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129師,麾下四位團長,後來誰發展最好

2021-01-18 熊熊講歷史

紅軍改編成八路軍後,下轄三個師,115師是由紅一方面軍改編而成的,129師紅四方面軍,120師是由紅二方面軍改編而成。當時一個師下轄兩個旅,一個旅下轄兩個團,一個團下轄三個營,再往下就是連,排,班,這就是當時八路軍的編制。

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八路軍129師下轄四個團的首任團長,後來誰發展最好。要知道129師可是八路軍一個主力師,在抗戰時期指揮了許多戰鬥,論殲敵數量,以及對抗日的貢獻,129師在八路軍中都可以獨佔鰲頭。

129師的師長劉帥

129師的師長是劉帥,政委是張浩,後是鄧公擔任。麾下兩個旅的旅長由陳賡將軍,王宏坤擔任。讓我們再接著往下看,129師四位團長都是何人擔任?

769團團長是陳錫聯,可能了解這些朋友都知道,陳錫聯也是我黨一位出色的指揮員,在軍事上他得到了劉帥與徐帥的指點。讓他成為129師,四位團長人員中最耀眼的一顆將星。抗戰時期的夜襲陽明堡機場,就是769團在抗戰時期打得最精彩的一場戰鬥,有效地支援了忻口會戰。而陳錫聯也憑著此戰贏得了小鋼炮的稱號。

等到了解放戰爭時期,陳錫聯擔任第三縱隊司令員,在劉鄧大軍中他與王近山將軍並稱軍中兩朵金花,是較為出色的指揮員之一。之後又擔任第三兵團司令員,成為我軍最年輕的兵團司令員。在解放戰爭勝利後,他又擔任我國首任炮兵司令員,1955年授予上將軍銜。

陳錫聯

770團是由張才千擔任團長,他是湖北省麻城市乘馬崗鎮新村村張家衝人,在1930年參加了紅軍,在他革命生涯中最精彩一戰當屬萬源保衛戰,他以少勝多,擊退了川軍數次進攻,為此戰的勝利作出了一定的貢獻。並且參加了解放通、南、巴與粉碎田頌堯三路圍攻和紅四方面軍歷史上規模最大、時間最久、戰果最輝煌的反劉湘六路圍攻的戰役。是紅軍時期一位猛將,因此,在抗戰爆發後紅軍改編成八路軍,他被上級選派擔任770團團長。

等到了解放時期,他解放戰爭初期,任中原軍區第1縱隊2旅旅長、縱隊參謀長,參加了中原突圍戰役,之後擔任中原野戰軍第12縱隊司令員,參與指揮軍區部隊參加沙 (市)宜(昌)戰役和剿匪作戰。在解放戰爭勝利後,他擔任過44軍軍長,之後從事我軍參謀工作。因此在195年他被授予中將軍銜。

徐深吉

771團是由徐深吉擔任,他是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人,在1927年參加黃麻起義,之後就投身了革命。在土地改革時期,他擔任過紅四方面軍參謀長,之後又擔任過師長等職位。不過在抗戰爆發後,部隊改編後他才降級了擔任團長了。不光是徐深吉一人降級,當時所有的紅軍將領統統降級使用。不過在後來的解放戰爭時期,徐深吉擔任冀南軍區司令員,率部參加解放戰爭。因此,在建國後,他也是中將軍銜。

772團是由葉成煥擔任團長,這位可是129師一員虎將,同時也是386旅,旅長陳賡麾下一員猛將。而772團在抗戰時期一直以,攻如猛虎,守如泰山而著稱,擁有百戰百勝團之美譽。如著名的長生口、神頭嶺、響堂鋪等戰鬥,都有葉成煥的參加,並且該團是充當主力部隊。正是因為如此,在後來的長樂村戰鬥中,葉成煥這位虎將在戰鬥中英勇犧牲。成為129師四團長人員中,第一個犧牲的團長。

以上四位都是129師,麾下四位首任團長,只有葉成煥犧牲了,其餘三位都活到了解放後,而要說,後來發展最好的當屬陳錫聯將軍,假如葉成煥不犧牲,可能也可以與陳錫聯將軍有一拼。

相關焦點

  • 抗戰初期八路軍129師9位團長,後來都發展如何?
    9月,根據兩黨談判達成的協議,宣布將工農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和陝北紅軍改編為第八路軍,下轄115師、120師、129師。土地革命時期的三大紅軍主力就給了三個師的編制,導致一大堆長徵時期的軍長師長,只能降級當旅長團長。
  • 抗戰中八路軍129師最能打,軍神劉伯承麾下10位猛將有多牛!
    抗戰中最勇猛的八路軍部隊:129師猛將如雲,軍神劉伯承指揮有方!推薦語:這個美好的世界,我們替這些英雄烈士們領略了,這個美好的國度,我們也替他們一一感受到了。中國的近代史發展可以說是那麼的多災多難,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的國門,也開始了中國現代史的發展。
  • 八路軍第一戰,115師打伏擊,120師打後勤,而129師竟然打飛機
    雖然失敗實力大損,但是現今也是第二戰區總司令,麾下軍隊三十萬。 這時,八路軍作為第八集團軍也是歸閻錫山管轄的,所以八路軍各部隊也是想盡一切辦法,支援忻口會戰。並且面對日本的咄咄逼人,華夏面臨著亡國的危險,共產黨各部隊早都想給日本人一個教訓。
  • 772團團長葉成煥24歲犧牲,後來的五個團長是誰?都是什麼軍銜?
    在全面抗日戰爭初期,八路軍第386旅的戰鬥序列之下,一共有兩個團,分別是第771團和第772團。後來,隨著抗日戰爭的持續進行,第771團脫離了八路軍第386旅建制,而第772團則一直跟隨第386旅戰鬥。第772團的首任團長是葉成煥,他是河南新縣人,參加過紅四方面軍長徵。
  • 20多歲就能當團長?真實抗戰中,八路軍團長們大都很年輕
    這些團其實都是八路軍在抗戰後發展起來的新部隊,大都是從老八路中分出部分建制營連帶起來的,或者是抽出幹部改編遊擊隊而來的。而在全面抗戰之初,八路軍的老團隊一共只有16個。其中115師有685團、686團、687團、688團和獨立團;120師有715團、716團、717團、718團和教導團;129師有769團、770團、771團、772團和教導團。此外,八路軍總部有1個特務團,另外各師還有一些直屬營。
  • 抗日戰爭中,八路軍12個團的團長都是誰?後來是什麼軍銜?
    當時,在八路軍的戰鬥序列之下,有三個師六個旅十二個團的編制,就團級作戰單位而言,分別是第一一五師序列下的第685團、第686團、第687團、第688團,第一二〇師序列下的第715團、第716團、第717團、第718團,第一二九師序列下的第769團、第770團、第771團、第772團。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以上十二個團的首任團長都是誰?
  • 八路軍的團長到底是什麼級別,為何李雲龍會嫌少將軍銜低了?
    1937年8月,紅軍改編為八路軍,下轄3師6旅16團。今天小編跟大家說說這些團長的級別。 716團團長宋時輪(上將)、副團長廖漢生(中將) 359旅: 717團團長劉轉連(中將)、副團長陳宗堯(45年犧牲) 718團團長文年生(中將)、副團長賀慶積(少將) 教導團:團長彭紹輝(上將) 120師是紅二方面軍改編而成
  • 再現八路軍129師抗戰歷史
    《太行之脊》新快報訊 記者梁燕芬報導 廣東出品的革命歷史題材電視連續劇《太行之脊》於26日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開播,該劇以八路軍129師八年抗戰這一段艱難而又輝煌的歷程為主線,再現了老一輩革命家、軍事家的豐功偉績。
  • 八路軍115師的五個團長在1955年被授予什麼軍銜?一個團長叛逃!
    一、八路軍第一師 1937年8月22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宣布,紅軍主力部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並同意設總指揮部,下轄三個師,每個師1.5萬人。
  • 八路軍120師時共初建時有5個團,團長都是誰?建國後被授什麼軍銜!
    相信有很多人都了解過我們國家的歷史,在歷史上有一個西安事變,在這件事件之後,蔣介石所帶領的國民黨再次與共產黨合作,當時的國民政府改編成了八路軍,在整個八路軍中有三大主力部隊,分別是115師,129師,120師。
  • 八路軍115師四個主力團團長是誰?建國後授予什麼軍銜?
    ——雨果(法)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011字,閱讀約3分鐘楊得志,六八五團團長。他來自湖南醴陵,湘南起義中湧現出的優秀將領,紅軍時期,任紅團團長。要坐等敵人三個師的接連進攻,結果,他因功勳榮立三等紅星勳章。長徵勝利後,任紅二師師長。抗日戰爭爆發後,他率685團參加平型關戰役。抗戰勝利後,歷任八路軍第二縱隊司令員,晉冀魯豫軍區司令員。抗戰勝利後,任華北軍區第二兵團司令員。參加指揮察綏戰役,平津戰役,太原戰役。新中國成立後,任志願軍第十九兵團司令員赴朝作戰,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686團,團長李天佑。
  • 陳賡指揮的386旅,下轄兩個團,團長都是誰?最後怎麼樣了?
    之前咱們分析過,八路軍最牛的一個旅就是陳賡指揮的386旅,在抗日戰爭中屢建奇功,讓鬼子痛恨不已,為洩憤或者激勵士兵,他們在裝甲車上印上「專打386旅」的口號,那麼386旅下面的兩個團,他們的團長是誰,最後怎麼樣了呢?
  • 八路軍改編後,為何115師擁有8個團級單位,而其餘主力師僅6個?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八路軍並沒有完全按照南京當局的要求整編,而是根據現實情況,進行了一定的變化。也因為這樣,八路軍初期的三大主力師115師,129師以及120師,實際上已經不是丙種師,甚至有的達到了甲種師的標準。
  • 八路軍最悲壯的主力團:團長營長紛紛戰死,副團長成頭號虎將
    八路軍被分成了3個師,以及15個擔任主力的團,每位戰士都十分驍勇,整個抗日戰爭中,八路軍一共打了11萬次以上的仗,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有超過50萬的八路軍戰士在戰場上或死或傷,犧牲非常大,今天我們想重點提到的,就是八路軍229師386旅的772團,他們最後的結局非常悲壯。
  • 紅軍有14個師改編為八路軍,師長建國後獲得什麼軍銜
    其中,陝北紅軍被改編為第八路軍,下轄115、120、129師,全軍共4.5萬人。 原來紅軍的編制是方面軍——軍/軍團——師——團,改編為八路軍後編制演變為師——旅——團。紅一、二、四方面軍分別編為115、120、129師,紅一、十五軍團,紅二、六軍團,紅四軍、紅三十一軍分別編為343、344、358、359、385、386旅,原各軍團/軍底下的13個師分別編為團。還有一個軍委直轄的紅74師,後編為八路軍後方留守兵團警4團。
  • 長徵後,紅一軍團第4師三個團的團長都是誰?後誰的軍銜高?
    接下來就和大家說說這第4師的團長都是誰?後誰的軍銜高?第10團的團長叫徐德操。徐德操是湖南平江人,1914年生,15歲入團,16歲參加紅軍。徐德操性格剛烈,勇猛善戰。他經常手持一把大刀,率先殺入敵群。第12團的團長是楊國夫。楊國夫是安徽霍邱人,1905年生,1929年參加紅軍,先後任紅4軍第12師35團連長,第10師30副營長,紅30軍第90師270團團長等職。紅一、四方面軍懋功會師後,270團編入紅三軍團,任第10團副團長。長徵結束後,任紅一軍團第4師12團團長。
  • 除了三個主力師, 八路軍還有一個師, 師長是開國上將
    八路軍到底有多少個師
  • 紅四方面軍成立時下轄四個師,師長都是誰?建國後授何軍銜?
    1931年11月7日,紅四方面軍在湖北黃安縣七裡坪成立,由徐向前擔任總指揮,陳昌浩擔任政委,劉士奇擔任政治部主任。部隊下轄兩個軍四個師,其中紅四軍下面有三個師,紅二十五軍單獨設一個師,兵力共計3萬餘人。那麼紅四方面軍剛成立時,四大師長分別是誰呢?建國後授何軍銜?我們接著往下看。
  • 八路軍和國軍各自擊斃了一名日軍師團長,為何他才是第一個?
    作為一師之長,西方各國師長的軍銜通常是少將,而日軍師團長的軍銜則是中將,那麼在抗日戰爭之中,誰才是陣亡中國的第一個日軍師團長?沼田德重:沼田德重為"南京大屠殺的"兇犯之一,1939年3月晉升為中將、侵華日軍華北方面軍第十二軍第114師團師團長,率日軍第114師團駐紮於濟南、兗州。
  • 長徵時,開路先鋒紅4團先後有3位團長,他們都是誰?後來呢?
    今天龍叔就和大家說說紅4團在紅軍長徵時期的3位團長都是誰以及後來的情況。 第一位團長是耿飈。 長徵時期任紅1軍團第2師4團團長,作為紅軍先鋒團軍事主官,他率部過關斬將,突破了敵人四道封鎖線,遵義會議後,升任為紅1軍團第1師參謀長。 耿飈升任師參謀長後,紅4團的團長是誰呢?各種史料不是很統一,但從出版於1985年的《中國革命史手冊》載,耿飈之後的團長是盧子美、黃開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