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搜狐新聞
疫情下,線上社交行業迎來井噴式增長。宅家的日子,線上買菜、自己下廚,更是給生鮮電商帶來龐大的流量。
當生鮮電商玩起社交,又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近日,本來生活網正式啟動「百萬吃客招募」計劃,用戶在本來生活APP上的「吃客社區」,發表圖文、視頻等評論互動產生優質內容,將有望獲得百萬獎勵。內測3個月,已經產生數千條用戶分享內容。
以生鮮美食切入,搭建起一個獨具特色的生活方式社區,在豐富商品信息的同時又滿足用戶的表達需求。本來生活網的「吃客社區」,或將為生鮮電商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思考。
「百萬吃客」內容互動
「燻制的臘肉已經濃鬱飄香,孕育了一個冬天的竹根剛冒出嬌嫩肥厚的春筍。我想我已經知道該用一道什麼菜來迎接這個特別的春天了。」吃客社區上線內測3個月來,已經產生數千條類似的優質內容。
用戶可以通過App底部導航欄位置等進入吃客社區,現階段開放給全體用戶能體驗正常瀏覽、評論點讚互動功能,如需參與內容發布則需要聯繫工作人員通過邀請。
在「吃客社區」,本來生活網的用戶在可以通過圖片、視頻和文字等多種形式,發表對食物的描述與評價、分享做菜經驗與方法或者曬出自己的生活態度。對已發布出來的內容,其他用戶可在下方互動評論交流。
為鼓勵用戶參與,本來生活網還啟動「百萬吃客招募」計劃,每月從「吃客社區」優質內容生產者中,抽取前100位吃客分享上萬元食材。另外,每月還有應季主題活動,如#我家年夜飯#、#早春食事#以及聯合本來生活內部社群發起評論蓋樓活動。其中,評論蓋樓活動,因話題契合,得到用戶的踴躍參與,實現了社群互動與App內部打通。
最近,特別為春季策劃的#早春食事#話題活動,引發了大量用戶關注和踴躍參與。據統計,活動上線當天,內容發布數即突破千條。
為了方便用戶下單,本來生活網吃客社區還打通了內容與商品的關係,APP內的商品詳情頁與「吃客社區」相關內容自動關聯,且可以相互跳轉,用戶可以更方便地切換到商品評論或者購買頁面。
定義生鮮新玩法
本來生活網通過8年的運營,已擁有一批追求生活品質、富有生活情趣的用戶圈層。這些資深吃客中不乏擅長做美食、拍美食的「隱藏攝影師」,也有懂美食文化、食材原理又喜歡溝通表達的「民間米其林大師」。
為了提升內容運營質量,線上話題專區搭配線下活動,是本來生活網一直在探索的重點方向。
「生鮮電商最大的難點,在於商品大多為非標品。尤其食物口感屬於感官範疇,『好吃』很難被定義。用戶要了解商品屬性,建立圖文、視頻等溝通互動機制非常必要。」本來生活網吃客社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此需求的引導下,本來生活網開始著手開發內容豐富、形式多元的生活方式社區模塊:吃客社區。
未來,本來生活還將逐步拓展吃客社區的內容形式,如開設買手專欄,利用本來生活網特有的買手制模式,分享全球優質食材發現之旅,同時分享更多產地和食材品質判斷信息,為用戶提供更多趣味和意義。
「生活方式社區的想像力不止是交流,未來我們還將和更多的線下活動結合,讓用戶在線下參與活動,再回流到線上討論發酵,形成內容生態閉環,為生鮮電商注入更多活力。」
編輯 桐亞XK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