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膝裙、膚色標籤、廁所歧視年代,黑人女性都在遭遇什麼?

2020-10-22 迷影生活

歷史不曾將每個人都銘記,但是那些以克制、堅韌為信條,以正確價值為導向而不斷戰鬥的人,始終站在屬於英雄的舞臺上,即使她(他)們是"隱藏人物"。

當眾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富有好萊塢舞台風格的《愛樂之城》,掀開一場屬於愛情四季的樂章。以及將同性愛情和種族身份融合的《月光男孩》,奠定自我認知與打破偏見的社會精神。

同臺競爭奧斯卡並且擁有三項提名的《隱藏人物》,正悄悄爭奪北美最佳票房。這部電影似乎得到了同名字一樣的力量,雖然低調卻後勁十足,看似落寞但是內核精彩。

它既擁有"種族歧視"的文化標籤,又不輸《月光男孩》融入多種社會熱門話題,同時利用溫柔的節奏消磨屬於"種族"、"性別"等方面的尖銳情緒。

正如《紐約郵報》所評:這是一個成功而又暖心的電影,它不包括憤怒和斥責的元素,製作者用這種優越感和決心打消了質疑者們的懷疑。

《隱藏人物》以20世紀60年代美蘇太空競爭為背景,講述了三位在美國宇航局工作的黑人女性靠著智慧天賦、堅韌性格以及前瞻性打破歧視定律,得到工作夥伴承認的故事。

雖然這部電影為了效果捏造拼湊了一些歷史事實,但它的確還原了美國太空史上驚豔乍現的女科學家,也就是這部電影的中心主角——凱薩琳·詹森,一個被NASA評價為"永遠不會忘記凱薩琳·詹森的勇氣,以及有她才能使我們達到的裡程碑"的偉大女性。

甚至奧斯卡的頒獎典禮還邀請她出席,即使她坐著輪椅並且發言甚少,依舊得到全場人的歡呼與尊重。

夾縫裡抓住的陽光是敢為人先的勇氣

20世紀60年代,一輛文藝的綠皮小汽車停在馬路中間,筆直的線條映襯著兩側青翠的樹木。

溫柔的凱薩琳在車內調試,羅西正在修理發動機,一身靚麗風衣的瑪麗優雅的靠在旁邊不時抱怨,這無疑最美的公路風景。

這就是導演打消質疑者的暖心,柔和的風格與嬌俏的三位女郎奠定了這是一部傳遞力量而非衝突的電影。

但是《隱藏人物》塑造了一個非常狹窄的生存空間;

這是一個缺失平等的社會,當車子壞在路中間讓三位女郎手足無措時,遠處的警車不是希望而是警惕。

"車子拋錨不犯法"、"黑人也不犯法"、"你知道這句話會讓我們坐牢"。

三句話+嚴肅的表情瞬間說明了黑人的境遇,面對警察觸碰警棍的手,三人溫順的站在車旁並且雙手疊加。

這是一個歧視的年代,表面光彩的工作其實背地裡都是瑣碎的雞毛。一直代替主管工作的羅西要求升職,秘書小姐卻驕橫回應:你可以一直代替但是不會升職(黑人沒有資格當主管)。

精於太空工程的瑪麗被詢問:為何不考工程師?這次計劃還缺一個工程師。她輕描淡寫的回應:我是黑人女性,我不會痴人說夢。她不曾努力嗎?但是每次晉升前都會被告知學歷要求又被提升了。

擁有數學天賦的凱薩琳被調到太空任務組幫忙計算,但是她被白人同事忽視、收到的重要資料全部塗黑、不能參加會議卻承擔著繁重的計算任務,甚至連喝水的工具都被刻意隔離。

這是一個擁有雙重壓力的生活,女性的刻板要求和種族不平等令人非常崩潰。穿毛衣比寬鬆上衣好,除了珍珠項鍊不能佩戴首飾,裙子需要過膝,這就是女性的壓制。解決衛生問題只能跨越一棟大樓用有色人種廁所,於是凱薩琳只能抱著文件往來,這是種族的傷害。

但夾縫裡總有陽光,或他人或自己,這是敢為人先的勇氣。

賦予溫暖的不僅僅是三位黑人女性,還是那些懂得尊重的人。

工程師說:我還是波蘭裔猶太人,這就是"不可能"的生活。而瑪麗也通過打官司獲得黑人上夜校的機會,試圖完成工程師夢想。

小組領導砸破了有色人種廁所的標籤,讓凱薩琳不必遠走。而凱薩琳也靠著極強的手算天賦完成航天任務,甚至得到太空人承認:她說沒問題,我就準備出發。

羅西最終得到秘書小姐的承認,同時成為計算機主管。她利用優越的前瞻性提前學習編程,並且帶領眾多黑人女孩走出閉塞的辦公室。

希望是隸屬於生活夾縫中滲透的縷縷陽光,也許找尋的過程會磨平所有稜角,會刺痛黑暗下偏居一隅的逃避,但正確價值總能讓你感到無悔且滿足並且得到最終的認可。

雙重隱藏,是融入歷史長河的一絲波浪

何為隱藏人物?是輝煌下託舉的人,也是為信仰不斷戰鬥又恪守底線的人。

從電影劇情和功績來說,隱藏人物是凱薩琳、工程師以及太空小組領導等,為了偉大事業多年堅持不懈的人。她(他)們是輝煌與成就的託舉者,是歡呼聲中最冷靜的逆行者。

從主旋律來說,隱藏人物是如凱薩琳、瑪麗、羅西以及無數為了平等運動而苦苦掙扎的人,她(他)藏起對不公的尖銳情緒,隱瞞因掙扎而流下的淚水,在漫長的"改變固有印象"與"爭取正確權利"的道路上,始終克制而堅持。

她(他)未必會被歷史銘記,但是願意用最正確的方式改變這個世界。

《綠皮書》中,鋼琴家高雅的身份與爭議十足的身份形成對比,在人種的相處與摩擦中,他一直維持自己的優雅與禮貌,企圖用自己優美的鋼琴聲證明才華和膚色的誤會。

《光榮之路》中,黑人籃球運動員們在白人的天下闖出一條道路,利用各自的優勢和嚴苛的訓練證明屬於自己的光榮和能力。

《隱藏人物》也是如此,黑人教職工用湊錢的方式幫助凱薩琳上學,看著她越走越遠。黑人丈夫支持瑪麗上學,盼望她實現夢想。無論主角還是配角,她(他)更喜歡用價值證明自己與膚色。

暴力、憤怒是距離成功最遙遠的路,你要做一個"隱藏人物",帶著夢想、希望和努力一步步壘出自己的高山之梯。

最後才會發現,所謂歧視、低看與阻攔都被遠遠甩在身後。

相關焦點

  • 黑人女性在NASA從被「間諜」到被尊重,《隱藏人物》細節分析
    這是一部講述黑人女性科學家真實故事的劇情片,作為黑人和女性,她們經受著雙重歧視,計算能力極強的她們,常年擠在在地下室裡完成繁複艱難的計算工作。是女性所以只能做計算工作不能參加會議,是黑人所以被排除在核心之外,是黑人女性所以無法享有白人男性的所有福利——她們本該擁有的那些。
  • 培叔圖解電影《隱藏人物》三位黑人女性在種族隔離時期的勵志故事
    、種族歧視和待遇不平等的國家機構工作的遭遇,並仍然為更好的將來奮鬥的故事,相比我們的年代,沒有太多偏見,一切都那麼順利,而她們的悲慘時代才是剛剛開始。一:故事背景1961年美國,美蘇冷戰時期,美國境內有很嚴重的種族歧視,去個圖書館和廁所都分,有色人種區域,也帶有性別歧視,很多重要的工作單位不接受女性,並且很多女性在職場當中沒有升遷的機會甚至待遇不平等,這個時代就是這個國家的黑歷史,冷戰時期還沒有計算機的時候蘇聯已經發明載人火箭上了太空,美國當然不服輸,組織了一群學霸,專家,教授來研製載人火箭並建立一個機構:NASA美國太空總署
  • 《隱藏人物》| 女性視角下的種族議題
    而在《隱藏人物》中,三位主角均為黑人女性,同時這三位女性分別扮演著不同的社會與家庭形象,從工作小組中的領導、到單親家庭的母親、再到男性工作環境中的唯一女性工程師等,這一系列的身份認同都使得影片想竭力規避掉男性的社會影響,以尋求女性身份的認同。
  • 美白,涉嫌歧視黑人,那麼祛黃,是歧視黃種人嗎?
    在國際反種族歧視如火如荼的時候,法國歐萊雅表示,將刪除晚間護膚品上,有關美白,白皙,提亮膚色的字眼,隨後聯合利華,強生等品牌也表示會採取類似措施。
  • 黑人女性的聲音才是真正的搖滾之聲
    塔裡·尼剛古拉▼在所有的音樂類型中,搖滾一直都是最大膽且具實驗性的一種。搖滾融合了布魯斯、福音、爵士和鄉村音樂,但究其根源,搖滾其實是誕生自黑人女性的聲音。黑人女性對搖滾的影響,並未獲得歷史的認可,也鮮有被史料記載,但我們必須要致敬這些黑人女性,因為是她們打造了搖滾力量。
  • 手冢漫畫的「歧視黑人」事件
    1989年6月29日的《每日新聞》介紹了「堺市女性團體聯絡協商會」的運動,並登載了該運動發起的理由——《白雪公主》《醜小鴨》《浦島太郎》《狐狸阿權》等過去的童話名著和民間傳說中存在蔑視女性和人種歧視的內容。該報提到,世界知名的格林童話《白雪公主》「將皮膚雪白、眼睛大大、眉毛長長的白雪公主當成美女』,這是認為白人高人一等的表現,和黑人歧視有關」,所以有問題。
  • 曾作為美國黑人社區「救世主」的麥當勞,為何在今天遭遇種族歧視...
    整個1960年代,美國主流社會都在反覆討論黑人內亂的根源,許多人(包括民權運動人士)將之歸結於經濟發展機會的匱乏,特別是許多非裔社區缺乏由黑人經營的商業。在查特蘭看來,麥當勞在某種程度上取代了國家在美國黑人生活中的位置——對黑人在現實生活中遭遇的傷痛與不公,麥當勞不僅做出了回應,而且擁有足夠多的資本去改變現狀,雖然這本來應該是政府應該做的事。「這是一本關於沒有國家的人如何在一家企業中尋得些許慰藉的書,」她說。
  • 膚色製造偏見,他沒有做錯什麼卻被粗暴地關進監獄,因為他是黑人
    同名電影他和他們都知道,他其實什麼也沒有做,「他在坐牢,不是他的錯」。之所以遭受指控,是因為他的膚色,而作為生活在美國紐約曼哈頓東哈萊姆的一名黑人,也不是他的錯。這就是美國黑人小說家詹姆斯·鮑德溫的經典作品《假如比爾街可以作證》的故事。直到小說結束,範尼也沒能重獲自由,而他和蒂希的孩子即將出生。下一代的到來意味著一種遙遠的、模糊的生命希望。可是故事裡的範尼不知道,寫故事的鮑德溫或許也不清楚,黑人的下一代是重複上一代的人生,還是會有更好的生活。那是上世紀70年代的美國,膚色製造了各種各樣的偏見。
  • 黑人真的反對種族歧視?實際上他們只是反對自己被歧視
    >運動都是什麼鬼?就像我在上一節所提到的,黑人由奴隸轉為工人並不意味著有更好的生活狀況,也並不意味著他們能獲得和白人一樣的權利。 當時絕大部分美國白人都認為美國的立國原則和理想並不適用於黑人,他們認為黑人才智低劣缺乏道德,甚至連感情方面都有缺陷,所以只能活在社會的最底層,從事最為艱苦的工作,忍受白人的歧視。
  • 《隱藏人物》三個黑人女人的逆襲之路,歧視源於偏見,終於實力!
    我想這個警察可能想說的是:「沒有想到航天局還會招黑人,或者是招女人,又或者是黑人女性!」不管是哪一個都是存在一種歧視!不過好在危機很快就解除了,三個女人的應對自如,讓警察破例為他們帶路,這真的是破天荒的經歷!
  • 黑人大碼變性同性戀,紐約街頭廣告辣眼睛,反歧視要到什麼地步?
    其實,瓊斯出生時是男兒身,但心裡一直擁有女性的特質。在19歲時,經歷了漫長變性歷程的瓊斯完全成為一名女性。同時,瓊斯還是一名女同性戀,她的妻子也同樣是一名跨性別者,兩人還領養了一名跨性別的孩子。黑人、大碼、跨性別、同性戀,賈裡-瓊斯簡直是集結所有「政治正確」的要素於一身,人們對她拍攝的內衣廣告評價也是眾說紛紜。
  • 《隱藏人物》:無視歧視與偏見,做更厲害的自己
    電影《隱藏人物》講述的是在二十世紀的60年代,三位黑人女性與種族偏見作鬥爭,最終在美國的航天計劃中佔有了一席之地的故事。並且它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真正的見證了黑人女性在當時種族歧視十分嚴重的美國,怎樣一步步闖出自己的天地。
  • 白人歧視黑人,黑人歧視華人,為何全世界只關注黑人被歧視?
    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人移入美國謀生或定居形成了高潮,此後到美國的中國人越來越多。▲舊金山天使島的華人女性拘留者。2000美金在現在看來不算什麼,但在當時的美國可是一大筆錢。沒想到B幫派的頭目Sam Yeun竟然真的拿出來了2000美金。一名警察在陪著他到家裡取錢之後,回來就聲稱Sam Yeun還有很多錢,都藏在他店裡的箱子內。
  • 美國種族歧視有多敏感?給黑人同事送個西瓜,都可能會被開除
    在美國,種族歧視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存在,甚至於已經成為了一種特定的文化符號,即使有時候是無心之舉,但你的行為只要有著一絲的象徵意義,那麼就會被打上種族歧視的標籤。比如,新人入職第一天,帶個西瓜來當見面禮,那麼可能就會被開除!這是2017年,發生在美國底特律消防局的一個真實案例。
  • 劉昊然廣告陷「種族歧視」?引黑人網友暴怒,未免太玻璃心了吧
    說實話,我個人是沒看懂什麼意思,怎麼就成了「歧視黑人」呢?於是,約翰波耶加在其個人社交平臺上發布了這則消息,該信息一經發布,便迅速引發歐美網友的熱議,得到了無數黑人的「反種族歧視」的言行支持。由美國警察「跪殺」黑人佛洛依德事件後,全世界的黑人都抗爭在反種豬歧視的道路上,無論什麼情況惹得他們不高興,他們就拿起
  • 雪利博士總共被歧視了幾次?都發生了什麼事情?
    《綠皮書》在劇中的意思是一本記載黑人能去的餐廳旅館及路線的小冊子。在雪利博士和託尼的旅程之中,碰到了種種困難,最終兩人跨越種族和階級,成為了永遠的摯友。雪利博士在旅途中碰到的每次歧視都具有代表意義,那他們到底碰到了幾次歧視呢?為什麼即使受到歧視,雪利博士還一往無前?為什麼到最後演出卻退出呢?
  • 蘇丹的黑人模特最近在網上火了起來,美與醜真的與膚色無關
    還有人說,兩個黑人合照,最黑的那個就是Nyakim Gatwech。對於這些打趣的話,Gatwech不僅不會生氣,反而會跟網友們一起打趣自嘲。就是這樣一個極黑的模特,在ins上擁有著十四萬的關注者。不僅是因為她有著姣好的外形,好看的照片,更重要的是,她對待自己膚色的態度 。
  • 歧視亞裔搞雙標,愛拿種族說事的黑人該反思了
    說到這裡,一切都已經很明顯了,那四個字也該登場了:種族歧視。韋德的推特其實就是這個思路,當他提到"我們(黑人)的社區和文化"以及"這就是美國",就已經把這個事件上升到種族歧視的高度,或者說是政治正確的角度。但凡了解點美國的人都知道,種族歧視在美國是超級禁忌,敢於挑釁者,基本沒有好下場。
  • 強生停售美白產品黑人牙膏改名 或都因為種族歧視!
    而前不久,高露潔公司表示,該公司正在重新全面評估審查旗下的中國市場牙膏品牌「黑人牙膏」,可能對其進行更名。有報導稱,在反種族歧視抗議之下,這些商業公司的相關產品也受到巨大壓力。紐約時報:強生宣布將停止銷售美白產品《紐約時報》舉例說,在印度,有消費者稱讚可伶可俐的亮膚產品有效,可以美白膚色。
  • 多芬把黑人洗成了白人,洗得掉廣告裡的種族歧視嗎?
    全球著名女性品牌多芬日前在臉書(Facebook)上發送了一則廣告,一名黑人女性在使用了多芬的產品後,突然變成了白人。這則廣告立即被指種族歧視,引來大量抗議,多芬於7日在推特上連連道歉。  廣告中的黑人女性在用完多芬身體乳後,脫去上衣,呈現的立馬是一位白人女性。移除廣告後,多芬在推特上致歉,表示最近發布的圖片在展現不同膚色女性上考慮不周,「對由此引發的冒犯深感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