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備受皇上恩寵的百年老店們,現在是風味猶存還是累覺不愛,老闆娘打算「親嘴」替你們嘗一嘗。
鋪墊終於結束了,今天被老闆娘翻牌子的兩家中華老字號分別是:榮陽樓、綠楊餛飩。
穿過商業氣息濃重的山塘街,在山塘北段,過了新民橋菜場,就能找到這家開了140年,沒有任何分店,獨一家的老字號「榮陽樓」。
嗯,一家與金碧輝煌絲毫不沾邊,甚至還顯得有些落寞的百年老店。先跟著老闆娘吃吃看,是否味道依然純正。
| 油汆糰子 |
how to be a 正經的 油汆糰子
你以為名字裡有個「油」字,就不健康不yummy了?作為一隻正經的油汆糰子,講究不油不膩,糰子裡的肉餡兒必須是純瘦肉,24k都不行糰子入油鍋後,師傅得不停地在糰子表面穿孔,讓肉餡熟的快些,免得表皮變老。
測評指標(0~10分)
售價
色澤感
清爽感
肉質
推薦值
¥3/個
7
10
10
9
老闆娘去的那天室外溫度33℃,店裡的師傅在不停地汆糰子,一鍋大概三四十個。卻不見師傅們休息,一鍋汆好又是一鍋,想必銷量是很好的。
不得不說,單獨這麼看油汆糰子的相貌...總有種蜜汁醜陋的feel...
最外層色澤金黃,口感香脆,皮的部分非常軟糯,而且不黏牙。油汆糰子的肉餡不會特別大,一般直徑3cm左右。全是瘦肉,肉質鮮嫩多汁,毫不油膩。吃下兩個足以果腹。
| 湯包 |
how to be a 完美的 湯包
肉餡與鮮湯同居一室,你儂我儂,忒煞情多 北方愛面,南方愛湯;一籠湯包,面、湯、肉,三位一體。
湯包湯包,湯是重頭戲,千萬別問我怎麼灌湯進去,這個問題兔羊兔森普,肉餡裹著皮凍不就解決了嘛!麵皮也是極為考究的,要薄,薄到能看到裡面的湯汁。要牢,湯不能漏,皮不能粘籠屜,考驗的全是大師傅的手藝啊!
評測指標(0~10分)
售價
湯包皮
湯汁
肉質
推薦值
¥10/客
5
2
6
5
雖然不得不承認榮陽樓的油汆糰子頂好吃,但該吐的槽老闆娘一點也不會留情,就是這麼殘暴。
首先,湯包皮略厚,沒有剔透可言。再者,湯汁相當少,而且有种放久了湯汁被麵皮吸收了的感覺。肉質麼還是可以的,挺嫩的。好的湯包是要「提起似燈籠,放下似菊花」(不要想歪),一隻沒有湯的湯包和鹹魚有什麼分別?
| 雙釀糰子 |
how to be a 傻白甜的 雙餡糰子
「湯糰麻團粢毛團,雙釀糰子南瓜團」 這是介紹蘇州傳統小吃的打油詩,還有幾個蘇州寧記得呀~雙釀糰子是蘇州的一道夏季時令美食,以糯米和粳米混合為糕粉,裡面裹上芝麻和豆沙。
測評指標(0~10分)
售價
糰子皮
雙釀餡
推薦值
¥1.5/個
7
8
8
雙釀糰子,一口下去粉糯、芝麻香、豆沙甜。味道還是挺純正的,不過只供應一個月左右,喜歡的可得抓緊去吃了。
榮陽樓雖是140年的老店,但價格依舊非常親民。不像一些新晉人氣蘇式店,打著傳統美味的招牌,掛著過度消費情懷的價格。
這次比油汆糰子更意外的收穫,就是這些個餐牌,濃濃的「老法頭」的感覺。結完帳,就靠手裡的這些玩意兒,在不同取餐口取餐。
店內的食客大多是蘇州人,都是老客人,跟店裡的員工很熟。沒事也會過來坐會,嘮會磕。
這位年過古稀的阿婆推著輪椅還過來買糰子,也許這樣的老饕,才是這看似落寞的百年老店堅持下去的理由吧。
綠楊餛飩應該是蘇州百年老店裡分店開的比較多的一家了,門口也無不突出了「中華老字號」的招牌。很多外地來的遊客,也都會嘗一嘗他們家的味道。既然寫百年老店,那老闆娘自然也是要來一遭的。
| 三鮮餛飩 |
how to be a 鮮鮮鮮的 餛飩
麵粉裡加入適量蛋清製成混沌皮,以鮮河蝦、鮮青魚以及鮮豬腿肉制餡兒,故名三鮮。 食時兌以雞湯,口味極佳。更講究的是要將蝦線抽盡,不留泥沙。古人甚至有冬至吃餛飩去「混沌」之氣的說法。
測評指標(0~10分)
售價
麵皮
肉餡
湯底
推薦值
¥16/碗
4
3
2
3
看上去似乎還不錯,餛飩皮挺白嫩的。不過上面的蛋絲有點幹,感覺放了很久的樣子。
一口下去,嗯...沒有一點點防備,也沒有一絲顧慮,你就這樣傷害我的舌尖。 說好的三鮮呢?除了調料味,還剩下些什麼?再來一口雞湯,幸好這次有防備了,不出意外的味精。喝幾口就覺得口乾了,嚇得老闆娘趕緊喝口水壓壓驚。
| 蟹粉小籠 |
how to be a 正宗的 蟹粉小籠
初級食客通常是湯包小籠傻傻分不清 相比於湯包,小籠略大,一般一籠4個,湯包8個。小籠肉餡裡皮凍沒有湯包多,或者乾脆不用。小籠褶子朝上,留一個洞口,蟹粉小籠則用蟹黃將洞口堵住以示真材實料。湯包褶子朝下,當然不開口,不然湯汁就漏光了。
測評指標(0~10分)
售價
小籠皮
湯汁
蟹粉
推薦值
¥16/籠
2
1
0
1
從外形上,老闆娘並沒有在小籠的洞口處看到蟹粉的痕跡。
咬開後,小籠皮明顯肉眼可見的夾生,沒有一絲湯汁,肉餡就是純豬肉,蟹粉的影子都沒有。價格倒是挺蟹粉的。
| 泡泡餛飩 |
how to be a 萌嘟嘟的 泡泡餛飩
外地的朋友來蘇州若是第一次吃到泡泡餛飩,通常對臉懵逼,肉呢?肉呢?不得不站出來為泡泡餛飩撥亂反正了!人家本來就是幾乎沒肉的啊,吃的就是滑溜的皮和鮮美的湯啊!泡泡心裡苦,但泡泡不說!
既然沒有肉,那麼皮和湯就是重點了,以前通常用骨頭湯下泡泡餛飩,雞湯更佳。現在麼,呵呵呵...
測評指標(0~10分)
售價
泡泡皮
泡泡型
湯底
推薦值
¥10/碗
2
2
0
2
泡泡餛飩沒有泡泡的樣子,湯底也就不用說了,和三鮮一樣,與其叫雞湯還是叫「調味湯」吧。
甚至,泡泡餛飩皮還有一點發黃。
「愛之深,責之切」,其實老闆娘對綠楊餛飩店的現狀還是很心酸的,畢竟這也是家老闆娘打有記憶開始就來吃的店,曾經是蘇州人的驕傲。但如今,分店滿天飛,儼然走起了快餐店的模式。
店裡的客人也是寥寥無幾,哪怕蟹粉小籠不好吃,沒關係,你是餛飩店,大家可以忽略你的其他產品。但是,連招牌的餛飩都沒有像樣的口感,實在叫人失望。
蘇州從上世紀末開始,有些百年老店加入了「你給我錢,我給你招牌」的加盟陣營。加盟商似乎也將精力最大化的放在了怎麼發家致富上,「傳承」二字的淡化速度日益加劇。
老闆娘真的希望,我們少點走複製模式的老店,多點榮陽樓這樣真真切切花心思做食物的百年老店。
你們覺得哪家蘇州老字號名過其實或名副其實也可以通過留言告訴老闆娘。
此外,老闆娘再向各位吃貨們徵集蘇州那些人氣很旺但很難吃的店,大家可以在後臺給老闆娘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