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北京小吃,學菜名翻譯

2020-12-28 多尼英語課堂

清代詞人楊米人在其《都門竹枝詞》中寫道:「日斜戲散歸何處,宴樂居同六和局。三大錢兒買甜花,切糕鬼腿鬧喳喳,清晨一碗甜漿粥,才吃茶湯又麵茶;涼果糕炸糖耳朵,吊爐燒餅艾窩窩,叉子火燒剛賣得,又聽硬面叫餑餑;燒麥餛飩列滿盤,新添掛粉好湯圓,爆肚油肝香灌腸,木須黃菜片兒湯。」詞中描述的「甜花」「切 糕」「甜漿粥」等等都是北京有名的小吃,酸的、鹹的、甜的都有。Foodie老師喜歡吃甜食,可喜歡吃甜的怎麼說呢?在這裡Foodie老師教大家一個詞組:have a sweet tooth (喜歡吃甜的)。

吃貨必備

小吃:豆汁兒(Douzhir)、豆腐腦兒(Tofu Pudding)、圓子(Glutinous Rice Ball)、龜苓膏(Guiling Jelly)、元宵(Yuanxiao)、火燒(Baked Wheat Cake)、冰糖葫蘆(Bingtanghulu/Crispy Sugar-Coated Fruit on a Stick)

看了上面列舉的這些小吃,你是不是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呢?其實,好多北京小吃在其他省市也可以吃到,不過叫法各有不同。比如有些地方的人管豆腐腦兒叫豆腐花。還有就是元宵,大家在各地超市都可以買到,不過有的人管元宵叫湯圓。其實元宵和湯圓雖然食材接近,但做法不同:元宵是先有了餡,再撒上江米粉;而湯圓是先和好了面,再添加餡。因此,要想吃到最正宗的北京小吃,首選之地當然還是北京啦。

驢打滾兒

譯法:直譯 VS 意譯

除了上面的這些小吃外,北京的小吃還有驢打滾兒、艾窩窩、豌豆黃等,同學們可曾想過這些稀奇古怪的名字用英文怎麼說嗎?大家可千萬別把驢打滾兒直譯成a rolling donkey之類的,否則聽者腦海中浮現出來的就不是驢打滾兒這種食物了,而是一隻驢打滾的畫面了,這樣誰還敢吃呢?參照北京市外辦和市民講外語辦公室聯合出版的《美食譯苑——中文菜單英文譯法》,驢打滾兒譯為Lǘ dagunr (Glutinous Rice Rolls Stuffed with Red Bean Paste);艾窩窩直接用拼音指代,譯為Aiwowo (Steamed Rice Cakes with Sweet Stuffing);豌豆黃稍微具體一些,譯作Pea Cake。不過,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很多漢語詞彙(如「加油」「點心」等)已經漸漸為外國人所熟知,無需再繁複地翻譯。

相關焦點

  • 吃貨手記 怎麼給歪果仁翻譯中國菜名?
    然而,諸如夫妻肺片,四喜丸子,幹炸牛河這樣的菜名,總是那麼不明覺厲,哪怕是我們這些從小吃到大的中國人,也很難好好解釋給老歪們聽,所以就出現了這類殘暴的畫面:這樣報菜名,提升了比格,也給歪果仁漲了姿勢,真是普惠大眾啊~遊戲規則:看著中文菜名想想英文菜名,不會了就點擊看看正確的翻譯吧!
  • 最全英文菜名翻譯 & 翻譯技巧
    除了成語、古詩和中藥,就是中文的菜名最難翻譯,比如「紅燒獅子頭」(Stewed Pork Ball in Brown Sauce)、「回鍋肉」(Sautéed Sliced Pork with Pepper and Chili)、「糖醋排骨」(Sweet and Sour Spare
  • 收藏 | 最全英文菜名翻譯 & 翻譯技巧
    除了成語、古詩和中藥,就是中文的菜名最難翻譯,比如「紅燒獅子頭」(Stewed Pork Ball in Brown Sauce)、「回鍋肉」(Sautéed Sliced Pork with Pepper and Chili)、「糖醋排骨」(Sweet and Sour Spare Ribs)等等。
  • 中國菜該如何翻譯成英文?【附英文菜名翻譯】
    除了成語、古詩和中藥,就是中文的菜名最難翻譯,比如「紅燒獅子頭」(Stewed Pork Ball in Brown Sauce)、「回鍋肉」(Sautéed Sliced Pork with Pepper and Chili)、「糖醋排骨」(Sweet and Sour Spare
  • 中國菜名神翻譯...老外看了不會報警麼?
    這道菜的英文名被翻譯成了「史密斯夫婦」(Mr. and Mrs. Smith),源自好萊塢同名電影。雖然這個翻譯咋一看雲裡霧裡,但卻有幾分神翻譯的感覺。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菜走出了國門,在撫慰眾多海外華人的鄉愁時,也逐漸徵服了外國食友的胃,美劇《生活大爆炸》中挑剔的謝耳朵都時常吃中餐。
  • 譯詞|最全英文菜名翻譯 & 翻譯技巧——馬住備用!
    除了成語、古詩和中藥,就是中文的菜名最難翻譯,比如「紅燒獅子頭」(Stewed Pork Ball in Brown Sauce)、「回鍋肉」(Sautéed Sliced Pork with Pepper and Chili)、「糖醋排骨」(Sweet and Sour Spare Ribs)等等。
  • 《林師傅在首爾》二輪熱播 熱心觀眾成都嘗美食
    近日,由北京衛視和深圳衛視徵集的來自北京、深圳、武漢、西安、長沙、濟南、廈門等地的30多名幸運觀眾打飛的來蓉展開美食之旅,不少觀眾在嘗川菜、品小吃、逛錦裡、遊寬窄巷子後直言:「成都真是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更有觀眾因此決定在成都過完「五一」假再回家。
  • 《中餐廳》英文菜單車禍現場,學翻譯的要笑暈過去了!
    但令我們沒想到的是,除了套餐計劃剛開始就失敗,就連菜單本身也鬧出了笑話,讓學翻譯的看了都一臉尷尬... 今天天堂君就在這裡做個簡單的匯總,供大家開心是一方面,更多的還是想提醒大家,尤其是餐飲從業者,一定要在菜名的翻譯上多加注意。 1. 幹爆鴨子
  • 譯詞|中國菜該如何翻譯成英文?【附英文菜名翻譯】
    除了成語、古詩和中藥,就是中文的菜名最難翻譯,比如「紅燒獅子頭」(Stewed Pork Ball in Brown Sauce)、「回鍋肉」(Sautéed Sliced Pork with Pepper and Chili)、「糖醋排骨」(Sweet and
  • 北京「寶藏」的小吃街,品種非常豐富,物美價廉
    事實上,大部分原因是因為北京的發展前景比較好,加上北京的環境更能促進人的成長。作為快節奏的生活城市,許多初來北京的人,對北京的步行速度並不十分熟悉,真的像是在參加競走比賽。人總是為生活忙忙碌碌,卻忽略了生存環境的美好。事實上,人們來到北京,還是要去了解,去享受美好的生活,去感受幸福的生活。
  • 爆笑菜名翻譯:當中華美食突然裝B…
    大家都知道,西餐的菜名比起我們中餐來可謂是相當直白。
  • 有一種「自律」叫肖戰吃北京小吃,每樣只吃一口,還嫌棄自己胖
    圖片中工作人員為肖戰買了很多份專屬於北京的小吃,但肖戰在品嘗時卻展現出了嚴格的自律,讓網友們不得不服氣。桌子上放著的糕點都是甜品,肖戰每樣都嘗了一口,本以為肖戰會表揚這些小吃,但沒想到他用實際行動向我們證明糕點太甜了,熱量很高,很怕胖不敢吃。肖戰對自己的要求很高,他明明很瘦,但卻吐槽自己已經這麼胖了,粉絲聽了都很酸。
  • 令人眼花繚亂的中國奇葩菜名
    許多食文化讓老外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說給老外聽也聽不懂:魚香肉絲—沒有魚,老婆餅—沒有老婆,松鼠桂魚裡也沒有松鼠,紅燒獅子頭—沒有獅子,螞蟻上樹—沒有螞蟻,夫妻肺片這外國人要是問起來該怎麼翻譯?如果要翻譯成Husband and wife's lung slice(丈夫和妻子的肺片)真的是驚悚帶著血腥啊!
  • 香港菜名神翻譯,不是辣眼睛,而是辣腦子!
    今天早上,圈妹學翻譯的小夥伴發了一條朋友圈,說的是他們老師課上展示的翻譯反面教材。
  • 全國最牛逼的菜名
    梅先生嘗了之後大加讚賞,連食兩鱉,座上其餘諸客也都拍案叫絕。原來,鱉與別、雞與姬,都是諧音。鱉、雞就是「別」、「姬」。這道名菜借雞、鱉的諧音,來烘託霸王別姬這一歷史題材,含義委婉,意境甚妙。或許由於製作特別、口味特殊,加上名稱的「怪」與「邪」,最後這種點心受歡迎的程度,遠遠超過了「雞肝板」,成為臺南至今盛行的獨特小吃。
  • 中國趣味菜名大全
    梅先生嘗了之後大加讚賞,連食兩鱉,座上其餘諸客也都拍案叫絕。原來,鱉與別、雞與姬,都是諧音。鱉、雞就是「別」、「姬」。這道名菜借雞、鱉的諧音,來烘託霸王別姬這一歷史題材,含義委婉,意境甚妙。或許由於製作特別、口味特殊,加上名稱的「怪」與「邪」,最後這種點心受歡迎的程度,遠遠超過了「雞肝板」,成為臺南至今盛行的獨特小吃。
  • 中國趣味菜名大賞
    梅先生嘗了之後大加讚賞,連食兩鱉,座上其餘諸客也都拍案叫絕。原來,鱉與別、雞與姬,都是諧音。鱉、雞就是「別」、「姬」。這道名菜借雞、鱉的諧音,來烘託霸王別姬這一歷史題材,含義委婉,意境甚妙。或許由於製作特別、口味特殊,加上名稱的「怪」與「邪」,最後這種點心受歡迎的程度,遠遠超過了「雞肝板」,成為臺南至今盛行的獨特小吃。
  • 北京東華門小吃街現炸蜈蚣、炸蛇 一隻炸蜘蛛80元
    一位來自南方的女士端著一碗爆肚邊吃邊說,「網上攻略和導遊都推薦來這裡吃北京小吃,到了才發現這裡外地小吃比北京的還多,甚至還有不少稀奇古怪的小吃。」她覺得這裡的小吃味道一般,價格略貴。  調查  逛夜市以跟團外地遊客為主  北青報記者現場發現,駐足各個攤位前的很少有北京市民的身影,來逛夜市的主要以跟團旅遊的外地遊客為主。  幾位品嘗爆肚的江西遊客表示,王府井是北京之行的重要一站,因此都會順便來夜市逛一逛,嘗一嘗北京小吃。
  • 小吃大藝|「舶來品」做成的北京傳統小吃芸豆卷
    白芸豆,原產於美洲,到了北京,這種舶來的食材登上了皇家御膳的膳單,被做成了外表雪白,清爽適口的小吃「芸豆卷」。今天,讓我們跟隨一代小吃大師馮懷申的講述,尋找關於北京傳統小吃「芸豆卷」的記憶~以下內容為馮懷申老師自述▼01我做的這道「芸豆卷」是上過APEC會議的國宴餐桌的。前來參會的墨西哥領導人吃到這一口幸福的清香時,不知他是否能聯想到這樣精緻可口的美味的原材料其實來自他的祖國。
  • 天朝小吃終於有了官方翻譯英文名!神翻和尬翻僅在一念之間…
    什麼..就連地獄魔廚Gordon Ramsay,之前因為不會學拉麵還被中國師傅眼神嫌棄了好久...。因為它對於老外很稀奇,樣子看上去像裂開的爆米花,嘗一口更是舌頭髮麻,就好像被蜜蜂蜇了一口。▼總而言之,感覺這次中國小吃的新版翻譯,不再繞那麼多彎,還是非常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