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有14個師改編為八路軍,師長建國後獲得什麼軍銜

2021-01-18 騰訊網

大家都知道,1937年7月全面抗戰爆發後,我黨和國府達成了合作協議,決定停止內戰,一致對外。其中,陝北紅軍被改編為第八路軍,下轄115、120、129師,全軍共4.5萬人。

原來紅軍的編制是方面軍——軍/軍團——師——團,改編為八路軍後編制演變為師——旅——團。紅一、二、四方面軍分別編為115、120、129師,紅一、十五軍團,紅二、六軍團,紅四軍、紅三十一軍分別編為343、344、358、359、385、386旅,原各軍團/軍底下的13個師分別編為團。還有一個軍委直轄的紅74師,後編為八路軍後方留守兵團警4團。

此外,還有1936年年底由陝北遊擊隊及紅十五軍團一部新組建的紅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軍,紅二十七軍被改編為120師直屬炮兵營和輜重營,紅二十八軍編入120師358旅第716團3營,紅二十九軍改編為八路軍後方留守兵團警2團。

那麼,這14名師長建國後獲得什麼軍銜呢?

先說說紅一軍團三個師——紅1、2、4師。

紅一師師長大家都很熟悉了,就是大名鼎鼎的楊成武。

楊成武,福建長汀人,1929年參加紅軍,在紅軍中提拔很快,17歲當團政委、23歲當師長,他所帶的紅四團是著名的長徵開路先鋒,飛奪瀘定橋、血戰臘子口都是紅四團當主力。抗戰爆發後,楊成武率由紅一師改編的115師獨立團東進河北,建立了晉察冀一分區,最出名的就是黃土嶺之戰擊斃阿部規秀。解放戰爭時期任第三兵團司令員,建國後任北京軍區司令員、我軍副總參謀長等職,1955年獲授上將軍銜。

紅二師師長也很出名,即三楊之一的楊得志。

楊得志,湖南醴陵人,1928年參加湘南起義,隨部上井岡山,從通信排排長一路當到紅一團團長,第四次反圍剿時期,楊得志曾率紅一團死守陣地,阻擋了國軍三個師進攻,一戰成名。長徵時期同樣是主力倚重的精銳團,強渡烏江十七勇士就是出自紅一團。抗戰時期任685團團長,參加了平型關大戰。之後率一百多名幹部戰士進至平漢路以東,開闢了冀魯豫抗日根據地。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察冀野戰軍司令員,率部為晉察冀部隊打了翻身仗。1955年獲授上將軍銜。

如果說紅一、二師是原紅一軍團底子,那麼紅四師的前身就是大名鼎鼎的紅三軍團,彭總的老部隊。師長是廣西籍名將李天佑。

李天佑,廣西臨桂人,早年加入第七軍,擔任李明瑞的勤務兵。隨部參加百色起義,加入紅七軍。紅七軍到達中央蘇區後編入紅三軍團,李天佑憑藉其出色的指揮才能,才猛將如林的紅三軍團中發展很快。長徵時期就是紅五師師長。後改任紅三軍團作戰科科長,協助彭總指揮作戰。抗戰時期任686團團長,在平型關一戰打出了威名。後奉命去蘇聯留學。解放戰爭時期任一縱司令員、廣西軍區司令員。1955年獲授上將軍銜。

第二個說說紅十五軍團,紅十五軍團轄75、78師。

紅75師師長張紹東,鄂豫皖老紅軍,曾是紅二十五軍最能打的團長。可惜抗戰時期走了歪路,和687團參謀長蘭國清一道出走。

紅78師師長是大名鼎鼎的旋風司令韓先楚。紅軍時期就憑直覺更改了彭總的作戰命令,改佯攻定邊為直取定邊,深得彭總賞識。解放戰爭時期用自己天才的戰略眼光打了新開嶺戰役和柳南大捷、解放海南島戰役。抗美援朝時期協助彭總指揮志願軍,專門承擔急難險重的戰鬥任務。1955年獲授上將軍銜。

第三個說說紅二方面軍的四個師。

紅二軍團四師,師長王尚榮,湖北石首人,一開始當偵察員,由於其出色的謀劃才能,很快被提拔為紅三軍參謀、獨立團參謀長、師參謀長,到達陝北後出任紅二軍團四師師長。抗戰時期任715團團長,率部開闢了大青山根據地。解放戰爭時期任西野一縱二師師長、第一軍副軍長,解放後調任軍委作戰部代部長,1955年獲授中將軍銜。

紅二軍團六師師長賀炳炎,大名鼎鼎的獨臂將軍,湖北松滋人,從放牛娃成長為一名紅軍高級指揮員,是賀老總底下最能打的團長,每當紅二軍團攻堅受挫,賀老總都會讓賀炳炎指揮。抗戰時期任716團團長,開闢了晉綏根據地。解放戰爭時期任西野一縱司令員、第一軍軍長、第一兵團副司令員,1955年獲授上將軍銜。

紅六軍團十七師,師長劉轉連,湖南茶陵人,從蘇區交通員一直做到17師師長,是肖克和王震的愛將。抗戰時期出任717團團長、第359旅參謀長。解放戰爭時期率359旅南下第二梯隊北上東北,組建了東野十縱,任10縱29師師長、48軍140師師長,建國後任任高級步兵學校副校長。1955年獲授中將軍銜。

第三個說說紅四方面軍四個師。

紅四軍十師師長周時源,安徽金寨人,在萬源保衛戰中突襲青龍觀,一個營殲滅川軍一個旅,一戰成名。到達陝北後被任命為十師師長,跟他搭檔的政委是未來的開國上將陳錫聯。抗戰爆發後,周時源奉調新四軍,任第六支隊副參謀長兼第三團團長。1942年奉命回延安抗大學習,然而在學習時犯了錯誤。解放戰爭時期任吉林乾安縣長、遼西軍區保安一旅第三團團長、江西省軍區撫州軍分區司令員,1955年獲授大校軍銜。

紅四軍十二師師長張才千。湖北麻城人,1930年加入紅軍,在紅四方面軍中提拔很快,1934年就是紅十二師師長了,1937年再任十二師師長,抗戰時期任770團團長,稍微有點遺憾的是,張才千所在的770團抗戰八年有七年留在陝北留守。到1944年才出徵豫西。後編入中原軍區。解放戰爭時期任鄂西北軍區參謀長、江南縱隊司令員、中野十二縱副政委。1955年獲授中將軍銜。

紅三十一軍第九十一師師長為徐深吉,湖北紅安人。早年是紅軍交通隊員,憑戰功升任團長。由於其出色的軍事才能,被徐總指揮調到方面軍總部當總指揮部參謀,到達陝北後任紅三十一軍九十一師師長。抗戰後任386旅771團團長,率部開闢了冀南抗日根據地。解放戰爭時期任晉冀魯豫軍區軍政大學副校長兼冀南軍區司令員,建國後任華北軍區副參謀長,1955年獲授中將軍銜。

紅三十一軍九十三師師長王近山,紅四方面軍驍將之一,在反六路圍攻中曾以一個團殲滅範紹曾一個旅,打得範哈兒狼狽逃竄。當時,紅九十三師兩名主官,師長王近山,政委葉成煥都是紅四方面軍最牛的將領。當時,紅軍軍事主官都是擔任師團長、政委為副職,而772團正好反過來,由政委葉成煥出任團長。可惜的是,葉成煥在榆社戰鬥中壯烈犧牲。副團長王近山接任772團團長,後來大家都很熟悉了,1955年王近山獲授中將軍銜。

最後說說紅74師,這支部隊由陝南遊擊隊發展而來,師長就是大名鼎鼎的陝南王陳先瑞。

陳先瑞,安徽金寨人,15歲參加紅軍,在部隊原來是當政工幹部。紅二十五軍長徵到達陝南後,讓陳先瑞帶一個連和少數幹部到鄖西、商洛一帶,開闢鄂陝根據地,當時陳先瑞剛滿20歲,可能力非常強,兩年時間裡從一個連發展到兩千多人,殲敵4000餘人,繳獲各種槍枝3000 餘支,箝制了敵人十幾個團的兵力。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相關焦點

  • 紅一軍團改編為八路9個營,營長們建國後授予什麼軍銜?
    大家都知道,全面抗戰爆發後,國共迅速達成了停止內戰、共同抗日的協定,陝北紅軍統一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其中,紅一軍團二師、四師編為115師343旅685、686團,紅一師編為獨立團。原來師縮編為團,原來團縮編為營。這樣,紅一軍團部隊一共編為9個營。那麼,這9名營長後來都怎麼樣了?
  • 1945年八路軍山東軍區8個師的師長都是誰?分別被授予了什麼軍銜
    八路軍成立之後就開赴了抗日前線,在和日偽軍作戰中不斷發展壯大,到1945年夏天的時候總兵力已經突破了一百萬。8月1日朱德總司令發布了對日軍大反攻的命令,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和山東軍區將所屬部隊主力及基幹部隊編成野戰兵團,共8個師、12個警備旅、4個獨立旅和1個海軍支隊,共21萬餘人。那麼這八個師的師長都是誰呢?
  • 紅軍改編一波三折,八路軍番號只用了20天,3個師的番號各有來頭
    在抗日戰爭初期,國共達成第二次合作,雙方商定,紅軍接受國民政府改編,就是在這個時候,國民黨把「八路軍」以及115師、120師、129師的番號找了出來,讓接受改編的紅軍部隊使用這幾個已經裁撤了的部隊番號。 後來有人猜測,國民黨在部隊番號問題上別有用心,可是,就算那樣,比起紅軍改編過程中的一波三折,番號的事根本就不算什麼事。
  • 紅四方面軍成立時下轄四個師,師長都是誰?建國後授何軍銜?
    部隊下轄兩個軍四個師,其中紅四軍下面有三個師,紅二十五軍單獨設一個師,兵力共計3萬餘人。那麼紅四方面軍剛成立時,四大師長分別是誰呢?建國後授何軍銜?我們接著往下看。第十師師長倪志亮倪志亮,1900年出生,北京人。他早年在皖系和陝軍當過兵,25歲考入黃埔軍校四期,參加過廣州起義。
  • 新四軍成立時有28個營,營長們建國後獲什麼軍銜
    大家都知道,抗戰爆發後,國共達成協議,南方八省遊擊隊統一改編為新編第四軍。1937年10月,分散在各處山區打遊擊的紅軍戰士們陸續開出遊擊區接受改編,全軍共有共1.03萬餘人,各種槍6200支(挺),編為4個支隊9個團(不含四支隊手槍團)27個營(含軍部特務營,九團只有兩個營)。
  • 東北野戰軍最能打的7個師,首任師長都是誰?1955年是什麼軍銜?
    東北野戰軍是解放戰爭時期我軍的一支雄師勁旅,它是於1948年1月在東北民主聯軍的基礎上改編而成,後來又於1949年3月改編為了第四野戰軍。在東北野戰軍規模最龐大的時候,它的戰鬥序列之下一共有12個縱隊50多個師(包括軍區獨立師)。
  • 1野第1兵團有9個師,師長都是誰呢?後來都授了什麼軍銜?
    西北野戰軍改稱為第1野戰軍後,下轄有5個兵團,每個兵團建制一般都是配3個軍,每個軍配3個師。下面先和大家說說第1野戰軍第1兵團下轄的9個師的師長都是誰?後來都授了什麼軍銜?這9個師的番號分別是第1師、第2師、第3師、第4師、第5師、第6師、第7師、第19師、第20師、第21師,分屬第1軍、第2軍和第7軍。
  • 八路軍115師四個主力團團長是誰?建國後授予什麼軍銜?
    他來自湖南醴陵,湘南起義中湧現出的優秀將領,紅軍時期,任紅團團長。他率部堅守陣地三晝夜。要坐等敵人三個師的接連進攻,結果,他因功勳榮立三等紅星勳章。長徵勝利後,任紅二師師長。抗日戰爭爆發後,他率685團參加平型關戰役。抗戰勝利後,歷任八路軍第二縱隊司令員,晉冀魯豫軍區司令員。抗戰勝利後,任華北軍區第二兵團司令員。
  • 八路軍115師的五個團長在1955年被授予什麼軍銜?一個團長叛逃!
    一、八路軍第一師 1937年8月22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宣布,紅軍主力部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並同意設總指揮部,下轄三個師,每個師1.5萬人。
  • 中央紅軍長徵時,12個師的師長都是誰?55年分別授予了什麼軍銜?
    當時這5個軍團共轄12個師,那麼這12個師的師長都是誰呢?後來的結局又是怎樣的呢? 紅1師師長李聚奎:湖南安化人,早年曾在湘軍唐生智部當兵,參加過北伐戰爭。1928年7月,24歲的李聚奎參加平江起義,正式加入了紅軍隊伍。之後他參加了第一至第五次反「圍剿」作戰,三甲嶂戰鬥中,他率紅1團硬是擋住了陳誠三個師的進攻,一戰揚名,因戰功獲得二等紅星獎章。
  • 1945年,山東軍區抽調六個主力師進入東北,後來師長都是何軍銜?
    此後,山東軍區派出第1師、第2師、第3師、第5師(主力)、第6師、第7師等6個師共6萬餘人的部隊,浩浩蕩蕩地開往東北。那麼,這6個師的師長是誰?後來他們都被授予了什麼軍銜?  事實上,這6個師的師長分別是第1師師長梁興初、第2師師長羅華生、第3師師長王建安、第5師師長吳克華、第6師師長聶鳳智、第7師師長楊國夫,下面我就一一介紹一下這幾位師長。
  • 新四軍共八位師長,他們分別都是誰?後來是什麼軍銜?
    這七個主力師成為新四軍的七個鐵拳頭,繼續在抗日戰場發揮著尖刀作用。在這七個師中,共有八位師長,他們分別是誰呢?後來是什麼軍銜?咱們接著往下看!建國後,粟裕又歷任解放軍總參謀長、國防部副部長、軍事科學院副院長等職,1955年他被授予大將軍銜。 第二師師長:張雲逸 張雲逸是海南省文昌人,畢業於廣州陸軍速成學校。17歲時就參加同盟會,先後參加了辛亥革命、北伐戰爭,並歷任革命軍第4軍第25師參謀長等職。
  • 他是紅軍師長,卻只授大校軍銜,搭檔師政委成開國上將
    當然,這裡面包含了拖後至1956年9月的志願軍首批授銜。當時授銜有個內部原則: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參軍的,也就是紅軍,可授予將軍銜;抗日戰爭時期參加革命的,不高於大校銜;解放戰爭時期參加革的不高於大尉銜。所有少部分雖然職務夠了, 但軍銜達不到。
  • 紅軍戰鬥力最強的三個主力團,團長都是誰?後來都授予什麼軍銜?
    當時在紅軍部隊之中,有三個團被稱為「主力中的主力」、「精銳中的精銳」,在第四次反「圍剿」戰役勝利表彰大會上,這三個團還受到了表彰,它們都是紅一軍團的主力團,分別是紅一師第1團、紅二師第4團、紅二師第5團。那麼,這三個主力團的戰鬥力怎麼樣?團長都是誰?後來都被授予了什麼軍銜?
  • 抗日戰爭中,八路軍12個團的團長都是誰?後來是什麼軍銜?
    1937年,全面抗日戰爭爆發之後,在陝北成功會師的紅軍被改編為八路軍,開始東渡黃河抗擊日本侵略者。當時,在八路軍的戰鬥序列之下,有三個師六個旅十二個團的編制,就團級作戰單位而言,分別是第一一五師序列下的第685團、第686團、第687團、第688團,第一二〇師序列下的第715團、第716團、第717團、第718團,第一二九師序列下的第769團、第770團、第771團、第772團。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以上十二個團的首任團長都是誰?
  • 抗戰勝利後,八路軍山東軍區六個主力師開赴東北,師長都是誰?
    而開赴東北地區人數最多的當屬八路軍山東軍區部隊,達到了六萬多人,其中就包括了第1師、第2師、第3師、第5師(一部分)、第6師、第7師等六個主力師。那麼,當時上述六個主力師的師長都是誰呢?他們後來有什麼樣的輝煌成就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 八路軍120師時共初建時有5個團,團長都是誰?建國後被授什麼軍銜!
    相信有很多人都了解過我們國家的歷史,在歷史上有一個西安事變,在這件事件之後,蔣介石所帶領的國民黨再次與共產黨合作,當時的國民政府改編成了八路軍,在整個八路軍中有三大主力部隊,分別是115師,129師,120師。
  • 八路軍129師,麾下四位團長,後來誰發展最好
    紅軍改編成八路軍後,下轄三個師,115師是由紅一方面軍改編而成的,129師紅四方面軍,120師是由紅二方面軍改編而成。當時一個師下轄兩個旅,一個旅下轄兩個團,一個團下轄三個營,再往下就是連,排,班,這就是當時八路軍的編制。
  • 八路軍的各級指戰員,在五五授銜時分別是啥軍銜
    後期的旅長眾多,團長更是算不上高級指揮官了,所以筆者在這裡就只介紹抗戰初期八路軍剛組建時的幾位團長吧。115師下轄兩個旅,每旅轄兩個團,再加上獨立團,一共有五個團,團長分別是楊得志、李天佑、張紹東、陳錦繡、楊成武。
  • 紅軍時期,兩人同在一個師,後來師長成為上將,政委成為開國大將
    在紅軍歷史上,我們都知道紅一軍團 ,紅二軍團,對於紅三軍團很少有人知道,可殊不知這支軍團在土地革命時期可是非常厲害的部隊,他是由紅軍第5、第8軍組成的,由彭德懷擔任總指揮,在長徵時期,紅三軍團主要負責右路前衛,後來在與紅四方面軍會師後,紅三軍團改編為紅3軍,劃入紅一方面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