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美國蘭開斯特國際鋼琴音樂節簡述
蘭開斯特國際鋼琴音樂節時間為2019年7月19日至7月28日,期間邀請世界各地音樂家進行授課、交流,為鋼琴及室內樂合奏的學生、老師、業餘愛好者提供一個與國際高水平鋼琴及室內樂合奏音樂大師進行一對一溝通、對話、交流的平臺,讓從世界各個國家來的學生有學習英文和討論各國不同文化及音樂教育的機會。
音樂節安排多場國際大師級的音樂會、大師課、文化座談、講座,讓從世界各個國家來的學生有學習英文和討論各國不同文化及音樂教育的機會。音樂節學生每人有三次和不同的教授上個人課的機會,還可以爭取上大師課。每天藝術節安排了文化座談,讓從世界各個國家來的學生有學習英文和討論各國不同文化及音樂教育的機會。我們還安排了瑜伽課,讓我們在練琴過程中的緊張在瑜伽中放鬆。
音樂節邀請到世界著名的大提琴家Emilio Colon教授來LIPF舉行音樂會並給予大師課,請有興趣參加室內樂的同學歡迎大家組成重奏組合來上課及演奏。
藝術節安排了費城一日遊,其中金梅爾表演藝術中心、費城美術館、柯蒂斯音樂學院等都是我們參觀的重點。
2018年7月拔萃教育學員赴美
參加蘭開斯特國際鋼琴音樂節
國際鋼琴比賽章程
每年的藝術節都有一個不同主題的比賽。2019年的比賽所有藝術節的學生(不包括觀摩者)都可以報名參加,每人必須選一首蕭邦的練習曲,加上一或數首自選作品,共限定在15分鐘之內。比賽將給予六名獲獎者獎狀及獎金,其中的第一名還將獲得在2019-2020學年度中被邀請回蘭開斯特開一場獨奏音樂會,並和米勒斯維爾大學的交響樂團合作演奏一首協奏曲的機會。所有的演出路費及食宿費均由藝術節承擔。
音樂節藝術總監
潘洵博士
國際知名鋼琴家、美國米勒斯維爾大學鍵盤主任、附中校長,美國蘭開斯特國際鋼琴藝術節主席。1997年起便入選英國劍橋大學的《國際音樂名人錄》和《國際傳記字典》。潘洵還是美國著名「紐斯德」 三重奏(Newstead Trio)和「克萊維諾」三重奏(TrioClavino)的鋼琴家,從事室內樂演奏,並與包括世界著名音樂大師 Arnold Steinhardt等在內的音樂家合作,在世界各地進行演出。2014年和2016年,「克萊維諾」三重奏兩次獲得著名的美國國務院頒發的福布萊特基金獎並由美國駐華大使館邀請在中國的多個城市和東協音樂周舉行巡演,聽眾反映轟動。他還同時擔任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等多所學校的客座教授,並在世界各地舉辦大師課。
音樂節特邀音樂家
潘洵博士 (Dr. Xun Pan)
藝術節總監,華裔鋼琴家,美國賓夕法尼亞米勒斯維爾大學教授、鋼琴系主任兼附中校長。 潘洵憑就其自身雄厚的實力,有幸在美國的林肯中心、卡內基音樂廳及中國國家大劇院等著名場所成功地舉辦過個人獨奏及重奏音樂會。由於在音樂上的突出成就,潘洵自1997年起便入選英國劍橋大學的《國際音樂名人錄》 和《國際傳記字典》。
Prof. Pavel Nersessian
俄羅斯裔鋼琴家,都柏林國際比賽金獎得主,俄羅斯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及美國波士頓大學教授。1991年在都柏林國際鋼琴比賽中獲得第一名,《愛爾蘭時報》評論道:「他的演奏引起了觀眾由衷的認同感。」作為他這一代在俄羅斯最傑出的鋼琴家之一,他以令人信服的作品詮釋而聞名。他從8歲起就開始在俄羅斯及周邊國家巡迴演出,並在倫敦、馬德裡、東京、維也納、萊比錫、巴黎、北京等城市演出。
Dr. Ivo Kaltchev
保加利亞裔鋼琴家,美國天主教大學教授。作為他們這一代最有天賦的鋼琴家之一,常以他那詩人般的想像力、精湛的演奏技巧,和優美的音色贏得世人的讚譽!作為國際比賽的獲獎者,卡爾切夫以獨奏會演奏家、樂團獨奏家、室內樂音樂家以及錄音演奏家的身份開創了成功的演奏生涯。卡爾切夫博士是保加利亞駐華盛頓大使館保加利亞音樂協會系列音樂會的發起人和藝術總監。
黎頌文博士
中國鋼琴家,中國廣州星海音樂學院教授兼鋼琴系主任。作為中國鋼琴界最活躍的人物之一,黎頌文在亞、歐及北美多國舉辦過個人獨奏音樂會,除了演奏以外,黎頌文在專業上的知識與能力受到國際同行的認可,多次應邀參加或參與組織策劃國內外各種高度專業性的鋼琴大師班和大型演出及講學活動。他曾與多位國際鋼琴界的知名人士一起工作,在每次活動當中黎頌文廣泛的專業知識均受到各地同行的高度評價。
Dr. Hedi Salanki
匈牙利裔鋼琴家兼羽管鍵琴演奏家,美國西佛羅裡達州立大學教授,西佛羅裡達大學鋼琴項目和室內樂主任,擅長教授鋼琴演奏、羽管鍵琴演奏、柯依達視唱練耳、音樂結構和風格、室內樂。她錄製了許多巴赫重要作品的唱片,其中包括哥德堡變奏曲(被《Ovation》雜誌提名為年度最佳藝術家)、協奏曲和全套英國組曲。
Prof. Oxana Yablonskaya
俄裔以色列鋼琴家,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教授。她極富魅力的鋼琴演奏和深刻的全市是她贏得了30年的讚譽。她以精湛的技藝、細膩的敏感度和深厚的情感動力而聞名,她已經讓全世界的觀眾為之傾倒。作為她這代人最引人注目的人才之一,她曾與世界上許多最好的交響樂團及許多著名指揮家合作演出。1995年《美國唱片指南》評論寫道:「Oxana Yablonskaya是以為值得聆聽的藝術家,她能駕馭任何作品。」
Dr. Eric Fung
華裔鋼琴家,美國賓夕法尼亞黎巴嫩谷學院教授。首位榮獲德國萊比錫「巴赫獎」榮譽之華人鋼琴家,《紐約時報》給予馮景禧博士鋼琴演奏的評價為「成熟、細緻和優雅」,《紐約音樂會評論》將他的音樂個性跟塞爾金(Rudolph Serkin)相比。香港《經濟評論》稱許他「在巴哈基礎上發展出的演譯,這是過去以西方音樂為主的華裔音樂家的一個空檔」。
Prof. Jeremy Young
英國鋼琴家,英國皇家北方音樂學院教授,埃爾夫利斯頓音樂節總監。他出色的表演和教學生涯使他被譽為歐洲最受尊敬、最多才多藝的室內樂鋼琴家之一。他是曼徹斯特鋼琴三重奏的創始成員,並與許多世界上最著名的音樂家合作,演奏足跡遍及紐約林肯中心、舊金山赫布斯特劇院等。他目前是國際青年音樂家學員的藝術總監,該學院在英國和中國開設音樂教育課程。
Mr. Christopher Shih
美國華裔鋼琴家。他既是全職執業醫師,又是一名鋼琴演奏家,他的雙重職業生涯令人矚目。他被《紐約時報》譽為「聰明、有思想的音樂家」,有著「毫不費力的表演」和「完美的控制」,他在全球十幾個國家表演過,2011年作為業餘鋼琴演奏家贏得了第六屆範·克萊本國際鋼琴比賽。他還積極參與社區慈善事業,是美國胃腸病學學員的院士。作為一名積極的室內樂演奏家,他經常與世界級藝術家一同演出。
Prof. Matthew Graybil
美國鋼琴家。6歲習琴,第二年便舉辦了他的第一場個人獨奏會,14歲時,他在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鋼琴協奏曲中首次擔任協奏演奏家,隨後又與沃斯堡交響樂團和多位國家室內樂演奏家一起演出。他在許多世界音樂之都舉辦過獨奏會,斬獲多項國際鋼琴比賽獎項,同時他是一位活躍的室內樂音樂家,他的演出超過200場。
Dr. Kyu Jug Rhee
韓裔鋼琴家,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米勒斯維爾大學教授。作為獨奏和室內樂演奏家,曾在美國、韓國、義大利和烏幹達演出,她是一名活躍的室內樂音樂家,是艾美第奇三重奏樂隊的創始成員,曾與埃塞克斯弦樂四重奏合作過。她的學生贏得了許多比賽,並在卡內基音樂廳、梅金音樂廳、施坦威音樂廳等地表演過。她是美國音樂教師協會認證的音樂教師,在新澤西州音樂教師協會的董事會任職多年。
張曉峰教授
中國鋼琴家,中國北京中國音樂學院教授。他在11年級時便被曼哈頓音樂學院、曼尼斯音樂學院、密西根音樂學院錄取,同時獲得所羅門教育基金會一等獎獎學金。他是首位也是唯一一位獲得「山葉亞洲獎學金」的音樂系學生。演奏足跡遍布世界各地,在北京故宮音樂廳、國家大劇院、中央電視臺、新年晚會的演出獲得極大讚譽。2006年、2015年被中國音樂學院評為優秀教師。
Prof. Francesco Mirabella
義大利鋼琴家,薩撒利音樂學院教授。他在美國和歐洲比賽中獲得過多次獎項,並舉辦過數百場獨奏音樂會和各種室內樂形式的音樂會。在盧甘斯克d的普希金劇院,他與Mif Epic Comi指揮合作演奏普羅科菲耶夫的第三鋼琴管弦樂協奏曲並在國家廣播電視臺中進行直播,同時他在中國北京音樂學院、武漢、成都和巴拉圭舉辦過碩士課程。
楊成剛博士
中國鋼琴家,中國四川音樂學院教授兼鋼琴系副主任。他的許多學生在國內外鋼琴比賽中獲得獎項,包括Ettlingen國際鋼琴大賽、亞洲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等,2013年榮獲著名的山葉教學獎、2013年凱撒堡全國鋼琴比賽優秀教師獎、2012-2014年四川音樂學院優秀教師獎。
劉崇曉教授
中國鋼琴家,中國武漢音樂學院教授。作為一名獨奏鋼琴家和室內樂演奏家,他曾為香港第四電臺錄製了舒伯特的《C大調漫遊者幻想曲》D.760,並作為協奏獨奏者與中國愛樂樂團和北京電影樂團共同合作他以優異成績畢業於北京中國音樂學院,曾在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作為訪問學者在帕維爾·涅爾塞辛教授指導下學習。
楊楊教授
中國鋼琴家,中國雲南藝術學院教授。她曾多次獲得全國及國際鋼琴比賽獎項,並在華盛頓甘迺迪中心和美國天主教大學的沃德獨奏廳舉辦了精彩的音樂會。楊揚女士在俄羅斯和中國的許多城市都進行了鋼琴獨奏表演、室內樂、合唱伴奏,目前她在中國雲南藝術學院和昆明文化學院任教。
Prof. Simon Maurer
美國小提琴家/中提琴家。茂爾先生曾與眾多的法國和瑞士的交響樂團包括日內瓦國家交響樂團合作並擔任獨奏家演奏協奏曲並獲得媒體好評。茂爾先生最重要的成就是在室內樂上。他是美國著名「加布裡奧室內樂團」 的創始人之一,並擔任他們音樂會系列的音樂總監。同時,茂爾先生還是美國知名的爵士樂演奏家,曾應邀在費城爵士樂俱樂部擔任獨奏,並錄製過多張唱片。正因為茂爾先生的多才多藝,美國的媒體盛讚他是「音樂界的奇才」。
Prof. Rhiannon Banerdt
美國小提琴家。14歲首次與南非約翰尼斯堡的新英格蘭交響樂團演出,她是尤利西斯四重奏的創始成員,獲得過許多獎項,包括2018年Schoenfeld國際室內樂大賽一等獎、2016年Fischoff全國室內樂大賽特等獎、2017年美國室內樂合奏比賽一等獎,目前擔任Cape交響樂團的助理首席小提琴手。
Prof. Agnes Maurer
美國中提琴家。十六歲時加入了專業的室內樂管弦樂團「安德裡·科爾森樂團」她是艾倫頓交響樂團、賓夕法尼亞交響樂團、利哈伊大學合唱藝術樂團和西彭斯堡樂團的首席提琴手。她是一位十分活躍的室內樂音樂家,也是加布裡埃爾室內樂團的一員,同時是該樂團的聯合創始人和執行董事。
Prof. Emilio Colon
美國大提琴家,美國印第安納大學音樂學院教授。他被譽為充滿激情和精湛的演奏家,作為獨奏大提琴家、室內樂演奏家、指揮家、作曲家和教育家,他備受追捧。他廣泛的國際演奏生涯遍及美國、加拿大、拉丁美洲、歐洲和亞洲。2017年被紐約古典音樂協會評委年度藝人。作為一名國際文化倡導者,他曾在許多國家和外國使館擔任客座藝術家,最近他因致力於改善美國與外國關係而獲得美國大使文化外交獎。
Prof. Cara Elise Colon
美國大提琴家。她曾與歐洲、亞洲、北美、南美的室內樂合作演出,作為一名教師,她曾在印第安納大學弦樂學院和印第安納波利斯音樂學院任職。她被邀請來做關於大提琴教學和技巧的客座講座。作為一名藝術管理人員,她曾任印第安納波利斯音樂學院的助理主人,目前是美國大提琴研究所和波多利各國國際室內樂管弦樂團副主席。
Dr. Ai-Lin Hsieh
華裔大提琴家,美國賓夕法尼亞彌賽亞學院教授。曾與傳奇大提琴家Mistislav Rostropovitch在臺北合作演出,並在馬蘭立大學愛樂樂團合奏協奏曲,獲得《華盛頓郵報》的好評。她是馬裡蘭交響樂團、斐爾柯法斯交響樂團的大提琴助理教授,也是彌賽亞學院的音樂教授。
Prof. Anthony Cecere
美國圓號演奏家,美國費城銅管五重奏成員。他是紐奧良愛樂樂團的首席圓號手和獨奏者,目前是伯利恆巴赫音樂節管弦樂隊的指揮。他在德國和法國各地巡迴演出,並在許多音樂學院教授碩士課程,包括耶魯大學、茱莉亞音樂學院、密蘇裡大學、阿肯色大學、愛達荷州立大學、韓國首爾大學。他為包括《美女與野獸》在內的許多百老匯音樂劇演出過。
Prof. Kristin Sims
美國瑜伽及聲樂教授。在美國各地的交響樂團和歌劇公司擔任獨唱演員,她在辛辛那提大學音樂學院獲得聲樂表演的碩士學位,最近在馬勒的第二交響曲中擔任獨唱女高音。她是米勒斯維爾大學的聲樂研究教授,教授聲樂並指導歌劇和音樂劇。
Prof. Kate Zink-Saladik
美國文化教授。任教35年後退休,目前每周在蘭開斯特圖書館為世界各地的成年人教授英語,她是沃爾夫州的州教育和工業顧問委員會的成員。她喜歡旅行和接觸來自不同文化的人,多年來接待了眾多留學生,在音樂節中她將主持文化研討會,為學員們分享美國文化。
音樂節活動日程
👆2019年音樂節時間表,每日具體日程表可能會有變化。
一、藝術節費用
※學員:共2475美金(其中包括75美金報名費、1300美金學費、和1100美金的食宿費*,含費城一日遊);
※觀摩:共1875美金(其中包括75美金報名費、700美金觀摩費、和1100美金食宿費*。觀摩者含紐約一日遊,但不包括上小課和音樂會的演奏)。
二、服務費用
※學員:6500人民幣(年滿16歲以上或有家長隨行)
8500人民幣(未滿16歲且無家長隨行)
※隨行家長:3500人民幣
拔萃教育致力於英皇體系教學,同時不斷拓展國內外高品質音樂演出項目引進、策劃,音樂藝術活動項目諮詢、立項、策劃等藝術活動。從2014年至今,拔萃教育頻頻接到美國、紐西蘭等國家國際音樂節的邀請,分別參加了美國蘭開斯特國際鋼琴藝術節、美國華盛頓國際音樂節、紐西蘭ASQ室內樂國際音樂節的比賽和音樂活動,孩子們優秀的演奏水平獲得了諸多國際鋼琴大師的盛讚。拔萃教育具備專業的翻譯團隊,多次率團參加各個國家的國際音樂節,為學員和家長提供專業的中英音樂翻譯服務,音樂學習過程中每位學員與家長都收穫滿滿,促進與世界各地知名音樂家進行交流、學習,同時拔萃教育學員們的出色表現獲得鋼琴家們一致好評!
諮詢與報名方式
添加張哲工作室謝老師微信:zhezhangpiano
張哲
青年鋼琴家
默-鋼琴與歌情景音樂會創始人、總編導
世界鋼琴教師聯盟中國區藝術總監
曾在亞瑟·魯賓斯坦國際青少年鋼琴比賽、德國施坦格列泊·舒曼國際青少年鋼琴大賽,美國音樂公開賽,德國勃拉姆斯國際鋼琴比賽,2018英國北方皇家音樂學院之聲,美國南加洲國際音樂節等國際音樂節,比賽中擔任秘書長,執行總監、總策劃評委等職務。
美國曼哈頓音樂學院演奏學士,英國皇家北方音樂學院演奏碩士。
2005年獲全國舒曼大賽第一名,2006年以全國第二名的成績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先後師從中央音樂學院副教授張式谷,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張志瑋,中央音樂學院附中鋼琴系主任張欣寧,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李其芳。
2007、2008兩年應邀赴義大利cassamalggoire音樂節進行演出並參加國際大師班。為聯合國委約作曲家李博禪錄製的中國作品-禪-在法國電臺播出。
2012、2013、2014連續三年在紐約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為大提琴和鋼琴而作的二重奏《極樂世界》、為女高音創作的《搖籃曲》以及歌曲《鴿子》在紐約首演。受邀在哈佛俱樂部為紐約警察協會捐款晚宴演奏。作為特邀鋼琴家在美國MSM in Moutain國際音樂節中演奏。多次作為嘉賓出席紐約地區中美文化交流活動。
2015年兩度接受紐約電臺採訪。
2016年4月,接受中央音樂學院「方桌會議」採訪在美期間後師從美國鋼琴家Sedmara Rustein;朱麗婭音樂學院前鋼琴系主任,鋼琴教育家,鋼琴演奏家Jerome Lowenthal;鋼琴家殷承宗。
2017年 5 月參與錄製一帶一路國際峰會 「跨越時空的對話」做 客「北京時間」。
12 月於北京首都師範大學演播廳舉辦 「默-鋼琴與歌" 首創 公益情景音樂會 ,並通過音樂會促成捐款以幫助自閉症兒童 。
2018 年 10 月接受美國中文電視臺「對話藝術家」欄目的 採訪。
同年10月21日,10歲的學生Leo Bailey- Yang 在美國國家歌 劇中心舉辦獨奏音樂會,成為世界上最小年齡演奏 27 首全套 蕭邦練習曲的演奏者,創造了新的世界記錄,美國國家歌劇中 心全球直播了此次音樂會 。音樂會所有收入捐獻給「樂為愛」 公益樂團以幫助自閉症兒童。
2015年7月至今,受邀在全國各地舉辦鋼琴公開課、講座,師資培訓,及獨奏音樂會。在北美,歐洲也留下他的演奏足跡。
張哲現在也是中央音樂學院附中鋼琴學科主任張欣寧教授的助理。
請關注更多精彩文章
張哲漫談:巴洛克風格
張哲漫談:英國皇家北方音樂學院鋼琴教授李冰冰講放鬆
張哲漫談:教學問題匯總集合
張哲漫談:對話|藝術歐美留學生畢業後將何去何從
獨家分享| 家有優秀琴童,他們的父母都做了什麼?
獨家分享| 對話施坦威音樂教育合作者朱曉音:美國當地琴童是如何學琴的
感謝關注與分享!
如需內容轉載請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