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藝術寶庫中給我們留下了許多詩詞,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詩詞賞析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們在賞析詩詞的時候離不開朗讀,正確的朗讀就需要正確的劃分詩詞的節奏,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談談在語文學習或者詩詞賞析的過程中如何正確劃分詩詞的節奏及找準詩詞的韻腳。
正確地誦讀詩詞,首先要讀準詩詞中的生僻字、多音字、通假字。其次,要讀出詩詞鮮明的節奏、優美的韻律和恰當的重音,體會詩詞的音樂美。
正確地誦讀詩詞,有兩點格外重要,一是能正確地劃分詩詞的節奏,這樣確保將詩詞的內容讀正確;二是能找準詩詞的韻腳,這樣確保讀出詩詞的韻律。
一、正確地劃分詩詞的節奏,有以下兩個方法:
第一,音節劃分法
比如,四至七言詩按音節劃分的節奏類型一般為:四言詩,如「水何/澹澹,山島/竦峙」。五言詩,如「歸雁/洛陽/邊」;「海日/生/殘夜」。七言詩,如「幹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
第二,意義劃分法
因為有些詩句是從音節上劃分是行不通的,比如,「七八個星/天外」,便不能讀成「七八/個星/天外」。這時,就要根據意義加以調整,按照句子的結構特點予以劃分。也就是說,不能將一個有完整意義的詞分開,這樣,便可避免讀破詞語。在實際運用中,我們要注意以意義劃分法為主,以音節劃分法為輔。
二、找準詩詞的韻腳,有以下三個方法:
第一,了解古詩詞押韻的基本規律
在古詩詞中,古體詩一般有一個或多個韻,而且押韻的方式比較自由,可以偶數句押韻,也可以奇數句、偶數句都押韻。而近體詩(絕句、律詩)每首隻能用一個韻,而且,只在偶數句押韻,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聲也就是現代漢語中第一聲、第二聲收尾的則押韻,以仄聲也就是現代漢語中第三聲、第四聲收尾的則不押韻)。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餘的奇數句都不能押韻。詞和曲的押韻,和古體詩一樣比較自由,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詞和曲都是一韻到底。
第二,注意了解一些常見字的古音
比如,如果知道「野」字的古音念「yā」,你便能找準《敕勒川》這首樂府詩(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韻腳是「下」、「野」和「蒼」、「茫」、「羊」。
第三,注意了解哪些相似的韻母在古韻書中屬同一韻部
如ue和ie屬同一韻部,a,ia,ua屬同一韻部,還有en,in,eng,ing,ong也屬同一韻部,等等。
三、命題規律
正確劃分詩詞節奏,是初中語文詩歌賞析的考點之一。題型一是用「/」線劃出詩歌的朗讀節奏。題型二是填空,找出詩詞中的韻腳,即詩詞中押韻的字。
四、備考策略
1.熟悉詩詞節奏的劃分方法。
2.熟悉詩詞曲押韻的規律。押韻的字通常都放在句尾,所以便叫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