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誇張型韋小寶,為何張一山被批,周星馳卻成經典?

2020-12-27 廣角影視囧

有人問:「同樣飾演韋小寶,為什麼周星馳不會讓人感到浮誇,而張一山會被大眾批評?」

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個問題都會覺得,即使張一山屬於當下實力派青年演員,但與巔峰時期的周星馳比起來還有一定差距,所以兩人並不能相提並論。

不過,既然是同一角色,一人成為經典,一人成為口誅筆伐的對象,拿出來比比也不妨事。

01 編劇水平

一部劇爛了,自然不能首先怪到演員身上,你得先找劇本的毛病。

新版《鹿鼎記》的開篇,是張一山的一段自吹自擂的說書。

整個一段自吹自擂的說書戲份,全程沒有觀眾的鏡頭,沒有環境的鏡頭,連背景聲都聽得出是後期配的。

如果這不是個熟知的IP,這一段說書在該劇來說就毫無用處,因為它起不到引導觀眾去了解人物的作用。

它只告訴你麗春院頭牌生的兒子叫韋小寶,僅此而已。

如果你覺得這就夠了,那就真的有必要好好研究一下周星馳版「韋小寶」了。

周星馳版《鹿鼎記》一開始,是對整個《鹿鼎記》大背景的寫實,以鰲拜手掌大權,天地會人人得而誅之為開始,這是電影篇幅限制必須要交代的。

有了鰲拜霸權,故事就順利過渡到康熙要微服來到麗春院秘密會見各大旗主,共商討伐鰲拜的大計。

所以鏡頭一轉,立馬來到了麗春院,十分順暢。

鏡頭麗春院外景開始,熙熙攘攘的人群,在樓上吆喝的「姑娘」,讓人一看就知道這是什麼地方,也知道了麗春院生意很興隆。

隨後鏡頭從一樓的演員開始,伴隨著韋小寶的說書的聲音,直拉而上,慢慢讓頭戴虎帽的周星馳出現。

所謂「未見其人先聞其聲」,曹雪芹在《紅樓夢》寫王熙鳳用了這個手法,讓人物伶牙俐齒、圓滑世故的特色在角色尚且露出全貌時就已讓觀眾猜到一二。

在電影中,隨著周星馳說書的聲音,鏡頭拉向高坐在上的時候,麗春院全貌映入眼帘,各個樓層聽眾無數,都在圍著周星馳飾演的韋小寶,在視覺和聽覺上同時能講觀眾拉入劇情,這麼熱鬧,韋小寶說書一定很精彩吧?

回過頭再看新版《鹿鼎記》的劇情編排上,開始張一山的獨角戲,是不是就毫無意義了呢?

而在張一山自吹自擂之後,鏡頭又轉入街頭,引出了茅十八,徹底與前面的一段撕裂開來不說,鏡頭一轉茅十八竟已端然坐在麗春院大吃大喝了!

且不說麗春院是什麼地方,就說這種故事上不講邏輯的編排就很離譜。

再看周星馳版《鹿鼎記》韋小寶說書的內容,則是傳奇人物陳近南,而且以見過「半面」這樣既認真又無釐頭的臺詞來增加視聽效果,我們就自然而然覺得這個故事的確吸引人。

反觀張一山版《鹿鼎記》,韋小寶的一段說書,內容上就講了一個韋春花生兒子叫韋小寶的流水帳事情,既不新鮮也不搞笑。

這就是大師和水貨區別。

像這樣水平的劇本,縱使十個張一山,又如何演的出周星馳的那股生動?

02 演員差距

毫無疑問,張一山實力和周星馳是有一定差距的,兩人的表演也有雲泥之別。

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周星馳的無釐頭喜劇,大多數情況下,他本人的表演表情無過多變化,而總是用最稀鬆平常的神態做出意想不到的動作,用一本正經的語氣說出邏輯混亂的臺詞,同時會配上一個幅度很大也特別誇張的表情。

這樣一來,喜劇效果十足,笑的就是觀眾。

張一山卻完全不同,他的表演到底怎麼浮誇了?

首先因為他的表情浮誇。幾乎無間歇的大幅度表情變換,絲毫起不到搞笑的效果,反而會人物就脫離了生活狀態,同時又無法與劇情的遞進配合,因為他表情變化很大,劇情起伏就跟它扯不上關係了。

再是聲音和肢體語言。周星馳電影版無論是石班瑜的配音還是周星馳的原聲,音調都是配合表情和動作的。而張一山的表演似乎是表情和聲音肢體語言三者時而配合時而各自為戰,比如一開始叫「娘」的那幾聲,完全沒必要壓著聲線,去表現韋小寶此刻的無助。

也並不是張一山一個人表演的不好,而是整個劇本就是亂的,幾乎沒有一個演員的表演算得上是有水準的,不是演技不好,而是真真切切地感受不到角色的突出的性格。

當然,演員的差距也並非僅僅停留在表演層面上。

當年的周星馳,已然是香港影壇炙手可熱的大腕,《鹿鼎記》當年也被稱為香港電影的周星馳年,1992年香港年度票房排行榜中,排名前五名的電影均為周星馳主演的作品。

這一切是周星馳獨特的表演天賦帶來的,也帶給了他能夠在片場和導演平起平坐,甚至根據自我意願去修改劇本的權力。

張一山儘管童星出道,小有名氣,但他的星途並不寬敞。

首先他想做個好演員,所以流量當行的年代,他的好資源在很多流量明星及中老年實力派演員的擠壓下並不多,所以你看張一山即使在《餘罪》大火之後的很多作品,仍舊大多是小成本作品,更不要說之前了。

他沒有選擇權,更不用說在片場修改臺詞甚至劇本了,因此即使張一山對韋小寶有自己的理解,他也很難完全去根據自己的意願表達出來。

03 什麼是喜劇?

我相信大多數人大概也能明白,之所以要比較張一山和周星馳的韋小寶,而不說陳小春等人,也是因為這兩個版本的《鹿鼎記》均是主打喜劇特色,周星馳電影版是純喜劇,張一山新版也是一改此前版本竭力往純喜劇上靠的。

但什麼才是喜劇?

周星馳幾乎用自己所有當演員到導演的時間都在回答這個問題,卻從來沒有定義什麼是喜劇。

但可以肯定的是喜劇一定是有生活氣息的!

它是能讓你在歡笑中感受到生活的酸甜苦辣的!

因此脫離了生活的喜劇,那僅僅就是一個搞笑的段子罷了。

張一山版《鹿鼎記》,從劇本到表演都將生活拋之腦後,還自詡要打造更卡通版《鹿鼎記》,豈不是個笑話?

此時回到問題本身,不難發現,周星馳成經典,張一山被批評,其根源在於如今的新版《鹿鼎記》根本不能稱之為喜劇,又何來比較?

相關焦點

  • 張一山與周星馳演的韋小寶都是誇張演法為何張一山看起來就尬呢?
    最近張一山版的電視劇鹿鼎記在央視八套開播以來評分極低惡評如潮,對張一山的演技各種吐槽,張一山也出來回應說;不要把我當成特別好的演員,因為我也有演不好的時候。那張一山版的韋小寶真的那麼差嗎,為何同樣以誇張表演的周星馳就是經典,張一山就是尬呢?來看看這兩者的表演為何有如此這差。
  • 為何周星馳版韋小寶浮誇被稱讚,而張一山版韋小寶卻惡評如潮?
    《鹿鼎記》作為金庸的封筆之作,一直都是IP改編的熱門題材,從最早的文雪兒女扮男裝版本,到周星馳的無釐頭搞笑版本,再到如今的張一山版,單是對這部作品的翻拍,就要突破十次,足見《鹿鼎記》是一部歷久彌新,值得反覆回味的作品。
  • 鹿鼎記演過韋小寶的演員梁朝偉帥,周星馳誇張,張一山最浮誇
    鹿鼎記演過韋小寶的演員梁朝偉帥, 周星馳誇張,張一山最浮誇。
  • 同樣演韋小寶,為何周星馳浮誇到被人喜歡,而張一山則被人嘲笑?
    但為何同樣有著浮誇的表情和演技,為何周星馳會得到觀眾們的喜愛和讚賞,而張一山卻被網友吐槽的一無是處呢 外貌形象 從長相和形象來看,張一山和周星馳屬於兩種類型。 周星馳年輕的時候可是妥妥的小鮮肉,如果不仔細看的話他有種劉德華的那種帥氣,而且他年輕的時候身上也有著那種痞痞的,壞壞的感覺,所以他飾演的韋小寶雖然動作誇張,但是和他的外貌形象非常的融洽,演繹出一種賤賤的,帥氣灑脫的樣子。
  • 演浮誇的韋小寶,周星馳讓人喜歡,張一山讓人噁心!
    《鹿鼎記》這部劇中的韋小寶這個人物的表演也是同樣的道理,不同演員的演技所呈現出的視覺衝擊會給觀眾帶來不一樣的感覺。 為何同樣有著浮誇的表情和演技,為何周星馳會得到觀眾們的喜愛和讚賞,而張一山卻被網友吐槽的一無是處呢?
  • 同樣演韋小寶,為何周星馳浮誇到被人喜歡,而張一山則被人嘲笑
    同樣演韋小寶,為何周星馳會得到觀眾們的喜愛和讚賞,而張一山卻被網友吐槽的一無是處呢,其實他們無論從外貌形象,還是表情演技都有著不同之處。
  • 不同版本的韋小寶,陳小春經典,周星馳搞笑,張一山能超越嗎?
    覺得張一山演得好的網友認為:張一山太適合韋小寶這個角色了,他的表演不僅呈現了人物的幽默,還把韋小寶的各種小表情也演繹得十分靈動,那種機靈勁兒確實是神還原了金庸筆下的經典角色,是韋小寶本寶沒錯啦!
  • 同樣演韋小寶,為何周星馳浮誇被人喜歡,而張一山則被人吐槽?
    張一山,這位男明星相信大家都十分的熟悉,他在早年很小的時候就以《家有兒女》這部電視劇而出名,當時是火遍大江南北,也讓觀眾們深深地記住了他,在他成年之後,想要轉型,卻不是那麼容易,接拍了幾部電視劇,卻反響都很差。
  • 同樣是鹿鼎記裡的「韋小寶」,周星馳陳小春成經典,他卻遭人吐糟
    導語:說起來《鹿鼎記》,很多人都相當熟悉,它是金庸筆下的武俠小說,給人的感覺非常經典!大家都知道現在很多經典的小說都被翻拍成影視劇,《鹿鼎記》作為經典中的經典自然也不例外。它也被翻拍了許多版本的影視劇,男主人公「韋小寶」可以說是靈魂人物。當然同樣是鹿鼎記當中的」韋小寶「,大家的評價都不同。其中給人帶來視覺上的享受的自然是周星馳和陳小春版本的韋小寶,他們兩個人將韋小寶演活了,可以說是經典了,黃曉明飾演的韋小寶也有自己的特色,唯獨他遭人吐糟!
  • 與周星馳之間差著10個黃曉明?被吐槽將韋小寶演成了美猴王,張一山回應了
    本劇開播之前,張一山被認定為演韋小寶的最佳人選,然而劇集一經播出,立刻引發了網絡上瘋狂吐槽。他極盡誇張的表情包和肢體語言被觀眾調侃,把韋小寶演成了美猴王,似乎還用了模仿周星馳的無釐頭表演,於是在很多鏡頭下顯得過於用力,誇張和做作。
  • 鹿鼎記:新標杆的韋小寶,舊京味的張一山
    大家都知道「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個說法,藝術形象要的就是不一樣,張一山版的韋小寶,我敢打包票說,這個版本的韋小寶與以前的所有屏幕形象的韋小寶是不一樣的,就個人的理解,這個版本的形象非常符合韋小寶這個人設。前幾天新上線的張一山版《鹿鼎記》上線第一天就備受爭議,一邊倒的吐槽男主韋小寶的扮演者張一山,吐槽點主要集中在張一山的誇張表情臉。
  • 《鹿鼎記》開播,周星馳陳小春經典在前,張一山版韋小寶表現如何
    對於《鹿鼎記》的各個影視版本,金庸曾經說過,周星馳演的是最像韋小寶的,陳小春演的韋小寶也很經典。張一山版的韋小寶又有什麼突出表現呢?鹿鼎記開播,紫禁城打工人張一山版韋小寶正在「鹿」上,今晚21:30見。
  • 張一山的韋小寶不是演技爛,而是周星馳,陳小春的經典難以逾越!
    11月15日,張一山的《鹿鼎記》終於上線了。結果在豆瓣只得了2.7分,迎來了一陣冷嘲熱諷。被批評「擠眉弄眼、抖個不停、自作聰明、裝腔作勢、造型震撼、用力過猛。」有些人編打油詩。「一情一景成經典,一笑一笑巧妙。總有後一種遊戲的傳說,但不是當年的鹿鼎記。」
  • 周星馳版的「韋小寶」,見證了王晶的慧眼,也成為了經典之作
    近日,關於新版《鹿鼎記》的話題,在網上掀起了一陣風潮,不少人都點評這部新版作品,說的最多的就是張一山的演技,其實在沒有這部電視劇之前,大家眼中的張一山
  • 為什麼張一山的韋小寶不盡人意?原來,翻拍只會讓經典更經典
    例如比較熟知的有梁朝偉、周星馳、陳小春、張衛健等等, 其中周星馳的影版韋小寶和陳小春的劇版韋小寶,最為得人心。後續內地演員黃曉明再次扮演韋小寶,以及近期開播的新版《鹿鼎記》中張一山版的韋小寶。相比之下,內地的版本遠不及香港版本更得人心(大家參考豆瓣得分)。為什麼內地演員演不好韋小寶這種角色?
  • 張一山版「韋小寶」到底比周星馳陳小春的差在了哪?
    開播當天,網絡評分達到有史以來最差的分值,很多網友都感慨說張一山扮演的韋小寶爛出了全新高度,這部新劇被大家瘋狂吐槽。那麼張一山版的韋小寶與周星馳、陳小春相比,到底差在了哪裡呢?當時的周星馳對韋小寶有著深刻的理解,他能用自己的氣質把韋小寶的性格凸顯出來,可以說作品中的韋小寶的性格與周星馳很相似。滿屏的油嘴滑舌,證明了韋小寶就是周氏風格,甚至就連當時的導演都給予好評說,韋小寶就是為周星馳量身定做的。
  • 盤點八大版本「韋小寶」,周星馳陳小春經典,張一山版被嘲
    周星馳 ——1992香港永盛電影《鹿鼎記Ⅰ、Ⅱ》此版本《鹿鼎記》故事高度濃縮,提煉了原著中幾個大事件串在一起演繹,搞笑、熱鬧、無釐頭,看得很過癮。「星爺」演的韋小寶自然是好的,有著鮮明的個人特色,表演渾然天成、獨樹一幟,將韋小寶的頑劣與腹黑都演繹得恰到好處。
  • 張一山《鹿鼎記》原版過於經典?梁朝偉、周星馳、陳小春都是翻版
    韋小寶這一反俠形象,比傳統大俠更加深入人心,給我們的感覺:人人都想成為韋小寶,人人都是韋小寶,卻又不是韋小寶。韋小寶的改動有目共睹,人設完全沒有立起來,除了搞怪沒有別的。內心的膽小害怕,演繹成了我是主角我不怕。茅十八也完全顛倒了,一身正氣,敢作敢當,改成了「翻版韋小寶」。原著中指責韋小寶不夠光明磊落,用石灰粉這樣下三濫的手段,結果劇中改成了完全支持。
  • 新《鹿鼎記》翻車,張一山把韋小寶演成發狂的猴子
    比較近一點的是教主黃曉明鍾漢良2014年版的,還有周星馳的電影版本…… 而這些年來,觀眾最喜歡的兩個《鹿鼎記》版本分別是陳小春版和周星馳版,可以說讓觀眾百看不厭。誇張的表情,加上瘦小的身體。竟讓人以為是鞏漢林附身,演了個小品舞臺劇。在後面的劇情中,張一山更是把自己這種用力過猛的表演表現得淋漓盡致,仔細看每一個鏡頭,他都在賣力做著各種表情包。
  • 張一山版韋小寶被吐槽像猴子,演技遭質疑,醒醒吧,你們都被騙了
    (原創不易 抄襲必究)張一山版《鹿鼎記》剛開播吐槽聲一片,豆瓣評分低至2.7。張一山版韋小寶成了觀眾吐槽的對象。表情誇張、瞪眼咧嘴、擠眉弄眼,表演痕跡過重把張一山送上了熱搜。《家有兒女》中,他飾演的劉星可是一代人的青春,後來他出演《餘罪》,帥氣有型把臥底警察的角色詮釋的淋漓盡致。《柒個我》中更是一人飾演多個角色,你說他沒演技,那這些都是怎麼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