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改編成八路軍後,下轄三個師,115師是由紅一方面軍改編而成的,129師紅四方面軍,120師是由紅二方面軍改編而成。當時一個師下轄兩個旅,一個旅下轄兩個團,一個團下轄三個營,再往下就是連,排,班,這就是當時八路軍的編制。
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八路軍129師下轄四個團的首任團長,後來誰發展最好。要知道129師可是八路軍一個主力師,在抗戰時期指揮了許多戰鬥,論殲敵數量,以及對抗日的貢獻,129師在八路軍中都可以獨佔鰲頭。
129師的師長是劉帥,政委是張浩,後是鄧公擔任。麾下兩個旅的旅長由陳賡將軍,王宏坤擔任。讓我們再接著往下看,129師四位團長都是何人擔任?
769團團長是陳錫聯,可能了解這些朋友都知道,陳錫聯也是我黨一位出色的指揮員,在軍事上他得到了劉帥與徐帥的指點。讓他成為129師,四位團長人員中最耀眼的一顆將星。抗戰時期的夜襲陽明堡機場,就是769團在抗戰時期打得最精彩的一場戰鬥,有效地支援了忻口會戰。而陳錫聯也憑著此戰贏得了小鋼炮的稱號。
等到了解放戰爭時期,陳錫聯擔任第三縱隊司令員,在劉鄧大軍中他與王近山將軍並稱軍中兩朵金花,是較為出色的指揮員之一。之後又擔任第三兵團司令員,成為我軍最年輕的兵團司令員。在解放戰爭勝利後,他又擔任我國首任炮兵司令員,1955年授予上將軍銜。
770團是由張才千擔任團長,他是湖北省麻城市乘馬崗鎮新村村張家衝人,在1930年參加了紅軍,在他革命生涯中最精彩一戰當屬萬源保衛戰,他以少勝多,擊退了川軍數次進攻,為此戰的勝利作出了一定的貢獻。並且參加了解放通、南、巴與粉碎田頌堯三路圍攻和紅四方面軍歷史上規模最大、時間最久、戰果最輝煌的反劉湘六路圍攻的戰役。是紅軍時期一位猛將,因此,在抗戰爆發後紅軍改編成八路軍,他被上級選派擔任770團團長。
等到了解放時期,他解放戰爭初期,任中原軍區第1縱隊2旅旅長、縱隊參謀長,參加了中原突圍戰役,之後擔任中原野戰軍第12縱隊司令員,參與指揮軍區部隊參加沙 (市)宜(昌)戰役和剿匪作戰。在解放戰爭勝利後,他擔任過44軍軍長,之後從事我軍參謀工作。因此在195年他被授予中將軍銜。
771團是由徐深吉擔任,他是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人,在1927年參加黃麻起義,之後就投身了革命。在土地改革時期,他擔任過紅四方面軍參謀長,之後又擔任過師長等職位。不過在抗戰爆發後,部隊改編後他才降級了擔任團長了。不光是徐深吉一人降級,當時所有的紅軍將領統統降級使用。不過在後來的解放戰爭時期,徐深吉擔任冀南軍區司令員,率部參加解放戰爭。因此,在建國後,他也是中將軍銜。
772團是由葉成煥擔任團長,這位可是129師一員虎將,同時也是386旅,旅長陳賡麾下一員猛將。而772團在抗戰時期一直以,攻如猛虎,守如泰山而著稱,擁有百戰百勝團之美譽。如著名的長生口、神頭嶺、響堂鋪等戰鬥,都有葉成煥的參加,並且該團是充當主力部隊。正是因為如此,在後來的長樂村戰鬥中,葉成煥這位虎將在戰鬥中英勇犧牲。成為129師四團長人員中,第一個犧牲的團長。
以上四位都是129師,麾下四位首任團長,只有葉成煥犧牲了,其餘三位都活到了解放後,而要說,後來發展最好的當屬陳錫聯將軍,假如葉成煥不犧牲,可能也可以與陳錫聯將軍有一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