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馬遷的記載中,劉邦這輩子與龍蛇結下了不解之緣!

2021-02-08 品讀二十四史

司馬遷所著的《史記》,是史學、文學屆的一塊瑰寶,不過受歷史的局限性,《史記》中也記載了不少神乎其神、匪夷所思的東西,這裡面就有很多漢高祖劉邦的邪乎事,我們來細細欣賞一下。

據《史記》記載,劉邦母親年輕的時候,在外面不知道幹什麼活,又困又累,就在一個大湖的堤壩上睡了一覺,還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中跟神仙睡了一覺。可能這夢中夢的,時間太長了,恰好那個時候還電閃雷鳴、天昏地暗的,劉邦的父親劉太公擔心媳婦,就出去尋人,到了堤壩邊上,他驚奇的發現,一條蛟龍伏在妻子的身上。《史記》沒有記載劉太公的下一步舉動,只是說,劉夫人回去以後就懷孕了,吉時一到,生下了劉邦。

雖然這事發生在劉邦未出生之前,可跟他卻是有莫大的關係,這算是劉邦跟龍蛇打的第一個照面。

劉邦成年以後,小夥子長的高高壯壯的,高鼻梁,額頭凸起,一把漂亮的鬍鬚飄灑胸前,左邊大腿上長有七十二顆黑痣,就是不務正業、遊手好閒。等年紀再大一點,劉邦做了當地的亭長,雖然當了亭長,可並沒有讓他正經起來,他依舊貪杯好色,經常戲弄官府裡的小吏。

亭長這個職位收入不咋地,劉邦經常去村裡的兩家酒店喝酒,沒錢付帳就賒著。這兩家酒店的老闆娘一個姓武,一個姓王,誰家做生意也不喜歡賒帳的,可這劉邦不一樣,每次只要他來喝酒,酒店的生意就特別好,所以兩家也都不算討厭他。有那麼幾次,劉邦喝酒喝大了,撂下酒碗,在店裡倒頭就睡,老闆娘影影綽綽就覺得劉邦不是一個人在睡覺,好像有一條龍在他身上繞來繞去的。發生了這件事以後,到了年底,兩家老闆娘不約而同的做出了一個決定,她們主動撕掉了劉邦的帳單,而且是歡迎來年繼續的那種。

這時候劉邦已經是個成年人了,龍蛇時隔多年再次出現,似乎一直在等待著什麼!

劉邦這個亭長,地位不高,幹的活卻不輕鬆,縣裡送犯人去外地服勞役,有時候會指派亭長去押送,那一次就輪到了劉邦。劉邦這個人大大咧咧的,這次也沒負起責任來,結果半路不少犯人都跑了,劉邦鬱悶啊,停下來用酒精麻醉了自己一把,他邊喝邊想,照這樣下去,沒等到地方,你們都得跑光了,乾脆就把剩下的放了,自己也準備跑路逃命了。那些個犯人裡面也有夠意思的,他們看劉邦是個講究人,就主動跟著劉邦走,大概有那麼十來個吧。

就這樣,劉邦借著酒勁繼續趕路,有幾個人在前面開路,走著走著,前面的人跑回來報告,前方有一條巨大的白蛇擋住去路,咱們還是換個方向走吧。此時的酒精正在劉邦大腦裡翻滾,他陡然升起一股子豪氣,我們是壯士,壯士走路,怕什麼大蛇,然後劉老大走上前去,抽出寶劍把攔路的蛇砍為兩段,繼續趕路,又走了一段,酒力發作,劉邦倒頭就睡。

後面有人經過斬蛇的地方,看到有一位老太太在哭泣,來人奇怪,問她為什麼啊?老太太抽泣著說,我兒子是白帝的兒子,變成蛇到人間,正好擋在路上,結果被赤帝的兒子給殺了,我難過啊!來人聽罷哈哈大笑,這不是個瘋老婆子嘛,就拿出鞭子要抽她,可還沒等鞭子落在身上,老太太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了。這下子,來人害怕了,匆匆的繼續往前趕路,等追上劉邦他們的時候,劉邦也醒了,來人就跟劉邦一夥講了剛才發生的事情,劉邦心裡這個美啊,追隨的人再看他的時候,眼神都不一樣了。

這是劉邦第三次跟龍蛇打交道了,也是《史記》裡最後一次記載他與龍蛇的故事,似乎正式宣告劉邦時代的到來。

《史記》裡的這三段記載,都很抓人的眼球,可關於劉邦與龍蛇關係的故事,民間還有個傳說,比上面這三段更有意思。

說劉邦殺了白蛇之後,在山路上繼續行走,當天夜裡,白蛇給他託夢,你平白無故殺了我,什麼時候把命還給我?劉邦機靈習慣了,他脫口而出,這裡山路崎嶇怎麼還你啊,等到了平地再說吧!

劉邦打了天下之後,就是漢高祖,皇帝之位子子孫孫的往下傳,等傳到第十四位皇帝劉衎的時候,被外戚王莽篡位,奪了劉家江山,劉衎的諡號就是漢平帝(平地)。

相關焦點

  • 司馬遷是劉邦的「高級黑」,被漢武帝發現後,漢武帝:加官進爵
    男人就沒有不好色的,但司馬遷卻把劉邦好色的事情如實記載了。打下鹹陽和攻下項羽大本營彭城時,劉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和裡頭的美女交流感情,大家勸他他也不出來,美其名曰:「戰爭太殘酷,我找知音來了,我需要一個精神上的知音。」
  • 壹點音頻丨史家絕唱人司馬遷:劉邦棄子逃命和鴻門宴大智慧都記錄
    讓我們一起領略感受司馬遷在撰寫史記時的執著精神,也跟隨司馬遷穿越到那段歷史,了解帝王將相的人生浮沉、讀懂小人物的時代掙扎。第九篇 劉邦棄子逃命和鴻門宴大智慧都記錄在冊司馬遷如何處理筆下那些與漢王朝相關的歷史?我們以劉邦為例來看看。
  • 劉邦視盧綰為親兄弟,為何盧綰最後也反叛了?司馬遷道出原因
    漢高祖劉邦也遇到了這樣的事情。劉邦稱帝之後,時局不穩,八個異姓王的封地總面積竟然超過了漢郡,這讓劉邦心生不安。於是也不知道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還是確有其事,幾個異姓王紛紛被冠上造反的罪名。其中,卻有一個人安然無恙,他就是劉邦的髮小,盧綰。如果說盧綰為什麼能逃過一劫,也是由於這個原因。和其他幾個異姓王半路出家不同,盧綰自小就和劉邦結識。甚至,盧綰的和劉邦父親也都是好友。
  • 從《史記》中項羽和劉邦的外貌說起
    司馬遷自己也使用「天授」一詞,如《史記·傅靳蒯成列傳》:「太史公曰:陽陵侯傅寬、信武侯靳歙皆高爵,從高祖起山東,攻項籍,誅殺名將,破軍降城以十數,未嘗困辱,此亦天授也。」 「赤帝」神話的生成,出自劉邦建國史上的重要情節,即斬蛇澤中的故事。據《史記·高祖本紀》記載,劉邦以亭長的身份押送修秦始皇陵的勞役人員前往酈山,途中服勞役者多逃亡。
  • 劉邦與項羽誰是真英雄?
    哈嘍大家好,你們的小於來了,上次說道劉邦和項羽之間為何項羽被後世評價非常高。其實這中間有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不得不提,那就是西漢太史令司馬遷,有人說了這和司馬遷有什麼關係,且聽我一一道來。要是大家看過黃曉明主演的《大漢天子》的話,就應該對這一段有些印象。司馬遷寫的《史記》分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部分。其中本紀和列傳是主體。它以歷史上的帝《史記》王等政治中心人物為史書編撰的主線,各種體例分工明確,其中,「本紀」、「世家」、「列傳」三部分,佔全書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寫人物為中心來記載歷史的,由此,司馬遷創立了史書新體例「紀傳體」。
  • 王子今:從《史記》中項羽和劉邦的外貌說起
    電視劇《楚漢傳奇》中的劉邦(陳道明飾) 《史記·留侯世家》記載張良對劉邦的評價:「沛公殆天授。」司馬遷自己也使用「天授」一詞,如《史記·傅靳蒯成列傳》:「太史公曰:陽陵侯傅寬、信武侯靳歙皆高爵,從高祖起山東,攻項籍,誅殺名將,破軍降城以十數,未嘗困辱,此亦天授也。」 「赤帝」神話的生成,出自劉邦建國史上的重要情節,即斬蛇澤中的故事。據《史記·高祖本紀》記載,劉邦以亭長的身份押送修秦始皇陵的勞役人員前往酈山,途中服勞役者多逃亡。
  • 在史書上被司馬遷黑了2000年的劉邦,真實情況是比項羽還能打
    不止如此,《史記》中還記載或者說設計了這麼一段劉邦和韓信的對話:上嘗從容與信言諸將能不同「否」,各有差,高低。上問曰:「如我,能將幾何?」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上曰:「於君何如?」曰:「臣多多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為為我禽同「擒」?」信曰:「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
  • 《呂太后本紀》:「人彘」事件是源於民間傳聞,並被司馬遷採信入史?
    這是《呂太后本紀》中的記載。 《呂太后本紀》中對「人彘」事件的描寫慘絕人寰,恐怕連妲己都自愧不如,呂太后此時完全是一個變態的虐殺狂形象。那種慘狀,反噬到呂太后自己身上,把她唯一的兒子惠帝也給整死了。 但歷史至今,不是沒有人對這段慘案提出過疑問,呂太后真的有那麼狠毒,幹出過這件事嗎?這件事裡裡外外值得探討一下它的真實性。
  • 菜學速遞:班固一思考,司馬遷就要笑
    因為這個以趙將從起鄴是在至霸上之前,鄴在黃河以北,史料中劉邦沒有過河的跡象,所以班固認為趙不對,鄴也不對。實際上史料中兩個字,而且是兩個關鍵字都錯的可能性畢竟不大,班固大概從來沒有想過,既然雍齒可以以趙將的身份重新加入劉邦集團,就不能排除丁復也以趙將的身份加入。所以班固想當然地以為司馬遷的「以趙將從起鄴」系「以越將從起薛」之訛,可惜,這是他的一廂情願。何況丁復的樓煩將較能說明其原為趙將的出身。
  • 項羽找劉邦單挑,劉邦不敢應戰用8字回懟,如今成讀書人的口頭禪
    但是其實也並不是所有的歷史書寫者都是這樣的,就像司馬遷寫《史記》,成功的劉邦被他寫成了地痞、無賴、小人,失敗的項羽卻被寫成了一個活生生的大英雄。 在《史記 高祖本紀》當中,劉邦一生的敗仗都被記載得清清楚楚,而劉邦大破匈奴,奇襲關中等勝仗則被司馬遷記載到了別人的傳記當中,所以給人的感覺就是劉邦這個人,打仗太次。而且司馬遷還記載劉邦的桃色新聞,寫劉邦「為泗水亭長,廷中吏無所不狎侮,好酒及色。」所以整體給人的感覺就是劉邦這個人打仗不行,還道德敗壞,年紀又大,簡直是個討厭的糟老頭子。
  • 司馬遷記載霍去病把酒肉放壞,都不給將士們吃,這是怎麼回事?
    然而,在司馬遷的筆下,卻記載了一些難以想像的事情,說霍去病把酒肉放臭,都不給將士們吃,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司馬遷的記載是真的嗎?如果是真的話,那麼霍去病為什麼要這麼做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其中的歷史真相。
  • 最新文物表明司馬遷的記載或有隱情
    因為這篇列傳裡記載了一個從古至今讓人苦思不得其解卻又為民間所津津樂道的人:嫪毐。嫪毐可以算是中國歷史上最神秘的人物了,他身上很可能暗藏了非常多歷史信息,極有可能是司馬遷刻意留下來的讀解《史記》的線索。看下司馬遷的原文吧,《史記·呂不韋列傳》:始皇帝益壯,太后淫不止。
  • 司馬遷為何會將吳太伯列為世家第一?這才是司馬遷的深層含義
    《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作為《史記》的編撰者司馬遷不同於之前的史學家以編年體的方式記錄歷史,他首創以寫人物為中心來編撰記載歷史,他開創的這種記載歷史的新體例被稱為紀傳體,之後其他的歷史王朝在記錄歷史的時候也有樣學樣全部以司馬遷的《史記》為範本來記錄史實。
  • 歷史的客觀性和主觀性,《史記》中記載的秦始皇,其真相又是如何
    一方面是司馬遷個人對歷史事件的感悟和想法,另一方面則是為了討好漢朝皇帝。就連司馬遷都無法避免歷史記載之中的主觀感情,那麼之後的記載同樣無法避免。歷史之上有著太多的事件引人懷疑甚至說一眼看上去就是騙局的歷史記載。
  • 為什麼呂公會把女兒嫁給劉邦?
    司馬遷在《史記·高祖本紀》中有這樣一段記載:高祖竟酒,後。呂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無如季相,原季自愛。
  • 司馬遷其實早已給出答案
    這一部分是統治階級把國家衰亡的鍋甩給了天象,而另一部分則是有心人把這類現象誇大其詞,好從中獲利。事實上,這些伎倆其實都是帝王階級慣用的手段。除了漢高祖劉邦之外,隋文帝楊堅、唐高宗李淵、宋太祖趙匡胤、明太祖朱元璋、武則天、王陽明等等著名人物都曾在出生時,出現過天地異象。那麼為何古代只要天降異象,都必有賢人、聖人現世?這種異象是幹什麼用的呢?對此專家表示,這跟買熱搜一個道理,司馬遷其實早已在《史記》中給出答案。
  • 劉邦為什麼沒有廢太子?
    今天人們所熟知的「趙氏孤兒」,故事藍本也出自《史記》,但它基本上已經被史學家們證偽,因其內在矛盾太明顯,也與更早的典籍《左傳》所記載的內容出入太大。司馬光曾批評司馬遷「好奇」,在他看來,「商山四皓」就屬於這類華而不實的故事。問題是,在否定了司馬遷之後,《資治通鑑》又如何解釋劉邦最終未換太子這件事?司馬光相信,對劉邦產生決定性影響的,是群臣的態度。
  • 高祖劉邦的第一個女人曹氏:一個幾乎被歷史遺忘的女人的結局
    曹氏自古無情帝王家,在劉邦走出了沛縣以後,關於曹氏的故事似乎戛然而止,關於他的記載我們也只能在《史記》、《漢書》的一些隻言片語中尋找一些關於這個曹氏的故事。關於曹氏最終的結局我們也只能依照這些隻言片語中進行推測尋求。畢竟無論是司馬遷,還是班固必定不會注意到這個平凡的女人。
  • 「活佛濟公」出生即與佛結下不解之緣,又被人稱作瘋癲和尚
    「活佛濟公」出生即與佛結下不解之緣,又被人稱作瘋癲和尚文/小木屋講歷史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中國電視劇的發展還真是令人堪憂啊,這幾年不斷上映的宮廷劇,抗戰劇,真是讓小編不忍吐槽,「雷劇」不斷,不忍直視。遊本昌老師這一生都只為演好一個「濟公」啊。真是讓人尊敬的演員。當時看這部電視劇的時候,本以為這就是個虛幻的人物,熟料,歷史上真的有濟公活佛這個人!濟公是南宋人,嘉定年間去世。是南宋的一位高僧,法名道濟。他的外祖是當朝駙馬。父親李茂春已近四十還未生育,於是虔誠拜佛,希望上天賜一個孩子。後來老來得子,李茂春相信這都是佛祖的感化,於是讓住持為孩子取名字。從此這個孩子與佛祖結下不解之緣。
  • 專訪陳佐洱:「我這輩子,都會和香港有不解之緣」
    中新社北京6月18日電 題:專訪陳佐洱:「我這輩子,都會和香港有不解之緣」  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安英昭  今年2月,陳佐洱卸任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截至目前,這位年屆75歲的老人實際才「退休」4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