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經銳眼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雖然電影院終於是在這個月解禁了,但是在疫情大半年的影響之下,影視行業算是遭受到了最大的打擊。今天要說的歡瑞世紀,就是典型。
在7月21日,上市公司歡瑞世紀發布公告,稱公司的兩位實控人以及一致行動人浙江歡瑞持有的歡瑞世紀股份被司法凍結及輪候凍結。值得注意的是,所被凍結的股份,是他們持有的全部股份,總共達到1.2億股。
而這次凍結股份的原因,是來自於16年的那起股權質押。當時這幾位股東將持有的股份都質押給了中信證券,購回的交易日是在19年的12月。可是沒想到在股份質押後,歡瑞世紀的股價就一路走低,從當時每股13元左右的價格,跌到了如今的4元左右。
而公司的業績也一樣,19年年報顯示,歡瑞世紀實現營收為5.4億元,同比下滑了59.35%;而淨利潤則是虧去5.51億元,虧的比營收還多,同比虧幅達到269.79%。並且在19年年末的時候,公司的帳面資金只剩下3.74億元,所以結果可想而知,這幾位股東最終無法支付回購款,中信證券只能向法院申請仲裁,於是才會出現本次股份凍結的情況。
並且,因為這些被凍結的股份存在被司法處置的風險,如果後續出現了司法拍賣,可能會導致實控人股份所持比例降低,從而使得歡瑞世紀控制權發生變化。上市前曾經憑藉著《宮鎖心玉》、《古劍奇譚》等多部熱門影視作品,捧紅了眾多藝人的歡瑞世紀,怎麼自從登陸A股市場後,就淪落到如此地步呢?
歡瑞世紀是在16年年底借殼星美聯合上市的,剛上市那會表現還不錯,股價最高的時候達到過23元多,市值巔峰也有130多億元。但其實在上市前,公司捧紅的幾位藝人,像是楊冪和楊洋都紛紛解約出走,像是給大家傳遞了什麼信號一樣。結果沒過多久,歡瑞世紀就被曝出了財務造假一事。
在19年11月,歡瑞世紀披露了證監會的處罰決定書,這份決定書揭發了歡瑞世紀為了能夠順利完成借殼上市,從13年開始連續4年存在財務造造假行為,包括提前確認收入、虛增收入、推遲應收帳款壞帳準備和違規資金佔用等情況。
於是歡瑞世紀的口碑就一落千丈。而歡瑞世紀面臨的問題還不止這些。大家都知道,影視行業因為製作周期和回款周期都比較長,所以這類企業的應收帳款會相對比較高。但是歡瑞世紀的應收帳款,可是遠遠超過了同行業的水平。
16年那會兒應收帳款只有7個多億,17年就馬上暴增至17億元,隨後的18年和19年分別為23.22億與12.63億元,去年之所以能減少,還是因為有些款項帳齡過長,已經無法回收才作壞帳準備的。而對比一下同行,光線傳媒16年的應收帳款也是7個多億,但是隨後幾年都基本維持在3-4億之間,那麼歡瑞世紀如此高的應收帳款是怎麼來的呢?
主要的問題在於歡瑞世紀的經營方式。公司一貫以來,都是靠著低價收購IP,然後高價賣出IP改編劇來盈利的。而且公司經常有著莫名的自信,會對影視劇的播出時間做出肯定的承諾。然而近幾年,公司製作的多部影視劇都因為各種理由無法按時播出,導致無法獲得相應的收入,有些與平臺籤訂的合同甚至還有違規的風險。
歡瑞世紀的創始人兼董事長似乎覺得自己已經窮途末路,在上個月辭去了自己的職位。而公司近期發布的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淨利潤仍在虧損,達到1.22億元。目前旗下的頂級流量也僅剩下楊紫一位,但傳聞楊紫在期約到期後也將不再續約。另外手上的40多個熱門IP何時能正常上線也成問題。歡瑞世紀在這樣的情況能否跟上影視行業這波重啟,相信答案已經不言而喻了。
資料來源:歡瑞世紀公告 同花順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