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的服飾:「連身衣」是秦楚爆款

2021-02-13 央視網評

●點擊上面藍色字↑↑↑關注央視網新聞官方帳號:網絡新聞聯播。每日精彩,盡在掌握!

馬山一號楚墓深衣樣式復原(顏色、花紋與原物不同)

馬山一號楚墓龍鳳虎紋復原

著深衣的楚國木俑

收視率一路領跑的《羋月傳》已經播出過半,這部醞釀四年、傾注主創不少心血、觀眾期待頗高的劇集評價卻遠遠不如姐妹篇《甄嬛傳》。觀眾為《羋月傳》可是操碎了心,一邊跟著「娘娘」提心弔膽提防著宮中各類陷害,一邊還不忘吐槽劇情、吐槽道具。亂點的鴛鴦譜、時空錯亂等等硬傷令人不忍直視,劇中的各類服飾更是成為了眾矢之的,「淘寶款」「豔俗」的批評不絕於耳。這花花綠綠的顏色真的體現了「服章之美」嗎?兩千多年前的服飾究竟是什麼樣的呢?今天,就讓我們從顏色、樣式、紋樣等方面,看看《羋月傳》與歷史文物中的華服之美。

色彩 紅上衣配綠下裝「時尚時尚最時尚」

《羋月傳》中的服飾色彩斑斕,讓人們不禁心生疑惑,兩千多年前的古人就已經掌握如此精巧的印染技術了嗎?

確實,春秋戰國時期的服飾並不像大家想像的那樣灰頭土臉,而是有很多明豔的顏色。這在詩歌之中表現得十分突出,比如羋月的母國南方霸主楚國,衣著服飾的光輝璀璨就常常在楚辭中表現出來。《九歌》中說「華採衣兮若英」,五彩繽紛的衣服像花朵一樣明豔動人;「紅釆兮闢衣,翠漂兮為裳」,紅色的上衣配上翠綠色的下裝原來是當時的時尚呢;還有反過來的,像《離騷》中曾說到「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好像要用亭亭玉立的荷葉做上衣,用嬌豔欲滴的芙蓉做裙子,雖然也有人認為這裡的芰荷、芙蓉指的是衣服上的紋飾,但整體來看,楚國服飾的顏色種類應該還是很多的。

相比而言,楚國出土文物中服飾的顏色就遜色了些,被譽為「絲綢寶庫」的馬山一號楚墓中可以看到像灰白、黃、棕、紅棕、紫紅、藕色等等顏色的服飾,其中紅色、棕色、黃色是出現比例最高的顏色,雖不見了綠色、藍色等,倒也符合「楚人尚紅」的記載。古人的衣服當然也是色彩繽紛的,但如果《羋月傳》中服飾的顏色能夠雄渾瑰麗些,似乎更能符合這部片子的定位。

樣式 秦、楚爆款是「連身衣」

說過了顏色,讓我們來看一下衣服的樣式。戰國時候的楚國、秦國最流行什麼樣式的服裝呢?答案是「連身衣」,哦,錯了,按當時的叫法應該是深衣和袍服。這種衣服是上下分開裁剪,而後縫合在一起,二者的區別在於深衣是單衣,袍服裡有絲棉。戰國時期,各諸侯國都十分流行深衣,這也是《羋月傳》中的常見樣式。

還是說回馬山一號楚墓,這裡出了12件這類深衣,除1件冥衣外都是交領右祍,直裾,長袖,領口寬大,衣襟、下擺處有錦繡的緣邊。這些深衣都特別的寬大,馬山一號楚墓墓主是一位身高僅1.6米的嬌小婦人,但其中最大的一件小菱形紋錦面棉袍衣長2米,袖展3.45米,足足比身高還長了40釐米,一個袖子更是能頂上墓主的身高了。這樣的衣服穿起來必然會在衣袖處出現很多的褶皺,下擺也會呈喇叭形拖在地上。

我們來看《羋月傳》中,拖在地上的往往都是外面的另一層披風,衣袖雖寬大卻也乾淨利落,絲毫沒有堆疊。不知道是不是為了營造袖口層疊的效果,演員的袖口處往往露出好幾層寬窄不一的衣袖,不知穿了多少層。楚國本來就潮熱,穿這麼多層難道不怕中暑嗎?不過,這種過於寬大的深衣可能是貴族階層的特權,楚墓中大量出土的彩繪侍從俑就多衣著瘦長,衣長及地或在鞋子上方,衣袖看起來也沒有過長。想來拖地的衣擺,長長的袖子確實不適合幹活,穿成這樣就是要等人服侍吧!

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羋月傳》中的衣袖大體可分成兩類,主角大多寬袍大袖而侍者多為窄袖,這在出土文物上也有體現,我們在高中課本上都見過的「人物御龍帛畫」上的男子就是廣袖,而「龍鳳仕女圖」上的婦人就是「窄袖」,但這廣袖與窄袖是否是身份地位的象徵還真就不好說了,說不定因為趙國推行「胡服騎射」的關係,窄袖是當時的時尚呢。

紋飾 戰國時期的「龍鳳」只有簡單線條

要想讓服飾華美,除了多彩的顏色,優雅的樣式,精緻的紋樣也是不可或缺的。《羋月傳》中被吐槽最多的部分,那栩栩如生的仙鶴、精緻的孔雀羽毛、外加羋姝出嫁時掛滿的羽毛都令人瞠目結舌——楚國雖然崇鳳,但也不是這樣的吧?

戰國時期的紋飾都表現得頗為抽象,菱形、方棋形、複合菱形構成了分割空間的框架,其中多是流暢的曲線,仿若不經意地加進了蟠龍、飛鳳、猛虎等等形象,帶給人十分奇異的感覺。這在馬山一號楚墓、包山楚墓等等出土文物中都可以很容易地找到,一對比就會發現古人的審美情趣高了可不止一個層級。

就拿其中的龍鳳來說,在戰國時期只有簡單的線條,那時候的龍還沒有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鳳也沒有過於複雜的羽毛,但處處透著靈動,而《羋月傳》中的龍鳳圖案明顯要呆板了許多,根本不夠「高大上」。

《左傳》中說「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古裝劇通過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眾傳播了不同歷史時期的生活狀態,在服飾方面應當更加精準些。《羋月傳》播出之後收視不錯口碑卻一路下滑,想來也是近些年精心製作的電視劇多了起來,觀眾的欣賞水平不斷提高的結果。對觀眾來說,一邊看著連續劇吐槽,一邊增加歷史知識,又能督促電視劇行業的進一步發展,何樂而不為呢。


來源:央視網

感覺文章還不錯,歡迎文末點讚↓


搜索「網絡新聞聯播」即可訂閱關注央視網新聞官方帳號。如果覺得不錯,請分享更多人閱讀!

相關焦點

  • 從羋月傳看戰國服飾
    ❖ 此外,劇中輪番出場的各國各宮的美女們的服飾妝容更是一大看點。巍峨的高冠,華麗的服飾,戰國時期,宮廷貴婦們的生活真的是這樣的嗎? ❖ 先秦戰國時期距今有2000多年的歷史。關於那個時期的服飾,除了出土的文物,我們還能通過文獻、史料、詩歌等的記載和人物繪畫中來了解。☞ 色彩 ☜ 楚人詩詞浪漫。《離騷》中說「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在《九歌》中說「紅釆兮闢衣,翠漂兮為裳」,紅色的上衣配上翠綠色的下裝是楚國的風尚。
  • 殺人放火金腰帶——春秋戰國軍服
    春秋戰國時期從上表可直觀的看出,較之西周,春秋戰國的甲冑遺物、遺蹟更為多見,此外還有若干個值得關注之處。矢來無鄉,則為鐵室以盡備之,備之則體不傷」「趙氏攻中山,中山之人多力者曰吾丘鳩,衣鐵甲操鐵杖以戰」等,更透露出戰國時期鐵的應用比較廣泛了。上表自然還有遺漏,主要是一些收購來的、收藏家手裡的咱們談不了。另有尚存爭議者、冥紙灰暫時不輯。
  • 中國古代服飾(一)
    服飾形制也由於尊卑等級的存在、禮儀的需要而進一步規範化,被納入「禮治」範圍,尊卑貴賤,各有分別。 這時候服飾的專用界限等級標誌開始清晰,品種類別也相應地增加,像宮室中拜天地、敬鬼神時專有祭禮服,上朝大典時有朝會服,軍事之中專有從戎服,婚嫁之儀專用婚禮服,弔喪時又有喪服。
  • 水手領嬰兒連身衣的詳細製作
    來源 | https://makeit-loveit.com/baby-boy-sailor-romper-for-baby-blessingdedication首先,本教程將讓你了解如何創建自己的連身衣。我不能給你一個確切的尺寸,因為每個人的孩子都不同,而你後來製作的每個連身衣都會有所不同。
  • 故宮博物院的商周-春秋-戰國玉器
    穿孔可用來繫繩,縛於腕部,用時套於拇指上,張弓時,將弓弦嵌入背面的深槽,以防勒傷拇指。韘初見於商代,流行於戰國至西漢,但到後期原先的功用逐漸弱化,其演變為一種裝飾品。此種方折的陰線紋圖案在陝西地區發現的一些春秋時期的玉器上也可見到,據此推測這件玉衝牙為春秋時期我國西部地區的作品。: 此件作品造型簡練而凝重,代表了春秋時期關中地區佩玉的風格。
  • 漲知識 | 古裝服飾的演變歷程
    《呂氏春秋》、《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黃帝、胡曹或伯餘創造了衣裳。中國冠服制度,初步建立於夏商時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春秋戰國之交被納入禮治。周代的上衣下裳分明,奠定了中國服裝的基本形制。春秋戰國的衣著,上層人物寬博,下層社會窄小。 深衣有將身體深藏之意是士大夫階層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禮服,男女通用,形成於春秋戰國之交。
  • 內衣製版 | 連身衣的基本紙樣與變化
    連身衣的基本紙樣也可以從標準女裝基本紙樣中變化過來,下面是連身衣原型的套取方法。1、擺正標準女裝基本紙樣(1)標準女裝基本紙樣的前後片,腰圍線對齊,擺放於同一水平線上。  2、製作連身衣前片  (1)前領口的製作  將前領口開深至上胸圍線,領寬加寬3.5cm。
  • 內衣製版 —— 連身衣的基本製版與變化
    連身衣的基本紙樣也可以從標準女裝基本紙樣中變化過來,下面是連身衣原型的套取方法。  2、製作連身衣前片  (1)前領口的製作  將前領口開深至上胸圍線,領寬加寬3.5cm。以圓順的曲線完成前領口,胸闊線處領寬7cm;  (2)前袖窿的製作  在前肩線上取6cm為連身衣肩寬,胸闊線上內進2.5cm,以圓順曲線連接肩點、胸寬點、腋下點完成前袖窿曲線;  (3)前片底襠的製作  臀圍線向下12cm作底襠線,底襠寬3cm;  (4)前片下擺圍的製作
  • 東周為什麼要分為春秋和戰國?春秋戰國又是怎麼劃分的呢?
    眾所周知,先秦時代有:夏商周,而周朝又分為東西周,東周又分為春秋和戰國。其實「春秋」和「戰國」並不是兩個朝代,而是同屬於「東周」的前後兩個階段。
  • 天下收藏-春秋戰國玉器
    中國古代玉器中,春秋戰國玉器一直深受廣大藏家們的喜愛。春秋戰國時期的玉器工藝之精、造型之靈動也是歷代玉器之中的精品。紫色百合香與您暢談天下收藏故事,使您對春秋戰國玉器的特點更加有較為深刻的印象。一、春秋戰國-玉器概述春秋戰國時期的玉器,由於大量和田美玉進入了中原,所以雕琢出的玉器玉質尤為上乘,而且當時玉器數量之多,並且又創新了許多精美的器型,線條運用更加嫻熟流暢,刀工俊秀有力,風格瀟灑自如。雖然春秋戰國時期歷史較為短暫,大約只有五百年左右的時間,但是它給後人卻留下了無數值得深入研究的精品玉器。
  • 為什麼春秋戰國時,姬姓諸侯國又小又弱,外姓諸侯國普遍強大?
    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混亂的時代,同時也是一個人才輩出,百家爭鳴的時代。在這個時期裡,大國吞小國,小國吞蝦米國已經成為了常態。比如戰國七雄之中,就只有燕國是西周之時的姬姓之國,其他都不是(韓國和魏國雖然也是姬姓,但他們並不是西周的分封國,只是春秋末期篡位得來的國家,所以不算)。那麼,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大秦賦》:戰國服飾色彩與陰陽五行
    /東方圖案藝術/traditionART以戰國為背景的《大秦賦》及其服飾色彩
  • 史迪仔卡通連身娃衣的製作方法
    點擊上方↑↑↑↑↑微信名,從這裡開始,你與孩子的世界更接近卡通連身帶帽娃娃衣的縫製方法,以史迪奇卡通形象為例,可舉一反三製作自己喜歡的卡通形象的帶帽連身娃衣
  • 歷史類春秋戰國時期小說推薦
    今天主推歷史類春秋/戰國時期(不排名次,春秋/戰國時期的經典小說都太少了,可能是這段時期太特殊,太璀璨,史料太少,以至於沒有一定的筆力駕馭不了這個時期,所以春秋和戰國混在一起寫了)1.履身是時,望蒹葭蒼蒼,秋水伊人何在,城隅桑林,靜女正踟躕,關關雎鳩,更有君子好逑——好男兒,夫復何求?大爭之世,天下正問鼎重,慶忌未死,天下又如何?
  • 春秋我為王、戰國之軍師崛起,好看的春秋戰國文不可多得!
    今天推薦春秋我為王、戰國之軍師崛起,好看的春秋戰國文不可多得!大家一起來看看吧。1.《春秋我為王》,作者:七月新番簡介:重生春秋,成為卿族庶子,被趕到馬廄與牛馬為伴,誰知霸業竟由此奠定,三家分晉算什麼?且看我趙氏代晉!
  • 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三》
    戰國七雄指的是戰國時期的魏,趙,韓,秦,齊,楚,燕七國。秦在函谷關以西,其他六國都在函谷關以東,又稱為山東六國。魏文侯在位時任用西門豹,李悝,樂羊等人進行改革,整頓財政,發展生產,獎勵耕戰,使其成為了戰國初期最強大的國家。 韓國主要在今天河南省的中部,南部和山西省東南部。韓昭侯在位時任用申不害為相,實施改革,加強君主的專制,使韓國國富民強。申不害死後,韓國遭受各國的侵略,韓國成為了當時七國中最弱小的一個國家。
  • 劉敏濤穿著牛仔連身衣顯得英姿颯爽,真的很有高級氣質
    而且劉敏濤的身材比例非常好,接近黃金身材比例的曲線讓她在駕馭各種服裝時有很大的優勢。話不多說,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年齡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一步。劉敏濤保養得很好,讓人覺得她還像個18歲的少女。她身穿的牛仔褲連身褲展現了她完美的身材比例,英姿颯爽的氣質油然而生,呈現出別樣的高級感。
  • 「春秋」到「戰國」——會盟與背盟
    戰國時期,上承春秋亂世,中續百家爭鳴,後期大秦帝國,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形成戰國七雄的格局。各國面臨存亡危機,經常會盟,由於國家利益驅使,背盟的現象經常發生。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自由奔放、充滿活力的黃金時代,是一個劇烈變化的時代。用歷史主義的話說,那是一個大毀滅、大創造、大沉淪、大興亡,從而在總體上大轉型的時代。
  • 春秋戰國的30個典故
    結果,少數民族犬戎進攻西周,再起烽火時,諸侯無人來援,幽王被殺,西周結束。從此周天子的權威一落千丈,出現了春秋戰國時期群雄並起,諸侯紛爭的局面。2.尊王攘夷齊桓公在成就霸業時,曾得到管仲輔佐。此人在齊桓公繼位前曾侍從齊桓公的政敵,為與齊桓公爭奪王位,曾射過齊桓公一箭。
  • 2021年初中歷史知識點:春秋戰國(東周)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歷史知識點:春秋戰國(東周),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春秋時期是奴隸社會的瓦解時期,戰國時期是封建社會的形成時期。   1、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春秋時期從公元前770年開始到公元前476年結束。戰國時期從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