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重慶高校畢業生就業趨勢 更青睞信息化新興產業

2020-12-21 重慶頻道

餘才維利用暑假到萬盛經開區支教。(受訪者供圖)

2020年,重慶市有畢業生的高校共67所,有23.5萬名畢業生,比2019屆約增加1.1萬人。其中,研究生約1.9萬餘人,本科生11萬餘人,專科生10萬餘人。

這些畢業生都去哪兒就業了?連日來,記者走訪發現,高校畢業生更青睞信息化、智能化的新興產業,不少人積極主動選擇到基層、艱苦邊遠地區就業,體現了個人職業規劃與社會、時代、國家需要結合,與家國情懷結合的就業特點。

順應時代發展

投身信息化等新興產業

「儘管我不是重慶人,但是我看中這裡的發展機遇,所以我選擇留在重慶。」畢業於重慶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卓越工程師班的秦梓文是山東人,他告訴記者,大二時,他就和同學一起,先後參加了2018中國智慧機器人大賽和2018中國工程機器人大賽,並獲得二等獎。

畢業後,秦梓文選擇了重慶一家科技有限公司,這家公司是從事安防產品研發的一流企業。因為個人能力突出,剛畢業的秦梓文被招聘為工程師。

「團隊裡不乏重大、廈大等名校畢業的學生。」秦梓文說。近年來,重慶加快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傾力打造「智造重鎮」、建設「智慧名城」,良好的就業環境和政策吸引了不少高校畢業生留在重慶。

四川美術學院藝術設計專業碩士畢業生王一才便是其中之一。

王一才本科畢業於重慶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專業,念本科時,她就和車輛工程、軟體工程等專業的學生嘗試了開發語音支付、車載導航等方面的項目。由於對新一代信息技術特別感興趣,讀研後,王一才認準「藝術+科技」的方向,著力於將傳統的視覺藝術用數字媒介進行創新表達。

他們將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裡的壁畫進行數位化處理,讓那些精美的壁畫可以像電影一樣「動」起來;他們對重慶市海量的脫貧攻堅數據進行可視化「雲」表達;他們不斷推出數字藝術特展、跨媒介藝術之夜等項目作品,備受歡迎。

事實上,今年,人工智慧、移動終端、雲計算、大數據等相關專業應屆生備受企業關注。重慶大學、重慶郵電大學等高校的數據顯示,用人單位對軟體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機械電子工程、物聯網工程、物流工程等專業的學生需求比高達8∶1。

「今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有的企業招工名額縮減,但國家很快出臺了很多指導幫扶政策,鼓勵企業擴大招工。考研、專升本、公務員、西部計劃等招錄名額都有擴大。」重慶大學、西南大學等高校的輔導員告訴記者,在這些措施激勵下,目前,大部分畢業生都已落實工作,尤其是適應新時代發展的人工智慧等新興專業畢業生,更為搶手。機械工程、計算機等專業的學生,也有意識地輔修大數據、智能化方面的科目,或是參加網際網路企業的實踐項目,以提升自己的專業競爭力。

發揮自身所長

服務鄉村建設

「有人說現在的大學生是迷茫的一代,而我覺得我們的內心需要一個方向,找到自己心之所屬,才能堅定地向前走。」重慶第二師範學院全科教師專業學生餘才維畢業後,到萬盛經開區一個鄉鎮當了一名教師。

這位綜合成績排名全年級第一的女孩,大二的暑假就在家鄉萬盛區煲堂村的暑期社區學校,義務給孩子們授課。她一個人承擔書法、音樂、舞蹈等7門課程的教學,帶孩子們去觀察山裡的動植物、用拍打的方式感受音樂節奏……受她感染,她的同學後來也加入到這所學校的義務支教中。

「鄉村的孩子很缺乏專業的老師,作為一名全科教師,我深知自己的責任和職業的意義。」餘才維說。

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是當下不少高校畢業生的選擇。記者了解到,今年,重慶師範大學、重慶文理學院等5所高校,共有約1200名全科教師和餘才維一樣奔赴重慶各地的鄉鎮,即將成為當地中小學教育的新力量。

今年重慶醫科大學有100多名全科醫生專業畢業生,他們在重醫附一院等10個國家培訓基地接受3年的規範化培訓後,將奔赴雲陽、萬州、彭水等區縣的鄉鎮醫院工作。

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的統計數據顯示,這兩所醫藥高專每年為重慶培養數千名醫藥衛生人才,其中70%的畢業生選擇到基層就業。

西南大學、重慶三峽職業學院等高校,今年同樣有不少畢業生選擇到基層就業。如西南大學農學與生物科技學院畢業生劉潺,大一時就參加了學校的支農社團,並參加了「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組織的鄉村調研活動,正是這些經歷,讓劉潺覺得從事鄉村建設工作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因此,劉潺選擇回到家鄉酉陽,帶領鄉親們用抖音等平臺推廣家鄉文化和各種特產。

重慶三峽職業學院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該校有2500多名畢業生,涵蓋農林牧漁、獸醫、水利等各個專業,70%涉農專業畢業生選擇到鄉鎮、合作社等基層就業,發揮所長,服務鄉村建設。

哪裡需要去哪裡

支持邊遠地區建設

在走訪過程中,記者還發現,不少大學生選擇到邊遠地區就業。

畢業於重慶大學光電工程學院的張穎怡是陝西人,目前在甘肅嘉峪關一家光通信企業工作。她所讀的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信息類專業,涉及光學、機械、電子、計算機等多個學科,也是人工智慧和通信專業交叉的前沿學科。

這家企業位於茫茫的戈壁灘上,只有周末張穎怡才能和同事回到嘉峪關城裡。和張穎怡一道去這家企業的,還有她的同班同學,重慶人萬勇。

最初,一些親人和朋友並不理解他們的選擇。對此,萬勇表示:「這家企業是光通信領域的佼佼者。好男兒志在四方,應該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

事實上,張穎怡和萬勇的選擇並不是個例。今年,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到新疆喀什地區、西藏昌都等地的邊遠鄉鎮衛生院就業的畢業生有33人。滕波、龍生前、唐芳、鍾志豪……他們有的是中共黨員、有的是土生土長的重慶人。他們都義無反顧地選擇前往邊遠地區,支持祖國的建設。

「我是一名預備黨員。」出生於1998年的唐芳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支援前線的醫護人員讓自己深感職業的光輝與神聖,「邊遠地區的醫療力量相對薄弱,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用自己所學為人民的健康盡一份力量。」

來自市教委大中專就業指導服務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市有大學畢業生報名參軍10958人;非西藏生源到藏就業的人數為184人,非新疆生源到疆就業的人數為899人;參加中央或地方基層項目的人數為1319人。

重慶日報首席記者 李星婷 實習生 唐苓玲

原標題:

2020年重慶高校畢業生就業新趨勢

更青睞信息化新興產業,主動到基層、邊遠地區

相關焦點

  • 2020屆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874萬 代表委員為破解高校畢業生就業...
    大學生春招季中的「金三銀四」已經過去,但不少畢業生仍在不停地投簡歷、筆試、面試。在一些高校中,轉戰線上的宣講會、雙選會也沒有結束的跡象,就業成為高校現階段難啃的「硬骨頭」。BOSS直聘發布的《2020應屆生春招求職趨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截至今年3月31日,在春招季(2月3日以來)活躍求職的應屆生較去年增加了56%,但企業對應屆生的招聘需求同比下降22%。
  • 重慶理工大學組織開展「畢業生就業信息化」專項培訓
    為進一步提高就業信息化水平,幫助就業工作人員熟悉和掌握就業信息化平臺使用,近日,重慶理工大學就業服務中心特邀請重慶市大學中專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專職信息工作人員在重慶理工大學花溪校區第四教學樓312教室進行就業信息化平臺專題培訓。
  • 2020屆吉林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洽談月——文化創意產業類...
    11月17日,由吉林省教育廳主辦,由吉林省教育廳主辦、吉林省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和吉林動畫學院承辦的2020屆吉林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洽談月—文化創意產業類畢業生就業創業洽談會在吉林動畫學院隆重舉行。
  • 2020年高校畢業生薪酬排行榜出爐
    近日,智聯招聘對參與2020年秋季校園招聘的大學生與企業分別進行了調研,結合平臺大數據綜合統計分析,發布了《2020秋季大學生就業報告》  報告顯示,畢業生就業專業對口程度高,計算機、會計專業就業範圍廣,而工學專業就業收入更高,2020屆畢業生第一份工作平均起薪為5290元/月。
  • 通過創業促進就業 重慶出臺促進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若干措施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伊永軍 攝(資料圖)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6月27日11時30分訊(記者 伊永軍)為鼓勵重慶高校畢業生通過創業擴大就業,結合重慶實際,市科技局會同市教委、市財政局、市人力社保局,聯合制定印發了《關於促進我市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的若干措施》。
  • 雲就業:重慶將舉辦應屆高校畢業生網絡雙選活動
    第1眼消息,在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積極為高校畢業生提供方便快捷、精準高效的就業服務,第1眼記者了解到,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將共同舉辦重慶市2020年普通高校畢業生大型網絡雙選活動,今後兩部門將針對我市高校畢業生不斷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活動促進其就業。
  • 促進高校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本報北京12月1日電  (記者張爍)記者從教育部獲悉: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預計909萬人,同比增加35萬,就業形勢嚴峻複雜。12月1日,教育部、人社部召開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要求各地各高校千方百計促進2021屆高校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各地教育部門各高校要落實就業工作「一把手工程」,多種方式開源拓崗,力促多元供給,拓展就業新空間,支持畢業生到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等領域就業創業,動員鼓勵畢業生投身基層、參軍入伍,擴大科研助理崗位招募和第二學士學位招生規模。
  • 深造還是就業?疫情下高校畢業生的抉擇
    公眾對今年我國就業形勢的一個形象比喻,而對於高校畢業生而言,當2020屆畢業生還在找工作與繼續求學深造中徘徊時,部分地區2021屆高校畢業生的招聘工作已經開啟。雖然我國就業趨勢穩步向好,但高校畢業生仍然面臨諸多挑戰。在此背景下,高校畢業生如何選擇發展方向,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 文科畢業生就業:近4成靈活就業 哲學專業最難就業
    中國大學生一站式求職網申平臺梧桐果通過抽取資料庫中15萬份2020屆文科高校畢業生樣本,對其就業情況進行分析,為廣大畢業生提供參考。學文科有多難?多數一本專業僅招理科在只有上海及浙江不分文理進行高考的2019年,這個比例甚至超過了70% 。從專業數量的供給情況來看,理科生可選擇的空間確實更大。除了一直以來維持在較高差距的文理專業佔比,文理兼招的專業比例也呈現持續下降的趨勢,僅招理科或僅招文科的專業數量佔比均略有上升。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在過去的幾年裡,大學招生並沒有為高中階段不分文理培養學生做好準備,越來越多地選擇只招理科生或只招文科生。
  • 11496個人才需求 2020年山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周啟動
    半島網11月27日訊  11月26日,由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主辦,山東省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青島大學承辦的2020年山東省人力資源市場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周專場招聘活動在青島大學正式啟動。
  • 2020年高校畢業生求職研究|新一輪內卷即將到來了嗎?
    2020年,受疫情影響,2020屆高校畢業生經歷了線上畢業設計答辯、線上畢業、線上面試,甚至線上入職、遠程辦公……以前從沒想過的情境,同時,疫情導致的經濟下行、就業人數增加也為他們的就業造成了更大的壓力,但是他們並沒有被嚴峻的就業形勢壓倒。
  • 廣東省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會
    :2020年已經接近尾聲,在這特殊的年份裡,我們共同抗擊疫情,努力做好復工復學工作。為落實省人社廳《關於印發<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1+5+12+N」就業衝刺行動方案>的通知》要求,做好對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應屆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的就業工作,同時,為加快集聚優秀人才,推動佛山市高質量發展,體現佛山擔當,現定於12月19日舉辦「廣東省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會」活動。
  • 2020年應屆大學生人數創新高,874萬高校畢業生,面臨深造或就業
    5月12日從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獲悉,2020屆高校畢業人數已經突破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人,再一次創下了歷史新高。還記得1977年9月,中國教育部在北京召開全國高等學校招生工作會議宣布恢復高考考試嗎?
  • 2020高校畢業生薪酬排行榜出爐!讀啥專業收入最高?
    近日,智聯招聘對參與2020年秋季校園招聘的大學生與企業分別進行了調研,結合平臺大數據綜合統計分析,發布了《2020秋季大學生就業報告》
  • 教育部:做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通知
    各地各高校要主動聯繫用人單位和招聘機構,多種方式拓寬崗位信息來源。鼓勵舉辦區域性、行業性、聯盟性招聘活動。8.拓展新興領域就業空間。各地各高校要挖掘平臺經濟、共享經濟中的就業機會,引導畢業生發揮智力優勢,到戰略性新興產業就業創業。鼓勵畢業生到先進位造業、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等領域多元化多渠道就業。配合有關部門完善社會保障和靈活就業支持政策。9.持續推進創業帶動就業。
  • 2020年重慶高校畢業生網絡雙選活動將於3月5日啟動
    3月1日,記者從重慶市人力社保局獲悉,為給高校畢業生在疫情防控期間提供方便快捷、精準高效的就業服務,3月5日,重慶市將啟動2020年普通高校畢業生大型網絡雙選活動。活動由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共同舉辦,本次活動的主題為「就在山城 圓夢青春」。
  • 雲端招聘不下線 高校畢業生路更寬
    2020屆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874萬。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能否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成為眾多高校畢業生關注的焦點。為向高校畢業生提供不間斷常態化就業服務,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近期上線了「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平臺」,聯通全國服務資源,搭建高校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高效對接通道。
  • 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重慶880家企業提供近兩萬崗位
    新華網重慶12月14日電(李海嵐)14日從重慶市人力社保局獲悉,「集中攻堅穩就業,精準服務保民生」2020年重慶市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服務攻堅季行動於近日落幕。活動累計為求職者提供崗位16654個,吸引21706名求職者參與,共收到簡歷8803份,其中5426人達成初步意向。
  • 今年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增至874萬人 2020年全國畢業生就業形勢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就業統計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重要內容,對及時掌握畢業生就業進展、服務政府宏觀調控和科學決策具有重要意義。就業數據保真是就業統計工作的底線,是不可觸摸的「高壓線」。近日,教育部公布了《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嚴格核查2020屆高校畢業生就業數據的通知》。《通知》指出,當前,就業統計面臨新形勢,尤其是隨著我國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新就業形態不斷湧現。
  • 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平臺上線,上線當天提供27萬個崗位
    人社部於9月1日上線「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平臺」,聯通全國服務資源,搭建高校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高效對接通道。「崗位速遞」專欄將發布全國最新就業崗位信息,平臺上線當天崗位量達27萬個,後續還將持續動態更新招聘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