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以來,農民的玉米賣的不是很理想。有賣7毛的,8毛的,能賣到9毛,已經是很高了。因此今年的上了熱搜。一絕紅塵,高高在上,令人羨慕。為什麼玉米的價格一直很低呢?主要是由於2.6億噸臨儲玉米的巨量庫存的壓力。但今年的形勢出現了反轉,隨著臨儲庫存的7次拍賣。將近2800萬噸的玉米被一拍而空,貿易商竟相競拍,交易火爆。由於拍賣底價較低,這吸引了更多的大額資金的介入。 投資就是為了得到回報,這正如股市,人們看好的必勝的行情,因此蜂擁入場,一搶而空。高溢價,高成交成了今年臨儲玉米拍賣的亮點。拍賣中最低的價格是1570元每噸(0.785),這樣的價格如果賣到深加工企業0.95。如果能夠拍到5000萬噸。按一噸200元的利潤,也有10多萬的利潤。拍賣中最高價格2060元/噸(1.03),價格高質量肯定是最好的。如果能賣到2360元每噸(1.18),每噸也有200元的利潤。這兩天山東企業的到貨車輛繼續維持下降態勢,每天大約有200輛左右。這說明貿易商的對玉米價格的心理逾期,不是1.1,也不看好1.15,希望山東深加工企業的最高價位能夠突破1.2。
這樣貿易商從國庫拍出的玉米就有了可靠的更豐厚的利潤。玉米還有兩個多月的空檔期,新玉米的大量上市還需要些時日。貿易商還能夠沉得住氣,再等一個月。對於深加工企業而言,玉米價格上漲。利潤下滑,甚至虧損。這逼迫他們停機檢修,養精蓄銳。從而制約玉米價格的繼續上漲。但是對於養殖戶來說,該買的還是要買。由於地域跨度大。養殖戶買到的玉米從1.1~1.2~1.3,甚至1.4。玉米價格上漲有助於農民種植玉米的積極性,這對於今年以來旺盛玉米需求(2019~2020玉米需求量2.93億噸)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