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著南太平洋的風,一路從墾丁到花蓮

2020-12-22 行走的貓菇醬

引言

第一次去臺灣的時候,整整玩了15天,也有環島一圈,我是走的逆時針,從臺北出發,到臺中-高雄-墾丁-走花東縱谷線-花蓮-臺北,那年去的時候高雄和臺南登革熱嚴重,而後兩次去臺灣都是去的臺北,所以至今為止還沒有去過高雄和臺南,希望疫情結束後有機會再去一次。

15年、17年、18年(16年是因為籤證出問題把機票退了)我基本上有機會年年都會去臺灣,我身邊也有朋友是這樣。去年隨著G籤的取消,加上近年來臺灣整體風向對大陸的態度越來越誇張,讓我一直以來都覺得,臺灣去一次少一次,無論兩岸將來怎麼發展,這都不是我第一次去的時候的臺灣了,我只想趁著她改變之前再多去幾次,然而這種改變真的是越來越明顯的,當局的態度會影響民眾的態度這是毋庸置疑的,我也十分慶幸第一次去的時候還是15年。

花蓮與墾丁之間

環遊臺灣,不論順時針環島,還是逆時針,花蓮和墾丁都是兩大必遊地。東部太平洋沿線的美景,再加上臺灣東部交通沒有西部那麼便利,所以多數人都會選擇一日遊,一邊趕路一邊玩過去,而這裡面又分為「縱谷線」和「海岸線」,也稱山線和海線。

【縱谷線主要景點】花蓮~雲山水~瑞穗牧場~北回歸線~池上~伯朗大道~多良車站~墾丁

【海岸線主要景點】花蓮~石梯坪~北回歸線~三仙臺~水往上流~多良車站~墾丁

我走的是花東縱谷線,也就是山線,瑞穗牧場、池上便當和伯朗大道更吸引我一些。我是從墾丁到花蓮的方向,先說多良車站。

花東縱谷線

多良車站無論是走山線還是海線都會經過的地方,位於臺東縣太麻裡鄉境內,被譽為全臺最美車站,火車經過不停留,要靠抓拍,我拍的不夠及時有些虛了

火車右側就是太平洋,長長的海岸線和蔚藍的海水,站在月臺上可同時拍文藝的公路、蔚藍的太平洋和行駛的火車 ,十分壯美。

伯朗大道是臺東縣池上鄉的一條田園小路,原名錦新三號道路,因拍攝了伯朗咖啡的廣告而得名,之後金城武來這裡拍廣告,讓這裡更加出名。

公路把田野分成兩半,筆直的道路兩旁沒有一根電線桿,伯朗大道最迷人之處在於廣闊的稻田景致,我十月份去的,兩旁的田野裡都是綠油油的稻子。

池上:大名鼎鼎的池上便當就是在這裡,不僅僅賣飯,這裡還是個文化故事館,為了紀念池上飯包的發源地,門口還有一節停著的火車。

若是能在火車裡吃當然最有感覺,不過我去的那天人很多,火車裡沒位置只好坐在屋子裡面吃。池上飯包最大標誌是用木盒裝盛飯菜,懷舊感強,味道特別,第一口一定要先嘗一口米飯,晶瑩飽滿、粒粒Q彈,屋子裡有買池上稻米的,不嫌重的可以買回家哈。

北回歸線和臺灣最南點一樣,都是那種比較有意義必打卡的特殊位置,有個紀念碑,這座潔白的紀念碑在北回歸線標誌公園內。

瑞穗牧場:綠油油的草坪,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圈養的鴕鳥、奶牛等動物,更吸引人的是,這裡可以買到便宜又新鮮的奶製品,鮮奶、奶酪蛋糕、鮮奶冰淇淋、酸奶 牛軋糖等等。瑞穗牧場或者維格的牛軋糖我覺得都比糖村的好吃,我是真的一點都不喜歡糖村。

雲山水據說是人工景點,有湖水有棕櫚樹,而且當天我們路上有些延誤到了雲山水天已經黑了,所以沒有看到。

從墾丁到花蓮,一路邊玩邊趕路,一天的時間,便可以賞完路上美景 到達花蓮,是不可錯過的體驗哦。

當天晚上到了花蓮之後辦好入住可以去自強夜市轉轉,蔣家官財板和妙不可言果汁比較出名,花蓮的夜市不大,給我的印象沒有臺中逢甲夜市或者墾丁大街夜市深。當時去的時候花蓮的公共運輸還不是很方便,所以第二天還是參加了一日遊,包含了清水斷崖、太魯閣、七星潭三個地方。

花蓮

清水斷崖:臺灣八大奇景之一,清水斷崖是蘇花公路上最美也是最驚險壯麗的景觀,一面是是波瀾壯闊的太平洋,一面是高聳的絕壁懸崖。最好也要晴天來,清水斷崖的藍,藍的純粹,藍的層次分明,這是相機拍不出的震撼美。

清水斷崖有兩個觀景臺,都是臨海靠崖而建,看到的景觀略有不同。

太魯閣: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特色為峽谷和斷崖,在這裡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燕子口、長春祠、白楊步道、九曲洞等景觀。由於園中易落石,所以入園必須佩戴安全帽,還有很多山間步道,走起來都是怕怕的,就一個簡單的鐵鎖攔著,下面可就是谷底。

太魯閣的山雄奇壯麗,但是相機拍不出那種感覺。

太魯閣國家公園內有臺灣第一條東西橫貫公路通過,稱為中橫公路系統,通過這條公路可以從清境農場到達花蓮。峭壁、斷崖、峽谷、連綿曲折的山洞隧道、 大理巖層和溪流等風光

如此驚險的地形挖通臺灣山脈修建公路可以見得是有多艱辛,而長春祠中就供俸著中橫公路施工過程因公殉職的212位員工的靈位,以紀念這些人們。

七星潭:七星潭的岸邊沒有沙子,都是鵝卵石,大大小小的鵝卵石,大家都會把鵝卵石按照大小疊放在一起來拍照,七星潭一定要晴天來,陰天的話不僅天不藍,海水也沒那麼清澈。可能一是我去的當天陰天,二是我先去了墾丁,見到了墾丁的海便覺得七星潭沒有那麼驚豔了。

原本為了七星潭的日出還特意住在了七星潭附近,結果陰天什麼都沒看到。

介紹的這三個地方都是沒有門票的,忽然感慨,臺灣的景點真的是良心,自然景觀要門票的很少很少,人文景觀要門票的也不多,真的是太良心了。

結束語

其實我個人對花蓮的印象是沒有墾丁好的,天氣原因影響很大,在花蓮的時候一直陰天,還有花蓮市區我去的那年基本還沒有公共運輸,或者說公共運輸十分不便利,基本上可以忽略,現在估計會好很多了,還有花蓮的出海賞鯨也是一個比較熱門的項目,因為只在花蓮停留了一天,並沒有時間去。

從花蓮到臺北,如果剛好坐靠海窗邊的位置,可以一路看到蔚藍的太平洋,我當時沒有特意買,剛好是可以看到海的那邊,也可以在窗口買票的時候和售票員說想要可以看到海的座位。

相關焦點

  • 那些年我們一起去的臺灣:臺北、墾丁、花蓮
    一大早我們從花蓮站出發搭乘臺鐵一路沿花東線-南迴線抵達了枋寮站。一路上風景如畫,臺鐵的火車在花東縱谷中沿著鐵軌延伸著,兩旁的中央山脈和海岸山脈的聳立擋住了陸地的寒冷,太平洋溼潤的海風,以及熱情的陽光造就了花東縱谷。
  • 臺灣環島遊(中篇) -- 花蓮+墾丁
    在地質上,花蓮位於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交界面上。兩大板塊經億萬年的推擠,不只創造了臺灣屋脊一一中央山脈,也造就了綿延於太平洋左岸的海岸山脈。兩座山脈之間,也形成臺灣最長的一條狹長谷地一一花東縱谷,綿延花東100餘裡。陸地花蓮被中央山脈、海岸山脈、花東縱谷三分天下,它們站立在島嶼的東岸,一起面向地球第一大洋一一太平洋。
  • 遊記|騎上車 去墾丁吹吹風
    很多人或許是從《練習曲》中第一次了解到臺灣騎行,終於我也有機會去到臺灣騎騎車。然而在將這篇文章上傳後臺之後,突聞臺灣花蓮發生6.7級地震,這是臺灣近五年來最大的地震之一,希望對岸一切都好,獻上一篇文章,讓你們和我一起愛上它。
  • 「Zai hoi·南太平洋的季候風
    🙃>CHAPTER1  花蓮 | 「在南太平洋的爆裂海風裡做4個倒黴蛋」,但是一個很神奇的小城,背靠著中央山脈,吹著太平洋的海風,感受原住民的生活色彩。>「一路向南」Day3行程:雲山水溼地-瑞穗牧場-池上便當-伯朗大道-臺東海岸-北回歸線標誌塔-墾丁大街
  • 離開墾丁,開啟花蓮之旅
    在車上遠眺貓鼻頭坐上16:40的最後一班墾丁街車,遠眺了下貓鼻頭和南灣,到墾丁大街92號付了()和($700)的錢。這兩天之所以跟著一日遊,是因為看到網上說墾丁到花蓮臺鐵票難買,花蓮景點也比較分散,太魯閣沒人帶著還真不知道怎麼玩。
  • 去吹太平洋的風……臺灣自由行(花蓮篇)
    這不是花蓮啊!」「這車不是到花蓮的。」四人收拾行李,連滾帶爬下了車。陰天下著雨的緣故,天看上去已黑,我腦子裡一片空白。我們到了這個叫「七堵」,對,差一點就「八堵」的地方。最終我們被帶到車站售票處,確定了最佳方案:改籤最後一班莒光號,並在電腦上確認了座號,又手書了一張說明,驗票備用……四人返回月臺,又加入到等車的人群中。不多久,我們身後空空的月臺,黑夜中一列火車停下,我們面無表情的看著……「你們是到花蓮的吧?」一位準備上車的女士(或許是看見我們在車站上下來回的窘樣),慢下腳步回頭喊我們。「是啊是啊!」
  • 去花蓮,品嘗太平洋最鹹濕的風
    聽過一句話,說的是「到花蓮,會有一些無聊」。是的,到花蓮,有些無聊。花蓮沒有了高雄,墾丁那麼熱鬧和喧囂,顯得有點冷清無聊,冷清之外卻別有一種清新,它色調沒有濃烈,讓人心情格外清透。花蓮沒有明眸皓齒,只有淡妝素顏,初見時確實無聊,可是走近了,看久了,發現真好看。
  • 臺灣之旅第五站:山線,從墾丁一路玩到花蓮
    歐上篇推送忘記給大家放墾丁的地圖了,補上,這樣東邊和西邊就可以看的很清楚啦!被我們弄的有點皺了…但還是勉強能看的emmm…(一直以來,放在推送裡的圖片都是原圖,沒有P過修過,還是能看的對吧?給大家呈現一下真實的原貌啦!)
  • 【旅途巴士】去吹太平洋的風—臺灣環島自由行( 暑期專線 )
    花蓮 臺灣最大的縣,秀姑巒溪流向太平洋鯨豚躍出的故鄉,鬼斧神工的太魯閣是天賜的禮物。墾丁 臺灣的「天涯海角」,純淨的海景、潔白的沙灘、熱帶的風情,還有刺激的遊樂項目,絕對讓你不舍離開。高雄 旖旎的海濱風情,浪漫的蜿蜒愛河,在這裡一轉身就遇到了愛。
  • 國內遊記指南攻略,臺灣墾丁和花蓮有哪些景點推薦?
    今天就來說說中國的寶島-臺灣,臺灣只要去過一次必定會讓人流連忘返,同一個國度但是不同的制度,雖然說這同意的語言,但是給人卻有點感覺身在異國,臺灣人基本都是非常熱情,不像香港的服務更多的是皮笑肉不笑,而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臺灣最為熱門的地點,那就是墾丁和花蓮。
  • 宜蘭丨太平洋的風緩緩吹
    太平洋的風一直在吹吹開我最愛的窗
  • 「去臺灣吹太平洋の風」謝謝你,給我無法盜版的青春.
    我們走的線路是:臺北→花蓮→臺東(綠島)→墾丁(恆春)→臺北五一節,除了最後的墾丁大街,幾乎沒遇到什麼人潮。這個線路玩,真的是最人少,最地道的玩法了。事實證明,如果不想去臺北故宮/淡水/九份打卡,可以直接略過臺北,買高雄往返。這8天會更省時間玩更爽。一路住的都是民宿,各種特色都有體驗到。
  • 墾丁往花蓮沿海線 投稿作品
    經過一晚的掙扎,好吧,誰叫錢都在老婆手上,我一個人在墾丁不能生存呀,更不要說泡臺妹了~~~~~~形勢比人強,好,我軟~~~~~~~心不甘情不願地坐上了在墾丁開往花蓮的中巴
  • 騎行招募,擁抱太平洋的風!動感臺灣-中遠之星環島八日
    電影中,男主一路擁抱太平洋,一路遇到眾多人不一樣的生活,也知曉了自己的生命練習曲剛剛開始。說正事!浙商旅獨家招募:帶你去臺灣騎行環島!(自備摺疊式單車),欣賞壯觀的太魯閣,沿東海岸的太平洋一路騎行至臺灣最南端的墾丁,貓鼻頭、鵝鑾鼻燈塔盡收眼底;飽覽東線美景,體驗騎行樂趣,感受別樣臺灣!
  • 墾丁——花蓮,花東縱谷風情滿滿
    環臺灣遊,從墾丁到花蓮會經過一條經典的穿越線路——花東縱谷。一路上,車輛時而沿著海岸線縱覽浩瀚無垠的太平洋,時而鑽入中央山脈和海岸山脈之間的蜿蜒山道,縱谷內果園、茶園、稻田、牧場等田園風光,如走馬燈旋轉,美景不斷,御風飛翔般令人心曠神怡!清晨從墾丁出發,中午時分到達臺東縣著名的池上鄉。到池上肯定得一品大名鼎鼎的池上便當呀!
  • 擁抱太平洋的風
    太平洋的風歌詞:最早的一件衣裳最早的一片呼喚最早的一個故鄉最早的一件往事是太平洋的風徐徐吹來吹過所有的全部裸裎赤子呱呱落地的披風絲絲若息 油油然的生機吹過了多少人的臉頰 才吹上了我的太平洋的風一直在吹最早世界的感覺最早感覺的世界舞影婆娑 在遼闊無際的海洋
  • <行者故事> 臺灣環島騎行:追逐太平洋的風
    13天,從臺北出發途經12個地點,到臺北結束,1060公裡,這件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終於在他30歲之前完成了。  這一段旅程,不僅是一場力量與意志力的較勁,也如歌手鮑勃·迪倫《日升之屋》(House of the Rising Sun)中所唱的那般:「他從生命中得到的快樂,是一個鎮接著一個鎮的遊蕩。」
  • 臺灣東線8天7夜自由行路書,去吹太平洋的海風~
    你是否也和我一樣,期待踏上那片傲嬌又萌萌噠的寶島,感受嗲嗲的「國語」,逛夜市嘗小吃,像小清新電影一樣任性環島,去吹太平洋的海風
  • 臺灣東海岸環行│太平洋的風輕輕吹過
    這是一條可以沿路觀看太平洋海景與峭壁山色、號稱臺灣境內最美的景觀公路,也是一條逢下雨必塌方的死亡公路。前幾年轟動大陸的旅遊大巴墜崖事件就發生在這條公路,也因此讓後來的遊客鮮少涉足這裡,造就了花蓮-臺北段的臺鐵一票難求的境況。總而言之,這是一條適合冒險主義者探索的道路。
  • 周末逃離 小城花蓮:是太平洋的風徐徐吹來
    ▼到花蓮,只為了那太平洋的風徐徐吹來。蔚藍海水鵝卵石海灘的七星潭,F16戰機轟然而過。太魯閣鬼斧神工、清水斷崖絕壁萬丈是必到的景點。不期而遇的是山海之間的小城花蓮,安靜溫潤,不疾不徐,時光在這裡慢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