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出韻是怎麼產生的?看後不覺令人拈花一笑

2020-12-25 左手詩詞右手書畫

詩詞出韻是指在律詩偶句韻腳上不用本韻之字,或落韻,或竄韻,或走韻,而用鄰韻或它韻中的字。出韻與格律詩要求一韻到底是不相合的,應是詩家大忌。

我認為詩詞出韻的產生可能有三種以下情況:

第一:初學詩詞者練筆時,可能出韻。他們對韻腳或平仄的概念模糊,再加上也不熟練,在寫作實踐中可能偶爾有出韻現象。所以啊,詩詞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創作時儘量避免出韻,要養成習慣先去查韻部,甚至用心認真地背下來那些常見的,運用時才會更得心應手,手到擒來,繼而也會妙筆生花,技高一籌。因為任何一種學習和進步,都是一個從「零」到「有」,再從「有」到「好」,再從「好」到「優」,再從「優」到「精」,只要是堅持不懈,只要是博採眾美,只要是勤學苦練,以後都會日漸好轉,都會從一個量的飛躍到一個質的飛躍。

第二:某些詩詞名家在一些特定場合或特定氛圍裡即時、即景、即興而寫的作品,可能有出韻現象。因為文中的胸襟博大、情懷真摯、境界高遠等,也可能不會妨礙它成為令後人傳誦的千古名篇。清代袁枚在他的《隨園詩話》裡說:「太白鬥酒詩百篇。東坡嬉笑怒罵,皆成文章,不過一時不到語,不可以詞害意。」

第三:也有詩詞高手在創作時,偶爾是為了追求其中的意趣,而不得不而為之,所以,意趣盎然了,詞句也自然是末事。《紅樓夢》裡黛玉道:「正是這個道理,詞句究竟還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緊。若意趣真了,連詞句不用修飾,自是好的,這叫做不以詞害意」。

總之,詩詞出韻的三種可能,看後是不是不覺拈花一笑呢?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出韻、兼韻、孤雁出群、孤雁入群、葫蘆韻、轆轤韻?
    前幾天遇到了這個問題:詩詞出韻是怎麼產生的?前言作詩的時候,押韻出問題,不僅僅現代人有這種情況,在古代也有。例如科舉的時候,就有舉子出韻(也叫做落韻)。甚至古代的大詩人如蘇軾、杜甫、元稹、黃庭堅等人也會有這種現象。
  • 詩詞:驚風翻甲子,落葉正知秋。隨墨丹青妙,禪心不覺愁
    隨墨丹青妙,禪心不覺愁。文/太極雷五言絕句 詩配畫秋山一筆禪,箋葉賦怡然,鵲犬唯知己,胸懷可問天。秋思(中華通韻)文/郭金海一葉已知秋,登臨上翠樓。題詩寄明月,書我晚思愁。文/大樹飄物存生命,臨終當另尋。上桌書禪意,飛外報秋音。
  • 詩詞從0入門③:押韻,一文讀懂詩詞押韻、步韻、出韻等知識點
    詩詞從0入門第三課:押韻前節回顧前面的兩節內容,我們主要講了詩詞中的四種聲調、106部《平水韻》表,以及平仄的定義與使用。這些內容是詩詞的基礎,非常簡單。今天,我們主要來講另一個詩詞的重要基礎——押韻,簡單且重要的知識點。
  • 拈花一笑,散了紅塵過往(美到心碎)
    《拈花一笑,散了紅塵過往》文:紅顏魔尊「走過人生四季,回歸生活返璞歸真的樣子。」愜意江南,欣喜地看萬物萌生,穿過雨霧煙波, 悠然見葉落的詩意漫遊,穿過冬的寒涼,看到落滿寒霜的枝頭,花,堅強的盛開,不禁感嘆生命。我想,生命的生生不息就如花的綻放,人生的清幽雅致大抵如此。/02/在一紙蒼涼裡,有情無情間,如花的心思千迴百轉,做了自己筆下的煙花浪漫,深情款款。
  • 世間紛紛擾擾 , 不如拈花一笑.
    苔蘚✎微信號:taixian007園藝 | 苔蘚 | 微景觀 | 傳統文化 | 庭院情懷 | 視覺新浪微博ID:行行之沙縱有三千煩惱,不如拈花一笑想留住的,怎麼拉也拉不住,總會走開。人生如河,該來的總會來,該走的又總會漂走。淡定地面對,靜靜地接受而不是牴觸。無論喜憂,其實僅僅只是當時的一種「觀念」。換一個角度,活在當下最好。
  • 以《靜夜思》為題,詩詞高手與人工智慧比賽寫詩,結果人類輸了
    古詩詞從來都不是能輕易完成的,除卻自己需具備一定的詩感與豐厚的學識之外,創作詩詞還需要投入真實的情感,能使讀者在字裡行間看到作者的笑容或眼淚,感受他的溫度,觸及他的靈魂,那些流傳千年的經典名篇莫不是如此。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既不能太老土,也不能太炫技,各取個中間值,才是君子之道,也是創作之道。
  • 初學者必看:關於詩詞「押韻」,你應該知道的都在這裡了
    但是近體詩的押韻,原則上必須嚴格地只用同一韻部的字,即使這個韻部的字數很少(稱為窄韻),也不應參雜其他韻部的字,否則叫做出韻。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韻,可以借用鄰韻。因為首句本來可押可不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比如《軍中醉飲寄沈八劉叟》:酒渴愛江清,餘甘漱晚汀。
  • 「拈花一笑」書法名家《心經》作品雲上展·微拍專場啟幕
    拈花一笑,眾家雲集,抄經得意,意在言外,以心印心,遇見彼此。八位書法名家傾情助力,「藝周雅集」微拍堂曼妙呈現……「拈花一笑」——書法名家《心經》作品雲上展·微拍專場主辦單位:《藝周刊》結拍時間:2020年7月5日晚23時參展名家(按姓氏筆畫排序):王應際 王家澤 江壽男 張 偉 蘇定策 範文才 趙忠仁 袁 術註:拈花一笑
  • 元氣滿滿的哥哥,看到最後不覺產生不滿情緒,太令人不公了
    這一期看下來的歡樂其實不比前兩期少,但確實也是讓人看到最後漸漸地產生了不開心且不滿的情緒,太令人不公了。觀眾在看的過程中,確實也是好幾次都提心弔膽的,生怕哪一位人被撞得拐到腳或者碰到頭了特別是在楊洋跳起來吃薯片,舅舅王耀慶從側面的那一撞擊,真的是太令人驚心膽戰了。
  • 夜闌心事端來瘦,不覺樓前已春風;眼兒媚八首,誰起情思月明中
    夜闌心事端來瘦,不覺樓前已春風。翻開一篇寫在時光裡的素箋,繾綣的詩句映入眼帘,低眉處相思繞彎著眉梢。寂寞染相思,闌珊滿心窗。春意裡淺吟低唱,我不知這份思念會持續多久,只知它會依著春的脈絡活色生香。今時夢裡誰心碎?明朝心上月明中。在花事盛開時,描繪它所有的美麗,為你珍藏所有的記憶。在淡淡墨香裡,走進相遇的時光。
  • 冷眼看人生詩詞|痴情有誰知,幾度朱弦斷
    [霜天曉角 林逋譜]詞/冷眼看人生重門緊鎖。臨窗觀漁火。雁過西樓不住,誰還記,痴痴我?衣破。隨地臥。有詞誰唱和?[鷓鴣天 晏幾道譜]詞/冷眼看人生楊柳啼鶯碧水流。桃源邂逅共蘭舟。長詞短句西廂裡,琴瑟和鳴扇掩羞。闌幹倚,月如鉤。萬千愁緒上眉頭。
  • 陳其旭 || 毋需修飾,水墨不覺有所悲愴
    水墨三清山雲煙別在腰間,潑墨奇松怪石猴頭杜鵑長著鳥的翅膀棧道高懸,松鼠時常出沒司春女神與巨蠎的愛情傳說月圓月缺,必須添上一筆比塵埃大小草小,風雲不管凡間名利、恩怨,涼亭裡佇立的人面目模糊,常被歲月複製罷了喧鬧,不想說出的秘密毋需修飾,水墨不覺有所悲愴
  • 【詩詞鑑賞】十首冬景的詩詞,冬天的景色,在最美的詩詞裡!
    在古人的詩句中,從來不缺少冬天景色的詩詞,十首冬景的詩詞,冬天的景色,在最美的詩詞裡!  江神子-冬景  宋-蘇軾    相從不覺又初寒。對樽前,惜流年。  風緊離亭,冰結淚珠圓。  雪意留君君不住,從此去,少清歡。  轉頭山上轉頭看。
  • 【詩詞鑑賞】八首有關深冬的詩詞,溫一盞冬韻驅寒!
    敲冰自換甆瓶水,浸取梅花仔細看。 深冬 明-謝晉 年華看漸老,詩興轉無窮。 更約尋梅伴,還依曝背翁。 艱難經歷遍,不覺尚飄蓬。 深冬坐雨 清-王蘋
  • 令人讀來便動容的詩詞
    令人讀來便動容的詩詞 長街長,煙花繁,你挑燈回看 短亭短,紅塵輾,我把蕭再嘆 5.
  • 【當代詩詞】張帆||寺靜了無塵念起,山高自有白雲來
    【作者簡介】張帆,網名看牛人,浙江寧波象山人,現為【石屋詩舍】創始人。詩聯作品曾在第一、二、三屆《中國百詩百聯大賽》中獲獎,其中許多詩聯作品被鐫刻在各地亭臺、牌樓、崖壁上。看慣西湖無景色,風光總覺不如家。 鄉愁陌上秋風誰斷腸?長亭寂寞落斜陽。笛聲一起天涯遠,明月江南是故鄉。寄思一份情緣兩地痴,相思總在月明時。
  • 給學渣看《中國詩詞大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當時,武亦姝與對手圍繞「月」字吟詩,她說出「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之後,被提醒這句詩重複了。飛花令有時間限制,非常考驗參與者的詩詞積累和心態,上一場選手王婷婷落敗,就是因為被提醒重複之後,腦袋瞬間空白。
  • 在詩詞中讀懂「打不倒的蘇東坡」
    蘇軾的一生,三起三落,令人感嘆,令人唏噓,更令人欽佩。蘇軾,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上的治水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影響跨越時空、跨越地域。今天下午,新一代「故事大王」凱叔來到學而思網校大師課直播間,通過講解蘇軾的經典詩詞,展示蘇軾一生中三次大起大落,為全國的青少年送上一份成長的禮物。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在線課堂」進行了全程直播。
  • 【魅力展示】《穿越紅樓·你我同夢》詩詞舞會之一---玩家賀壽亞伯陽
    思緒難休,一任秋霜鬢上流。 燈前孤影,忽得卿言如夢醒。錦上添花,擇日迎紈回我家。沖天旭日好風華。香菱西江月·賀伯陽生辰襲人浣溪沙·壽伯陽 翰海詩心總一家,聽風約月卷香紗,擎杯不問品何茶
  • 康震,中國詩詞大會的嘉賓評委,有人說他是徒有其表,你怎麼看?
    就康震而言,他是大學教授,有學術專著且擔任了詩詞大賽的評委,因此宜稱之為學者。作為學者,要看其教學與著作學術水平的高低而作出判斷。但這兩方面,我們都無從知曉,不便妄下結論。我們所能判斷的依據,只是他在詩詞大會上的點評。就他的點評而言,根據前人的研究成果,講解清哳、流暢而準確,較好地傳達了詩詞的意蘊及技巧,作為評委是合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