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磊的女兒多多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黃磊曾帶她參加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
在節目中,黃磊給予了多多足夠的尊重,他從不以父母的身份隨意支配孩子的物品,也不參與多多做選擇。他教育多多自己的事情要自己處理。
黃磊直言:「孩子大了,家長要學會放手。」
黃磊認為孩子是獨立的人格而不是父母的附屬品。
孩子有自己的的想法和秘密,父母不要過多幹預他們做出的選擇。
孩子也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不要讓孩子過分依賴父母。
有很多家長質疑過黃磊的教育方式,認為不應該給孩子太多自由,孩子還小,有些事應該由家長替他們決定。
但在家長們質疑黃磊的時候,有沒有考慮過自己的教育方式可能已經存在問題了。
家長會不經孩子允許,擅自將孩子的東西當做禮物送出去,孩子因此鬧脾氣,家長只會埋怨孩子小心眼。
看似家長送出去的只是一些不值錢的小東西,但同時送出去的也有你對孩子的尊重。
很多孩子長大後不夠獨立,可能就是因為家長做的這麼一件小事。
那麼生活中還有哪些事會影響孩子的獨立性呢?
1、替孩子做選擇
在生活中家長總會忽視孩子提出的建議,認為孩子還小不懂事,不會做出正確的判斷。所以家長總是打著『為你好』的名義替孩子做選擇。家長的這種做法會讓孩子逐漸失去做決策的能力,孩子長大後會不敢做決定,只能依靠父母。
2、替孩子做事
家長總會對孩子說:「你只要好好學習就行,其他的事不用你管。」家長讓孩子好好學習沒有錯,但是也不能讓孩子除了學習以外什麼事都不做。近年來高智商『巨嬰』的新聞屢見不鮮,成績高的孩子竟連洗襪子這種簡單的事都不會做。
下面介紹幾種能培養孩子獨立性的方法:
1、讓孩子自己睡覺
一般來講在孩子三歲的時候就可以獨立睡覺了,若在孩子三歲時還讓孩子和家長睡在一起就會影響孩子獨立意識的形成。所以家長要儘快讓孩子自己睡。如果孩子不敢一個人睡,家長可以在孩子床頭放一臺可愛的小夜燈。或者家長也可以給孩子買一個他喜歡的毛絨玩具陪孩子一起睡。
2、讓孩子自己去做一些事
居裡夫人說過:「想要把路走得越來越寬,你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生活中可以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說可以讓孩子清洗自己用過的餐具。家長事先為孩子準備一些不易碎的可愛餐具,讓孩子在使用過後自己清洗。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整理寫字桌、文具盒和書包等,讓孩子養成獨立的好習慣。
3、讓孩子參與事情的決策
比如說家裡的一些小裝飾父母可以詢問孩子的意見。像窗簾要用什麼顏色,想養什麼品種的植物,或是讓孩子自己布置房間。從簡單的事情讓孩子參與進來,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減少孩子的依賴心理。
4、讓孩子有自己支配的時間
每天留出一段時間讓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玩遊戲也好,學習也罷,讓孩子自己支配這段時間。家長可以讓孩子先對這段時間做一個規劃,養成事前做計劃的好習慣。以後孩子自己處理事情的時候也就不會手忙腳亂了。
5、讓孩子讀關於獨立的書籍
年幼的孩子會學習書中的人物,讓孩子經常看一些有關獨立性的故事,可以讓孩子對獨立產生正確的認識。
下面推薦三本可以培養孩子獨立能力的書籍。
1、《愛的教育繪本》
這是一本適合0-6歲寶寶的故事書,講了獨立、堅強、夢想等八個小故事,讓孩子在讀書中成長。書內富有童趣的圖片能吸引寶寶的閱讀興趣,而且文字上標有拼音可以讓大一點的孩子獨立閱讀。
2、《小故事大道理》
這套書總共有四冊,根據3-12歲孩子的不同需求,有針對性地選取了大量生動有趣且富有哲理的小故事,讓孩子在讀故事的同時充分理解故事中想要表達的道理,讓孩子健康成長。
3、《歪歪兔獨立成長童話》
這是本專門為4-9歲的孩子打造的故事書。書中對學齡前兒童存在的常見問題提出了科學有效的建議,並通過數個充滿童話色彩的小故事來教導孩子如何培養獨立能力和其他好習慣,讓孩子通過讀故事提升各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