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原因:這首歌的曲子是用小調五聲音階譜寫,天然帶有憂傷的基因。曲子是一首歌的靈魂,必然能決定歌曲的基調。
給這首歌作曲的是著名紅歌作曲家劉熾老爺子,《我的祖國》、《英雄讚歌》等著名歌曲都是出自他的手筆。
他還有一個身份——著名作曲家冼星海的徒弟,後者一曲《黃河大合唱》氣吞山河。
另外一點,這首歌的歌詞其實也很有特點:
讓我們蕩起雙槳
小船兒推開波浪
海面倒映著美麗的白塔
四周環繞著綠樹紅牆
小船兒輕輕飄蕩在水中
迎面吹來了涼爽的風
紅領巾迎著太陽
陽光灑在海面上
水中魚兒望著我們
悄悄地聽我們愉快歌唱
小船兒輕輕飄蕩在水中
迎面吹來了涼爽的風
做完了一天的功課
我們來盡情歡樂
我問你親愛的夥伴
誰給我們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小船兒輕輕飄蕩在水中
迎面吹來了涼爽的風
把北海公園的景色寫的如詩如畫,讓人仿佛身在其中一般,而且並沒因為是兒歌就寫的特別稚嫩,相反「做完了一天的功課,我們來盡情歡樂」這樣的句子有一種把兒童當做小大人尊重的感覺。
作詞的是著名的填詞大師喬羽老爺子,大家耳熟能詳的《讓我們蕩起雙槳》、《我的祖國》、《劉三姐》、《人說山西好風光》、《牡丹之歌》、《難忘今宵》、《大風車》等等都是老爺子的作品,沒有一首不是經典。
第三,這首歌是 1955 年電影《祖國的花朵》的插曲,這部電影本身講的就是小學班集體裡的學生熱心幫助班裡的兩名後進學生,最後大家一起加入少先隊、帶紅領巾的故事。劇情本身積極陽光又感人,充滿正能量。
而《讓我們蕩起雙槳》這首歌作為電影的插曲,本身必然要與電影的基調一致,所以我們能從歌曲裡聽出陽光活潑又感人憂傷的矛盾感,正是這種矛盾感締造了這首歌獨一無二的美。
最後一點。這首歌代表了幾代人的童年甚至少年,從 1955 年橫空出世,幾乎所有中國人都會哼哼幾句。
歌曲本身被錄入小學音樂教材,歌詞還被小學語文教材引錄,很多八零九零後都該記得這張課文插圖:
不知道有沒有人看過電視劇《正陽門下》,韓春明和蘇萌就去過北海公園划船,讓我們蕩起雙槳的音樂也多次在劇中響起,引起幾代人的共鳴:
我們為什麼懷舊?因為現在過的不如小時候/年少時開心快樂。
我們為什麼不快樂?因為生存的重壓、因為人際關係難處、因為人性本身重利輕義……
而童年的我們不用體驗生活的壓力,不知道人心的險惡,在孩子心中:世間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未來的一切都是可期的!
童年,童年,就是童話般的年華……而童話在成人世界中是不存在的……
致敬《讓我們蕩起雙槳》,致我們永遠回不去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