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文今天給大家說說星爺的《功夫》。這部電影在當年的金馬、金像獲23項提名,更是被時代周刊評為當年「年度十大電影」,可見其經典程度。星爺製作的電影,皆是精品。特別是《功夫》這部電影,直到現在其中的許多細節都讓人津津樂道。
《功夫》是由周星馳執導,周星馳、梁小龍、元華等主演的動作喜劇電影,影片講述了一個本性善良的黑幫流氓阿星(周星馳飾)改邪歸正的故事。
乍看故事,老掉牙吧,看起來就是小混混的人生逆襲故事,但是其中穿插著若多支線故事,比如包租婆兩夫妻、啞女芳兒、斧頭幫琛哥、火雲邪神…讓這部電影的內涵變得豐滿起來。
然而卻也有人說,這只是一部單純的無釐頭電影而已,會讓人笑,但是沒有深度,是純粹的爆米花電影。可在老文看來,周星馳的喜劇電影不同於一般的喜劇電影,他的電影可以讓你笑著看完整部電影。而這種喜劇電影隱藏的悲傷元素往往隨著觀眾年齡、閱歷的逐漸累積而慢慢顯露出來。
星爺也曾說:「我演了一輩子悲劇,可是大家都覺得是喜劇。」其實,就算是《唐伯虎點秋香》,現在看片頭唐伯虎看似優越的生活處境,好像也多了一絲悲涼,需要觀眾去慢慢細品。可謂是,初看不知劇中片,再看已是片中人啊。
既然功夫是電影的片名,武打也是不可或缺的。其實這部電影並不嚴謹,不像黃飛鴻的武俠系列,從頭到尾靠功夫打出劇情。《功夫》裡的每一位高手都是精通一招,這使得武術成為敘事的道具,而不是敘事的目的。
從喜劇的角度看,這部電影的世界觀非常複雜,但也符合常理。裡面的人物總是充滿了各種「神經質」,這是電影笑點的基礎。可以說,這部電影裡沒有一個正常人,也沒有很多明顯的笑點。
然而,觀眾仍然認為這部電影很有趣。所以說,這部電影最成功的地方,是周星馳將喜劇情節變得極度誇張和極度荒誕。舉個例子,最讓觀眾印象深刻的就是包租婆的出場,這可以說是《功夫》最經典的片段了,演員們的表演太出色了。潑辣蠻橫的包租婆、愛佔小便宜的色鬼包租公、性格迥異的租客……使電影充滿了生活氣息。
老文覺得《功夫》最驚人之處是——配樂與電影的契合程度到了一個相當高的境界。片中用到了古典民樂、經典西洋樂、老上海音樂等多種音樂風格,都極其精彩。《功夫》因其對細節的追求和對電影技術的尊重,理應獲得這麼多的獎項。
而且,周星馳在電影中對聲音和音樂的追求是其他人無法比擬的。香港配樂大師黃英華比其他普通電影花了六倍的時間來創作《功夫》的配樂。此外,周星馳還聘請了頂級禮堂和頂級管弦樂隊來演奏配樂。
《功夫》片頭中,斧頭幫跳舞的「宣傳片」,在最開始的時候,跳舞的人只有兩個,然後畫面跳到斧頭幫到處犯罪的新聞,警察不耐煩擋住鏡頭的動作,然後再次跳轉到斧頭幫跳舞的鏡頭,從幾個人到幾百個人一起跳「斧頭舞」,壞人越來越多,約束越來越少,肆無忌憚之下勢力越來越大。
陳國坤演的斧頭幫頭頭真是演出了人神共憤的感覺,是非常成功的演繹。而且,在這個情節,老文看到了電影在剪輯方面的深厚功力。
周星馳的電影總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這是導演技術水平的體現。僅僅是一段歌舞,穿插著定格畫面,就把斧頭幫的惡行表現得淋漓盡致,揭示了社會的黑暗與混亂,側面譴責了一些只顧私利、不擇手段的人。
另外一幕,是包租婆在追趕星爺的時候,那迷幻的追逐畫面,肩膀上兩把匕首成了後視鏡,兩人的腳跑成了風火輪……配上薩拉薩蒂的《流浪者之歌》,在喜感的畫面上變得更是經典。
《功夫》的成功,不僅是技術的原因,還有演員的塑造,音樂的搭配,一個好故事。影片所傳達的思想:追求夢想、堅持、忍讓和愛,都體現在所有的人物身上。在影片最後,暗器變成了一朵金色的蓮花升向天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在世俗中能夠保持自我,不隨波逐流,這是一個人最高的品質。也許就是星爺在這部電影最終想要傳達的觀念吧。
看了今天老文的推薦,大家對《功夫》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別忘了點讚、關注老文的南北腔調,每日為你走心推送。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