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淘寶解決了饞癮,在還無法走出去的時候,只好依靠強大的網絡搜尋喜歡的美食。
今天讓我們開啟北京篇,看看能夠從淘寶上找尋到那些來自北京的小吃。
稻香村的點心:
在北京的點心市場裡最為混亂的非稻香村莫屬,許多到北京旅遊的人都摸不著頭腦。因為可能不留神市面上不止一家稻香村,這個也算是歷史遺留問題吧。
北京人自己吃的稻香村,就是三禾牌稻香村,這算是老北京的稻香村。
三禾牌的北京稻香村成立於始建於1895年(清光緒21年),位於前門外觀音寺,南店北開,前店後廠,是京城最早開辦南味食品的商家。後來因為各種原因中間出現斷檔,只到1984年重新開張。
在北京尋找稻香村的特點是,大部分的稻香村只開在居民小區附近,而且一定範圍內只有一家。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三禾的商標,只有這個才是正宗的北京風味。
在北京稻香村吃什麼?你隨便拉住一個北京孩子問,都能說出一大堆。什麼牛舌餅、薩其馬、松糕、五毒餅、蜜三刀等等,多了去了。北京稻香村的特點就是成型,不至於吃一口滿地掉渣去。另外,稻香村的熟食也是特點,比如泥腸、蒜腸、松仁小肚都是佐餐下酒的首選。
天福號
成立於清乾隆三年的天福號,小三百年來主打醬肘子,最大的特點就是肥而不膩、瘦而不柴、皮不回性、濃香醇厚。
每到立春啊、二月二龍抬頭、立秋貼秋膘,天福號的醬肘子一定是必選的菜。另外像五香小肚、茶腸、豬肝、豬頭肉都可以吃。最香的莫過於拿著烙餅卷著吃,再來點甜麵醬、蔥絲、黃瓜絲,那味道沒治了。
月盛齋
說完了醬肘子,再回到清真的牛肉。在北京提起醬牛肉,沒有別的地方,就是月盛齋。同樣在前門大街的月盛齋比天福號開業時間略晚,在乾隆四十年的時候由馬慶瑞,全名叫月盛齋馬家老鋪。
醬牛肉、燒羊肉、醬羊肉這都是月盛齋的代表美食。二百多年來月盛齋已經形成其自有的旺火煮去味、文火煨進味、兌「老湯」增味的三味獨家秘籍。
六必居
兩家賣熟食都是乾隆年間創辦的老字號,但是跟賣鹹菜的六必居比起來,那就真的算是小字輩了。
六必居創建於明朝嘉靖年間,這麼算下來到今年的490年了,據傳說六必居的招牌都是出自嚴嵩之手。醬肘子、五香燒羊肉那不是天天吃的,但是每頓六必居的東西那可是少不了。炸醬麵得用六必居的才有味道、喝白粥要麻仁金絲或者甘露兒、炒黃豆吃的得是「水疙瘩」、吃涮羊肉得來糖蒜。其他的還有什麼八寶菜、醬瓜、醬蘿蔔、倉瓜、辣蘿蔔條這些都是喜歡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