經典的小個子流浪漢,在流水線上被迫以不斷加快的速度重複擰緊螺絲的單調動作,最後因此精神崩潰。在電影裡,工人的吃飯時間都被苛刻地計算,以至於工廠設計了餵飯機器來提高效率。
  • 在卓別林的「摩登時代」裡,是人性無盡的「貪婪」
    在1936年,卓別林自編自導自演了他職業生涯的最後一部無聲電影《摩登時代》,這部影片是卓別林整個電影生涯的代表作品。這部影片通過一個被逼瘋的流浪漢和一個可憐的孤女,表達了對這個所謂的「摩登時代」的深深諷刺。作為默片時代最偉大的電影大師,卓別林的表演風格,在整個默片時代的後期,已經趨於在默片藝術上的完美。
  • 《摩登時代》你想了解電影的歷史必須理解黑白電影不次於彩色電影
    卓別林於1889年4月16日出生於英國倫敦,當時正值維多利亞時代末期,電影還處於起步階段。1912年,卓別林到美國生活,開始從事電影演員、導演、編劇等工作。1915年起,卓別林開始製作和執導情景喜劇,甚至擔任製片人和編輯。另外,他是個作家。
  • 致敬無聲的小人物卓別林,卻演盡世間繁華與滄桑
    關於卓別林一生的故事 1889年4月16日,是喜劇之王卓別林的誕辰。卓別林出生於英國倫敦,是英國著名影視演員、導演、編劇。 卓別林這個名字,對全世界的人來說都不陌生。卓別林讓高黛在《摩登時代》和《大獨裁者》中飾演了女主角。 但這第三次婚姻並沒有圓滿收尾,兩人因各種分歧的逐漸擴大直至最後鬧翻。於 1942 年在墨西哥判決離婚。 卓別林與瓊·巴裡有過一段短暫的關係。
  • LEAD 立德人物|查理•卓別林,記錄時代的喜劇大師
    作為20世紀影視界集演員、導演、編劇於一身的大師,卓別林的一生創作了幾十部影片,給人們帶來了無數歡笑,可以稱得上是美國默片時代最著名的喜劇演員。他塑造的肥褲子、破禮帽、小鬍子、大頭鞋和拄著文明杖流浪漢形象,是喜劇電影重要的代表元素,至今仍不可磨滅。
  • 《摩登時代》為什麼能成為卓別林的代表作?
    《摩登時代》一直都是卓別林的代表作,為什麼這樣說呢?該片是卓別林的第七十五部影片,豆瓣有9.2的評分,在TOP250中排名102。《摩登時代》是他最後一部無聲電影,也是最後一部流浪漢電影。這部《摩登時代》是卓別林對於社會、人生、電影藝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