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曼玉:曾被罵作「花瓶」,最後卻成為娛樂圈內不可複製的存在

2020-08-27 一條小娛遊啊遊

香港娛樂圈裡的很多明星,都是從香港小姐的選舉中踏入演藝圈的張曼玉也是這樣。

從年輕時的青澀到中年時的成熟優雅,再到現在的睿智平和,她一直都被人們稱為「最有魅力的女人」。


張曼玉母親是上海人,父親是潮汕人,她和姐姐從小在香港長大,說著一口地道的粵語。

八歲時,由於父親的工作變動,張曼玉全家移民到英格蘭的肯特郡。這裡與香港不同,很少有華人願意留在肯特郡生活。張曼玉所就讀的學校裡,她是全校唯一的華人,平日裡,孤單的心情可想而知。

十六歲的時候,父母又因為感情不和而離婚,那時候的張曼玉還未成年,所以法院將她判給了母親。

為了補貼家用,張曼玉中學畢業之後便去圖書館當售貨員,希望能為家裡減輕一些負擔。

無聊的時候,她會玩一些不花錢的遊戲,做過的最奢侈的事情,就是將各種明星的照片貼在自己的日記本上,因為她很喜歡看港劇。

工作了一年之後,為了讓母親開心,張曼玉帶著她出了一次遠門,想讓她換個心情。

她們從倫敦登機,途經丹麥、瑞典、蘇聯等各個國家,然後又飛過重慶和廣州,最後在自己最熟悉的香港落了腳。沒想到,在這裡,張曼玉被星探發現了

誰都知道娛樂圈不是那麼好混的,母親堅決不同意她從事相關類型的工作,張曼玉哭著說:

「回去又能怎麼樣,從前的家已經沒有了,我也不喜歡英國。」

看到了張曼玉的堅決,母親也不再多說什麼。


1983年,年僅19歲的張曼玉獲得了「香港小姐選美大賽」亞軍以及最上鏡小姐獎,那個時候的她臉部圓潤,五官小巧,一頭散發,玲瓏可愛。

後來,她便以港姐的身份成功進入演藝圈,但作為新人,張曼玉只是作為襯幕出現在各類電影之中,起不到任何功能性的作用,被群眾列為「花瓶」演員之列。

之後長達5年的時間裡,張曼玉通過自己的美貌接到了不少的戲,尤其是1988年,那一年她接了12部電影,被媒體稱之為「張一打」。雖說參演過的作品不少,但張曼玉在影視界內依舊沒有獲得良好的口碑,她還是沒有打破別人對她「花瓶」的印象,就連梁朝偉也在之後的採訪中說出這樣的話:

「那時候沒想過她後來能靠演戲出頭」

那時候的張曼玉也沒有想過要如何改變自己,一直到拍攝《警察故事》時,被成龍大哥狠狠地訓斥了一次。

據說,當時成龍難以忍受張曼玉生硬的表演而大動肝火,對著張曼玉是一頓劈頭蓋臉毫不客氣地罵,一點都沒有憐香惜玉的意思,因為成龍對待自己的作品要求是非常高的,他不希望到時呈現給觀眾的效果不如他想像當中的好。

當著全場幾百號工作人員的面,張曼玉選擇了虛心接受,沒有大鬧也沒有甩臉走人。從這一天開始,張曼玉終於意識到了自己演戲的方法是非常錯誤的,她想要改變想要突破,想要向他人證明自己。


1988年,當時還是新人導演的王家衛在自己的處女作《旺角卡門》中讓張曼玉獨挑大梁,飾演劇中唯一關鍵的女性角色,同時飾演與劉德華曖昧燃情的「小貓」伴侶。

在王家衛頗有情調的鏡頭之下,張曼玉將愛欲之火與東方女性獨特的美感表現得淋漓盡致,那楚楚可憐的眼神與美豔的小嘴,有一種極具魅力的吸引力,死死地抓住了觀眾的眼球。

在這部電影裡,觀眾第一次感受到張曼玉的演技,覺得她仿佛不再是當年那個只靠美貌出彩的「花瓶」了,她的眼神當中似乎有了一些特殊的東西。

張曼玉曾這樣形容《旺角卡門》對她的影響:

「在遇到王家衛之前,做演員這件事情對於我來說就只是簡簡單單地做出反應,毫無怨言地狂喊,像孩子一樣哭、蹦蹦跳跳。但在拍《旺角卡門》的時候,我需要尋找感情深入的點在哪裡。也就是從這時候開始,我覺得我自己開竅了,決定將電影作為我的終身事業。「

這部電影讓各大導演看到了張曼玉身上獨有的文藝氣質,隨後幾年,張曼玉片約不斷,其中就有不少是文藝片。


1989年,張曼玉主演的《人在紐約》獲得了臺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這也是她人生當中獲得的第一個這麼有分量的大獎。1990年張曼玉憑藉《不脫襪的人》獲得香港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1991年初,張曼玉主演關錦鵬執導的電影《阮玲玉》,這部電影本來是為梅豔芳量身定做的,沒想到梅豔芳不願去上海而辭演,主角就這樣落到了張曼玉的頭上。

不知是陰差陽錯還是命中注定,阮玲玉與張曼玉兩位隔著時空的明星,不僅名字都有一個「玉」字,經歷也頗為相似,她們都曾為情所困……

阮玲玉被前男友將自己的私事公之於眾,被輿論傳成遊走在兩個男人之間的淫婦,在無比絕望之後留下一句「人言可畏」便撒手人寰;在《阮玲玉》開機之前,張曼玉也同樣被閃戀的前男友將十幾封情書出賣給媒體,內容公開後,張曼玉一周都不敢外出。

許多媒體惡意的將這些內容寫成了笑料,人們把她當時付出過的真摯感情當做自己茶餘飯後的談資,張曼玉的心仿佛在淌血。

關錦鵬怕她想不開,暗中派人去保護她,並叮囑她這段時間好好休息,電影就暫時先不拍了。

可張曼玉說:

「我不會怕他們的,錯的又不是我。「

「他們想讓我悲傷,想要殺死一個演員,我連一絲不開心的表情都不會讓他們拍到。」

隨後更衣上妝,泰然自若的準備演出,劇組裡面所有人都被張曼玉的堅強所打動了。

1992年,張曼玉憑《阮玲玉》摘取各大影展影后桂冠,成為華語影史上,首位在歐洲三大電影節獲獎演員。

隨後,張曼玉就如同開掛一般,主演了《甜蜜蜜》、《花樣年華》、《英雄》等多部優秀的電影作品,也奠定了她自己在娛樂圈中的王者地位。

華語影壇裡,從來都不缺新星。

但張曼玉無法複製,古往今來,只有她一個能夠有這樣不可抵擋的魅力。

相關焦點

  • 張曼玉是怎麼從一個花瓶突然演技爆發,隨後成為一代女神?
    張曼玉,曼神,華語電影唯一一位坎城和柏林雙影后,金馬獎五次獲獎(四次女主角一次女配),金像獎五次全是影后,可以說是華語電影影后中的影后。但你可知道,曼神年輕的時候,尤其是剛剛入行的時候,一度成為花瓶來著,而且被叫了很多年花瓶。
  • 當年的張曼玉是怎麼從一個花瓶突然演技爆發,隨後成為一代女神
    但你可知道,曼神年輕的時候,尤其是剛剛入行的時候,一度成為花瓶來著,而且被叫了很多年花瓶。但是花瓶又怎樣,人家是幾十年一遇有個性的花瓶中的花瓶。港姐出身的張曼玉,是從什麼時候變得不再是花瓶的呢?從港姐到娛樂圈,很多年裡一些女演員都沿襲這樣的軌跡。這樣的身份進入演藝圈,最早難免會被叫做花瓶演員,也就是只中看演技差的代稱。事實也表明,有些女演員其後從藝多年,但始終還是花瓶的地位。張曼玉則不是如此。
  • 是「花瓶」還是「影后」?備胎逆襲,張曼玉的成名之路
    其實成為「影后」前的張曼玉的演藝生涯並不是順風順水,在成為一代傳說以前,她在娛樂圈受盡了委屈和非議,她的演技一直是議論的話題,還曾因演技差被稱為是一個不會演戲的「花瓶」。這對於當時的張曼玉來說有點懵,但最後還是答應了。拍完廣告後,正好趕上選美比賽。當時張曼麗想參加,星探就為她報了名。最終,張曼玉因為玉樹臨風、文質彬彬的氣質在選手中脫穎而出,一舉獲得了第二名。
  • 從「花瓶」到「曼神」,56歲張曼玉依舊秒殺眾人
    在師徒見面之前,每個弟子都無比緊張,描繪起心中張曼玉的形象,幾乎都是:女神、高高在上、嚴厲、一個遙不可及的人、大佬範兒、有些兇兇的。然而到達現場後,這些年輕人卻驚訝地發現,他們心中遙不可及高高在上的女神,竟然穿著格子衫、運動褲,躺在地上一邊聽歌,一邊等他們到來,著實讓人驚訝。
  • 從張曼玉到迪麗熱巴再到楊超越,娛樂圈「花瓶」一代不如一代
    在娛樂圈中,有這樣一種特殊的存在,她們實力一般,但是知名度相當高,粉絲眾多,憑藉無與倫比的美貌在圈中佔有一席之地,她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花瓶」。就像那句話說的「沒有人會永遠年輕,但永遠有人正在年輕著」,娛樂圈「花瓶」的稱號也隨著時間的流逝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
  • 張曼玉愛慕虛榮誤入娛樂圈,出道四年被罵花瓶,逆襲奪得24個影后
    1985年張曼玉和成龍搭檔出演《警察故事》,張曼玉連續ng三十幾條仍然進入不了角色,一向敬業大方照顧新人的成龍忍不住了,說算了算了,不拍了。不久張曼玉花瓶的名聲不徑而出。這是當年媒體對張曼玉的看法,花瓶一角色,張曼玉足足當了四年。三、十年磨一劍,破繭成蝶,玉汝於成。張曼玉曾說過:我絕不會讓那些看笑話的人得逞的,要死我自己會去死,而不是因為他們。
  • 「驪明珠寶」張曼玉--從花瓶到拿獎無數的影后
    曼神」,只是一個港姐出道、長得好看的花瓶。,最後劉德華無奈只好自己頒獎給章:後來張曼玉在接受採訪時,也曾表示:無論以後誰給再多的片酬,都不會再和章子怡合作。她曾說過:愛情和麵包同樣重要,但硬要選擇,我會選擇愛情,麵包對我不是太有吸引力。
  • 張曼玉:從花瓶到國際巨星,歷盡情劫終成「曼神」,如今她是這樣
    張曼玉曾一度被認為是只有漂亮臉蛋的花瓶,愛情路上頗為坎坷,每一次的失戀,不但沒有擊垮她,反而助力她演技的提升,讓她一步一步從「花瓶」成長為國際巨星。直至她成為演技高超的「曼神」,斬獲各類大獎,成為華語影壇上獲獎最多的演員。1.出道後的首次戀愛失敗後,再遭遭遇香港名導爾冬陞拋棄。
  • 從花瓶到天才影后再到搖滾歌手,55歲的張曼玉孤身一人依然瀟灑
    TVB成為了一名演員。外界對她滿是批評,可張曼玉就是不服氣,為了演好戲她一年拍了12部戲,她以為熟能生巧,可是這12部戲結束後她還是那個「花瓶」。那時候張曼玉正在拍攝《阮玲玉》,影片中阮玲玉因為輿論而死,而那時候張曼玉也承受著巨大的非議。1992年,張曼玉憑藉《阮玲玉》斬獲柏林電影節和芝加哥電影節的兩個影后獎盃,成為首位在歐洲三大電影節中獲得「影后」獎盃的華人演員,這一年她才28歲。
  • 從花瓶到天才影后再到搖滾歌手,55歲的張曼玉孤身一人依然瀟灑
    從花瓶到影后 張曼玉參加港姐拿下亞軍,緊接著就進入娛樂圈和TVB成為了一名演員。外界對她滿是批評,可張曼玉就是不服氣,為了演好戲她一年拍了12部戲,她以為熟能生巧,可是這12部戲結束後她還是那個「花瓶」。
  • 張曼玉的前半段人生:她曾是梁朝偉心中的白月光,最後仍有緣無份
    在電影《青蛇》裡,她的調皮和柔美,到最後的絕望她有著花瓶的外表,卻不是真正的花瓶,她是真正的影后,得過的獎項數不勝數。不管是金馬獎,金像獎,柏林國際電影節,坎城國際電影節等等,一系列的最佳女主角,她在那個年代拿獎拿到手軟。
  • 從花瓶到影后,她是香港唯一的國家一級女演員,聊聊56歲張曼玉
    從花瓶到國際影后,她是榮獲「國家一級演員」的唯一一位香港女演員‍1984年,張曼玉出演個人首部電視劇《畫出彩虹》,該劇引起王晶注意,她受邀拍攝電影《青蛙王子》。1985年,陳自強成為張曼玉的經紀人。張曼玉情史坎坷,曾與爾冬陞戀愛‍今年56歲的張曼玉,還在婚姻的牆外。雖然不知道她目前是否單身,但她曾經的感情生活豐富卻又坎坷曲折。張曼玉比較最被熟知的前男友,非爾冬陞莫屬。
  • 30歲之前,張曼玉和鞏俐,已經成為了華語電影女演員的天花板
    1987年,再度與成龍合作,出演《A計劃續集》,只是此時的張曼玉定位很清晰,就是一個花瓶。》,打通了任督二脈,擺脫了花瓶形象。1989年的《人在紐約》讓她榮獲金馬影后;同年的《不脫襪的女人》又讓她成為金像影后。1991年的《阮玲玉》,張曼玉憑藉該片於次年獲得第4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成為首位在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中獲得最佳女演員獎項的華人演員。
  • 張曼玉:如果不是王家衛,一代影后只能是花瓶
    要說難以忘懷的經典,張曼玉肯定是其中之一。可誰又知道,如果不是王家衛,張曼玉就只能是個花瓶呢?01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張曼玉是1983年香港小姐亞軍出道,但是因為是非科班出身。02 悟透演戲的真諦如果沒有專業的指導,就算張曼玉再努力,那也只會是一個三流的演員。但幸運的是,張曼玉遇上了還沒有成名的王家衛。張曼玉遇上王家衛的時候,王家衛尚且還只是一個小導演,一文不名。
  • 「消失」16年的張曼玉,再也不會回來了......
    我曾經是個演員,但如果沒有人提醒我相關的事,我很容易會忘記我曾是一個演員。在王家衛的慧眼識珠下,張曼玉實現了從花瓶到影后的飛躍,在張曼玉的精彩絕倫中,王家衛從香港走向了世界。「很多人都說張曼玉是花瓶,但我卻看到了她成為影后的潛質和決心。」
  • 「消失」16年的張曼玉,再也不會回來了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張曼玉不僅見證了華語影壇的輝煌成就,還成為難能可貴的淨土。在王家衛的慧眼識珠下,張曼玉實現了從花瓶到影后的飛躍,在張曼玉的精彩絕倫中,王家衛從香港走向了世界。「很多人都說張曼玉是花瓶,但我卻看到了她成為影后的潛質和決心。」
  • 千面女郎張曼玉
    其實從電影裡,你也多多少少能看到張曼玉本人的影子。她曾說,演過那麼多角色,《甜蜜蜜》的李翹和她最像。第374期解說《甜蜜蜜》這部電影裡的張曼玉,生動極了她扮演一個在香港謀生的內地女孩,是個資深打工狂魔,開花店、在麥當勞收銀,還為語言學校拉人頭。
  • 2014年,唱歌被批的張曼玉:我演20部戲都被稱「花瓶」請給我機會
    我演了20多部戲,都被人說成「花瓶」,也請你們給我20次機會,我相信我可以的。這是2014年,草莓音樂會上張曼玉說的一段話,當時的張曼玉因唱歌嚴重走音,遭到了觀眾的吹噓。不過在她說完這段話後,觀眾給予了她熱烈的掌聲,才想起她曾無數次獲得影后的榮譽。18歲進入娛樂圈,被人當面稱為「花瓶」,為了擺脫這一稱號,實現自己的演藝夢想,張曼玉付出了難以想像的努力。
  • 《旺角卡門》:劉德華、張學友沒票房號召力、張曼玉被指是花瓶
    王家衛聽到鄧光榮這種要求非常開心,而當時他也是大手筆,手裡有錢,直接就去找了自己最喜歡的幾個演員,比如劉德華、比如張學友、比如張曼玉、萬梓良,都是他找來的。
  • 張曼玉合作周潤發錢小豪的科幻電影,那會的她還是個花瓶
    提到張曼玉時,最常讓人想到的標籤就是影后。但是如此浮誇青澀的張曼玉你見過嗎?瞪眼睛,撇嘴,用力揮手……像極了如今被網友群嘲的某些流量女星。剛出道時的張曼玉演過不少這樣的花瓶角色,但是沒有人會願意永遠演花瓶。只是花瓶與影后的距離,不是每個人都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