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思一刻·浙江:網際網路上,你以為的或許不是你以為的!

2020-12-22 新華網客戶端

在網際網路時代,人們接受和發布信息變得尤為容易。社交媒體放大了網民的聲音,大數據智能算法也在迎合用戶使用習慣。不過,網絡中的各類信息令人眼花繚亂,各種評論、小道消息鋪天蓋地,稍有不測便淹沒在信息的洪流之中。「假作真時真亦假」,有時候被歪曲被誤讀的信息比真相更加大行其道。

今年8月初,杭州女子吳女士(化名)取快遞時遭偷拍並被造謠「出軌快遞小哥」,事件在網絡上大肆傳播,令其備受困擾,遭遇「社會性死亡」。造謠者雖然道歉了,可並無誠意,且拒絕賠償。4個月過去,被網絡謠言折磨的小吳提起刑事自訴,讓法律給她一個「說法」。12月14日,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對該案立案受理。

據新華睿思系統分析,杭州吳女士「出軌快遞小哥」事件在網絡上提及頻率較高的熱詞為:網絡平臺、造謠、傳播、低成本、維權。其中12月16日是信息發布的高峰期,發布信息量為14360。網友們對於此事關注度極高,據最新的結果顯示,網民在事件的情緒分布中,其中情緒「怒」佔比最大,其次為情緒「不悅」,佔比分別為38.99%和18.49%。多數網友在網絡上發聲:「支持小吳,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繪聲繪色」的謠言終究擋不住公眾對於真相的追尋。12月16日,新華網發布《杭州女子取快遞被造謠事件調查》,僅一天不到,閱讀量已過10萬+。根據新華睿思數媒系統分析,該文章在網際網路上傳播總量225篇,有119個媒體參與傳播。其中12月16日下午4時是傳播的高峰期,共傳播68篇文章。

除去類似於吳女士「出軌快遞小哥」純粹的造謠事件,還有一種現象在網絡空間中也很常見,就是基本事實架構是真實的,但卻在事情的具體細節之處招到了許多網民的曲解誤讀,正所謂「盲人摸象,不見全貌」。此類情況也是網絡暴力的來源之一,值得留意。

例如,最近網絡上「刷屏」的杭州蕭山一女孩未注射狂犬疫苗腦死亡事件中,不少輿論質疑女孩的家人「重男輕女」,認為只帶弟弟打狂犬疫苗而沒有帶姐姐打,導致姐姐腦死亡。網絡上責罵女孩家人的聲音無數,無疑令這個正遭遇打擊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

可是,種種回應標明:截至目前,還沒有證據,能夠證明女孩父母「重男輕女」。網上的一些聲音,更像是一種針對假想敵的泛道德化指責,是一種「空對空」。但它帶來的後果卻可能是真實且嚴重的。除了對這個家庭的傷害,這樣一種走偏、歪樓的輿論反應,也模糊了狂犬病案例通報的焦點,弱化其警示和科普意義。

我國是擁有網民人數最多的國家,加強網絡空間治理也顯得尤為重要。 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已經達到9.4億。網絡謠言等不良甚至違法信息不時出現。2020年發布的《中國網絡誠信發展報告》顯示,66.6%的被調查者經常遇到網絡謠言。

雪崩來臨之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很多人覺得網際網路是虛擬的,離我們生活很遙遠。事實上,網際網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或許在鍵盤上不經意之間的幾個字句,就給他人的生活帶來了影響。

因此,每位網民都應提升獨立判斷能力。對未知信源的信息始終抱有懷疑,避免站在道德制高點指責別人,甚至對陌生人惡語相向。我們正處於規模空前的網際網路社會,任何細節都可能在網絡空間被無限放大,這也使得網絡暴力呈現出比一般暴力形式可怕得多的力量。這時候,善於運用法律的武器也顯得尤為重要。

網絡暴力造成嚴重影響的,可以追究刑事責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嚴重」: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五百次以上的。

正如新華社評論稱,一個正常、理性、多元的社會,需要時刻保持對法律的敬畏,對網絡暴力的「絕不退縮」。無論我們的社會有多少問題、多少矛盾,都應始終相信法律總會給人們帶來希望,讓法治成為全社會的信仰。

策劃:廖曉華

監製:徐樂靜

作者:韓冰玉、駱思宇

設計:集嘉

《睿思一刻》(浙江)由新華網客戶端、新華網大數據中心、新華網浙江頻道聯合出品,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睿思一刻·浙江:數字經濟造就了哪些「新360行」的「打工人」?
    數字經濟新業態下產生的新職業也逐漸進入了大家的眼帘:網際網路營銷師、網約配送員、人工智慧訓練師、區塊鏈應用操作員……「新360行」呼之欲出。面對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社會的數位化進程更是按下了「加速鍵」。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業態新模式的重要性愈發凸顯,成為對衝疫情影響、重塑產業格局和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力量。
  • 睿思一刻·浙江:換了紙質吸管以後,你的奶茶不香了嗎?
    關於「禁塑令」的討論在網絡上較為火爆,據新華睿思系統分析,近一周來網絡上共有相關信息123537條,其中1月4日是信息發布的高峰期,發布信息量為34210。事件提及頻率較高的熱詞為:紙質吸管、提供、購物、顧客、市民。其中情緒"不悅"佔比最大,其次是情緒"怒"、"哀",佔比分別為27.82%、20.74%、16.60%。
  • 睿思一刻•浙江:快遞投遞的「最後100米」之路通向何方?
    讓我們一起睿思一下。  「您的快件已存放至XXX豐巢自提櫃,請及時取件。」這樣的到貨消息,今後可能讓一些喜歡「買買買」的小夥伴不再興奮了。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快遞業務量總計630億件,全國全年入櫃包裹量約佔其中的10%。
  • 睿思一刻·浙江:愛上「浙」裡民宿:或藏於山、或隱於野
    浙江,賦予了民宿獨特的靈魂魅力。2018年,浙江省旅遊局正式出版了國內首部民宿藍皮書《浙江民宿藍皮書2017》,梳理和總結了浙江民宿經濟發展的新成績、新舉措和新趨勢,引發社會各界強烈反響。今年9月10日,《浙江民宿藍皮書2018-2019》(以下簡稱《藍皮書》)再次回到大眾視野。對關於浙江民宿和民宿業未來發展的種種疑問,作出了詳實的解答。
  • 睿思一刻·浙江:一年快遞垃圾=1.5億成年人體重?是時候讓快遞包裝...
    不管是茶餘飯後,還是夜深人靜,掏出手機動動手指,輕輕鬆鬆又參與了一個數千億級的大項目,然後就坐等天南海北的快遞遍朝你奔來吧!然而,剁手一時爽,這背後的浪費卻十分巨大。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快遞量超600億件。截至2020年11月16日,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700億件。據估計,2020年我國快遞年業務量有望超800億件。
  • 睿思一刻|求職「不見面」,心裡也有底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時效性強、成本低、覆蓋面廣的網絡招聘憑藉自身優勢,已經成為人們求職和用人單位招聘的主渠道。尤其是2020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網絡招聘的優勢進一步凸顯,許多線下招聘活動轉移至線上。新華睿思數據顯示,2020年網絡招聘與網絡求職一直保持較高熱度,「網絡招聘/求職」月均信息量超過7萬條。
  • 你以為的並不是你以為的
    我以為這件事情是沒有結果的後來嘗試了才發現如果你換種方式或者你再堅持的久一點你會發現它不是你以為的以為而這是因為我們總在>我以為你是這麼想的我以為你是這麼做的我以為這件事情沒有那麼容易我以為它是這個樣子的我們就很容易這樣去判斷一件事情判斷完之後就會自然的產生偏見
  • 睿思一刻|當「七夕」遇上「電影」
    截至昨日18時26分,全國單日票房達到的4.22億,是7月20日影院復工首日票房的100倍,為電影市場的復工獻上了遲到的「滿月禮」。與票房紀錄同時增長的是網民的普遍關注度。新華睿思數據顯示,截至26日14時,「七夕票房」相關話題全渠道信息傳播量達246748條,為影院正式復工以來次高峰。
  • 《真相捕捉 第一季》你以為的你以為不是你以為
    你以為的你以為不是你以為,以為男主有PTSD,我們選擇相信監控是他掐了女主,才發現兩人好甜,以為女二是大boss結果瞬間掛彩,以為女一是一股清流,直接睡了上司,真相何在?一集一個小時也不覺得長,一步步逼近真相,鋪陳,倒敘,節奏很快,不一會兒就來到故事結尾。
  • 睿思一刻(12月17日):這場浪漫,有點兒凍手
    一場雪,讓大家熱議的焦點聚集到「京城雪趣」「故宮看雪」等話題,「網紅」故宮又上熱搜了。據新華睿思數據顯示,七成網民以各種「姿勢」喜迎這場大雪,「拍照」「吟詩」「堆雪人」,好不熱鬧。還有網民直呼「檸檬精了」,表達了南方不能賞雪的哀傷。(數據來源:新華睿思·數媒智慧分析平臺)大雪「敲門」,故宮閉館。
  • 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
    然而這並不是最可怕的,畢竟在那種情況下現實和虛幻我們可以選擇相信其中一個,主動權其實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可怕的是,某一天你突然發現你深信不疑的現實其實都是虛幻,你不過是一個安放在實驗室裡的大腦。
  • 有一次你說愛我,我以為那一刻是永遠
    有一次你說愛我,我以為那一刻是永遠1: 有些人只是路過了你的世界,沒必要那麼用力的說再見,更不用留下一片空間做思念。2:你可能會遇到世界上最慘的事情,你也可能遇到最不想發生的事情,但不管人生裡有多少悲劇,你也要懂得,走過最黑暗的歲月,剩下的日子,就一定是光明。3:有時候你生氣、憤怒、傷心,其實只是因為,你所得到的結果和你以為的差得太遠,你總是和自己在較勁。沒有人可以左右你的人生,只是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多一些勇氣,去堅定自己的選擇。
  • 睿思一刻|瘦瘦瘦瘦瘦……快遞包裝要轉型變樣了
    (數據統計時間:2020年12月14日14:00-12月15日14:00)策劃:孫巍、吳新麗作者:姜曉明設計:吳國晨數據分析:原梓涵編輯:劉陽、楊巧雲《睿思一刻轉載請註明來源:新華網《睿思一刻》。
  • 【網絡闢謠】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都以為」的嗎 別再把謠言當常識!
    【網絡闢謠】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都以為」的嗎 別再把謠言當常識!你是否經常聽到這些「生活小常識」並將其視為良言真理而時刻謹行但你以為你相信的都是真的嗎?沒那麼簡單!
  • 「你以為的」真的是「你以為的」嗎?
    你以為股票大師會領你在股海中追漲殺跌?你以為以小博大一夜暴富不是夢想?你以為跟你網戀的是「高富帥」「白富美」?你以為付出真愛就會收穫愛情?……「你以為的」真的是「你以為的」嗎?那麼,你以為電信詐騙離你遠嗎?你以為股票大師會領你在股海中追漲殺跌?你以為以小博大一夜暴富不是夢想?你以為跟你網戀的是「高富帥」「白富美」?
  • 《前任3》一個以為你不會走,一個以為你會挽留,最終卻是別離
    其實,這部影片的主旨,並不是讓你覺得後悔,而是讓你,要學會放下。本片的故事情節其實很簡單,一對相愛的情侶明明相愛,卻因為一些小事分手。一個以為對方不會走,一個以為對方會挽留,誰都不願低頭,結果分道揚鑣。分手的過程中,縱然放縱麻痺,縱然尋求新歡,最終發現自己,心中最放不下的那個人,始終是他(她)。直到兩人明白依舊愛著彼此,但是卻再也回不到過去了。
  • 世奇妙物語20夏季特別篇,你以為是你以為的,其實不是你以為的!
    剛開始看片名,以為是奇幻恐怖電影,等全程看下來,奇幻恐怖只是外衣,更深層次的是教育電影。剛開始看片名,以為是奇幻恐怖電影,等全程看下來,奇幻恐怖只是外衣,更深層次的是教育電影。汙漬洗衣店老闆女兒收到了一件沾了汙漬的衣服,想要洗乾淨,但女主發現怎麼洗都洗不乾淨,反而越洗汙漬越大。
  • 睿思一刻(12月23日):凌晨五點驚坐起 想必同是考研er
    從傳播趨勢來看,20日,「考研加油」「考研必勝」等寄語推動考研話題達到第一波高峰;21日,第一天考試結束後,「考研英語」「考研政治」等多個話題迅速衝上熱搜,考研學子稱今年為「最難考研年」;22日-23日,隨著考研的結束,「上岸」「結束」相關話題又掀起一波輿論熱潮。
  • 《嘆息橋》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
    這部劇還是在307的時候看的,起因是一個公眾號的推薦,說這部劇的拍攝視角很別致,可以說是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或者是說,人們呀,對於自己的回憶都會選擇性記憶,選擇性添油加醋。然後,我就打算看看,反正劇集不是很長。
  • 曾經,我以為,我自以為
    有的時候,真的希望能永遠保持純粹,而不是從我以為,一步步轉化為我自以為......1我以為只要足夠真誠,別人就會坦誠剛步入職場時,我也曾天真的以為,只要足夠真心,也能換來同等真心。但我終是忽略了,大家到職場是來工作而不是交朋友的。且除了同事,彼此之間還有個重要關係:競爭。一旦觸碰利益,原來和和氣氣的人,會立馬撕破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