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詞人楊米人在其《都門竹枝詞》中寫道:「日斜戲散歸何處,宴樂居同六和局。三大錢兒買甜花,切糕鬼腿鬧喳喳,清晨一碗甜漿粥,才吃茶湯又麵茶;涼果糕炸糖耳朵,吊爐燒餅艾窩窩,叉子火燒剛賣得,又聽硬面叫餑餑;燒麥餛飩列滿盤,新添掛粉好湯圓,爆肚油肝香灌腸,木須黃菜片兒湯。」詞中描述的「甜花」「切 糕」「甜漿粥」等等都是北京有名的小吃,酸的、鹹的、甜的都有。Foodie老師喜歡吃甜食,可喜歡吃甜的怎麼說呢?在這裡Foodie老師教大家一個詞組:have a sweet tooth (喜歡吃甜的)。
吃貨必備
小吃:豆汁兒(Douzhir)、豆腐腦兒(Tofu Pudding)、圓子(Glutinous Rice Ball)、龜苓膏(Guiling Jelly)、元宵(Yuanxiao)、火燒(Baked Wheat Cake)、冰糖葫蘆(Bingtanghulu/Crispy Sugar-Coated Fruit on a Stick)
看了上面列舉的這些小吃,你是不是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呢?其實,好多北京小吃在其他省市也可以吃到,不過叫法各有不同。比如有些地方的人管豆腐腦兒叫豆腐花。還有就是元宵,大家在各地超市都可以買到,不過有的人管元宵叫湯圓。其實元宵和湯圓雖然食材接近,但做法不同:元宵是先有了餡,再撒上江米粉;而湯圓是先和好了面,再添加餡。因此,要想吃到最正宗的北京小吃,首選之地當然還是北京啦。
驢打滾兒
譯法:直譯 VS 意譯
除了上面的這些小吃外,北京的小吃還有驢打滾兒、艾窩窩、豌豆黃等,同學們可曾想過這些稀奇古怪的名字用英文怎麼說嗎?大家可千萬別把驢打滾兒直譯成a rolling donkey之類的,否則聽者腦海中浮現出來的就不是驢打滾兒這種食物了,而是一隻驢打滾的畫面了,這樣誰還敢吃呢?參照北京市外辦和市民講外語辦公室聯合出版的《美食譯苑——中文菜單英文譯法》,驢打滾兒譯為Lǘ dagunr (Glutinous Rice Rolls Stuffed with Red Bean Paste);艾窩窩直接用拼音指代,譯為Aiwowo (Steamed Rice Cakes with Sweet Stuffing);豌豆黃稍微具體一些,譯作Pea Cake。不過,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很多漢語詞彙(如「加油」「點心」等)已經漸漸為外國人所熟知,無需再繁複地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