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鮭魚回家產卵,老外耗資一億修建「鮭魚大炮」,一炮一條!

2020-12-23 娛影年華

為了讓鮭魚回家產卵,老外耗資一億修建「鮭魚大炮」,一炮一條!

在自然界中,每天都是上演一幕又一幕新奇的事情,在國外的一個小鎮上,一場暴雨過後,竟然有許多大魚上演了一幕集體過馬路的場景,這可把過往的司機看呆了,只能放慢速度,防止把這些魚壓死。

其實這就是著名的鮭魚「洄遊」,每當到了北美西海岸的秋季時,成千上萬條鮭魚就會逆流而上,回到出生的地方去產卵,但是回去的路上卻艱難重重,很大一部分原因歸結於人類修建大量的水壩,使得這些鮭魚無法回到出生的地方。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也為了,還原自然界真實的自然定律,美國耗巨資1億美元,在多個水壩修建了鮭魚大炮,以此來幫助這些鮭魚回家。

鮭魚大炮其實是一種氣壓管,利用壓強差將鮭魚吸進管子中,再把它們送到另一端,在管子中的移動速度甚至達到了5~10m,約30千米每小時,老外一炮一條,這效率真是太高了。

當然還有許多民眾自發前來幫忙,整個畫面看上去非常溫馨感人,但是就是不知道這麼快的速度會不會讓鮭魚媽媽嚇得流產呢?大家認為這樣的辦法是否真的實用呢?歡迎下方評論留言!

相關焦點

  • 【聽故事】自然科普系列 《小小自然圖書館》-- 鮭魚
    到了春天,北美的一些河流會變成粉紅色,因為裡面飄滿了鮭魚的卵,千百萬顆魚卵!卻見不到一條魚爸爸或是魚媽媽。他們去了哪兒呢?兩個月後,卵孵出來了……千百萬顆鮭魚卵,把河流都變成粉紅了,可是卻見不到一條魚爸爸或是魚媽媽。為什麼呢?孵出來的小鮭魚不久後往下遊遊去。遊的時候,他們會把路上的一切記在腦海裡,包括每一段河道不同的味道。
  • 鮭魚垂釣獨門秘籍:鮭魚,你應該這樣追
    在此期間,眾多滿懷希望的垂釣者聚集在奧斯維戈縣,期待在鮭魚年度洄遊的起點釣上幾條。從這裡開始,鮭魚離開了相對安全的湖泊,開始完成命中注定的逆流而上的使命。今年秋季,我和父親加入了這些滿懷希望的垂釣者的行列。在10月的一個周末,我們跟我叔叔和堂親徒步紐約上州,期待把自己親手釣到的漁獲帶回家。
  • 紅鮭魚洄遊:一場沒有歸途的生死之旅
    每年秋季,這些「地球上最偉大的旅行家」—超過五億條北美太平洋鮭魚(紅鮭Sockeye,粉紅鮭Pink,狗鮭Chum,銀鮭Coho和最常見的國王鮭Chinook(King Salmon),將離開海洋,展開五千公裡的返鄉旅程,回到出生地的淡水河流中產卵。這是一場沒有歸途的生死之旅,鮭魚們逆流而上深入內陸,不但提供食物餵飽沿途數百萬動物,也為地球上最豐饒的棲息地帶來生命。
  • 鮭魚洄遊:詮釋生命意義,如史詩般壯麗!
    每年秋季,這些「地球上最偉大的旅行家」—超過五億條北美太平洋鮭魚(紅鮭Sockeye,粉紅鮭Pink,狗鮭Chum,銀鮭Coho和最常見的國王鮭Chinook(King Salmon),將離開海洋,展開五千公裡的返鄉旅程,回到出生地的淡水河流中產卵。
  • BC省觀鮭魚洄遊最強攻略
    賞鮭主角:紅鮭、粉紅鮭、狗鮭最佳賞鮭時間:10月位於BC省哈裡遜附近的威弗溪(Weaver Creek),是觀賞紅鮭的主要河域之一,每年10月可觀賞到約六萬條的紅鮭回遊、產卵,另外威弗溪產卵水道的建造主要是為了有效維持紅鮭的數量,1800年代末期,鮭魚產量豐富,當時的捕鮭行業到10月便暫告一段落,所以對洄遊的紅鮭影響不大,每年約有800萬的魚卵可供繁殖。1960~1968年之後,鮭魚產卵河床受到洪水的侵襲破壞,鮭魚數量銳減,為了這種情況,於是在威弗溪旁建造了一條人工淺溪,底下鋪上小碎石,兩側用大石築成,這就是產卵水道。
  • 高清組圖帶你走進史詩般生命之旅:鮭魚洄遊
    Chinook(King Salmon),將離開海洋,展開五千公裡的返鄉旅程,回到出生地的淡水河流中產卵。(Gold Stream Provincial Park)、溫哥華郊外的威化溪產卵水道(Weaver Creek Sprawing Channel)和卡皮拉諾鮭魚養殖場(Capilano Salmon Hatchery)等,由於後者屬於人工環境,我更傾向於純野生狀態的鮭魚洄遊,於是亞當斯河便成為了首選。
  • 為啥雌鮭魚在產下魚卵之後,都會心甘情願地等死去?原因令人唏噓
    抵達的雄鮭魚駝著背像彎鉤,這是力量的展示,讓它們能夠打動雌鮭魚,並與競爭的雄鮭魚展開撕咬,劃出它們的領地,雌鮭魚帶著滿腹卵細胞來到,就連正常的魚腹外觀都消失了,雄鮭魚也儲備好了「種子」,舞臺布置完畢。雌鮭魚掃清石子給卵細胞築起淺巢,並開始產卵。
  • 這些樹「吃」鮭魚後竟然比未「吃」鮭魚的樹木大19%
    聽起來很驚訝吧,在北美西海岸的許多森林中,樹木以鮭魚為食,它們展示了生命之間地相互聯繫。現在當我們說它「吃」魚時,並不意味著它們已經長出了尖尖的嘴巴,用牙齒或鋒利的爪子將鮭魚從水中拔出,我們的意思是樹木從魚中獲取了一部分營養,它們之所以可以這樣做,是因為確實有尖牙和尖銳的爪子的熊為它們釣魚。
  • 環保的意義一一鮭魚的洄遊
    幸運的是,水汙染情況已經得到改善——萊茵河在這之後變得非常乾淨,甚至在河岸上重新修建了泳灘。而鮭魚也在這條河中重新找回了舒適的感覺。然而問題依舊存在,而且很嚴重,那就是成年鮭魚總會遊回它們幼魚時期所處的河流產卵,而當一種魚在一片水域中已經滅絕過一次,那麼它們基本不會再在該水域出現——因為所有成年的魚都是在別的地方出生的。
  • 鮭魚洄遊高峰期,北海道中鮭魚身體會變紅,逆流衝上約3米高瀑布
    在鮭魚類中,鮭魚種類繁多,是三文魚、鱒魚和鮭魚三大類的統稱,已知種類有60多種,外形顏色也有所不同,但它們都是溯河洄遊魚類,鮭魚都是在淡水江河上遊的溪河中產卵,產後再回到海洋肥育。近日在日本北海道清裡,這是鮭魚洄遊高峰期,成群鮭魚衝上約三米高的瀑布,場面非常壯觀。在日本北海道中這種鮭魚外形顏色更為鮮豔,紅色更為明顯,實際上這種鮭魚並不會顯示紅色,是在鮭魚繁殖季節,在產卵季節前,這種鮭魚身體會變紅,這種鮭魚學名是山女鱒魚。
  • 鮭魚洄遊,一曲生命交響樂章
    這種魚就是鮭魚,出生在淡水溪流,成長在廣闊的大海,四年後洄遊到出生之地產卵繁殖新一代,周而復始,循環往復,生生不息......洄遊,從海洋回到溪流,全程逆流而上,要戰勝湍急的水流,頑強的鮭魚只要有一口氣就要奮不顧身向前,而且不再進食,遇到水流臺階處則要拼命跳躍,經過長途跋涉,美麗的鮭魚全身傷痕累累,那是每一次逆流而上的撞擊留下的,途中還要躲避灰熊和海鳥的捕殺,最終只有千分之一的鮭魚到達終點。
  • 不是鯉魚,也要躍龍門,鮭魚洄遊背後的艱辛
    自然條件下每年4月中旬至6月是細鱗鮭的產卵期,湍急的淡水與恰當的水溫有利於產卵,鮭魚的卵也只能在淡水中存活。於是一到這個時間,繁殖的本能就會促使鮭魚從海水中回到適合棲息的淡水環境,確保下一代的順利出生。不止是細鱗鮭需要跋山涉水,只要是鮭類的魚,都有這個習慣。鮭魚洄遊的宏偉藍圖遇到的問題就是路上的艱難險阻。種類不同,生活的地點不同,鮭魚洄遊的路程長短也有所區別,上百甚至上千千裡都有。
  • 阿拉斯加鮭魚卵化場產量低靡
    2016年阿拉斯加鮭魚產業除紅鮭外捕撈量低靡,卵化場產能低下。約有三分之一的阿拉斯加鮭魚魚卵來自野生種群,而後被送入卵化場進行繁殖,待養育成熟後再將魚种放回海洋,大部分為粉鮭和大馬哈魚。   去年夏天約有2700萬尾成年鮭洄遊至28個阿拉斯加卵化場,遍及威廉王子灣、東南地區和科迪亞克。
  • 美味的野生鮭魚,不可宣言的味道,讓人流連忘返
    作為全球最受歡迎的三大海鮮之一,鮭魚並不難賣,許多的遊客都會從這裡買一些嘗嘗,所以來到這裡的遊客是非常受當地商販的歡迎的。野生鮭魚為了研究關於鮭魚文化的書,我週遊了這個地區,和那些最了解鮭魚的人在一起,從商業和部落漁民到科學家、垂釣者和廚師,他們都以某種形式與北美的終極野生食物鮭魚聯繫在一起。
  • 罕見深海魚被海浪衝上岸:長得像帶魚,名字卻叫「鮭魚之王」
    起初她以為那是一塊金屬皮,走近才發現是一條魚。這條魚眼睛超大,形狀像一把刀,身長大約1米5,身上泛著銀白色的金屬光澤,雖然看起來有點像帶魚,但這形狀又不太對。達娜是從溫哥華來的,問了本地人才知道,這條魚還挺有來頭的,它的俗名叫「鮭魚之王」。可這明明不是鮭魚啊?
  • 藉助同位素空間分布開發追蹤鮭魚海洋遷移的方法
    鮭魚有趣的遷徙生態和作為食物資源的潛力一直吸引著人們。大多數沿河產卵的鮭魚歷經數年遷移到海洋中,然後從海洋洄遊到出生地。它們旅行的總距離有時超過10000公裡。然而,多數情況下,由於很難在海洋中追蹤它們,它們在海洋中長途旅行的目的和目的地仍然充滿了神秘感。
  • 科學家進一步解開了鮭魚的導航機制,利用體內的磁鐵礦導航
    鮭魚是一種著名的經濟魚種,產自大西洋的大西洋鮭就是我們常吃的三文魚,產自太平洋的是太平洋鮭,我國俗稱大馬哈魚。大西洋鮭(三文魚)帝王鮭-太平洋鮭鮭魚是一種神秘的動物,它在河流中孵化並度過幼年期,成魚前往大洋,性成熟後返回河流中。它們一般是返回出生河流的上遊產卵。產卵之後,鮭魚將會死去,完成生命的輪迴。
  • 日本:北海道鮭魚洄遊高峰期,紅魚兒逆流衝上約3米高瀑布!
    近日,日本北海道清裡,目前正值鮭魚洄遊的高峰期,鮭魚衝上約3米高的瀑布。這種鮭魚學名山女鱒,在產卵季節前身體變紅。日本北海道清裡,目前正值鮭魚洄遊的高峰期,鮭魚衝上約3米高的瀑布。這種鮭魚學名山女鱒,在產卵季節前身體變紅。
  • 鮭魚的回憶
    第一次接觸鮭魚應該是在一家狹小的日料店,小時候總愛嘗鮮的我看完一集《蠟筆小新》後,爭著吵著要爸爸帶我去吃納豆飯。爸爸聽了一頭霧水,「納豆是什麼豆?黃豆的一種?」最後忘記是誰提醒的了,才知道是日本的食物。也趕上天氣好,一家人兜兜轉轉終於找到了一家日料館。到了店裡,看著琳琅滿目的菜單,腦海裡的納豆早就跑到了九霄雲外,眼前都被花花綠綠的菜品擠滿了,選不出到底挑哪個好。
  • 阿拉斯加遭罕見熱浪襲擊,大量雌性鮭魚帶卵暴斃:高溫致體內缺氧
    阿拉斯加大量雌性鮭魚帶卵暴斃阿拉斯加驚爆鮭魚集體暴斃,科學家發現鮭魚體內都還有完好的卵,推測是天氣太熱引發「熱緊迫」暴斃。圖為正在產卵的阿拉斯加粉紅鮭資料照。美洲、歐洲今夏遭逢熱浪襲擊,多處迎來史上最高溫,不僅人受不了,動物也熱到過不到冬季,連終年低溫的阿拉斯加也因為氣溫高於往年,導致生活在河流中的鮭魚大量暴斃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