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貴陽市雲巖區金波路120號相寶新村的居民徐女士向貴州都市報反映,小區大門入口處,一段20餘米路面「坑窪」多年,始終無人處理,影響居民出行,盼望相關部門儘快維修。
路面坑窪不平
1月5日,記者現場探訪發現,除了道路破損嚴重外,很多小區居民都在這段20來米的路上摔倒過,治理上也面臨著重重困難,最後幾十米回家路誰來修?
居民經過小區入口前的坑窪路段
小區門前有條破爛路
上午10時許,記者來到位於貴陽市雲巖區金波路120號相寶新村。說起小區入口這條「破爛」路,居民怨聲不少。
居民小心翼翼通過坑窪路
「不管人走還是車走,都不好過。」58歲的左先生說,走路硌腳,下雨溼滑容易摔倒,車輛進出也特別危險,左搖右晃的。
「這條路坡度大,坑坑多,真的太難走了。特別是下雨天、凝凍天,一不小心就摔倒。」剛從外買菜回家的文女士告訴記者,很多居民都在這裡摔倒過。「我們路過時,都是挨著路邊小店鋪出來的石板過路。」
文女士說,她和家人2001年入住這個小區。「我在這裡居住近20年,路況一直都是這樣,而且越來越差。」
部分坑窪點
「簡直就是『搓板路』,這麼多年了一直沒人修。」左先生說,小區內的路面還算平坦,就是小區大門前這20來米的道路坑坑窪窪,讓居民回家「最後的幾十米」格外難走。
曾有多位居民摔傷
當天正趕上陰雨綿綿,記者在現場看到,小區內的路面還算平坦。在小區大門入口處,約有20來米的水泥地面破損嚴重,路面開裂,全是大大小小的坑窪,露出碎石和泥土。路面坡度大且溼滑,居民路過這段路時,都格外小心,慢慢移動,生怕摔倒。車輛經過時,像「跳舞」般左右搖晃,顛簸得厲害。
「這段路上,經常看到有人摔倒,或是電瓶車滑倒,車輛刮擦。」左先生說。
「我今年9月就摔了一跤,左手手腕骨裂。」63歲的姚先生告訴記者,「我記得很清楚,9月11日,早上出門去買菜,下坡時,一不注意就摔倒了。去醫院檢查,手腕骨裂。休養了幾個月,現在左手可以動,但一點力氣也沒有。」
姚先生摔傷後在醫院拍的片子
「我摔傷的是尾椎骨,休養快一年了,現在還痛。」文女士說。
採訪中,10餘位小區居民向記者大倒苦水,其中有90%的居民在這條路摔傷過。
修路困難重重
「這條路爛了很多年了。」84歲的陳伯告訴記者,他1997年搬入該小區,在他的印象中,剛入住時,小區還是碎石路面。大概在10多年前,雲巖區政府幫助小區改造過一次路面和一些基礎設施。「但只改造了小區大門內的路面,這段破爛路不屬於改造範圍。」
「我記得是2003年改造的。」文女士說,這麼多年過去了,這段路沒有再修過。且小區裡的居民大多在這裡住了20多年,老年人居多,這條路又是小區進出的唯一通道,確實有很多不便。
金波居委會的譚書記介紹說,金波路120號相寶新村小區有15棟樓,996戶,近2000居民。小區從1993年入住,已快38年了。沒有物業,沒有維修基金。
「這條路破爛有差不多10來年了吧。」譚書記說,那條路在小區外,不屬普陀街道辦管轄,多年來居委會一直向各方反映,但沒能成功。居民們也曾想湊錢修路,可費用過高,最終也無法實現。
居民靠邊走,避開坑窪處
「我們找人算過,修這段路,最少需要4萬元左右。」徐女士說,轄區居委會和居民們想了不少辦法,也反映過多次,總是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無法修路。大約一年前,居民們商量過湊錢修路,但小區有近一半的租住戶,都是短租,不願出錢。剩下的居民裡老年人多,收入也不高。「平攤費用太高,很多人負擔不起。」
「這條路到底什麼時候才修好啊?」徐女士說。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孟劍飛 周旺澤
編輯 申凌
編審 劉丹 劉鋼
鳥中「大熊貓」!貴陽發現中華秋沙鴨,現存不超2000隻
貴州土豬肉更香!貴陽阿姨花近萬元殺年豬準備過年
【來源:貴州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