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離婚率不斷上升,未成年人的教育與撫養、婦女權益保護、老年人贍養等社會問題頻發,社會關注度逐漸提高。針對現狀,新疆木壘縣人民法院從審判實際出發,認真總結家事糾紛案件的特點和案件審理中面臨的問題,從組建專業團隊、出臺審判制度到完善審判設施,努力營造寬鬆、緩和的家事審判氛圍,進一步提升家事審判的「溫馨」和「柔情」,打造了「圓桌式」家事審判法庭。
精細化服務營造溫馨氛圍。走進該院家事法庭,「家和萬事興」幾個大字格外醒目,懸掛得以「和」為主題的標語等設施布置的井井有條,桌籤也由冷冰冰的原告、被告,變成了夫與妻、父與子等溫馨的家庭成員稱謂。同時,該院在家事法庭採用圓桌審判的形式,有著濃厚的「家」文化的溫馨環境消除了當事人的緊張和牴觸心理,為成功化解家事矛盾無形中加了分。正是從當事人的角度出發將服務做得更精細,才更加彰顯了該院家事法庭的魅力。
信息化設備保障糾紛化解。該院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推進家事審判機制改革在實踐中的應用,促進家庭矛盾糾紛化解,經過實踐探索,建立了有特色的科技家事審判法庭。為促進庭審公開,該法庭進一步完善庭審錄音錄像和庭審直播設施系統,實現法庭同步錄音錄像功能。審判席配置電腦顯示器與書記員電腦同步連接,實時查看書記員庭審筆錄錄入情況,提高庭審筆錄精準度。還配備了印表機、掃描儀等設備,相關材料當庭列印、相關證據當庭掃描,使庭審更加規範、高效。
特殊化調解邂逅「柔性」情懷。該院家事法庭注重將法律權威的「剛性」與法官情懷的「柔性」相結合,以法官的「親和橋梁」來緩解當事人之間的隔閡,將服務的觸角延伸到庭前判後。通過實行「四步」調解法,即聆聽當事人傾訴、引導當事人回首往事、鼓勵當事人承擔起重築幸福家庭的責任、指導當事人學習溝通技巧,幫助案件當事人修復家庭感情。
「家事糾紛涉及情感處理,與普通民事案件不同,需要更多溫情的司法,家事法官不僅僅是一名糾紛的裁判者,同時也是一個社會公序良俗的引導者。」該院審委會專職委員張素霞說。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審理好家事案件關係到家庭和睦、社會和諧。木壘縣人民法院立足實際,服務大局,不斷探索和創新,力爭將家事審判工作做得更細、更實、更好,切實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優質的司法服務,推進家事審判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