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樂隊的夏天》,被五條人笑死了

2021-02-10 南窗文化生活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終於播出了,第一周看完你被五條人笑到了嗎?

人字拖上臺到臨時換歌,再到被淘汰後最擔心的事是導演會不會被開除……我敢說不管你以前有沒有聽過五條人樂隊,都會對這倆畫風奇異的海豐大哥留下異常深刻的印象。但在我心中,無論有沒有贏得綜藝,五條人都是當下中國最好的樂隊之一,不能在樂夏中看到他們更多的展現不是五條人的遺憾,而是樂夏的遺憾。五條人亮相樂夏的第一首歌唱的是《道山靚仔》,跟其他樂隊的現場配備不一樣,他們這首歌全程黃光閃爍,沒有燈光配合,也沒有歌詞展示。直到talking環節,人們才知道,五條人上場前彩排的歌曲一直是《出了問題我再告訴大家》。直到錄製當天,他們突然和導演說想要換《道山靚仔》,但也始終猶豫不決,直到最後一刻仁科決定:彈完前奏起什麼就是什麼!就這樣任性的五條人在一檔競技性的節目中完成了自己沒有燈光配合也沒有臺詞展示的綜藝首秀,給樂夏導演組展示了真正的「出了問題我再告訴大家」。身體力行地實踐了「我們就是來玩」的參賽宣言,最後也求仁得仁般地一輪遊結束了自己比賽。甚至直到最後被淘汰,仁科和茂濤都沒有為比賽成績感到遺憾,他們最擔心的問題是自己的pd會不會因為這次任性演出導致的現場事故被開除,還好心地安慰他下一份工作會更好。四年前五條人的《夢幻麗莎髮廊》發行時,作為一支曾經靠海豐方言在歌壇打出一片天下的樂隊,五條人卻出人意料地在這張專輯中使用普通話創作了大部分歌曲。這張專輯在當時被有些樂評人評價為:「不好聽,放棄方言,不是放棄了根,而是放棄了自己得心應手的武功。」針對這些評論,仁科當時特意寫了一篇叫《談談方言創作這門武功》的文章來反駁並闡述自己的觀點。作為一名創作者,如果我哪天認為自己掌握了創作傑出的能力,我會第一時間把它給廢了,否則我會覺得很無聊。創作就是在冒險,如果早就知道了叢林裡有妖怪,也知道了寶藏在哪,就沒啥好白相了。」(白相:玩耍)在樂夏播出之前,我對五條人最大的擔心和疑問在於他們歌中那些生猛、野性的一面是否能在節目中被展現。然而五條人又一次打破了我的常規想像,以他們獨特的方式完成了一場五條人式的表演。行走江湖的目的就是為了行走的快樂,而不是成為蓋世英雄的聲名,也正是這種真誠和勇氣,成就了五條人的魅力。 五條人並沒有五個人,他們的創作核心始終是仁科和茂濤兩個人。作為一支來自廣東海豐的樂隊,五條人的創作借用了聲有八調的海豐方言,光是富有感情的念白就已經非常有味道。他們的音樂自帶一種跳脫輕鬆不拘一格、生猛野性卻又充滿人文關懷的氣質。如果你以前沒有聽過五條人的音樂,那你可能會覺得他們聽起來和去年的黑馬樂隊九連真人有些相似,但事實上這句話反過來說才更合適,相比較年輕的九連真人,五條人更豐富、更有趣、更具實驗性,也更野性大膽。十年前五條人以《縣城記》這張專輯亮相的時候,媒體對五條人的定義是方言樂隊、民謠樂隊。這張專輯中除了那首樂夏中被換掉的《出了問題我再告訴大家》是普通話,剩下的全部歌曲都是用方言唱的。專輯簡介寫得非常簡單:用「鳥語」歌唱縣城裡的人和事。但他們絲毫沒有困於方言和民謠風格的枷鎖,他們的普通話創作也同樣動人心弦,旋律沒有停滯在民謠的簡單編配,不斷進行著更多元豐富的音樂實驗。前些天,五條人的經紀公司摩登天空在推出了一篇介紹五條人的文章,在介紹五條人的音樂類型時摩登天空寫道:「如果如今非要給他們貼標籤的話,那他們是廣東海豐道山靚仔、珠三角布魯斯民謠朋克、CANTON POP勁歌金曲新浪潮、中國迷幻藥滾土特產……」但不管怎樣變化,那復古的手風琴,抒情的木吉他,混雜著方言的男聲二重唱,又總是讓你能在音樂響起的第一時間就認出他們。土到掉渣有時候,我們寧願土到掉渣,也不願俗不可耐。」如果說有什麼始終沒有變,那或許就是他們歌聲中永不被定義的真心,哪怕這份真心在今年的舞臺上看起來已經有些許的尷尬和好笑。也許在當下五條人已經不適合用民謠樂隊去定義,但他們創作的內核卻始終沒有脫離民謠最寶貴的核心。民謠不該是幾個簡單的和弦配上張口就來的南方北方、姑娘理想,再加上一副假裝苦大仇深的表情。民謠最重要的是其精神內核真實的詩意、強烈的入世精神和社會參與性,是用簡單的旋律反而能唱出穿透人類靈魂的歌聲。五條人樂隊的logo是一個隨風飄揚的塑膠袋,他們將自己的音樂定義為塑料感。隨風飄蕩的塑膠袋會飛向城市的每個秘密的角落,就像他們歌唱的那些生活在縣城中的小人物一樣。從在家務農的老伯到想要去環遊世界卻被困在工廠一輩子做工的工人、做生意失敗的爛尾樓老闆、街道上走鬼的小攤販,再到那些生活在城市燈紅酒綠的縫隙中的春天小姐夢幻麗莎髮廊……無論形式怎樣改變,五條人的內核始終溫柔地注視著城市底層的這些人群,忠實地歌唱者他們生活。曾有媒體用「興致勃勃地記錄底層眾生的悲喜,一副菩薩心腸講小人物的故事」來形容五條人。我卻覺得這個說法並不準確,與其說是「興致勃勃的記錄」和「菩薩心腸的講述」這種高高在上的姿態,五條人給人的感覺更像是與底層的悲喜融為一體的真誠,他們彼此的視角是平等的。五條人把他們生活的口語原汁原味地搬到自己的歌中,用他們的口吻去歌唱,不閹割那些不夠高雅的欲望、不掩飾廉價的快樂、不渲染生活的眼淚、不妄加評論,也不施捨同情。就像他們歌中的那個穿著破拖鞋、騎著單車、不剪頭髮佬勢勢的道山靚仔一樣,音樂中的五條人先讓自己也成了「道山靚仔」。他們所做的只做誠實的展示,但這份真心與勇氣在這個時代聽起來確實如此的生猛、新鮮。長期以來,他們的音樂受眾與他們歌唱的人其實是兩個群體,五條人的聽眾還是以城市中具有一定知識和消費能力的「文藝青年」群體為主。音樂中的底層世界對於對於他們而言或多或少地存在這一種獵奇的心理和自己生活中沒有的野性刺激。但更重要的也許不是這種藝術的陌生化,而是他們歌透過底層敘事折射出了人世間共通的歡喜與哀情《阿珍愛上了阿強》借兩個底層青年的戀愛寫出了「雖然說人生並沒有什麼意義,但是愛情確實讓生活更加美麗」的浪漫;《初戀》這首從新聞稿裡搬來的歌曲,唱的是失去了初戀的年輕人,卻讓每個聆聽者感到青春一去永不反的遺憾和傷感《世情》唱的是一個想要走出工場去看看世界卻一輩子在工場打工的工人阿郎仔的人生悲劇,卻也是我們每個人走不出的人生困境;一座城市淪陷,另一城市狂歡的《匈奴王》唱出的這個時代下無數個躲在自己的「蝙蝠休息蚊子聚集的橋洞」裡回憶舊夢的匈奴王……他們是廣東的「道山靚仔」,寫給天底下所有失落的「匈奴王」的。在樂夏的舞臺上,當主持人調侃仁科和阿茂之間有了分歧會不會打架的時候,仁科說:「知識分子不打架的。」
「知識分子」這個在當下的語境中已經變得像「詩人」一樣的詞彙,在綜藝的舞臺上顯出一種尤為不合時宜的尷尬和好笑。也許這兩個自由自在的「道山靚仔」永遠也贏不了這場複雜精密的綜藝比賽,但對他們來講,輸和贏又有什麼關係呢?在這個年代還會在娛樂節目中驕傲地自稱「知識分子」的人,相比起在這個舞臺上捧起那座hot5的獎盃,我更願意能一直看到那穿著拖鞋自由自在、想唱什麼唱什麼的五條人。所以,所有年輕人年輕人年輕人,別等樂夏出現再告訴大家了,趕快一起來聽五條人吧。

✒️

作者丨蘇試試

圖片丨樂隊的夏天


合作請加china1554

添加請備註:合作,且備註項目

投稿請加nanchuangwenhuakefu1

添加請備註:作者,且附帶作品

掃碼加我私人微信

各種福利,不定期抽獎 

▼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南窗生活館

相關焦點

  • 被五條人笑死的回覆,農村拓哉,郭富縣城現場改歌,路子狂野
    #被五條人笑死# 農村拓哉,郭富縣城給我們帶來了快樂,誰能想到有生之年居然能看到五條人以這種方式出圈,笑裂了。哈哈哈哈哈哈,被五條人這回復笑死了,有趣的靈魂期待覆活 農村拓哉郭富縣城組合上線了,五條的路子還是這麼狂野呀, 但求大家把這個二哈組合投回來仁科表示,他們臨場換歌很正常,就是很擔心導演被炒魷魚,不愧是承包了全場笑點的男人,真實心疼五條人的導演了。
  • 看完樂隊的夏天,我快要被五條人笑死了
    這個夏天,最火的音樂競技節目怕是非《樂隊的夏天2》莫屬了,來自全國的31支樂隊在這裡集結,他們有著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經歷、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對音樂的熱愛與信仰。31支不同風格的樂隊同臺競技,無疑打破了夏天帶來的沉悶感。
  • 想看《樂隊的夏天2》點燃這個夏天,沒想到先被五條人笑死了
    馬東還是那個「鮮衣怒馬」的馬東,《樂隊的夏天》還是那個「Rock精神」的《樂隊的夏天》,風格還是愛奇藝慣有的「年輕亮眼」風格,五顏六色的場地、各有特色的樂隊、嗨的不行的觀眾,一樣還是「夏天」的味道。,大家都要被這兩位來「玩票」的大哥笑死了!
  • 「被五條人笑死」登上熱搜,更多人在他們的音樂裡痛哭
    賈樟柯的早期電影曹寇的小說五條人的敘事民謠這些都是從縣城的土壤裡長出來的奇異之花從25號開始,兩個廣東海豐人嗖嗖嗖登上熱搜第一,沒看過《樂隊的夏天2》的朋友打開熱搜一臉懵
  • 《樂隊的夏天》變成「撈五條人的夏天」,這個「土味樂隊」你愛了嗎
    來源:文匯網不看《樂隊的夏天》怕不是都不了解為什麼「五條人」會頻繁上熱搜,而且只要一上熱搜,就是網友們喊著要撈五條人,大家看著糊裡糊塗:五條人是誰?為什麼要撈五條人?#被五條人笑死#、#五條人表情包大賽#、#五條人淘汰#、#五條人復活#、#五條人改編Last Dance#……從淘汰-復活-淘汰……甚至被大家戲稱,《樂隊的夏天》都要變成「撈五條人的夏天」了。
  •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開播:抓住夏天的尾巴
    01 時隔整整一年,《樂隊的夏天》終於回來了。這一季的《樂隊的夏天》剛開播就又帶給了我們很多驚喜和意外。這或許就是《樂隊的夏天》這檔節目獨特的魅力吧。 已經播出兩期的節目中,除了周迅的加入,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水木年華被淘汰。 作為一支經典被傳唱許久、大眾認知度極高的樂隊,在許多人心中,水木年華是一支為青春而歌唱的樂隊,但大概是期望越大,換來的失望也會越大。
  •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開播:抓住夏天的尾巴
    這一季的《樂隊的夏天》剛開播就又帶給了我們很多驚喜和意外。本季《樂隊的夏天》延續了上一季的整體風格,除了賽制的變化,周迅的加入也讓人感到驚喜。作為大眾心中閃著光的女神,周迅卻可以在節目中和大張偉插科打諢,向樂隊表達敬意,在舞臺中央蹦迪,完美地融入到節目中去。這也使本來打算只參與一個節目賽段的周公子,爽快地為節目挪出所有的檔期,籤下一整季的節目的出席嘉賓席位。
  • 樂隊的夏天讓樂迷再度躁動,圈內再起波瀾,吃瓜越加香甜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正在熱播,這一刻,讓夏天一下躁動起來,無論是在網絡還是電臺,和音樂稍有點搭邊,樂隊的夏天就是一個熱門話題。夏天的尾聲,樂隊的夏天燃起了狂躁之音、靡靡之音、婉約之音、哀怨之音......樂隊成員對音樂非常認真,排練的非常辛苦,準確解讀了臺上一分鐘臺下10年功的深意。
  • 《樂隊的夏天》與硬核的品牌價值觀
    「樂隊本身的精神可以讓客戶通過這檔節目去跟用戶直接產生關聯,跟用戶產生價值觀上的共鳴,讓用戶對品牌產生好感。」愛奇藝營銷中心總經理董軒羽介紹。 去年的黑馬綜藝《樂隊的夏天》,為多支樂隊帶來了春天,備受期待的第二季,雖遲但到。
  • 樂隊的夏天2:生動的樂隊 歸來的夏天
    ◎暝瞑7月25日,有著超高人氣的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2」終於歸來。在上線的前一天,製作方才公布開播時間,可謂是吊足了樂迷的胃口。與上一季同樣的片頭音樂、同樣的雙舞臺設置、同樣的候場區……超級樂迷幾乎延續了上季的陣容,又請來了與樂隊圈有不少故事的大樂迷周迅,一切都讓人覺得熟悉又親切。
  • 樂隊的夏天,沒有TA怎麼「型」
    2019年,#樂隊的夏天#以8.8分的豆瓣評分,70+微博熱搜成為綜藝黑馬,掀起了一場國內樂隊文化的全新浪潮。今年,#樂隊的夏天2#踩著夏天的尾巴到來, 集結了33支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中國青年原創樂隊,再次燥熱一夏。  就算你沒準時守著屏幕追#樂隊的夏天2#,也應該在微博上感受到了這檔綜藝的火熱。
  • 這隻寶藏樂隊是長在熱搜上了嗎
    這個夏天最惹眼的樂隊莫過於道上靚仔——五條人,你沒聽過這個樂隊的名字,也一定聽過他們唱的《阿珍愛上了阿強》。他們很幽默,但絕不是一支搞笑樂隊!你們被五條人笑死了嗎
  • 「被五條人笑死了」?仁科說你們開心就好!
    「被五條人笑死」的那個晚上,仁科正坐在張曉舟家看齊澤克。剛巧這幾天沒有刮鬍子,這位「農村拓哉」和「郭富縣城」險些又多一個諢名,「海豐弗雷迪·莫庫裡」。的確是火了,當晚衝上4個熱搜,各種表情包層出不窮。但仁科說,他並沒有完整看節目,「我把微信都屏蔽了」,其實也不是屏蔽,只是把手機放到一邊,微信基本沒看。
  •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為何高開低走?
    ,舉起雙手非常有儀式感地把麥克風留在了舞臺上,這是五條人樂隊在《樂隊的夏天》第二季裡第三次被淘汰。《樂隊的夏天》是愛奇藝、米未聯合製作的一檔音樂綜藝節目,成為2019年夏天熱度最高的綜藝,今年舉行第二季,參加的大部分樂隊依然在線,然而相比於豆瓣評分高達8.5的第一季來說,第二季口碑明顯走低,評分僅7.5分,被不少圈內人士和觀眾指"丟失了初心",牛牛觀察在這裡想從五條人樂隊的三次淘汰,來聊聊《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為何不如第一季好看了。
  • 《樂隊的夏天》:為何水木年華被批,五條人火了?歌詞是重點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首播,話題最多的卻是已經被淘汰的兩個樂隊:水木年華和五條人。水木年華可以說是很多人的青春回憶了,第二季首播時表演的便是曾經膾炙人口的《青春再見》。可惜這首校園民謠被硬生生改編成了流行歌曲,直接遭到了淘汰。
  • 樂隊的夏天,沒TA怎麼「型」
    2019年,以8.8分的豆瓣評分,70+微博熱搜成為綜藝黑馬,掀起了一場國內樂隊文化的全新浪潮。今年,踩著夏天的尾巴到來, 集結了33支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中國青年原創樂隊,再次燥熱一夏。第一期播出當天,「樂夏一輪遊」的參賽樂隊五條人因臨時換歌登上微博熱搜,並且一上就是三條:「被五條人笑死」、「五條人回應淘汰」、「你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
  • 牛牛觀察|《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為何高開低走?
    Call out專屬PK賽結束後,在馬東的提醒下,五條人樂隊主唱仁科,舉起雙手非常有儀式感地把麥克風留在了舞臺上,這是五條人樂隊在《樂隊的夏天》第二季裡第三次被淘汰。
  • 被五條人的人格魅力吸引了,真的是太有梗了......
    今年夏天最火的娛樂節目除了乘風破浪的姐姐要數《樂隊的夏天》了。而毫無疑問樂隊的夏天話題和熱搜最多的是五條人樂隊,就在8月15號播出的第三期,五條人又被淘汰了,而面對淘汰,仁科和阿茂依然坦然以對,心態淡然的跑去李佳琪的直播間,又為大家製造一大波歡樂!
  • 《樂隊的夏天》:中年危機的搖滾樂手,靠什麼感動年輕人?
    去年夏天,一檔主打搖滾樂隊的綜藝節目橫空出世,讓原本燥熱的夏天變得更「燥」了。以搖滾樂作為基調,以情懷作為賣點,以地下文化作為內核成功組合成了《樂隊的夏天》這檔綜藝。繼《中國好聲音》、《中國有嘻哈》等等音樂養成類節目後,《樂隊的夏天》節目組再次讓亞文化圈走向公眾視線。
  • 《樂隊的夏天》:中年危機的搖滾樂手,靠什麼感動年輕人?
    去年夏天,一檔主打搖滾樂隊的綜藝節目橫空出世,讓原本燥熱的夏天變得更「燥」了。以搖滾樂作為基調,以情懷作為賣點,以地下文化作為內核成功組合成了《樂隊的夏天》這檔綜藝。繼《中國好聲音》、《中國有嘻哈》等等音樂養成類節目後,《樂隊的夏天》節目組再次讓亞文化圈走向公眾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