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猛刮的娛樂產業,國潮音樂如何破圈?

2020-12-27 donews

本文經授權轉自公眾號:鏡像娛樂(ID:jingxiangyule),作者:顧貞觀; 編輯:張風屹

近幾年,李寧、華為、完美日記、回力等國貨品牌揚帆起航,在國內掀起了「新國潮」風尚。如今,「新國潮」正在潤物細無聲般滲透向文娛、電子、服裝、汽車、化妝品、食品等各大行業。

《百度國潮驕傲大數據》顯示,過去十年,文娛領域「國潮內容」呈現出36%的增長態勢。

眼下,平臺及創作者們看到的是一個風口,還是國潮帶來的深層產業價值與社會價值,或許能在抖音音樂首張非遺音樂專輯《國韻潮聲》中找到答案。在時代噴湧而出的這股浪潮前面,文娛行業裡有人追趕潮流,也有人正在成為潮流先驅。

 

國潮滲透文娛產業

平臺文化基因沉澱

文娛領域,「新國潮」正在加速滲透。近一兩年,以中國傳統文化為背景的《流浪地球》、國漫《哪吒之魔童降世》《一人之下》、國風及潮流綜藝《潮流合伙人》《中國詩詞大會》《上新了故宮》等娛樂內容,都在國潮風口憑實力產生了影響力。

短視頻領域,國潮也在流行。近期在抖音掀起時尚達人編舞、翻唱狂潮的《蘇幕遮》和《芒種》兩首歌中,戲曲與流行元素相結合的《蘇幕遮》被使用次數達120萬次,音闕詩聽的《芒種》拍攝使用量已超700萬次,成為2019年抖音用戶最受歡迎TOP3歌曲後,還破圈被各大歌手翻唱。可見國潮音樂正在不斷刷新著自己的存在感,讓「出圈」成為其當下的關鍵詞。

近幾年,大量優質音樂內容從抖音平臺產生,作為一年誕生兩三百首熱門歌曲的基地,抖音並不「偏科」,除《紙短情長》《沙漠駱駝》這些流行音樂外,《離人愁》《紅昭願》《說書人》等國潮音樂均走紅於抖音。在這個擁有眾多年輕一代用戶的平臺,人人皆可翻唱的氛圍和短視頻傳播效能合力,驅動國潮音樂出圈。

抖音音樂自身也在加速國潮底色構建和內容輸出。2019年,抖音音樂發起了#國樂回潮活動,鼓勵專業內容創作者以短視頻的形式介紹中國傳統民族樂器,倡導音樂愛好者以「古音奏新曲」,展現國樂在當代的生命力,這一專題如今仍在產出內容,話題下國潮音樂相關創作中,你可以看到《驚雷》古箏版的原創改編,也可以看到二胡版的《wrap me in plastic》。

文化基因的長線沉澱,成為了抖音發力國潮音樂的根基。4月3日,抖音音樂發行了首張非遺音樂專輯《國韻潮聲》,專輯收錄了《龍船調》、《賽馬》、《江南少女》、《天河的彩橋》等十首融合非遺元素的改編歌曲。

聚焦非遺文化背後,抖音如今已成為國內最大的非遺傳播平臺。2019年,1372個國家級別非遺項目中,有93%來到了抖音,國家級非遺內容全年被贊33.3億次,京劇、詠春拳、黃梅戲、舞獅、豫劇、秧歌等皆在抖音成為「網紅」。2019年,抖音還曾通過「非遺合伙人」計劃,發掘非遺文化及其市場價值。

流行音樂X非遺

顛覆創新走進年輕一代

讀懂抖音的新底色,便不難理解《國韻潮聲》問世的水到渠成。

在《國韻潮聲》這張專輯裡,抖音音樂集結了從平臺走出的達人,如通過《好嗨喲》的貴普走紅的多餘和毛毛姐,因《學貓叫》從抖音風靡亞洲的小潘潘,也挖掘了一批國潮、民樂、說唱等多領域的新秀或資深歌手,如彝族音樂人賈巴阿叄、華語嘻哈歌手大川Dietry、曾唱火《紅昭願》的古風歌手王梓鈺等。這般歌手資源調度能力,離不開抖音的音樂沉澱,也得益於專輯主題的認同度,多餘和毛毛姐、小潘潘、大川Dietry都直言「國風主題,必須打call」。

此次,《國韻潮聲》嘗試以「非遺+流行音樂」等元素結合的方式,探索國潮音樂的流行性、娛樂性、音樂藝術性及技術表現力。十首歌曲中全都融入了非遺元素,有的是民間文學,如《素貞》中的白蛇傳說、《天河的彩橋》中的牛郎織女故事;有的是地方民歌新編,如《好花紅》是貴州/布依族民歌、《龍船調》是利川土家民歌、《帝女花》是人民耳熟能詳的粵劇選段。

很長一段時間,傳統文化幾乎都與死板掛鈎,但如今傳統文化正在尋找更多現代氣息和符號,來顛覆舊有標籤。陳柯宇形容《天河的彩橋》時表示,很多人以為是古風氣質,其實是「牛郎與織女」見面一起「蹦迪」的感覺。

此次《國韻潮聲》在吸納傳統文化與非遺文化精華的基礎上,融入了電子、搖滾、R&B、Newage、說唱等流行元素,如一首《龍船調》就包含了雲貴川山歌、Acid Jazz、Deep House、Glitch Bass、侗族大歌等多元內容,不同風格碰撞下天馬行空的創意表達,以強旋律感和強節奏感來吸引年輕一代,也是一次對傳統文化的顛覆和新時代延伸,讓國潮音樂影響力得以跨圈層擴散。

在《國韻潮聲》製作過程中,一些歌手或許很有演唱天賦,但在製作上缺乏經驗,抖音音樂便需要攜手邀約的創作團隊統籌這一環節,從主題、創意、細節表達、歌手契合度等多維度把控內容,扶持歌手。十位歌手中,多數都是與製作團隊反覆磨合、調整,最終才確定作品的演唱方式和情感表達。小潘潘和背後製作人便透露,抖音音樂為《江南少女》煞費苦心,在demo和副歌部分來回溝通,最終才定製了這首靈動淡雅的中速歌,來適配她聲色中靈動甜美和知性等多面特質。

推廣環節上,不管是歌手還是國潮音樂,依然需要抖音的助力,畢竟當下國潮音樂仍然小眾,龢樂團主創就坦言樂隊的很多歌都爛在了硬碟裡。此次,抖音音樂根據《國韻潮聲》中非遺音樂元素的使用,利用流量池優勢及短視頻創意內容等多元玩法對專輯進行推廣,如上線#dou出你的國風範兒話題,在站內掀起了翻唱《江南少女》《帝女花》等新歌的熱潮。此外,抖音還尋找了很多民族舞達人使用音樂編蒙古族舞,對《賽馬》進行推廣傳播。

此次專輯的宣傳中,抖音音樂還搭配了直播的宣推方式。4月3日-4月6日,《國韻潮聲》線上音樂會開啟,專輯歌手在線直播,暢談創作歷程。聽著周杰倫的嘻哈中國風成長的大川Dietry坦言一直想嘗試中國風說唱,直到接到抖音音樂邀約,才跨出實質性的一步。「時代在變,嘻哈音樂這種舶來品在中國有越來越多人喜愛,用說唱的方式與中國風、非物質文化元素結合,會讓更多人通過聽現代音樂的方式記住我們的文化。」

《國韻潮聲》專輯發行後,如今已誕生了多個爆款單曲,抖音上,《江南少女》使用量達118萬。QQ音樂上,不少聽眾將《國韻潮聲》稱為神仙專輯,「粵劇《帝女花》伴隨著我長大,突然有了我們這一代的打開方式,愛了!」

深耕音樂的生態勢能

驅動傳統文化流行起來

每一張神仙專輯背後,隱藏的都是平臺的資源統籌力、優質音樂內容深耕力,以及更高的價值追求。

此次《國韻潮聲》背後的製作團隊可謂大神雲集:《江南少女》《龍船調》製作人朱金泰在業內有「跨界最遠的鬼才音樂人」之稱,曾為《2016德瑪西亞杯開幕式》、《杜拉拉升職記》、《樂隊的夏天》創作歌曲;《好花紅》和《賽馬》製作人龍隆曾製作、監製王菲、老狼、竇唯等知名歌手的音樂專輯與單曲;《國韻潮聲》母帶製作上,抖音合作了Sterling sound,這家知名母帶工作室曾獲得葛萊美獎。能集結這些優質創作人和工作室操刀內容,離不開抖音音樂品牌的實力沉澱。

從啟動「看見音樂計劃」,著力扶持中國原創音樂,到聯合全國婦聯推出以「尋找最美女聲、直播唱心聲」為主題的音樂直播活動,再到「春暖花開唱」活動,抖音音樂一直致力於原創音樂的扶持以及多元音樂風格的探索,推動了《離人愁》《出山》《紙短情長》等不同曲風音樂的走紅,也在去年打造了第一張原創音樂專輯《聽見,看見》。

上一個十年,音樂產業的核心話語權逐漸從唱片公司過渡到了音樂平臺,新一個十年,短視頻平臺則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成長為新的音樂發源地。以抖音為例,改變很多人聽歌方式的同時,抖音也在通過短視頻、直播扶持音樂人走向大眾,以對優質音樂內容的持續深耕,完善平臺音樂基因,進而影響整個音樂產業的宣發與創作模式。

處於音樂文化輸出一線的抖音,思考的一直是產業價值與社會價值的融合,即用優質音樂傳播文化。國潮的崛起與中國傳統文化傳播運動是緊密相關的,抖音並未忽視這一點,所以才有了把非物質文化遺產用音樂的方式推廣出去的《國韻潮聲》。

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但很多非遺文化卻在慢慢斷層,這是我們當下必須面對的問題。歌手賈巴阿叄曾分享,歌曲《村莊》中用的彝族北部方言阿都土語,是阿都地域文化的載體和活化石,蘊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信息,對研究源遠流長的彝族文化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隨著全球化的推進,阿都土語的傳承與保護刻不容緩,所以《村莊》的出現對母語傳承而言意義深遠。

 

阿都土語並不是個例,中國的非遺文化正在加速消亡,長久以來,除國家外,學者、手藝人、影視人等各行從業者都在為非遺文化保護貢獻綿薄之力,如今,抖音的加入又帶來了一份力量,這是一個平臺的情懷,也是擔當與使命。

保護非遺文化,最重要的便是傳承,而只有進入到年輕人眼中,我們才能去談傳承。雖如今國潮崛起,但非遺文化還是與年輕一代有所距離,因為他們缺乏渠道去了解非遺文化,此次抖音選擇音樂這一載體,結合平臺流量優勢進行推廣,讓非遺文化可以潛移默化通過潮流音樂走近年輕人,這從整個市場來說都是一次具有標杆意義的嘗試。

國潮在當代乘風破浪,本質上便是大國崛起下,年輕一代的身份認同和文化認同不斷提升。當非遺文化及整個傳統文化在網絡平臺打下根基,形成良性循環的文化生態圈時,如抖音等平臺在創新中發掘、煥新傳統文化,在普及中整理、傳承文化,也將加速喚醒年輕一代的文化自信。

特別聲明: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繫idonews@donews.com)

相關焦點

  • 國風新作《胡同少年志》首發,騰訊音樂娛樂成為國風音樂「破風者」
    當國風音樂走入大眾視野 ,音樂界漸漸颳起了一股「新國潮」。由騰訊音樂娛樂與國風音樂鬼才 EDIQ 聯合出品的連載音樂專輯——《國道》於10.10正式啟程!其中的首發曲《胡同少年志》也同步上線了!《國道》的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土司繼承人沿著G108國道,從北京回雲南的旅途見聞。
  • QQ音樂助推《辭九門回憶》爆紅,Z世代國風音樂陣地是如何煉成?
    以新招推古意:《辭九門回憶》的破圈之路《辭九門回憶》取材於南派三叔的短篇小說集《老九門》之《二月紅篇》,"戲子多秋,可憐一處深情舊",故事裡,二月紅的愛人辭世、友人或也離散,身處歡笑之地,卻仍是只想吃一口熟悉的麵湯。因此這首歌最開始對應的受眾,正是喜歡二月紅的國風讀者們。
  • 東方鹽湖城「2020國風大典」助力傳統文化破圈
    多元形式 助力傳統文化流行復興   近年來,不論是詩詞大會、成語大會等綜藝節目,還是民樂、古風舞等藝術形式,抑或是漢服圈、髮髻圈等興趣圈層,都得到了年輕階層的廣泛關注   「2020國風大典」邀請張紀中、李玉剛兩位國風倡導人線上為國風助力發聲,傳統口技非遺傳承人方浩然等同臺跨界分享,結合線下國風體驗,讓國風精粹更多面地呈現在大眾視野裡,突破國風圈層,喚起更多普通用戶對傳統文化的回歸與熱愛。
  • 國潮暖流時代,新生代唱作人的破圈法則
    即便是線上的"雲端相見",但《琴師》《不謂俠》《阿房宮賦》...等等人氣國風單曲陸續驚豔亮相,依然成就了線下粉絲的狂歡,國風音樂的影響力,可見一斑。從小眾到大眾,國風音樂迎來上升期國風音樂為什麼能夠破圈出道?從音樂本身來說,一方面,國風音樂依託著厚重的中華文化,糅合了中國古代的音樂元素,本身就帶著天然的文化認同感。
  • 國風音樂正流行,酷狗直播如何以生態玩法助力破圈?
    不過,要說做到像說唱文化那樣真正的破圈,國風似乎還差臨門一腳。國風音樂正流行國風當道,早已不是一句口號。它從歷史幽深的隧道中走來,落地於當代人的日常生活,融於現代社會的肌理之中。根據知萌出品的《2020中國消費趨勢報告》調查顯示,近六成的人認為傳統文化是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兼而有之,這種主動的審美文化心態,也在重塑新國風品牌的審美傾向。
  • 「國潮」歸來——《國風美少年》
    最近由小紅書贊助播出的綜藝節目《國風美少年》可謂是掀起了一股「國風潮」,讓不少網友看了之後都沉迷於其中,所謂國風就是按我們通俗的理解就是《詩經》中的精華,是華夏民族文藝寶庫中璀璨的明珠,但《國風美少年》裡的國風是指古風歌曲、古風舞蹈、傳統樂器、傳統曲藝的「新國風」,它以國風群像直觀展現「何為少年
  • 引領千萬人的國風音樂盛宴,解讀酷狗國風文化出圈啟示
    但如果要說誰能以「國風+」玩轉國風,這樣的品牌則是屈指可數。在音樂領域,酷狗音樂打造的「國風圈」年度盛會,就為品牌自身探索出「國風+」的模式。當然讓我感到好奇的並不是國風本身,而是酷狗音樂這場音樂會在網上好評如潮,圈粉無數,這背後的邏輯究竟是什麼?
  • 國潮iPhone 11手機殼,創意國風彰顯東方美學
    就比如數碼配件品牌之一的朗唯科品牌,憑藉著自己對於國潮元素的理解,通過將創意的圖案與國風元素相結合,打造出充滿東方美學的藝術作品,光是看到手機殼的創意圖案,就能明顯感受到國潮文化以及品牌的用心。的確很有大器天成的範兒。今天就結合時下熱門的iPhone 11手機,給大家推薦幾款朗唯科品牌專門設計的國潮手機殼,精美的圖案融入手機殼中,拿在手裡定能夠彰顯你獨特的品位氣質,一起來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款式吧。
  • 控股東方美學生活平臺東家後 豫園股份如何加碼國潮布局?
    國風遊戲、音樂頻頻出圈,國風網紅李子柒爆紅……隨著國潮興起,此前的小眾圈層正在走向更大的市場,這也引來更多企業入局。瞄準國潮趨勢的豫園股份(600655,SH)正不斷加碼。2018年復星戰略投資東方美學生活平臺東家;2019年底,豫園股份完成對東家的控股。豫園與東家未來將如何融合發展?
  • 原創國潮海納百川,老鳳祥探索國風融入西方元素新可能
    年輕一代對高超技術,對大國工匠懷有尊敬之心,卻難於市場上國潮,國風之少。老鳳祥要做的就是探索如何讓中國風適於年輕人,如何把中國的工匠之心蘊於首飾之中。  國風對於95後,00後是一個新風尚標,許多設計師也在探索怎麼讓中國風變的潮流,也就出現了國潮這一說法,現在國潮的火熱大多是在服飾,文創等領域,並且已初獲成功。
  • 國風IP崛起 國風音樂成功「出圈」
    2020-05-08 09:53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國風IP崛起 國風音樂成功「出圈」  2019年被稱為「國風音樂大年」,多首爆款歌曲如《無羈》《醉仙美》《雨幕》等衝入榜單TOP10。國風音樂在這一年「出圈」了,從二次元年輕人的小眾文化逐漸邁入主流大眾的視野。 2020年國風音樂潮流還在繼續,「國風」二字逐漸成為平臺的流量招牌。成為外延寬泛的音樂現象2019年,南京與國風音樂有著不解之緣。
  • 國風正當時!周深詠唱「胡同少年志」,《國道》音樂幻想正式啟程
    當國風音樂走入大眾視野 ,音樂界漸漸颳起了一股「新國潮」。由騰訊音樂娛樂與國風音樂鬼才 EDIQ 聯合出品的連載音樂專輯——《國道》於10.10正式啟程!其中的首發曲《胡同少年志》也同步上線了!《國道》的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土司繼承人沿著G108國道,從北京回雲南的旅途見聞。
  • 九棵樹「國風音樂季」正式開幕!著名京劇演員王珮瑜吹響「國潮...
    九棵樹「國風音樂季」正式開幕!著名京劇演員王珮瑜吹響「國潮」來襲號角!昨天,在九棵樹(上海)未來藝術中心,九棵樹「國風音樂季」正式開幕。著名京劇演員王珮瑜作為開幕嘉賓,帶來了《亂彈 ·三月》王珮瑜京昆演音會,吸引千人前來觀賞,唱響了「國風音樂季」的內涵,「國潮」來襲,吉時行樂。
  • 新晉古風圈第一美女歌手許詩茵!粉絲票選直通國風音樂盛典
    與此同時,古風國潮等小眾文化圈也在漸漸壯大蓬勃,有保持十幾年初心的河圖,有過無數出圈神作的銀臨,音色多變的音頻怪物,慕寒、雙笙、五哥.....這些古風圈前輩都在為推動古風音樂出圈努力著,同時也有越來越多新興古風音樂人加入這一行列
  • B站國風青年養活的漢服產業 如何「破圈」增長?
    【億邦動力訊】2019年的最後一天,B站上演了一場面向Z世代的跨年晚會,在名為《見·東方》的演出中,一眾國風知名UP主身著漢服或漢元素服飾,通過舞蹈、音樂、樂器彈奏等形式,呈現了一場潮流與傳統相融合的國風表演。B站是「國風青年」的主要集聚地,而漢服已成為這一群體的穿搭標配。作為漢民族傳統服飾,漢服與Lolita洋裝、JK制服在B站並稱「破產三姐妹」。
  • 聯手打造《和平精英》周年慶單曲 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讓遊戲音樂「破...
    來源標題:聯手打造《和平精英》周年慶單曲 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讓遊戲音樂「破圈而聲」 當「結伴降落 赤手尋奪 一秒擊退對手 on fire on fire 他落地成盒」的歌詞伴隨動感的音樂響起,想必每個《和平精英》的玩家都能聯想到組隊
  • 國潮音樂熱、《八佰》票房破13億、丹劇的涅槃之路、一片湖的溫度|...
    「做音樂一定要有責任感,我想把裡面塞的東西都是咱們中國人自己的。」GAI說。  8月,GAI來到蘇州拍攝MV和視頻部分,不僅穿上了戲曲,還在劉煜和蘇州崑劇院小生周雪峰指導下,學習了簡單的崑曲知識和身段。從對崑曲一無所知到越聽越感興趣,GAI的轉變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傳統戲曲「破圈」之關鍵:不怕戲曲不被年輕人喜愛,怕的是年輕人根本聽不到戲曲。
  • 抖音音樂攜手國潮,音樂產業的破局啟示
    再比如,陳柯宇演唱的《天河的彩橋》以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為靈感,製作人 Eliot Lee在製作過程中充分調配了節奏感強烈的電子舞曲氣息與飄逸靈動的國風民族元素,加上娓娓道來的古風唱詞,最終呈現出了一幅兼具未來感與復古風情的東方賽博場景畫卷
  • 騰訊視頻《國潮手藝人》收官,看小眾內容如何實現大眾化呈現
    >雙節目模式結合實現寓教於樂《國潮手藝人》本身就不是一檔「常規之作」,作為紀錄片,沒有大量的第三人稱旁白敘述,而是以藝人帶動節目推進;作為綜藝節目,卻沒有大量的娛樂化內容。在這個一切講究效率和速度的大時代,冗長又複雜的內容很難贏得觀眾的駐足,如何利用好受眾碎片化時間,是內容產出者們需要思考的事情,而老手藝本身是一件需要時間沉澱的事物,如何在利用好短視頻形式的同時又不丟失完整的內容?《國潮手藝人》的製作組給出了答案——輕量級微綜藝紀錄片。
  • 從《唐宮夜宴》,看傳統文化復興「國潮」!
    事實上,自2017年,國務院頒布《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之後,「傳統文化的當代表達」為文娛產業開闢了全新的創作土壤,這幾年來圍繞「國潮」打造的優秀文藝作品源源不斷的湧現,成為螢屏上亮眼的文化景觀。而縱觀2021年的影劇綜片單,「國潮」熱仍將持續發力,或許我們可以從中期待下一個爆款的出現。《唐宮夜宴》為何成新年「第一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