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士需要這樣的歌!為你講述《遊擊隊歌》背後的故事

2021-01-10 中國軍網

《遊擊隊歌》——

戰士需要這樣的歌

■錢均鵬 姜瑞超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悍然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人民奮起抵抗,吹響了全民族抗戰的號角。在高高的山崗,在茂密的青紗帳,在彎曲的地道,在縱橫的江河湖網,到處都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力量深入敵後開展遊擊戰爭。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一首反映遊擊戰的歌——《遊擊隊歌》誕生了,很快便得到了戰士們的喜愛。八路軍總司令朱德說「戰士需要這樣的歌」,並將這首歌的歌詞親手抄寫在隨身攜帶的小本子上,有空時就拿出來唱。

誕生在抗日前線的戰歌

在全民族抗戰救國的高潮中,文藝工作者也紛紛組成宣傳隊,奔赴前線宣傳抗戰。1937年冬,山西臨汾八路軍駐晉辦事處迎來了前來慰問演出的賀綠汀、塞克、崔嵬、歐陽山尊、劉白羽等文藝工作者。此時,在華北戰場上,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正深入敵後山區,獨立自主地開展遊擊戰爭,著手創建敵後抗日根據地。毛主席將此比喻為圍棋中的做「眼」,他說:「我們已採取『山雀滿天飛』的辦法,撒出了大批幹部,到華北敵後組織群眾開展遊擊戰爭。我們的主力部隊到華北,要像下圍棋一樣做幾個『眼』,『眼』要做得活,做得好,以便和敵人長期作戰。」

八路軍駐晉辦事處主任彭雪楓親自接待了這些文藝工作者。在這裡,文藝工作者與八路軍指戰員近距離接觸,聆聽了朱德、任弼時、賀龍等作的報告,認識到要徹底打敗日本侵略者,不僅要靠正規戰,也要靠運動戰、遊擊戰。看著八路軍將士一批批開赴敵後作戰,文藝工作者們熱血沸騰,覺得應該創作一支新歌,為將士們壯行,便你一句、我一句地討論起歌詞來。在此基礎上,作曲家賀綠汀挑燈奮戰,很快完成了歌詞定稿和譜曲的任務。

在八路軍學兵大隊的學員們出早操時,賀綠汀激情滿懷地給學員們教唱起《遊擊隊歌》來。這首進行曲風格的歌,一改進行曲慣用的雄偉、豪邁的曲調,採用的是輕快、活潑的風格,易學上口,學員們很快就學會了。歌中唱的「我們都是神槍手,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我們都是飛行軍,哪怕那山高水又深」,用音樂生動刻畫出遊擊隊員機智靈活、勇敢頑強的形象。與敵人相比,八路軍在生活條件和武器裝備上十分匱乏,但戰士們毫不退縮,積極面對。歌中唱的「沒有吃沒有穿,自有那敵人送上前,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展現出遊擊隊員英勇無畏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在中華民族處於生死存亡之際,歌中唱的「我們生長在這裡,每一寸土地都是我們自己的,無論誰要強佔去,我們就和他拼到底」,極大地鼓舞了中華兒女不畏強敵、抗戰到底的堅定決心。

敵後遊擊戰爭是極其艱苦和需要長期堅持的,遊擊隊員們不畏艱難、以苦為樂的精神風貌令人敬佩。為表達敬意,賀綠汀將這首洋溢著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的作品,取名為《遊擊隊歌》,獻給英勇可敬的全體八路軍將士。

唱會了這首歌就出發

1938年1月,八路軍高級幹部會議在山西洪洞高莊召開,討論堅持華北抗戰的方針。會議期間,賀綠汀指揮演劇隊的全體隊員為參會代表演唱了這首《遊擊隊歌》。當時缺少樂器,就由歐陽山尊吹著口哨當伴奏。賀綠汀感覺,用口哨伴奏比用其他樂器伴奏似乎更有味道,就像遊擊隊員吹著輕快的口哨從山上下來一樣。

演出剛一結束,朱德總司令就走上前來緊握著賀綠汀的手,讚揚這首歌「寫得好」。與會的劉伯承、賀龍、任弼時等高級將領也對這首歌非常認可,認為歌曲生動地反映了八路軍的遊擊戰法,部隊正需要這樣的歌,要求演劇隊抓緊時間到部隊教唱這首歌。隨後,賀綠汀和演劇隊隊員就一個連隊一個連隊地教唱。戰士們特別喜歡這首歌,有的部隊還專門派人騎著馬跑幾十裡路來抄譜子。戰士們拿到譜子後愛不釋手,隨時隨地都能唱起來。

在平型關戰役中打了勝仗的685團,正在休整。團長楊得志即將率領部隊再次開往前線,他熱切地邀請賀綠汀到他們部隊去教唱《遊擊隊歌》,並對指戰員們說:「大家唱會了這首歌就出發。」

部隊出發那天,下起了紛紛揚揚的大雪。賀綠汀和演劇隊的隊員們站在漫天飛舞的雪花中,高唱《遊擊隊歌》歡送將士們。將士們跟著一起放聲高唱,邁著鏗鏘步伐,踏著皚皚白雪,義無反顧地開赴新的敵後戰場。

隨著各部隊深入敵後發動遊擊戰,《遊擊隊歌》也從汾河兩岸,傳唱到敵後各抗日戰場。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大夫來到抗日模範邊區晉察冀支援中國人民抗戰,聽到這首歌后,非常喜歡,很快就學會了,常常在行軍途中唱起這首歌。

「人民批准的作品」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民堅持敵後抗戰,創造性地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遊擊戰爭。運用遊擊戰、破襲戰、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等多種戰法,形成人自為戰、村自為戰,無處不戰、無時不戰的戰場態勢,靈活機動地與敵人周旋,極大地牽制、消耗了敵人實力,壯大了自己,把敵人陷入到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通過積小勝為大勝,在持久戰中逐漸改變敵我力量對比,不放鬆有利條件下的運動戰,最終向敵人發起反攻,從而達到了戰勝敵人的目的。

毛澤東在《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中指出,在中國大而弱、日本小而強的情況下,敵人可以佔地甚廣,卻在佔領區留下了很多空虛的地方,「就是說有共產黨領導的堅強的軍隊和廣大的人民群眾存在,因此抗日遊擊戰爭就不是小規模的,而是大規模的;於是戰略防禦和戰略進攻等等一全套的東西都發生了」「中國抗日的遊擊戰爭,就從戰術範圍跑了出來向戰略敲門」。正是在這樣的戰略思想指導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在敵後廣泛開展遊擊戰爭。

毛澤東重視遊擊戰,也非常喜歡《遊擊隊歌》。他在對抗大學員講話時說:「這樣學好了,你們都要去帶遊擊隊,到八路軍中去,到全國各地去,到敵人佔領的後方山西、北平、上海去。現在有許多地方,已經有了遊擊隊,將來你們每個人都要去組織遊擊隊。」1943年,賀綠汀隨身攜帶《遊擊隊歌》原稿到達革命聖地延安,被分配到魯迅藝術文學院當教師。在王家坪八路軍總部禮堂舉行的文藝晚會上,毛澤東親切接見賀綠汀時說:「你的《遊擊隊歌》寫得很好啊,你為人民做了好事,人民是不會忘記你的。」

真正的經典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這首鼓舞無數中國人的《遊擊隊歌》,一直被人們廣為傳唱。新中國成立後,這首歌成為我軍歌詠活動中的重要曲目。周恩來非常欣賞這首歌,力主將它收進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中,他說:「這首歌洋溢著革命樂觀主義情緒,好聽,群眾愛唱,當時對動員學生參加革命起了很好的作用,是人民批准的作品。有的時候需要雄壯的東西,有的時候也需要輕鬆的東西,有統一也要有變化,革命是廣闊的,革命的感情也應該是豐富的。」

相關焦點

  • 紅色音符抗戰歌曲|《遊擊隊之歌》《歌八百壯士》《在太行山上》的...
    8月26日下午,我們一行來到年逾八旬的軍旅詞作家晨楓位於北京的家中,聽他講述幾首抗戰時期膾炙人口的歌曲背後的故事,重溫抗戰精神,汲取新時代奮進的精神力量。一夜寫就《遊擊隊之歌》「我們都是神槍手,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我們都是飛行軍,哪怕那山高水又深……」70多年過去了,每當《遊擊隊之歌》的旋律響起,遊擊隊戰士巧妙、靈活地與敵人周旋,伺機消滅敵人的形象仍然生動地浮現在人們眼前。
  • 鮮為人知,《遊擊隊之歌》還有一段歌詞
    北京人藝的創始人之一、曾任人藝副院長的歐陽山尊曾談到賀綠汀的故事,思路清晰,邊說邊用手勢比劃著:「到了山西臨汾前線,部隊剛結束平型關戰役,正需要休整,需要『文化娛樂』。於是我們一邊為部隊表演,一邊收集素材準備進行新的創作。」「當時我和賀綠汀住一間屋子,雖然是初冬,可山西已經很冷了,我倆同睡一個炕。有一天我進城辦事,晚上趕不回來留在城裡過夜。
  • 你聽過臺灣合唱團演唱抗戰歌曲《遊擊隊歌》嗎?
    這首《遊擊隊歌》是最經典的抗戰歌曲,可以說是家喻戶曉。而今天的這個版本來自1993年臺灣崇廉合唱團在第29屆文藝金像獎比賽演出中的珍貴錄像。雖然演唱少了一些氣勢,但這首好聽而有意義的歌曲得到傳唱,也非常值得讚揚哦!《遊擊隊歌》是電影《鐵道遊擊隊》的主題曲,它是概括了一個歷史時期的不朽名曲,由中國著名作曲家賀綠汀於1937年所作。
  • (即《遊擊隊之歌》)
    (即《遊擊隊之歌》)       義大利有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在世界流傳比較廣,那就是《美人,再見吧!》(即《遊擊隊之歌》)。佩爾蒂尼說:「這是一個遊擊隊戰士擁抱另一個遊擊隊戰士。」世界青年聯歡節是以蘇前聯為首的國家舉辦的大型國際活動,主題是反對侵略和戰爭,歌頌和平與友誼。這首歌的義大利原文標題是「Bella, ciao」(《美人,再見吧!》),但中文譯名譯成了《朋友,再見吧!》。在這首歌的義大利文原文中「bella」一詞貫穿始終。
  • 一班長演唱的歌曲(五):《遊擊隊之歌》
    《遊擊隊之歌》是中國著名作曲家賀綠汀在1937年所作。《遊擊隊之歌》節奏活躍,富於變化,曲調輕快、流暢,充滿旺盛的活力,具有鮮明的進行曲風格。
  • 《遊擊隊歌》誕生在臨汾 第二段歌詞「銷聲匿跡」
    《遊擊隊歌》自此風靡全國,成為抗戰時期的「流行曲」,成為20世紀中國最經典的合唱單曲之一。  5月初,《遊擊隊歌》作者賀綠汀的兩個女兒賀逸秋、賀元元從上海來到臨汾,與中央電視臺二十集《抗戰歌曲》紀錄片攝製組一起追溯那個烽火年代。本報記者隨同一起找尋那首「爸爸的歌」。
  • 「我擦好了三八槍,我子彈上了膛……」戰士們就需要這種歌!
    經典戰爭電影歌曲解讀」系列文章,帶你一起回顧那些年傳唱大江南北的經典曲目。影片根據陸柱國小說《踏平東海萬頃浪》改編,講述1947年解放戰爭時期,一個烈士的女兒高山,女扮男裝參加人民解放軍的故事。影片洋溢著澎湃的革命熱情和誠摯親切的階級友愛。故事的原型,即真實版的高山,名叫郭俊卿,14歲那年,為替父報仇,隱瞞性別、虛報年齡,女扮男裝參加解放軍,共立戰功8次。1950年郭俊卿參加全國戰鬥英雄代表大會,被授予「全國特等女戰鬥英雄」「現代花木蘭」榮譽稱號。
  • 《大海》這首歌背後的故事竟然是這樣
    如果深情往事你已不再留戀,就讓它隨風飄遠」聽了這麼多年的《大海》,從沒認真的了解這首歌背後的故事,一直以為是寫的男女之間深刻的愛情故事,但是事實並非如此。1966年6月7日張雨生出生於臺灣澎湖,9歲隨家人遷往臺中縣豐原市定居。他還有一個比他小5歲的妹妹叫張玉仙。妹妹自小是個淘氣,但活潑可愛,經常把家裡人逗得樂不可支,尤其兄妹兩個感情特別好。
  • 跟著遊擊隊欣賞《滑雪歌》 CC生活詩歌(108)
    跟著遊擊隊欣賞滑雪歌‍作者:CC  (本公眾號「CC生活詩歌」的主人)‍「我們都是神槍手
  • 《將故事寫成我們》,林俊傑的歌都聽過,可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今天瓜姐來的有點遲,但是為你帶來了你們的偶像!第一次聽到小酒窩,還是小學的時候那會根本不知道林俊傑是誰,只覺得這個人唱的歌好聽?後來為了聽JJ的歌,特地攢錢買了MP3,收集他它的海報,明信片,貼畫……《江南》圈圈圓圓圈圈天天年年的我……《一眼萬年》《背對背擁抱》每一首都可以張嘴就來。
  • 致敬時代經典 同唱如歌青春——音樂季播節目《青春的旋律》即將...
    二、新老兩代人時空對話,講述創作故事,回望崢嶸歲月根據每期呈現的經典電影音樂,節目組邀請原唱者、原作者、電影的創作者、電影故事的親歷者等人員來到節目現場,講述當年臺前幕後的傳奇故事。親歷者們的動情講述,將在場的青年音樂人們瞬間代入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奮鬥歲月,激發出澎湃的情感,給他們重新演繹經典以動力和啟迪。
  • 那些好聽又感人的歌,沒想到背後的故事居然是這樣
    每個人都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一個生命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而歌,作為我們平時陶冶性情,直戳靈魂深處的聲音,自然有它的獨特之處。相信大家日常生活中都有聽歌的習慣,不管是你覺得好聽的,不好聽的,每一首歌的創作都是來之不易的。
  • 林俊傑歌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江南》,林俊傑寫這首歌不是在江南得到的靈感,而是在西安參觀完兵馬俑和城牆以後寫的。《編號89757》、《木乃伊》、《一千年以後》講述的是一個故事,MV也是聯繫起來的,當年很多人寫成了小說。《黑鍵》從dota2裡獲得靈感,小樣取名《BKB》(黑皇杖)《會有那麼一天》寫他爺爺和奶奶的愛情故事,以及爺爺的去世,我曾經反覆播放歌曲最後一句他的念白「我愛你"。《莎士比亞的天分》,林俊傑母語是英語,中文不太好,這首歌是林俊傑第一首中文作詞作品。寫的是他放棄單戀的心情。
  •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邊防戰士靠這首歌識別了真假古蘭丹姆
    經典戰爭電影歌曲解讀」系列文章,帶你一起回顧那些年傳唱大江南北的經典曲目。影片從真假古蘭丹姆與戰士阿米爾的愛情懸念出發,講述了邊疆戰士和楊排長一起與特務假古蘭丹姆鬥智鬥勇,最終勝利的阿米爾和真古蘭丹姆也得以重逢的故事。影片情節感人,懸念叢生,充滿濃鬱民族特色和地域風情的畫面和音樂,更賦予了影片獨特的藝術魅力。《冰山上的來客》劇照:楊排長和真假古蘭丹姆。說起電影《冰山上的來客》,就不能不提裡面的音樂,也不能不提著名作曲家雷振邦。
  • 嚴歌苓揭"畢業歌"背後的故事:付辛博角色原型是我父親
    原標題:付辛博角色原型竟是她的父親   「《畢業歌》不僅僅是寫抗戰和革命的故事,這個故事裡有對青春和生命兩者意義的追尋。」著名作家嚴歌苓解讀自己的作品《畢業歌》時說。由西安小夥兒付辛博等主演的勵志抗戰劇《畢業歌》正在江蘇衛視熱播,收穫了口碑和收視率,成為近期抗戰獻禮劇中頗受矚目的一部精品劇。記者日前通過片方採訪到了編劇嚴歌苓。
  • 為祖國而歌!
    1958年,中國作家出版社從保存下來的他的原稿中選詩四十多首、十七萬餘字,集印出書《十月的歌》。1959年,他的《為祖國而歌》、《為伊甸園而歌》等詩選入中國青年出版社編的《革命烈士詩抄》裡。同年,著名詩人、作家魏巍主編的《晉察冀詩抄》一書,又選入了他的《平原手記》、《到柳窪去看看》、《將軍》等十幾首詩。1981年,日本九州大學教授、語言學家上尾龍介,又將《十月的歌》譯成日文,傳到國外。
  • 一首歌一段故事,為大家推薦十首有故事的歌曲!
    很高興能夠回答你的問題!今天為你推薦幾首背後有故事的傷感情歌,希望你喜歡!1.《阿果吉曲》是一首寫給早逝女兒的歌曲,作者海來阿木,歌曲故事是他自己的親身經歷,他是一個失去女兒的父親,把對失去女兒的悲傷、思念寫成了這首歌 。在四川大涼山,彝族自治州深處的某個小村莊裡,一個名字叫阿果吉曲的女孩不幸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 《為國而歌》等了這麼久,終於有一部作品願意講述他的故事
    電影《為國而歌》,一部講述以聶耳、袁春暉、張潤武為代表的一群心繫祖國的年輕人用熱血的音符喚醒沉睡的世人,激勵前方戰士浴血奮戰的故事。當我們唱起這首歌,心中想起的是譚嗣同、林覺民、楊靖宇、黃繼光……是無數個為救國家於危亡、實現民族獨立而前僕後繼、流血犧牲的革命先烈的名字。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中華民族已經過了最危險的時候了嗎?
  • 兩首歌告訴你,惹怒了中國老百姓會怎樣?
    雖然是電影創作,但其實幾乎所有橋段和故事都來自真實的歷史。1941年秋,冀中平原的抗日鬥爭進入困難階段,日偽軍「掃蕩」日益殘酷。為了防止敵人用水、火、毒破壞地道,還在洞內設有卡口、翻板和防毒、防水門,或者將地道挖得忽高忽低、忽粗忽細、並且設有直通村外的突圍口。這樣,地道便成了進可攻、防可守、退可走的地下堡壘。
  • 《海洋之歌(Song of the Sea)》:一部講述人類情感的故事的動漫
    《海洋之歌(Song of the Sea)》:一部講述人類情感的故事的動漫。《海洋之歌》這部動漫相對於這個作者之前的動畫來說,有了很大的進步。這部動漫的藝術上更加的嫻熟,而且相比於這個作者之前對於文明的唏噓,這部動漫更多的是對人類情感的進一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