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歌:搖曳在水澤邊的一支蘆葦

2021-02-23 酒紅

 

關於四季歌,第一次聽到是在什麼時候,是誰在哼唱,象我生命中的許多事一樣,早已模糊莫辨了。當時只隱隱地覺得好聽,並不知道是什麼歌。後來,終於在馬路天使裡看到周璇的邊演邊唱,就象看到了真相大白,不由得屏息以視。原來一字一句,都在嘴角眉梢間,真是如花在野,一段天然的風流故事在那裡。

 

又過了很多年我才知道,四季歌其實就是揚州一帶的民歌,叫哭七七。從頭七到七七,老揚州人都清楚是怎麼一回事,這首民歌就是在七七的時候唱的。覺得四季歌天然,其來有自——儘管是賀綠汀作曲,其實是民歌的底子。這也是很多人質疑賀綠汀,何以把民歌寫在自已的名下的原因。不過,民歌的生態,固然是在山水之間,最終的歸宿,恐怕還是在樂府。這也許就象是把一個流傳在民間的故事原型,鋪陳成了一出舞臺上每個人心裡的西廂記。

 

以民歌入曲,四季歌只是一個剪影。早期民國音樂的主流幾乎都從民歌裡來。那些我們至今耳熟能詳的音樂,比如王洛賓名下的那些數不清的民謠,比如吳季如,江定仙的康定情歌,比如器樂裡馬思聰的思鄉曲,阿炳的二泉映月,都是民歌底子。即便是李叔同的送別,也是借了美國的民歌調子。賀綠汀們象古代搖著鐸鈴的採詩人,穿行在江湖山水之間,正是他們的明察暗訪,匠心打磨,讓那些幾乎早已湮沒在時間裡的遙遠漫漶的民歌,獲得永生。我一直固執地認為,一首曲子,如果它僅僅是一段單純的旋律就足以直擊人心,那麼,它要麼來自民歌,要麼直接就是民歌。天地山水間長成的東東,加上歲月的風吹雨打,會有你不知其所以然的渾成。劉半農的教我如何不想她,詞裡的比興都是民歌的路子,然而它實在是嫁錯了旋律——趙元任的曲子過於文人氣了。倒底是案頭的山水,吟唱之際,總覺得胸間差了一口氣。

 

周璇是在她最好的年華遇見了民歌。唱四季歌的那一年,她才十七歲。雖然在民國時代被稱為金嗓子,其實你要是細聽,周璇的嗓子是有些生的,是那種青春才有的澀澀的生;她的技巧,那時候跟白虹或是姚莉們比,也似乎不夠飽滿,有些還沒長成的樣子。她唱四季歌的時候,似乎並沒有完全唱進去,好象是一種無心的唱——然而我覺得周璇的好都在這裡。唱民歌的嗓子,本來是要有一點生的。而她的聲音和影像,雖然一直都在海派的語境中,但你怎麼看,都有一種江南水鄉裡的氣息,水靈,調皮,欲語含羞。她是在老上海的百樂門,仙樂斯裡唱,也是在江南的水鄉裡唱,歌聲裡隱隱地,都是山水消息。相比之下,同時期的那些歌星,無論是白虹的明朗,姚莉的醇厚,或是白光的慵懶,似乎都有些太熟了。民國時代,周璇是上海流行音樂世界裡無可爭議的No.1,民國的人們對周璇那種瘋狂的迷戀,說到底,是一個商業化的社會把對一段天然的迷戀。

 

後來,到了四十年代,周的演唱風格發生了極大的改變——這也許是一件無可挽回的事,因為她的音樂生涯裡出現了民國時代教父級的鬼才人物,陳歌辛。陳歌辛這個名字,幾乎就是當年上海流行音樂的一半故事,就象今天我們說起臺灣的流行音樂,就必須提起羅大佑一樣。甚至,遠遠不止,陳歌辛要更豐富得多,也更精彩得多——羅大佑一定不會否定這樣的說法,因為他本人就是陳歌辛的超級粉絲,他比我們更了解陳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與賀綠汀的出身科班,號稱黃自門下四大弟子不一樣,陳是天生我才,自具一格。當他帶著四分之一的印度貴族血統,以及也許是由此而來的風流外型和音樂天份進入上海音樂圈的時候,上海的流行音樂已經是爵士樂橫行的時代。陳借風起勢,很快創造出屬於本土音樂人爵士音樂世界的半壁江山。他寫下的那一波歌曲,比如玫瑰玫瑰我愛你,夜上海,鳳凰于飛,比如花樣年華,蘇州河邊等等,至今仍然膾炙人口,傳唱不衰。說到那一首花樣年花,他的另一個粉絲王家衛曾經用一部同名電影向這位大師致敬;影響最大的那一首玫玫瑰玫瑰我愛你,不僅僅是唱響了上海灘,它甚至飄洋過海,在歐美的爵士世界裡長久地風靡;至於那一首薔薇薔薇處處開呢,一直聲稱不喜歡音樂的張愛玲也曾經言道,當她在戰爭籠罩下的夜上海忽然聽到遠處飄來的這首歌,內心是感到了怎樣的小小的安慰和圓滿。是的,因為這樣的音樂,當年的整個上海都有了一種搖曳起來的感覺。它們安慰和溫暖的,是整整一段破碎的時光。

 

說到影響力,當時可以比肩的也許只有一個黎錦光了。黎錦光,這是一個我們說起海派音樂,就不得不提的另外一個名字,就象我們今天提起羅大佑,就會想起李宗盛一樣。他的夜來香,五月的風和香格裡拉,一樣曾經瘋魔了上海的舊時光。不過,與陳歌辛相比,黎的音樂影響力也許不遑多讓,但他的人生卻不免顯得有一點平鋪直敘——正象一位當年被稱為歌聖,一位卻被稱作歌仙一樣,陳歌辛的魅力,是在於他從音樂裡轉過身來時,他人生的側面也依然是別致的歌詠。那首著名的永遠的微笑,是寫給他的學生兼嬌妻,有著阿拉伯血統的回族少女金嬌麗的,沒有寫進歌裡的呢,是當年號稱銀嗓子,唱紅了明月千裡寄相思的姚莉,以及那個日本血統,唱紅了夜來香的帝國之花李香蘭。如此等等。即使到了今天,這樣的話題在上海,依然是記憶中未曾褪色的動人歌謠。

 

而陳歌辛真正令人感慨無端的,是在他的人生正處於花好月圓之際的那一場風乍起——41年12月16日,陳忽然莫名被捕,關進上海極司菲爾路76號。76號,在當年的上海意味著什麼,你懂的。同車被捕的,竟然有許廣平。這段時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可能已經永遠不得而知,其實也不需要知道了——七十多天之後,陳歌辛雖然重獲自由,他的人生卻已經開始進入深秋。不過我們也許不必為此遺憾,因為在深秋之後的漫長歲月裡,他將要交出的,是他一生中最好的果實——就象大仲馬曾經說過他最好的作品是小仲馬一樣,陳歌辛也完全可以說,他最好的作品,就是陳鋼。沒錯,就是那個寫出了梁祝,寫出了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幹,寫出了苗嶺的早晨的陳鋼。我們不得不說,梁祝在國際上取得的聲譽,以及它在音樂史上的地位,都遠遠超越了那首玫瑰玫瑰我愛你,也遠遠超越了陳歌辛的所有創作。你可以把它歸結於天份,可是我覺得,更大的原因,也許是回到了民歌——你要是細細地聽,不止音樂,民歌與文藝史之間,一直都有著這樣動人的節拍。

 

陳歌辛的作品大都是為電影而寫,也大都是為周璇而寫。他改寫了當年的上海流行樂壇,也塑造出一個完全不一樣的周璇。周后來的聲音,洗盡了鉛華,細膩,圓熟,風情萬種。她依然充滿魅力,但是,那其實已經是另一種審美了。這也許沒有什麼不好,就象民歌終究要寫進樂府,爵士終於替代了學堂樂歌,揚州的故事要講於上海一樣,周也終將告別花樣的年華,從一個少女變成一位歲月裡的少婦。只不過,周璇並不是夢露,更不是斯特裡普,如果你看到她後來在黃佐臨導演的夜店裡的表演,你就仍然會情不自禁地懷念起那部有著民歌氣質的馬路天使,懷念起那段也許是民國電影裡最經典的影像之一——周璇在臨街窗口那一段無心的唱,象是一段可以被斷章取義的園中之園——而她口中的四季歌,以及另一首也是由賀綠汀作曲的天涯歌女,則是如水在瓶,是一潭水躺在那個園子裡。如果這個描述還不夠,那麼,再加上木心的比喻——象是一顆水草,搖曳在那一潭水裡。

 

匏廬:時光裡一段長長的尾奏

楊氏宅第:一場沒有歸期的飛翔

美漢和震旦,揚州曾經有過的別樣斯文

小虹橋下,小河淌水

她當時的風景,是春水泛起,繁星滿天

相關焦點

  • 蘆葦——搖曳著季節的、故鄉的、生命的、心靈的背景
    就蘆葦來說,外表示人的是蕭瑟冷意,誰能想到其內裡卻是熾熱的呢,熱得按捺不住躍動的心,熱得熟黃了臉!由此可見,唯內心狂熱,才能抵禦冬季酷烈的嚴寒。在文明曙光初展的歲月,愛的脈動是艱辛生活的上佳調味;伊人清婉迷離,可望而不可即,那位熱戀青年心中,一定如遍野蔓長的蘆葦,蒸騰著追尋的熊熊之火。
  • 這不是蘆竹,這是蘆葦,邕江邊的蘆葦
    007曾經寫過一篇《這不是蘆葦,這是蘆竹,邕江邊的蘆竹》,介紹蘆竹。 本文就專門寫蘆葦,而且介紹的也是邕江邊的蘆葦。 靈龜山公園靠近邕江的溼地,就長有一片蘆葦。
  • 他們用蘆葦打造了一場原野婚禮,你敢想像嗎?
    兩人,三餐,四季歸宿於自然,有著靜止的詩意他們因為彼此而慢慢變成那個更優秀的人懂得包容,懂得遷就印象中的蘆葦枝條,將蘆葦搬進室內婚禮,搭以最高級的裸色系,不張揚高調,卻熱烈自由。蘆葦枝條的形狀隨意在靜止的空間也可以感受到風中搖曳的樣子似夢似幻
  • 秋天的蘆葦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小遊帶你去看看棲身於水之上,岸之畔的蘆葦花開淡雅素潔,花絮清如柔雲爛漫地蕩漾在莫愁湖畔夕陽下的蘆葦花微風拂過,似美人般悠然起舞為整個秋天增添一份神韻與氣質清如柔雲淡雅素潔瀟灑不羈不擇環境,隨遇而安莫愁湖邊,荷池前只要有水的地方就能看見蘆花的身影它們擁有自由的靈魂隨微風吹拂而搖曳卻任狂風肆虐也不彎折落落大方
  • 重慶銅梁:原鄉公園水清清 一灣蘆葦寄鄉愁
    岸邊萋萋蘆葦隨風搖弋。中國網12月11日訊 初冬時節,走進重慶銅梁原鄉中央公園淮遠河畔,眼之所見,薄霧蒙蒙中,沿河臨水的一叢叢蘆葦隨風搖曳,灰白色的穗子像一支支飽蘸詩情的妙筆,它們以最美麗的身姿構成蒹葭冬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蘆葦一生臨著水面生長。秋風起舞的時節,蘆花漸至盛開,蓬蓬花絮綴上蘆葦的頂端,給蕭索的冬日帶來一抹亮色。
  • 朗誦|四季風情
    小草也一樣隨風搖曳生姿,儘管長的矮小、其貌不揚,骨子裡那種柔中帶剛、堅韌不拔的精神,卻永遠阻擋不了它在颶風中,對大地母親的無限深情。任風肆虐,我心依舊。夏季的風盡情地吹,吹皺了一池江水,吹開了山坡上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花蕊,吹來了孩子們歡天喜地銀鈴般的笑聲。
  • [HBA作品]京都四季酒店
    京都是世上少有的四季分明、風光如畫的城市,在這家由HBA新加坡團隊完成的四季酒店內,讓您感受到京都春日浪漫的櫻花,盛夏搖曳的竹林、深秋絢爛的紅葉和冬季柔軟的粉雪。作為世界上最為迷人的城市之一,探索京都的奧秘並不是那麼簡單——HBA與四季酒店集團的使命就是幫助賓客探索京都古韻,體驗這座古都的魅力。
  • 人是會思想的蘆葦,還是蘑菇?
    Piano no 1 in B flat minor, Op. 23.2nd movement, Andantino semplice - Vladimir Ashkenazy點擊可聽往期朗讀再訪帕斯卡爾少年由於一支蘆葦
  • 《原神》水澤荻原位置介紹
    《原神》遊戲更新1.1版本後新增了許多觀景點,水澤荻原便是其中之一。相信還有很多小夥伴不是很清楚觀景點水澤荻原在哪,那麼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原神》水澤荻原位置介紹,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一起來看看吧。相信還有很多小夥伴不是很清楚觀景點水澤荻原在哪,那麼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原神》水澤荻原位置介紹,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一起來看看吧。
  • 夕陽下的蘆葦花,冬日熟悉的鄉村景色很迷人,輕盈柔軟的花絮
    家鄉的蘆葦花,銀色的蘆葦花,在河沿上,在水塘邊,高高地簇擁著,昂首在藍天白雲下,清風搖曳,如銀波蕩漾;起伏之間,花浪輕卷,若琴弦悠悠。蘆葦花,即是風婆娑;風,即是蘆葦花的舞姿。我們熟悉的蘆葦花不講究條件的優劣,不計較環境的好壞,只要有一方水土,都能齊唰唰地長出自己的風景,都能譁啦啦地開出自己的精彩。
  • 一支令人心痛的物語之歌
    © 大象文藝鎮鈴鐺丨一支令人心痛的物語之歌
  • 通過信封看歷史:上海老行當之賣蘆葦
    曾幾何時,春季剛剛破土而出的蘆芽還是短短的,呈淡綠色的模樣,到了農曆五月初,成片的蘆葦隨風搖曳,人們喜歡用葦葉包粽子,以緬懷屈子。到了秋季蘆葦的顏色開始變黃,蘆葦的生命也即將凋謝,但此時的蘆葦並非是一事無成,聰明的人類用蘆葦加工成葦箔,成為人們遮風避雨的屋頂的主要建材。成熟的蘆葦也是一種裝飾品,折上幾支蘆葦,插在花瓶中,能為雅室添彩。
  • 相遇,是一支清遠的笛
    相遇,是一支清遠的笛文:張署老有一個願景,希望在某一天,也能有一段緣: 豔豔的相遇,似一支清遠的笛;深情的凝眸,如水蓮花一般;品茶賦詩,清幽對坐,斂一眉晚霞駐足聽泉;攜手於松柏竹林,流連於清風鳥語。心中的歌是古老的《蒹葭》,所謂伊人,我上下求索。也許是我追尋的腳步遙遙的感應到了她,那天,她終於姍姍地,姍姍地走進了我的視線: 披肩秀髮,連衣素裙 ,纖纖溫婉。驀然的心動是後來和她的詩文往來,在她一行行清新脫俗的方塊字中,一個才氣盈盈的江南才女,就翩翩的、悄無聲息的棲息在了我的心裏面。這不是我朝朝暮暮、風裡雨裡尋尋覓覓的她嗎?
  • 老狼做客《新四季歌》,邊喝梅見、邊彈奏起生活的美好
    最新上線的一期《新四季歌》,知名音樂人老狼和相徵、小寒等好友,相聚在北京的四合院裡,他們支起火鍋、打開梅見,聊起了不老的音樂。與前幾位嘉賓相比,老狼是一位更具年代感的嘉賓,他是眾多八零後的青春記憶,《同桌的你》等紅極一時的作品唱出了很多人的心聲。如今,老狼與民謠已經成為了時代的縮影,但他在大家的心中留下的烙印卻無法褪去。
  • 蘆之花 葦之情——獻給蘆葦的讚歌
    小時候我對蘆葦的認識就像李白「少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那樣,覺得蘆葦就是一種長得又高又密的草,坑塘邊、河溝裡是它們的生長所在,從來也沒人管它們,問它們,只是偶爾有人撥開蘆葦叢到裡面撈魚摸蝦而已。那時候,在我家鄉的葦叢裡經常有一種鳥,它的叫聲「追追呱唧、追追呱唧」的,急促、響亮而富有節奏感,但這種鳥很機靈警覺,人們很難看到它的尊容。
  • 聆聽四季的聲音:柴可夫斯基《四季》
    四季是大自然賜給我們人類最美好的禮物,對於四季的描述也一直是藝術家刻意著墨的地方,而音樂的表現是最為優美最為浪漫,也最容易引起人們的共鳴。
  • 有一種柔美,叫秋天的蘆葦!浦東的這波美圖,藏不住了
    每年這個季節,蘆葦便會大面積開花。隨風飄蕩的蘆花有著一種輕柔的美,整片蘆葦縈繞在一片浪漫的純白當中,成為你照片的最佳背景。世博這些公園裡,蘆葦正在迎風搖曳,快和記者一起來看這些美景吧!後灘公園公園內有平整的綠色草地,藍天映照的湖水,湖邊的蘆葦叢和沿湖的木棧道既漂亮又整潔,風景正美好。
  • 秋日限定蘆葦蕩,魔都當季拍照地
    說到上海拍蘆葦,小紅書上幾乎都是前灘打卡照!前灘休閒公園是以「生態前沿」為主題的休閒活動與都市綠色生活空間,園內的植被各具特色,擁有數十種不同品種、不同季節、不同顏色的喬灌木等。大片蘆葦在冬日陽光下,浪漫靈動,記得從11號門進入噢
  • 王玉玲︱風中蘆葦
    巴潤呼魯斯臺,蒙古語的意思是西面有蘆葦。      於是向西走,果然看見了這片隨風搖擺的蘆葦,白茫茫的一大片蘆葦花,在寂寥的秋風中搖擺著!      前幾天在翁牛特旗的野生荷塘邊,也看見一片蘆葦和蒲草結伴生長在一起。在深秋的季節,那些蒲草已經結下粗壯的蒲棒,在池塘裡密密麻麻的,像一對士兵守衛著自己的領土。我和孩子把兩個蒲棒互相敲打,那些柔軟雪白的蒲棒毛就在空中飄起來,雙手捧著蒲毛揚在空中,就像白雲飄過來一樣,非常有趣!
  • 初冬,為天津的蘆葦打call哦!
    初冬,為天津的蘆葦打call哦!蘆葦花在花中不是最豔麗的,但卻是郊野中最獨特的。蘆葦花到底有多美?有詩句曾這樣寫道:"江頭落日照平沙,潮退漁船閣岸斜。白鳥一雙臨水立,見人驚起入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