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27場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介紹,當年,首都疫情形勢依然嚴峻複雜,防控仍處於緊要關頭,我們必須拉響警報,全力以赴,分秒必爭,主動出擊,全市上下緊急動員起來,織密疫情防控網,堅決打贏新發地批發市場疫情防控這場硬仗。
通報新增22例確診病例詳情
最小1歲,均與新發地市場有關聯
發布會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劉曉峰介紹,6月19日0時至24時,北京市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2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11例;年齡平均37歲,最小1歲,最大56歲;北京戶籍6例,外省戶籍16例;豐臺區13例、大興區8例、海澱區1例;臨床分型輕型9例,普通型13例,確診病例均與新發地市場有關聯。
19日確診病例詳情——
病例1,男,50歲,黑龍江人,住豐臺區花鄉,工作單位為新發地市場,6月14日發病,19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2,女,33歲,河北人,住大興區西紅門鎮,工作單位為新發地市場,6月17日發病,19日確診,臨床分型為輕型。
病例3,男,39歲,湖北人,住豐臺區花鄉,工作單位為新發地市場,6月15日發病,19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4,男,34歲,河北人,住豐臺區花鄉,工作單位為新發地市場,6月17日發病,19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5,女,54歲,黑龍江人,住大興區黃村鎮,工作單位為新發地市場某飯店,6月15日發病,19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6,女,43歲,北京人,住豐臺區花鄉,曾經到新發地市場採購,6月14日發病,19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7,男,52歲,河南人,住豐臺區馬家堡街道,曾經到新發地市場採購,6月15日發病,19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8,男,34歲,山東人,住豐臺區馬家堡街道,曾經到新發地市場採購,6月15日發病,19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9,男,31歲,河南人,住豐臺區花鄉,曾經到新發地市場採購,6月14日發病,19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10,女,34歲,北京人,住大興區天宮院街道,曾經到新發地市場採購,6月14日發病,19日確診,臨床分型為輕型。
病例11,男,34歲,廣西人,住豐臺區花鄉,曾經到新發地市場採購,6月19日發病,19日確診,臨床分型為輕型。
病例12,女,32歲,四川人,住大興區黃村鎮,工作單位為某食品廠,為6月17日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17日發病,19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13,女,34歲,河南人,住大興區西紅門鎮,工作單位為某食品廠,為6月17日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18日發病,19日確診,臨床分型為輕型。
病例14,女,56歲,北京人,住海澱區永定路街道,為6月16日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14日發病,19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15,男,22歲,河南人,住豐臺區馬家堡街道,為6月19日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17日發病,19日確診,臨床分型為輕型。
病例16,女,53歲,河南人,住豐臺區馬家堡街道,為6月19日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17日發病,19日確診,臨床分型為輕型。
病例17,男,1周歲,北京人,住豐臺區花鄉,為6月18日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18日發病,19日確診,臨床分型為輕型。
病例18,男,44歲,河北人,住大興區高米店街道,為6月18日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13日發病,19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19,男,36歲,河北人,住大興區清源街道,為6月13日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18日發病,19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20,女,24歲,北京人,住大興區黃村鎮,為6月17日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14日發病,19日確診,臨床分型為輕型。
病例21,女,47歲,河北人,住豐臺區花鄉,為6月19日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14日發病,19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22,女,22歲,北京人,住豐臺區盧溝橋街道,為6月12日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19日發病,19日確診,臨床分型為輕型。
補充通報6月18日晚些時候確診的4例病例情況——
病例1,男,54歲,廣西人,住豐臺區花鄉,曾經到新發地市場採購,6月15日發病,18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2,女,46歲,安徽人,住豐臺區花鄉,為6月18日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14日發病,18日確診,臨床分型為輕型。
病例3,女,57歲,黑龍江人,住豐臺區南苑鄉,曾經到新發地市場採購,6月15日發病,18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病例4,女,61歲,北京人,住豐臺區花鄉,同一小區已報告多名確診病例,6月15日發病,18日確診,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以上確診病例均已送至定點醫院進行治療。
提醒去過新發地人員:
主動報告,不得外出,做好自身防護
劉曉峰特別提醒說,曾經去過新發地市場的人員,要服從社區防控管理要求,主動報告,不得外出,做好自身防護。
各單位應當落實主體責任,加強培訓,建立員工健康監測制度,不帶病上班,出現發熱等症狀及時就近就醫。加強通風換氣,做好收銀臺、電梯、公共衛生間等公共設施和門把手等高頻接觸物體表面的清潔消毒。
市民要儘量減少外出就餐,避免多人聚餐;在住所、工作場所等處,需保持室內定期通風;根據最近的篩查情況和流行病學調查,未在5月30日至6月12日接觸過新發地市場的人員被感染的風險極低,不必扎堆預約篩查核酸,居民可根據社區統一安排,有序參加核酸篩查,在進行核酸檢測時有序排隊,不要扎堆擁擠;外出一定要佩戴口罩,外出後及時洗手,減少疫情傳播風險。
未在5月30日-6月12日接觸過新發地市場的
人員不必扎堆預約篩查核酸
劉曉峰表示,在此提示市民朋友,曾經去過新發地市場的人員,要服從社區防控管理要求,主動報告,不得外出,做好自身防護。
根據近日篩查情況和流行病學調查,未在5月30日-6月12日接觸過新發地市場的人員被感染的風險極低,不必扎堆預約篩查核酸。
北大國際醫院急診科護士確診,
院內醫護人員2669人檢測結果陰性
北大醫療CEO宋金鬆通報了北大國際醫院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與防控工作情況。
北大國際醫院位於昌平區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內,近日出現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該病例為北大國際醫院急診科護士,主要負責急診科留觀室患者的護理治療。他曾在6月17日參加醫院針對在崗職工普遍開展的核酸檢測,當時的結果為陰性。17日晚,該護士接到昌平區CDC通知,因與海澱區之前的確診病例存在關聯,按昌平區CDC要求進行集中隔離,18日確診。
病例出現後,北大國際醫院迅速採取果斷措施,立即暫停了醫院急診科的接診工作。對這名確診護士近日來的工作情況、活動軌跡進行梳理,安排醫院內與其有密切接觸的員工進行集中隔離,其他員工在宿舍進行觀察。對全院所有員工進行核酸檢測,截至今天上午已檢測院內醫護人員2669人,均為陰性。要求未在院的醫護人員居家隔離,通過社區進行核酸檢測。
對醫院急診科、員工宿舍等重點部位進行了全面的消殺。
北京8家醫院被約談
北京市衛健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指出,根據監督檢查發現的問題,6月18日、19日,醫療保障組領導以及市衛生健康委領導和市紀委監委等兩次召開約談會,就院感防控工作,對中日友好醫院、北京世紀壇醫院、北京協和醫院、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等8家醫療機構的負責人,以及東城區、海澱區、朝陽區、大興區、平谷區政府分管領導、經濟技術開發區負責人進行約談。要求各醫療機構落實北京市院感防控16條措施。
北京已累計採樣229.7萬
正對快遞外賣人員進行大規模檢測
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檢疫檢測工作組副組長、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張強通報,本市啟動全面核酸檢測,各項工作正在穩步推進,截至6月20日6時,已經累計採樣229.7萬。
張強說,北京分批開展核酸檢測。突出三個重點,即重點人群、重點區域、重點領域,優先檢測新發地等市場及周邊社區高風險人員,並陸續對餐飲商超集貿,市場從業人員、快遞、外賣等36個中高風行業從業人員進行大規模核酸檢測。
14天隔離期滿後需再次核酸檢測
張強介紹,對目前處於封閉管控的40個小區的居民,要求進行居家觀察,足不出戶,避免交叉感染。對不遵守居家觀察有關要求的,統一執行集中觀察措施。對所有集中隔離人員14天期滿要再次進行核酸檢測,結果呈陰性的可解除隔離。
生肉海鮮可正常購買食用
但要正確處理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微生物實驗室主任李鳳琴表示,食物不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但是可能被病毒汙染。病毒汙染了食品或食品包裝材料之後,在常溫下可以存活的時間相對較短。但是在低溫下,病毒存活時間較長。因此不排除低溫冷藏的食品和食品包裝材料,可以作為病毒的載體。
進口食品如海鮮、牛排等可否正常購買食用?李鳳琴回應,可以正常購買和食用。
李鳳琴說,應該選擇新鮮乾淨的食物;在加工的時候所用的工具以及使用的水應該是乾淨的。不要在水龍頭下衝洗生肉,同時注意食品要生熟分開,防止交叉感染。
同時,對於食堂等餐飲企業的從業人員,要做好健康監測,加強防護,注意勤洗手,對水龍頭、冰箱、冰櫃等的把手,各種電器的開關按鈕等高頻次接觸的地方要注意及時清潔消毒。
本文綜合自:北京青年報、北京日報等
微信編輯:泰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