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支樂隊,他們發行三張專輯。
張張空降美國Billboard專輯榜冠軍。
6月15日發行的《Youngblood》
與Beyonce和JAY-Z夫妻團隊的
《Everything Is Love》
狹路相逢,也依然登頂。
短短一周之內,
專輯總銷量達到14.2萬,
其中11.7萬為實銷。
樂隊的名字和炎炎夏日很配,
叫作五秒盛夏
(5 Seconds Of Summer,縮寫為5SOS),
來自澳大利亞雪梨,主打流行朋克風,
由四位成員組成,成立於2011年。
2015年樂隊發行的
《Sounds Good Feels Good》
專輯銷售額就達到17.9萬,
2014年推出的同名專輯
《5 Seconds of Summer》
售出25.9萬張,創造歷史。
常常有人把他們與紅極一時的
英國男子組合One Direction相提並論,
甚至有人稱他們為「下一個One Direction」,
而樂隊的鼓手Ashton Irwin曾說過:
「我們不是男子組合,我們是樂隊。」
(We're not a boy band - we're a band.)
短短一句話表明了一心一意做音樂的信念。
樂隊的成員平均年齡只有二十多歲。
幾年之前,他們還是普通的大學生,
但因著心中對音樂共同的熱愛,
聚在了一起,組起了樂隊,玩起了音樂。
一路走來,
我們在他們身上看到追尋夢想最好的狀態。
△5 Seconds Of Summer《Want You Back》官方版_MV
2011年正是英國男子組合One Direction
爆紅的時候,當時常常有人把五秒盛夏
跟One Direction相提並論。
然而,
和One Direction依靠電視真人秀走紅不同,
五秒盛夏從雪梨西部的郊區走來,起點低很多,
如樂隊鼓手Ashton Irwin在
接受Billboard的採訪中所說,
「我們並不是來自很好的地方,
每個人都出身普通。」
那時,主唱Luke Hemmings、
吉他手Michael Clifford、
貝斯手Calum Hood是在雪梨讀書的大學生。
熱愛音樂的他們將翻唱視頻上傳到YouTube上,
其中翻唱美國歌手克裡斯·布朗(Chris Brown)
和加拿大歌手賈斯汀·比伯(Justin Bieber)
的合作曲目Next to You
獲得過60多萬的點擊量。
2011年,
鼓手Ashton Irwin受邀加入。
有意思的是,
當時吉他手Michael Clifford
在Facebook上私信他,
邀請他一起辦一場有
「200位瘋狂尖叫的粉絲」的演出。
他答應了。
△最近演出現場
Irwin回憶說,
結果,現場只來了12位聽眾,
其中,還包括Irwin的媽媽。
「我們感覺糟透了,但是回頭想想,
我們四個在舞臺上還是很有默契的。」
這次演出也成了Irwin回憶中最難忘的一次。
「一切對於我們而言都是嶄新的,
雖然很糟糕,
但這意味著新的開始,
從那時起,
我們開始做覺得很酷的事情。」
記得民謠才子陳鴻宇曾說過,
「當你開始了一點,
其實你已經開始了一切。」
與其躊躇不前,不如從當下開始。
或許最初只是你一個人孤零零地站在舞臺上,
觀眾寥寥,無人欣賞,但沒有關係,
只要你邁出最艱難的那一步,
而後不停歇地做你想要做的事,
總有一天會光芒四射。
小試牛刀的演出沒有期待中那麼轟動,
但四位年輕的小夥子
並未因此而停下追尋音樂的腳步,
繼續在YouTube
及各大社交媒體平臺上分享翻唱作品。
日積月累,
他們的粉絲數不斷增長,
YouTube視頻的點擊量也節節攀升,
超過了五百萬。
如此龐大的數字自然
引起了音樂發行公司的注意。
很快,
他們與Sony ATV Music Publishing籤約,
發行了第一張EP《Unplugged》。
公司並沒有為這個新人樂隊做任何宣傳,
但這張EP仍然取得了
澳大利亞iTunes榜第三名的好成績,
擠進紐西蘭和瑞典榜單前二十。
當時,
男子組合One Direction如日中天,
而其成員路易斯·湯姆林森(Louis Tomlinson)
也是五秒盛夏的粉絲。
他在Twitter上分享了
五秒盛夏的歌曲Gotta Get Out
的YouTube連結,
並說他「成為5SOS的粉絲『有一段時間了」。
相似的故事不止這一次。
2012年11月,
One Direction的另一位成員奈爾.霍蘭
也分享了五秒盛夏第一支單曲
Out of My Limit的MV連結。
△Out of My Limit
不出所料,
這為樂隊帶來了不少的關注度。
短短的24小時內,
Out of My Limit的MV點擊量超過10萬。
更讓樂隊成員意想不到的是,
One Direction還邀請他們
作為Take Me Home世界巡演的開場嘉賓。
那時,
粉絲已經將他們視為
「下一個One Direction」。
因此,一開始接到邀請的他們有點猶豫。
畢竟,
他們不想成為任何人的複製品,
只想做出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音樂。
的確,
他們和One Direction是不一樣的。
他們彈吉他,他們自己寫歌,他們不跳舞。
「我們努力不成為任何人,
我們就是我們——五秒盛夏。
很多樂隊改變風格,
但我們只想成為一支流行樂隊,
更明確地說,朋克搖滾風的樂隊。」
主唱Luke Hemmings曾在接受Billboard的採訪中說。
這樣的自我定位和堅持
一直激勵著他們創作出更好的作品。
畢竟,優秀的作品才是最好的名片。
2012年12月,
他們踏上了倫敦的創作之旅,
和眾多製作人一起打磨新的作品。
2013年,
One Direction的巡演休息期間,
他們回到澳大利亞,
開啟了全國巡演。
彼時的他們不再是名不見經傳的音樂人。
相反,所有場次的門票都在幾分鐘內售罄,
站在臺下尖叫吶喊的粉絲
遠遠超過最初期待的200位。
也就是在這時,
五秒盛夏真正聲名鵲起,
順利籤約唱片公司。
接下來,為準備首張專輯,
樂隊在洛杉磯和倫敦呆了一年半的時間。
樂隊的定位是美國流行朋克風,
他們就去請教這個領域最有名的音樂人,
一邊學習,一邊創作。
而生活中各種不同的事物
都會成為他們的靈感來源,
比如自己的經歷、旅行、一小段旋律、
不同樂器的聲音和旋律,
有時甚至一句短語就能產生靈感。
2014年,
他們在英國發布了單曲She Looks So Perfect,
短暫地佔據英國流行排行榜一天,
卻也成為史上達成此成就的第四支澳大利亞樂隊。
同時,
這支單曲在美國公告牌也取得第二名。
單曲副歌的開頭就是從一句短語發展而來的:
You look so perfect standing
there in my American Apparel underwear,
就是這句話促成了這首歌的誕生。
△五秒盛夏與朋友們
同年5月,
他們的首張同名專輯一鳴驚人,
空降Billboard冠軍,
也在一周之內成為69個國家
和地區的iTunes專輯榜冠軍。
媒體評價他們拓寬了
流行朋克風的粉絲群體,
讓更多人了解並喜歡上這種風格。
2014年,
他們還成立了自己的唱片公司
Hi Or Hey Records。
不過,出乎意料的是,
接下來,正在事業蒸蒸日上之時,
樂隊卻選擇悄然隱退。
原來,他們去瑞典潛心鑽研音樂創作,
和很多知名歌手如麥當娜、A妹、
賈斯汀·比伯的製作人切磋學習。
△五秒盛夏與粉絲們
有時候,離開是為了更好地出發,
一味地輸出不如適時地停下來充電。
沉寂兩年之後,五秒盛夏火熱歸來,
帶來的是全新的歌曲,
也用實力再次證明了他們最初的宣言。
淘漉音樂原創 | 轉發無需多言 | 轉載聯繫授權
〖作者介紹〗
麥草格,英文編輯,業餘喜歡寫作,成為自由撰稿人是夢想之一。
Because you have a story
千淘萬漉的文章 點讚轉發才有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