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恨歌》中「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一句,可以說是古往今來有名的情話了,哪怕它的出處《長恨歌》本身的結局卻並不怎麼美好。不過今天的主角不是楊貴妃,而是另一個人。
當你聽到這首歌開頭的唱腔時,是否有些疑惑——它似乎並不是現如今主流的唱法,它的唱腔似乎又被歲月風化過的滄桑感。那麼,你願意來和我一起慢慢了解一下它背後的故事嗎和它這種唱腔的原因嗎?
2014年,微博上有位叫「捌捌捌捌捌捌捌捌爺」的網友求助,希望能有人幫她八旬的外公了卻多年的心願:「我外公被查出肝癌晚期,正在住院。我希望他能看到大家的祝福,也希望求古風圈的大神能為他唱一首《長恨歌》。」老人叫王之煬,是新中國第一批放射科醫生,也是當年最年輕的主任醫師,當時已是85歲高齡。據介紹,老人小時候的國文老師,是一位考過前清科舉的秀才,教過他許多樂府詩詞和曲調。王之煬老人不僅喜歡這些古詩詞,也酷愛音樂,至今都會演唱。
老人被查出肝癌晚期,在醫院接受治療時,這些樂府的曲調卻一直在他腦海裡揮之不去。老人特別希望能夠有人把這些曲調編寫成曲,並演唱出來。
因此老人的外孫女在9月13日那一天,將老人的身穿病服的照片和手寫的譜子發到微博上,希望有古風圈的大神幫她爺爺完成這個心願。
微博發出後,很快得到數萬網友的支持,不僅姚晨轉發微博呼籲,製作人、填詞人EDIQ及紅塵等人也在看到微博後,在短短幾天內就迅速的完成了歌曲《長恨歌》的編寫、錄製及混音。由於是為了幫老人完成一個心願,有很多音樂人都為了老人編曲演唱,故版本眾多。音頻怪物、五色石南葉等音樂人都紛紛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製作人EDIQ坦言:「這麼多人關注,不是因為它是一件有名利可圖的事。只是想幫老人完成一個心願,大家都愛古文化,我很欽佩王之煬老人。
編曲人丟子也說:「相同的唱段在反覆中若想帶來不同的呈現則對編曲有著很高的要求,現代編曲可能需要以樂章的形態來演繹,其他版本也十分優秀。我和每個人都一樣,只是希望能儘自己的綿薄之力,希望老人能早日康復。」而這首歌前面這段就是老先生唱的。此事件後《長恨歌》版本逐漸增多,如果接受不了老人的古曲調子,可以嘗試聽聽別的版本。
由於五色石南葉的這首收錄了老先生唱的片段,而且和自己的演唱巧妙結合在了一起,真的讓人眼前一亮,所以我選了這首來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