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從0入門③:押韻,一文讀懂詩詞押韻、步韻、出韻等知識點

2020-12-25 青樓詩社

詩詞從0入門第三課:押韻

前節回顧前面的兩節內容,我們主要講了詩詞中的四種聲調、106部《平水韻》表,以及平仄的定義與使用。這些內容是詩詞的基礎,非常簡單今天,我們主要來講另一個詩詞的重要基礎——押韻,簡單且重要的知識點。

押韻是什麼

押韻,是在詩詞、歌、曲中常用到的寫作手法,具體做法,是將韻部相同的字,放在詩詞或歌曲中的特定位置,一般是在句末,從而使文字讀起來順口、舒暢,並且有一種音樂感。這種手法,就叫做押韻,也叫壓韻,或諧韻。

寫格律詩(絕句、律詩),是非常講究押韻的,甚至可以說,押韻是寫詩的第一要素。

押韻押的是什麼韻?

在古代,有專門負責管理聲樂的官方部門,會有專職的人員頒布指導押韻的手冊,各朝各代都有不同,使用度和認可度最高的是《平水韻》,這是後人歷經數代,以唐人用韻為基礎,整理而成,共106個韻部,具體可查看之前關於平水韻的章節。

什麼詩需要押韻

我們在開篇中講過,詩分為古體詩、近體詩、現代詩。

古體詩是隋唐以前不拘格律、不限長短的古風,如詩經、楚辭、漢樂府以及魏晉大部分詩詞,其實從詩經開始,老祖先們就已經有了押韻的概念,知道將同韻的字放在不同句的末尾,讀起來或者唱起來會有一種不一樣的韻味,如:

關關雎,在河之窈窕淑女,君子好

這個類型的詩詞,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押韻規則,所以押韻相對寬鬆,可以押鄰韻,就是相鄰相似韻部。並且一首長詩可以換不同的韻,如白居易的《長恨歌》,雖創作於盛唐時期,但是風格並非絕句和律詩,屬於樂府類型,是古風,中間更換了幾次韻腳。

近體詩(律詩,絕句)有嚴格的押韻標準,不能脫離既定的規則,否則,就不能說自己所寫的是一首格律詩(今人學習的詩,主要是格律詩)。

押韻的規則

一、首句,可以押,也可以不押韻

一般來說,絕句和律詩的第一句,都是可押可不押韻,不過也有一些業內習慣,常見的是五言詩首句不入韻,七言詩首句入韻,不過這個沒有明確規定,首句押韻不押韻,都可以。

舉例:

首句入韻

涼州詞.其一王之渙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這裡我們可以看出,「間、山、關」三個字,是屬於同一個韻部,【上平十五刪】,第三句的「柳」字不押韻。

首句不入韻

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這首詩一三句,不押韻,二四句押韻,不過有個點需要解釋一下,「流」和「樓」這兩個字,在今天的發音中,是不同韻的,但是在《平水韻》中,都屬於【下平十一尤】,是押韻的。

二、偶句必押韻

絕句的二四句,律詩的二四六八句,必須要押韻,無論首句是否押韻,偶數句最後一字必須押韻。

絕句舉例: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這首七言絕句,一二四句押韻,【下平二蕭】

相關焦點

  • 一文搞懂「押韻」
    任何詩歌都要求押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不同者,對於押韻的限制多與少、嚴與寬的不同而已。這也是詩歌同其它文學體裁的最大分別。古人通常使用官方頒布的專門指導押韻的書,如《唐韻》、《廣韻》、《禮部韻略》、《佩文詩韻》、《詩韻集成》、《詩韻合壁》等,以南宋王文鬱撰的《新刊韻略》最為流行,即世人所謂之【108部平水韻】。
  • 初學者必看:關於詩詞「押韻」,你應該知道的都在這裡了
    任何詩歌都要求押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不同者,對於押韻的限制多與少、嚴與寬的不同而已。這也是詩歌同其它文學體裁的最大分別。古人通常使用官方頒布的專門指導押韻的書,如《唐韻》、《廣韻》、《禮部韻略》、《佩文詩韻》、《詩韻集成》、《詩韻合壁》等,以南宋王文鬱撰的《新刊韻略》最為流行,即世人所謂之【108部平水韻】。
  • 關於「押韻」,你應該知道的都在這裡了(收藏)
    任何詩歌都要求押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不同者,對於押韻的限制多與少、嚴與寬的不同而已。這也是詩歌同其它文學體裁的最大分別。古人通常使用官方頒布的專門指導押韻的書,如《唐韻》、《廣韻》、《禮部韻略》、《佩文詩韻》、《詩韻集成》、《詩韻合壁》等,以南宋王文鬱撰的《新刊韻略》最為流行,即世人所謂之【108部平水韻】。
  • ​黃鶴詩苑·詩詞講座‖第04課:詩詞押韻
    有一些字是押韻的,有一些字怎麼也不押韻。如:波bo 婆po 車che 遮zhe 蛇she 螺luo 錯cuo,大家注意看,婆po 蛇she 螺luo是押韻的,波bo和車che是押韻的,但是,「波bo 」與「蛇she 」;不押韻了,「婆po」與「車che」也不押韻了;大家要慎重拈韻。
  • 抑揚頓挫:詩歌押韻的規則是什麼?
    什麼是押韻 押韻,就是把韻母相同或接近的字,按一定的規律排列在句子的末尾,這叫韻腳或韻字。一般來說,詩詞的雙數句子的末尾,必須押韻。
  • 什麼是出韻、兼韻、孤雁出群、孤雁入群、葫蘆韻、轆轤韻?
    前幾天遇到了這個問題:詩詞出韻是怎麼產生的?前言作詩的時候,押韻出問題,不僅僅現代人有這種情況,在古代也有。例如科舉的時候,就有舉子出韻(也叫做落韻)。甚至古代的大詩人如蘇軾、杜甫、元稹、黃庭堅等人也會有這種現象。
  • 詩詞出韻是怎麼產生的?看後不覺令人拈花一笑
    詩詞出韻是指在律詩偶句韻腳上不用本韻之字,或落韻,或竄韻,或走韻,而用鄰韻或它韻中的字。出韻與格律詩要求一韻到底是不相合的,應是詩家大忌。我認為詩詞出韻的產生可能有三種以下情況:第一:初學詩詞者練筆時,可能出韻。他們對韻腳或平仄的概念模糊,再加上也不熟練,在寫作實踐中可能偶爾有出韻現象。
  • 詩詞從0入門④:格律,什麼是句內平仄交替,簡單易懂,值得收藏
    詩詞從0入門④:格律,什麼是句內平仄交替前面的章節,主要講了押韻與平仄,這是寫詩的基礎內容,非常簡單易學,沒有看到的同學,可以返回專欄查看。一、格律格律——近體詩(格律詩)的寫作規則。自南北朝時期逐漸產生,在初唐時期定型,成熟於中晚唐時期,格律對寫詩有著十分嚴謹的要求,對字句的字數、平仄、押韻和對仗等方面,都有嚴格的規定。具體分為:字數固定、押韻、平仄交替、對句相對,鄰句相粘、孤平、三連平、拗就。
  • 真是蘇軾不會押韻嗎?那是我們在用滯後的韻書去看宋詞
    真是蘇軾不會押韻嗎?那是我們在用滯後的韻書去看宋詞文|鄭萬才經常有詩友問我,如何看待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韻腳「壁」字出韻的問題。甚至有人以此為由,說蘇軾的這首詞就出韻。要了解一首詩詞是不是押韻,首先我們就得知道它的韻腳到底是什麼。這是判斷是不是押韻首先要走的第一步。離開這一步,是無法進行下去的。蘇軾這首《念奴嬌•赤壁懷古》的詞,韻腳是:物壁雪傑發滅發月知道了韻腳後,我們就應該知道這些韻腳上的字,到底屬於什麼韻部。
  • 韻母o押韻的字、詞組、成語、詩詞、歌詞
    o押韻的字:肟 , 抹 , 拓 , 跺 , 莫 , 怍 , 秣 , 洛 , 寞 , 獲 , 犖 , 惑 , 偌 , 酢 , 做 , 籜 , 禍 , 箬 , 硪 , 錯 , 鍩 , 鑊 , 茉 , 柝 , 墮 , 若 , 諾 , 輟 , 魄 , 貨 , 齪 , 搠 , 祚 , 舵 , 迫 , 搦 , 碩 , 沃 , 陌 , 厝 , 摞 , 雒 , 藿 , 驀 , 弱 , 破
  • 為何讀唐詩宋詞還押韻呢?
    所以,古詩詞,我們能夠讀懂,並不奇怪。古人的讀音的確與現代讀音有了不小的區別,但是,為什麼我們讀唐詩宋詞還押韻呢? 一、有的押韻,有的不押韻 有的詩詞,用普通話讀,是不押韻的,有的用普通話讀,是押韻的。
  • 是蘇軾不會押韻,還是我們在用滯後的《詞林正韻》去看宋詞
    真是蘇軾不會押韻嗎?那是我們在用滯後的韻書去看宋詞文|鄭萬才經常有詩友問我,如何看待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韻腳「壁」字出韻的問題。甚至有人以此為由,說蘇軾的這首詞就出韻。那麼,真的是蘇軾不懂得押韻,連出韻都不知道嗎?
  • 詩詞賞析,如何正確劃分詩詞的節奏及找準詩詞韻腳
    正確地誦讀詩詞,有兩點格外重要,一是能正確地劃分詩詞的節奏,這樣確保將詩詞的內容讀正確;二是能找準詩詞的韻腳,這樣確保讀出詩詞的韻律。一、正確地劃分詩詞的節奏,有以下兩個方法:第一,音節劃分法比如,四至七言詩按音節劃分的節奏類型一般為:四言詩,如「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 如果是詩為什麼讀起來不押韻?
    我們中國人大多從小學習過詩詞,有這樣一首詩和《靜夜思》、《詠鵝》一樣家喻戶曉,但是這首詩為什麼讀起來好像有點彆扭呢?仔細分析,原來是因為前幾句讀起來不押韻,那麼這首詩為什麼前面讀起來不押韻呢?不押韻的還叫作詩嗎?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 拼音由cui改成shuai後不押韻,失去韻律美?拜託念完全詩再說!
    慶幸自己一直是用粵語來念課文和詩詞,所以沒有發生過這個困擾。 本來那首詩「斜」、「家」和「花」3個字都押韻的,現在只有2個了,念起來就沒那麼朗朗上口了。甚至會讓學生們覺得那些詩詞也不咋滴,會認為都是被吹捧出來的吧,像那個四大美人一樣。
  • 詩學概要押韻
    如「東、公、空、通、同、聰、烘、紅、隆」等字,皆以(ㄨㄥ)為收音,即同屬一韻。而取「東」字為代表,稱之為「東」韻。又如「先、天、填、年、千、煎、綿、延、前」等字,皆以(ㄧㄢ)為收音,亦同屬一韻,而取「先」字為代表,稱之為「先」韻。而將某些詩句之末尾,用上同韻之字,即稱為押韻。如王之渙之【登鸛雀樓】詩: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 詩詞課堂|詩詞創作有關知識淺議|楊衍忠
    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山東省詩詞學會會員、泰安市詩詞學會副會長、泰安市楹聯藝術家協會副會長、肥城市詩詞學會會長,系釣月詩派創始人。曾策劃並贊助出版《藏書勝地陶南別墅》一書,個人著作有詩集《桃源釣月》《眉園韻》等。
  • 《品味詩詞群》總第一十五期——步韻專輯
    《品味詩詞群》總第一十五期——步韻專輯 滁州西澗 唐·韋應物 七絕 仲夏夜雨 ——步韻韋應物《滁州西澗》 文/趙富有 驟雨狂風相伴生,閃光過後聽雷鳴。 柳枝不耐頻蹂躪,隔日還看南北橫。
  • 推薦10本學詩詞必讀書本,讓你更懂詩詞寫作
    然而,也有很多人喜歡詩歌,但詩歌押韻的概念卻很模糊。本文介紹了十本詩歌朗誦和創作的書籍,旨在揭示詩韻之謎,旨在引導廣大熱愛詩歌文學的朋友,真正領悟詩歌的魅力,為詩歌的鑑賞和寫作打下一定的基礎。(文末有彩蛋,不要錯過哦)1.
  • 商丘市詩詞學會王文正作品一一雙迎喜作桂花吟步韻葛霞
    第1137期雙迎喜作桂花吟步韻葛霞文/王文正 大地塗金樹染黃,花開庭院透芬芳。附原玉:桂花吟文/葛霞燦若金星滿樹黃,深秋溢韻壓群芳。推窗葉影搖牆壁,臨案花魂落草堂。自是嬌柔驚豔絕,無須窈窕泛靈光。系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商丘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商丘市詩詞學會副會長、睢縣作家協會主席、《豫東詩詞》副主編。寫作並發表詩詞1000多首和散文50多篇,編輯出版有《怡仁齋存稿》《怡仁齋詩文集》《北湖的記憶》各一部、主編《歷代詩人詠睢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