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清宮位於西安臨潼區,建於唐初,原是唐代帝王外出遊玩的臨時別宮。華清宮極盡繁華奢侈,楊貴妃洗澡的華清池是人人耳熟了,很多人千裡迢迢地跑到華清宮,最想看一飽眼福的就是楊貴妃用溫泉泡身子的大澡盆。
白居易著名的《長恨歌》就敘說了唐玄宗和楊貴妃享樂於華清池的沉迷,其中一句「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可謂刻畫得入骨三分,流傳千古。
說歸說,罵歸罵,華清宮還是華清宮。嘉佑三年戊戌(公元1058年)48歲邵雍出遊陝西時,也住到原先的華清宮舊地,特別寫了《宿華清宮》一詩。
邵雍詩詞:
宿華清宮
邵雍(北宋)
天寶初六載,作宮於溫泉。
明皇與妃子,自此歲幸焉。
紫閣清風裡,崇巒皓月前。
奈何雙石甕,香溜尚涓涓。
詩詞賞析:
唐朝天寶六年(公元747年)時,華清宮作為一處離宮依溫泉而建。唐明皇李基隆與楊貴妃在這裡淋浴玩樂,連日子都忘記了。紫金閣矗立在清風裡,一輪皓月掛在崇嶺山巒間。華清池那一對石水缸上,香香的水似乎還在滑溜溜的石頭上流淌。
唐未時農民起義四下蜂湧,華清宮也就慢慢地破落了。天福年間時華清宮變成了一處道觀,改名為「靈泉觀」。仁宗慶曆末年(1048年),宋仁宗御賜開封劉子顆以法號「凝真大師」,授「靈泉觀」觀主。原華清宮舊地得以修繕,成為一處道觀和驛站,供往來官員憑弔關中勝景時落宿。邵雍這時正遊歷陝西古蹟,於是住宿到了靈泉觀。
邵雍住在靈泉觀,夜晚時分,閉目就是唐帝李基隆與楊貴妃在這裡的快活場景,粒粒入目,真是愛美人不愛江山。邵雍這首詩是典型的不求對仗詩,「天寶初六載,作宮於溫泉。」似乎就是5個字連在一起,也不押韻或有奇巧。這首詩非常平和,就跟平常講話似的,大拙如巧。最後一句「奈何雙石甕,香溜尚涓涓」充滿了濃厚的詩意。
華清池餘香襲人,要抵制誘惑啊,也許這就是邵雍最想說的話。
作者:李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