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極網IT新聞頻道】作為58同城的第13號員工,張小磊完成了在58的積累後選擇了創業,現在他的身份是58學車創始人。
張小磊在接受騰訊科技專訪時回憶了他從58同城到58學車的創業之路。同時他也表示,58陪練接下來的發展方向是做網際網路駕校,也就是「58學車」品牌。
轉播到騰訊微博
從58同城到58陪練
58汽車陪練成立於2014年8月,前期為58同城內部孵化項目,後獲58同城投資而獨立,早期從汽車陪練切入佔領了這一細分市場。創始人張小磊曾在58擔任無線事業部總監一職,也是58最早期的員工之一。
在當時,58的無線事業部承擔著新業務創新的功能,張小磊就看了很多項目,包括58的違章查詢、番茄快點等等。
張小磊談到,去年6月開始他就看過很多方向,包括洗車、拼車。當時正是拼車市場剛剛起步的階段,市場中已經有嘀嗒、51用車,不過當時也都處於天使的階段,但張小磊判斷滴滴在未來肯定會做拼車的業務,所以沒有選擇這個方向。
張小磊說他當時在考慮陪練這個項目時,最初想的是做駕校。「去年駕校畢業人數達到2700萬人,人均客單價在5000元左右,整個市場規模大概是1400億。」這是張小磊對駕校市場潛力的思量結果,但從全國來看,由於政策不允許私辦駕校,這個行業還處於政府保護的狀態,沒有完全市場化。
於是他沿著產業鏈又往下走了一步開始考察汽車陪練市場。從大環境上來說,陪練市場的環境、用戶體驗都很不好,由於受制於所屬公司只能拿到部分佣金,陪練通常會誘導用戶辦卡。另外,「吃、拿、卡、要」現象普遍,學員交錢後無法及時練車、考試。「這些問題已經存在很多年,身邊同事朋友的學車經歷基本都是痛苦不堪的過程,58陪練希望能夠改變它」,張小磊表示。
張小磊想讓這個環節更透明一些:在一個無序而分散的行業,以平臺模式整合個體陪練司機,同時重構傳統中「用戶——線下中介——司機」的利益鏈條。
下一步:布局58學車
據了解,58陪練已於2015年初完成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由華創資本領投,58同城跟投。張小磊透露,公司下一步的發展方向是做網際網路駕校品牌「58學車」。
從大環境上來看,北京和其他城市略有不同。北京駕校以直營居多,即教練車和教練全部來自駕校,教練屬於駕校員工。而在其他城市,教練基本以掛靠為主,即教練不從屬於某個駕校,教練車拍照是駕校的,駕校與教練之間的關係更鬆散。
58學車則可以搭建一個平臺,將這一部分資源聚攏起來。在前端,58學車有駕校一點通和58趕集的流量;後端,整合分散的流量分在到掛靠在58學車平臺的教練身上。
從宏觀層面來看,58學車做網際網路駕校是可行的。7月1日起,杭州已經開放了網際網路考試平臺:杭州符合科目二(俗稱場考)和科目三(俗稱路考)考試條件的小型汽車駕駛證申請人不再需要由駕校排隊預約考試了,而是可以在「機動車駕駛人考試網際網路預約平臺」上直接預約考試,自主選擇考試場地和考試時間等。這等於是給網際網路駕校的存在給予了政策保障。
不過,58學車在未來可能還會面臨一些挑戰,比如如何保證教練員教學水平,如何平衡58學車和合作駕校的關係,以及如何解決場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