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作為騰訊視頻自製綜藝的一檔非常值得期待的續作,《拜託了冰箱》的姊妹篇《拜託了衣櫥》正式上線。
從「冰箱「到」衣櫥「的微創新
要評價《拜託了衣櫥》這檔節目,我們很難迴避將其與它的前身《拜託了冰箱》進行對比。《拜託了冰箱》因為其搞笑的節目風格、格外突出的網感、自帶彈幕的體質成為一檔集播放量與口碑於一身的網絡綜藝。從整體風格來看,《拜託了衣櫥》基本繼承了《拜託了冰箱》的節目風格,如果說《拜託了冰箱》是一檔明星美食脫口秀綜藝,那麼《拜託了衣櫥》就是一檔生活脫口秀綜藝。
衣櫥和冰箱類似,自帶「分類」的功能,因此《拜託了冰箱》整個節目的節奏也非常具有層次性。例如節目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孫楊衣櫥的展示過程,整個過程又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展示的是孫楊衣櫥的開放式部分,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衣櫥中堆滿了各種玩偶,而這些玩偶都具有特別的意義:它們都是孫楊參加過的大賽吉祥物。這些玩偶既呆萌可愛,也非常有歷史感,對於一個運動員來說有很大的紀念價值。
第二階段則是衣櫃的最主要部分:左右兩邊的衣櫥,這部分的衣服最具有個人的生活風格。例如孫楊是一位運動員,他的衣櫥裡大多是各式各樣的運動衛衣活著運動服,而接下來的設計師比拼環節中,孫楊為他們挑選的衣服材料就是從這些衣服中挑選。
第三階段則是最具個人特色的部分,也是衣櫥中的重頭戲。例如孫楊的衣櫥抽屜中擺放了各種各樣的泳褲,這些泳褲甚至被林更新調侃成「夏日清新」、「海洋之心」、「粉紅佳人」等等。無論是泳褲、耳機還是鞋,每一件衣櫥裡的衣物對於擁有著而言都有著深刻的意義,而《拜託了衣櫥》就是要從這些尋常衣物中挖掘嘉賓的生活狀態與經歷。
值得注意的是,在《拜託了冰箱》中,為了保持節目的真實性,節目展示了搬運明星冰箱的全過程。這個環節同樣在《拜託了衣櫥》中有所呈現,節目號稱用1:1比例百分百還原明星的衣櫥,這樣的做法也基本保持了應有的真實性。
首期節目最重要的目標是對觀眾形成有效的記憶點,在這一點上第一期《拜託了衣櫥》做的恰到好處。相信許多觀眾應該會和我感受相似,第一期節目最搞笑的部分就是節目的開頭。作為《拜託了冰箱》的姊妹篇,《拜託了衣櫥》在節目的動作與口號上不同程度地借鑑了《拜託了冰箱》,但又有陳赫、謝娜兩位主持的個人風格的深刻烙印。例如節目的口號叫做「你的衣櫥會說話,葉赫納拉動霸tua」就非常朗朗上口,讓人捧腹。
而兩位主持人做出的展示《拜託了衣櫥》的動作,則是打開衣櫥一刻的動作,既有喜劇效果又貼近節目主題,還能與《拜託了冰箱》形成鮮明的區別。
總之,這樣的「微創新「雖然略顯穩健,但卻能夠實現可預期的節目效果。相比於衣食住行裡的後兩種,從」食物「延伸到」衣服「,也是」拜託「IP系列進行衍生開發的一個自然選擇的結果。
值得一提的是,《拜託了衣櫥》也是網絡綜藝與公益相結合的首次嘗試。許多電視綜藝都開始努力使節目內容與公益相關,甚至已出現所謂的以「公益」為主題的綜藝節目,但網綜與公益相結合,《拜託了衣櫥》當屬首次。在節目開播的同時,《拜託了衣櫥》也攜手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旗下的公益組織「愛心衣櫥」,發起了「這個冬天不太冷」的暖心公益行動。通過這個平臺,大眾可以為偏遠貧困地區的孩子捐衣捐款。許多參加節目的明星也參與其中,將自己多餘的衣物捐給需要的家庭,使更多的資源能夠得到二次利用。
服裝設計改造環節有待進一步挖掘
當然,對於才播出首期的《拜託了衣櫥》而言,還是存在一些小缺憾。其中,最值得改進的是節目最後一個環節——設計師根據嘉賓挑選的衣服進行「回爐再造」,重新設計改裝。首先,在時間上,該部分的呈現時間較短。其實設計的內容非常豐富,但是挖掘並不太夠。
其次是服裝設計的規則並未交代清楚。例如在第一期結尾,讓每位設計師對兩件作品發表評論時,一個設計師就提到,顏色較為鮮豔的那套西裝更貼近於使用原材料,另外一件黑色的禮服則顯得更為大氣和成熟穩重。所以,衣櫥設計的規則,到底需要用多少原材料?需要的比例大致有多少?評價的標準除了好看以外,是否還有貼近於原材料的標準?總之,衣櫥設計的規則還有待進一步細化。
最後,對於衣服設計改造的細節、流程有待進一步的展示。在《拜託了冰箱》裡,每一組廚師長對決過程中,廚師做料理的每一道工序都有相應的鏡頭,並且在整個過程結束後會有VCR將之前的步驟進行分解式回顧,這樣就能讓觀眾更加明白廚師的製作過程,也能讓有興趣的觀眾在家自己嘗試做「同款」。但《拜託了衣櫥》節目組可能是考慮到做衣服和做菜的差別,並沒有將設計師改造衣服的過程拆分,製作詳細VCR進行講解。畢竟做菜的門檻相較於做衣服還是比較低,做衣服更考驗專業技能。
而在《拜託了衣櫥》第一期中,雖然在製衣過程中有成衣步驟的展示,但仍顯得較為有限,並且缺乏類似VCR這樣的「綜述式」回顧。相信如果在今後的節目中增加設計部分的細節展示會更有效果。衣服與食物不同,做菜基本上大多數都會,但家家有縫紉機的時代卻已經遠去了。所以展示設計改造的過程,加上給力的後期,一定能夠放大設計改造前和改造後的差異感,更讓觀眾體會到設計師的時尚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