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了解的唐伯虎,受喜劇天才周星馳的《唐伯虎點秋香》影片影響很深。風流倜儻的四大才子行走於江湖,又有風華萬代的石榴姐、含笑半步癲的使用者華夫人,整部電影中笑點無數,也承載了我的童年。
正如劇中唐伯虎常常口吟的那句:「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真實歷史中的唐伯虎,儘管依舊風流倜儻,但卻也失意落魄。
正如表演藝術家陳佩斯所說:「喜劇的內核永遠是悲劇。」
唐伯虎的一生,也確實是一場悲劇。
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唐伯虎出生於蘇州吳縣、橋裡間一帶。唐伯虎的祖上還是比較顯赫的,先祖唐儉因追隨唐朝開國皇帝李淵廝殺戰場,而被封為莒國公。到了唐伯虎這一代就落寞了,父親只在蘇州經營一家小酒館。
小酒館的生意不錯,其父唐德廣也略有些資產。不過古時便有「重農抑商」的政策,商人處於社會的末流,唐父迫切改變這種狀況,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
好在唐伯虎比較爭氣,前半生走的還比較順暢。16歲以第一名的身份考上秀才,18歲與徐廷瑞的次女結婚,成家立業都做到了。
命運轉折在24歲那年,父母先後離世,疼愛的妹妹也撒手人寰,妻子又在不久後難產而亡。
面對這一連串的打擊,唐伯虎整日鬱鬱寡歡。親人相繼離世,唐伯虎也一夜變白頭。幸得好友祝枝山的支持,規勸他走仕途之路,他才又重新振作起來。弘治十一年,唐伯虎中應天府鄉試第一,成了個解元。
前途無限的唐伯虎赴京趕考,時不再來,又被捲入徐經科場舞弊案,被罷黜為吏,終身禁考。心高氣傲的唐伯虎自然不願屈身為吏,而他的第二任妻子也在他仕途無望後,棄他而去了。
「牆倒眾人推,鼓破萬人捶。」職場、情場雙失意的唐伯虎,無路可走,孤身一人。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唐伯虎逐桃花庵別業,以避俗世凡塵,並寫下《桃花庵歌》: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貴者去,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貧賤比車馬,他的驅馳我得閒。
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哀莫大於心死,唐伯虎滿懷著醉意寫下這首桃花庵歌,哪裡還是幾年前「春風得意馬蹄疾」的唐解元。這首歌不僅是唐伯虎悽悽慘慘一生的真實寫照,更透露出他內心忿忿不得志的抑鬱,終究是打碎了牙往自己肚子裡咽,時不我待啊。
無路可走的唐伯虎心灰意冷,回家也再沒有老婆孩子熱炕頭。他開始借酒消愁,整日在花街柳巷間遊走。為了有錢花,唐伯虎開始賣假畫、繪製春宮圖。春宮圖是當時的「違禁品」,不是正兒八經人看的畫冊。大家對唐伯虎「風流成性」的印象,怕也是與這些畫作有關。
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十二月初二,唐伯虎病逝,葬於桃花塢北。那個曾經的避世之處,也成了夢結束的地方。
唐伯虎背負著重振家族的使命,在人世間悽苦地走了一遭。潦倒一生,才夢見金榜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