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2000萬的官司和男人的委屈,最了解真實鄭爽的張恆一腳踏碎了這個流量和商業的雙簧輪盤。人們才發現,無論多麼逼真的觀感都也不過是商業流量粉飾下的虛假道具。
有人評論說,鄭爽的瘋癲是家庭的瘋癲,鄭爽的失格是集體的失格。倘若導致鄭爽打碎自己的是工具化的成長環境,那導致久經考驗的張戰偉失格的又是什麼?
評論員 | 蘇小張
photo | 圖蟲創意
這是落幕的一周。
範冰冰之後的新晉話題女王鄭爽觸犯了人倫道德底線,只用了幾天,便從她的商業頂峰墜落,千夫所指,眾人唾罵;河南濟源市委書記張戰偉一個耳光,打出了官威,打出了官場潛規則,也打丟了自己的官帽子;川普的最後一搏更像是一出政治鬧劇,騷亂過後,終也退場,離開時,他留下一封信代替自己出席對手的加冕禮。
與大瓜墜落揚起的漫天煙塵不同,在事發前,很多人對鄭爽並不那麼了解。人們大多知道她是個演員,卻說不上來作品,但這絲毫不影響她會成為國際時尚品牌的代言人、主流時尚雜誌的封面人物、知名綜藝節目的嘉賓。這與人們之前認識的明星大不一樣,人們以前通過作品定義明星,把作品人格化為明星本人,即便作品角色和真人判若雲泥,也絲毫不影響其在眾人眼中的價值,人們喜歡的是通過作品想像出來的精神偶像。
這種想像的邏輯,到鄭爽這一代被打碎了。人們不願意觸摸只靠作品想像出來的精神偶像。那些過於一本正經、教科書式的價值觀輸出令人厭倦,那種與明星隔著屏幕互動的虛假感覺不能再刺激乏味的生活,新的傳播渠道和形式也讓明星可以通過更便利的手段走進喧鬧的生活場域。明星通過真人秀、直播、微博互動展示自己的不完美、缺憾、甚至神經質,人們覺得這代表的是真實,是勇敢,是與自己的精神世界暗通款曲的彼岸生活。自己任性不了的,他們可以;自己不敢反叛的,他們肆無忌憚。於是,人們喜歡;於是,鄭爽身上那些沒來由的無理取鬧、毫無徵兆的冒犯、不管不顧的任性,被當成勇敢、直率和真實。
商業更喜歡這種轉變。流量代表社會熱度,爭議等於受眾分層,代溝孕育著商機。鄭爽代孕事件爆出後,很多不明就裡的人發現,鄭爽雖無腦,但合同真不少。
因為2000萬的官司和男人的委屈,最了解真實鄭爽的張恆一腳踏碎了這個流量和商業的雙簧輪盤。人們才發現,無論多麼逼真的觀感都也不過是商業流量粉飾下的虛假道具。這一次,鄭爽挑戰的不再是人們對勇敢、率真的傳統認知,而是法律和道德的底線。一時間,封殺四起,流量造出的偶像碎落一地。人們討伐扭曲的鄭爽,以及這個90後女孩背後更為扭曲的成長軌跡,討伐也隨之轉向其父母,她成了父母實現自己年輕時未竟夢想的工具,自小被父母設定的目標綁架。有人評論說,鄭爽的瘋癲是家庭的瘋癲,鄭爽的失格是集體的失格。
人們總是習慣於為一個結果找到發端的原因,而忽略影響事情演化的其他要素。有專家把這種思維方式稱之為「封裝式思維」,它基於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塑形而來,不自覺,也很難擺脫。「封裝式思維」很容易把一個原本「多孔化」的人打造成另一種經驗的緻密體,兜兜轉轉走不出,最終只能靠自己撞破打碎。從鄭爽到河南濟源書記張戰偉,均如此。倘若導致鄭爽打碎自己的是工具化的成長環境,那導致久經考驗的張戰偉失格的又是什麼?
失格也是個網紅詞彙,原意是指失去某種資格。日本小說家太宰治在其半自傳小說《人間失格》(又名《喪失為人的資格》)中藉助對主人公葉藏一步步走向喪失為人資格道路的描述,講述了自己「充滿了可恥的一生」。在這本基調陰暗又絕望的小說中,太宰治說,「若能避開猛烈的狂喜,自然不會有悲痛來襲」。但「我嘗試繞開那些悲痛,卻也錯過了所有歡喜」。
有些悲痛和狂喜,終究躲不過,但還是要幾經掙扎。近一周,疫情還是反彈了,從河北到遼寧再到北京,醫學專家們甚至查不到病毒的來源,這讓防控手段顯得更加侷促,防護網只好越扎越牢。
經過一年多的磨練,人們已經習慣了很多事情。只是,當國家衛健委的官員1月20日宣布春節返鄉的一系列條件後,人們還是發現有說不出的悲痛來襲。有人整理出了春節返鄉核酸證明81問,引來大片圍觀。儘管此後官方的回應表明,81問有些小題大做刻舟求劍,但人們還是得以窺見那些政策背後的不自信,以及政策慣性背後的簡單粗暴之影。
推薦閱讀
No.1 934萬人的第一張機票
No.2 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流量正確"
No.3 恆大1300億戰投處置後續:誰在退出,誰在接盤
No.4 深圳出手調查代持炒房 個別新盤嚴查首付來源流水
No.5 盲盒與賽博朋克 | 東張西望
微信號 | eeojjgcw
新浪微博 | @經濟觀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