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羋月,春秋戰國還有哪些可以拍成電視劇、寫成小說的絕色美女?

2021-02-16 羋十四


很多朋友吐槽《羋月傳》,說這部電視劇的貢獻有二,一是給大眾科普了羋字的讀音,我前幾年上知乎的時候,因為評論和私信裡問我名字怎麼讀的人太多,不得已在名字後標了注音,《羋月傳》熱播之後,終於把注音給撤了;第二就是讓大家多多了解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王朝背後的女人,相信從此以後,羋月將成為大伙兒繼孝莊之後,最有熟悉感的太后。

但羋月所在的年代,其實還有很多牛逼的女人,被淹沒在了歷史的風塵裡。春秋戰國無疑是一個最熱血的冷兵器時代,男人們瘋狂的兼併戰爭背後,或許是中國歷史上最繁盛的美人云集的年代,即使到如今,她們的許多作為,也是足夠令人瞠目結舌的。

亂世出絕色啊。

比如,大家比較熟悉的,衛靈公家的南子。

南子是宋國公主,後來嫁給了衛靈公。她生性風流,而衛靈公畢竟年紀大了,南子就和容貌俊美的公子朝搞婚外戀。令人吃驚的是,衛靈公不僅不阻止,還格外縱容南子。

孔子周遊列國到訪衛國時,曾與南子有數面之緣,覺得衛靈公沉湎於南子美色而判斷他不是一個賢主,留下那句著名的「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憤憤離開衛國。

其實在史家筆下,衛靈公是一位政績頗為突出的諸侯國主政者。而南子也是一位政治嗅覺敏銳的女中豪傑,她輔佐朝政多年,協助衛靈公鬥倒了富有的公孫戌家族,勸說衛靈公重用蘧伯玉等賢臣,趕跑了太子蒯聵的政治集團,在《史記》和《列女傳》中都留下了濃厚的個人色彩。

和羋月同時期的,沒準兩人還聽說過彼此,趙武靈王英雄氣短兒女情長的開端——孟姚,又名吳娃,也是個很有傳奇色彩的女人。她是吳廣(嗯,陳勝吳廣的吳廣)的女兒,趙武靈王(趙國第一個稱王的人)的老婆,趙惠文王的媽。


趙武靈王廢了原本的韓國公主立她為王后,又改立她的兒子繼承王位,在宣太后——也就是「羋月」擁立贏稷奪回秦國王位的過程中出了不少力。史書記載孟姚「甚有色焉,王愛幸之,不能離。」

羋月所在的楚國,委實是一個出了很多美人的大國。

《羋月傳》中的羋月的初戀,春申君黃歇,他納了個小妾,是他門客李園的妹妹,叫李嫣。李嫣不滿足於做黃歇的小妾,在懷孕之後,勸說黃歇模仿呂不韋將自己送給楚王。後來,李嫣果然生下了兒子,被立為太子,又借著母以子貴被封為王后,她為了保守秘密,設計殺了黃歇。


原來他是這麼死的。。

哦,還有,那個兒子,後來順利成章當了楚幽王。


息夫人,詩家多稱「桃花夫人」,同樣是個出了名的紅顏禍水。她先嫁給了息國國君,歸寧探親時借道蔡國,被姐夫蔡侯糾纏。息侯知道後,請求楚文王為他報奪妻之仇。楚文王藉機俘獲了蔡侯,又看上了美貌的息夫人,舉兵攻打息國。息夫人無奈嫁入楚國王室,成了楚夫人。楚文王熊貲對她倍加寵愛,她也成為了文王的賢內助,她的許多諸如休養生息、儲備重臣、重視教化、嚴治後宮等的建議都被文王採納。文王死後,她傾力輔佐太子熊惲,除逆安邦,重外交、選賢才、赦天下、勸農桑,大膽改革,最後還政於君,為楚成王及後世楚王奠定了雄霸中原的基礎。

因為她的傳奇經歷,她常常成為穿越小說的女主角!


能和楚國媲美,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就只有齊國了。莊姜、宣姜、文姜、哀姜等等,都是傾國傾城SS級別的,詩經裡有很多描述她們的句子。

莊姜是「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女主角。「齊侯之子,衛侯之妻,東宮之妹,邢侯之姨,譚公維私。」她是齊莊公的女兒,衛莊公的妻子,和齊國太子一母所生,邢侯的小姨子,譚公是她姐夫。她的婚禮應該是有史以來記載的第一場世紀婚禮。


文姜,美而近妖,出嫁魯國之後,還和哥哥齊襄公保持亂倫關係,是成語「齊大非偶」的主人公,也是詩經裡「有女同車,顏如舜英,將翱將翔,佩玉將將;彼美孟姜,德音不忘」的描寫對象。

哀姜是上面兩位的侄女,嫁給了表哥魯莊公,也就是文姜的兒子,可惜表兄妹結婚最終卻成了怨偶。她是另一句話「慶父不死,魯難未已」的女主角,最後被叔父齊桓公(姜小白!)所殺。

其實這些人的共同點,第一是出身高貴,都出生於重要諸侯國的王室,最差的也是王室旁支裡重要的宗室女;其次是與政治事件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牽扯,她們的婚姻和感情往往能影響到多個國家的內政外交關係,出身王室的身份也帶給她們比同時代普通女性更為敏銳的政治嗅覺;最不重要的反倒是絕色的容貌,當然,小說的女主人公都會符合「萬有引力定律」——所有的男人都圍著她轉,美麗的女人,都是有故事的女人。羋月為什麼能得到秦王憐愛,還能得到黃歇、魏冉、庸芮、樗裡疾、義渠王等人的傾力輔佐?


歷史沒有告訴我們這些香豔的細節,留下的只是幾句簡單的:昭王母故號為羋八子,及昭王即位,羋八子號為宣太后。

在時下流行的許多影視劇和小說中,這些隔著幾千年歲月的古人從畫卷裡款款走出,變成了鮮活的具有現代思想的主人公。有很多人吐槽這種改編褻瀆歷史,篡改真相,可是觀眾在看電視劇的時候,難道是想學習歷史知識嗎?不過是憑藉著我們對浪漫的嚮往和對八卦的執著罷了。

而她們曾經風雲一生,而後寂寞了幾千年,終於又出現在眾人面前。紅顏在歷史中永不老去,風中流轉著她們的傳說。這樣一想,也是件很溫暖的事呢。


長按識別關注 聽十四講知心的故事

相關焦點

  • 除了《贅婿》,還有哪些網絡小說將要拍成電視劇呢?
    《贅婿》要拍成電視劇了,想必很多讀者都知道了,之前憤怒的香蕉爆出這個消息的時候還引起了熱烈的討論。不過主演郭麒麟,宋軼爭議還是非常大的,如今已經是拍攝得如火如荼,劇照還爆出過,至於成品如何也得看播出再說吧!
  • 電視劇中的春秋風雲你都了解嗎?
    電視劇中的春秋風雲你都了解嗎?這個時期,是中國文化最繁榮的時期;這個時期,是英雄的擂臺;這個時期,是美女的墳冢!它----就是春秋時期。想知道春秋時期發生過哪些事情嗎?跟隨小編走近春秋背景電視劇,領略春秋風雲!
  • 《羋月傳》文化談 ①: 羋月的母國大楚這麼厲害,為什麼最終沒有統一天下
  • 從羋月傳看戰國服飾
    ❖ 小羋月的乖萌、黃公子的儒雅、秦王的霸氣、義渠君的狂野和羋月的傳奇一生都是人們熱議的話題。 ❖ 此外,劇中輪番出場的各國各宮的美女們的服飾妝容更是一大看點。巍峨的高冠,華麗的服飾,戰國時期,宮廷貴婦們的生活真的是這樣的嗎?
  • 歷史類春秋戰國時期小說推薦
    今天主推歷史類春秋/戰國時期(不排名次,春秋/戰國時期的經典小說都太少了,可能是這段時期太特殊,太璀璨,史料太少,以至於沒有一定的筆力駕馭不了這個時期,所以春秋和戰國混在一起寫了)1.<引用自《君臨戰國》簡介> 推薦一看5.重生之春秋戰國 作者:巨人肩膀上的木木這是一個充滿矛盾的時代,湧現如老子、孔子、晏子、孫子等聖賢的時代,為百家爭鳴奠定了基礎。但這個時代卻充滿不義,戰端不斷,短短數百年百餘諸侯國只餘數十。
  • "何以笙簫默""羋月傳" 2015年哪些小說將上電視銀屏
    人民網北京1月15日電 (易瀟)近日,由顧漫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何以笙簫默》在江蘇、東方衛視熱播,引發大量粉絲牽動往日情懷,看得愴然淚下。據微博熱搜關鍵詞數據顯示,2015年最受期待的電視劇榜單中,《盜墓筆記》、《羋月傳》、《花千骨》等都屬於網絡小說改編的影視劇作品。
  • 張一山穿越到春秋戰國是什麼電影 張一山的電視劇有哪些
    最近他演的新版《鹿鼎記》讓他不停上熱搜,更是讓觀眾質疑起了他的演技,那下面我們來看看張一山的電視劇有哪些?  張一山穿越到春秋戰國是什麼電影  張一山穿越到春秋戰國是電影《奪路而逃》。  張一山的電視劇有哪些  張一山的電視劇有很多,這裡推薦五部。
  • 看羋月傳,聊戰國紅
    繼《甄嬛傳》後,《羋月傳》又在熒幕掀起了一陣收視狂潮。羋月傳收視率霸屏,北京、東方衛視日日高居收視率榜首。
  • #美食地圖#看《羋月傳》,吃羋月飯(跑斷腿也要吃遍春秋戰國時期的美食)
    最近《羋月傳》在熱播,大家在欣賞女人與男人間的權謀鬥爭之餘,也對劇中人物的錦衣玉食無比羨慕,那麼實際上,羋月所在的先秦,有哪些好吃的我們現在還在吃呢?根據記載,春秋戰國時期主食以粟和菽為主,粟是小米,自春秋戰國以後日益佔據主導地位,在漢代還成為口糧的代稱。菽就是大豆,在糧食中的地位也比過去提高,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石磨的發明,改變了大豆的食用方式。而我們現在吃的水稻在當時還是很珍貴的食物。現代社會的美食工藝已經讓小米、大豆、水稻更適合我們的胃口了,小編為大夥推薦四九城裡最值得吃的主食。
  • 春秋戰國時的服飾:「連身衣」是秦楚爆款
    色彩 紅上衣配綠下裝「時尚時尚最時尚」《羋月傳》中的服飾色彩斑斕,讓人們不禁心生疑惑,兩千多年前的古人就已經掌握如此精巧的印染技術了嗎?確實,春秋戰國時期的服飾並不像大家想像的那樣灰頭土臉,而是有很多明豔的顏色。這在詩歌之中表現得十分突出,比如羋月的母國南方霸主楚國,衣著服飾的光輝璀璨就常常在楚辭中表現出來。
  • 日本人超愛中國春秋戰國時代!
    的朋友,我說你也看看電視劇吧,推薦了《琅琊榜》和《大秦帝國之崛起》。       日本人以男性為中心喜歡看《三國志》,這在中國也廣為人知。但在最近,即使是年輕的男女,中國史愛好者也在增加。而且除了《三國志》之外,熱切的視線尤其投向春秋戰國時代。       其中,具有壓倒性人氣的是《KINGDOOM》(中國名:《王者天下》)。
  • 「清華簡」揭秘春秋時鄭國史,拍成劇可能比《羋月傳》還精彩
    上周六,《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陸)》公布,整理的5篇文獻記錄了春秋時期鄭國、齊國、秦國和楚國的歷史。其中《鄭武夫人規孺子》揭示,鄭武公曾在衛國居住3年,這段歷史傳世文獻中均無記載,為後人研究鄭國歷史提供了新視角。《子產》一文則詳述子產所作刑書的內涵與結構。
  • 電視劇錯了,《羋月傳》中的秦宣太后原來是這樣的人!
    文/安文本文首發於2017年5月15日總第803期《中國新聞周刊》  作為一部虛構的電視劇,《羋月傳》一度火爆螢屏,但是這部號稱「史詩劇」的故事和真實的歷史卻差之千裡。而「羋八子」即秦宣太后的一生,也絕非電視連續劇中所編造的那樣。
  • 比較好看的歷史類電視劇有哪些值得推薦?除了《羋月傳》還有這些
    尤其是一些以正史為原型的電視劇題材,就觀眾人氣和收視率就很一般,如:《大明王朝》、《漢武大帝》就是比較好的例子。綜合二次創作、觀影口碑、演員陣容以及故事劇情等多個方面來看,我認為這些歷史劇是值得推薦的。
  • 真驚訝:羋月是宜城人?和氏璧襄陽挖?黃歇的同學可是戰國四大美男呢!
    他認為,楚國郢都始建於春秋初期,地點在現在的宜城南境的平原上,當時地名也叫江陵,但不是現在所說的江陵紀南城。現在的江陵是楚國在春秋晚期建立的一個郡城。在今江陵紀南遺址並沒有發掘出春秋初期的文物,就說明當時江陵並不存在。
  • 《羋月傳》小說抄襲《羋月傳》電視劇?!
    太后雖豪邁,但《羋月傳》小說作者蔣勝男卻豪邁不起來了,最近又坑爹地被電視劇版權方花兒影視告上法庭,索賠兩千萬。先是不給署名,然後小說不讓先於電視劇發行,這次又告原創編劇,蔣勝男得罪了誰?要說這起糾紛的前因,也是剪不斷理還亂。起初就有兩件事情鬧得挺不愉快。
  • 《羋月傳》未播先火 生態型電視劇如何玩?
    之所以有這麼廣泛的關注度,在於《羋月傳》與《花千骨》不同,後者的IP內核要單薄很多,只不過改編後採取了「仙俠劇」、「偶像劇」等格式化的套路,迎合了當下觀眾的趣味。相比,《羋月傳》的格局要複雜很多,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七國的歷史風貌和服飾禮儀,錯綜複雜的軍政外交鬥爭。導演鄭曉龍也約法三章,要求劇情不雷人,不媚俗,尊重歷史,再現歷史風貌、社會生活,去除以往那些格式化的符號。
  • 《羋月傳》 羋姓來歷(一)
    羋月在正熱播的電視劇《羋月傳》中,萌萌的小羋月迷倒了眾人。也讓大家記住了這個生僻的姓氏,羋( mǐ )字。估計沒有這個電視劇,很少人會知道這個姓吧。今天,我們的百家姓故事也追一次流行,先不說羋月,我們從羋姓講起。羋月羋姓是周朝(春秋戰國時期)楚國貴族的姓氏。楚國在今天湖北省一帶,全盛時期的楚國包括了今天的湖北省,湖南省,還有周邊的一部分,跨越了11個省市。
  • 《羋月傳》穿幫,戰國公主竟成宋代太后
    熱播電視劇《羋月傳》中秦宣太后羋月造型 錯誤1:戰國羋月竟然穿戴宋代服飾 西周戰國至秦漢時期,皇后、嬪妃有相應的服飾《羋月傳》在冠飾加上了很多金飾品、珠翠,這不符合時代特點。「戰國至秦代的女性髮髻,高髻並不普遍,高大、巍峨的髮髻始於漢代末年,魏晉時期則趨向鼎盛,而且創新了更為高大的髮髻,比如說飛天髻、隨雲髻等。有的髮髻高約一尺。」比如盤恆髻形制為梳挽時將發掠至頭頂,合為一束,盤旋成髻,遠望如層層疊雲。始於漢代,盛行於六朝,沿襲至隋唐。
  • 戰國背景古色古香古言小說 書評《玉氏春秋》
    往期精彩:長評3本男主角性格陰暗重口的小說《餘溫》《今夜離港》《慈悲城》2018年陽曆的最後一天,我想推薦一本值得單獨推薦的小說。《玉氏春秋》 作者林家成這本書的背景是春秋戰國時期。人物說話有那個時候的古風,器具食物什麼的,也都是那個時候的風格,可見作者林家成是做過大量功課的。阿阮看著覺得很新奇。這本書是穿越文。女主角玉紫從現代穿越過去,被一個老人宮所救。玉紫認了宮為父親,宮對玉紫非常好,兩個人相依為命。玉紫為報答宮,努力賺錢,並且女扮男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