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毒品肆虐臺灣校園 身披「糖衣」 混同「零嘴」

2021-02-25 黑龍江禁毒

圖中「十二生肖毒包」以新奇有趣包裝,誘騙青少年上癮。圖片由臺灣警務部門提供

16歲高中生夾帶毒品在機場被攔截、小學高年級學生因同學請吃包裝成「小熊軟糖」的搖頭丸染毒……這些案例都讓人觸目驚心。在臺灣,青少年染毒已成為震驚全島的重要議題,影響著臺灣的青年教育與社會發展。臺灣青少年的染毒情況有多嚴重?解決這些問題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對有關防毒的法律修改要從哪些方面入手?作為對照,禁毒卓有成效的香港又有哪些寶貴經驗?

從今天起,本報推出關於港臺禁毒反毒的系列文章,與大家探討港臺地區這一領域的現狀、反思與舉措。

前不久,臺灣警方查獲兩名高中生夾帶逾6公斤安非他命,由桃園機場欲闖關赴紐西蘭,其中一名年僅16歲,為島內歷年被查獲最年輕的運毒「交通」。近年來,臺灣高中及以下的在校生涉毒事件頻頻發生,校園毒情嚴重。披上「糖衣外表」的新式毒品比以往更具迷惑性,讓涉世未深的青少年「防不勝防」。

染毒人數遠被低估

「國二(初中二年級)的時候,我對讀書失去了興趣,就經常去泡網吧,因此認識了不少社會上混的朋友。」談及染毒的經歷,現年17歲的阿廷說,有一次,他因為好奇這些朋友抽的煙和自己看過的有些不一樣,於是就嘗了嘗,由此走上了「不歸路」。

和阿廷的情況相似,許多臺灣青少年也都通過這樣的途徑接觸到了毒品,成為「癮君子」。據臺灣「衛生研究院」2009年、2014年的調查,臺灣地區12至17歲未成年族群首次使用非法藥物的平均年齡為12.5歲、14.8歲,首次使用地點在「學校」的有23.1%、18.3%,毒品侵入校園的比率之高,讓人心驚。有輿論指出,吸食過毒品的青少年在步入社會後仍有很高的比率繼續使用,臺清泉崗空軍基地染毒,極可能就是青少年「毒品生態鏈」的延續。

但是,臺灣成癮科學會理事林滄耀、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特聘教授兼犯罪研究中心主任楊士隆都認為,這樣的數據存在被低估的情形,與學校的通報方式有關。林滄耀表示,學校最大的問題是心態保守,發現學生吸毒,都會先在校內輔導解決,嚴重者才會通報曝光。「如果校內吸毒學生100人,會被學校通報的大概只有5人。」

新款毒品難以察覺

咖啡包、巧克力、跳跳糖、梅子粉……形形色色的休閒食品,配上花花綠綠的外包裝,對愛吃零食的孩子們來說充滿著誘惑。但鮮為人知的是,這些糖衣外表的零食卻有不少是新式毒品。

據臺灣媒體報導,此前嘉義一名就讀小學高年級的男童「小方」,只因同學請吃包裝成「小熊軟糖」的搖頭丸染毒,小小年紀就開始與毒癮抗爭;另一名重點高中的學生,見好友吃「冰糖」提神,成績突飛猛進,決定跟進,事後才知道所謂的冰糖就是毒品。

「新興毒品包裝像零嘴」,投入反毒工作十餘年的利伯他茲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馮麗華說,她發現七成孩子首次接觸毒品,都是和朋友出門遊玩時接受招待毒飲料、毒糖果所致;因外觀看不出來,所以他們也沒有拒絕,幾次接觸下來覺得沒事,便對毒品失去戒心。從臺灣檢警單位近來查獲的新興毒品來看,山楂餅、檸檬片、小熊軟糖、罐裝飲料等都位列其中,令人目不暇接。

據了解,目前全球600多種新興毒品,臺灣只列管其中23種。相關單位受限人力、物力,就算查緝到吸毒者也鮮少做新興毒品檢測。島內輿論指出,如何對新式毒品進行檢驗、篩查,如何讓孩子認識不同樣貌的新興毒品,是臺灣反毒的當務之急。

鋌而走險參與運毒

「剛開始的時候那些朋友還免費提供,幾次後就要求輪流提供或出資合買。」阿廷表示,吸毒初期為了買毒,他就去打工賺錢,一個月的薪水幾乎都貢獻在毒品上。但後來因為逐漸入不敷出,就做起了替藥頭送貨的勾當,最終被警方逮捕。

據臺灣警方透露,今年已3次與「關務署」臺北關聯手查獲出境旅客運輸毒品,逮捕12人,除1名16歲、1名19歲之外,其他10人在20至25歲之間,都沒有任何前科記錄。「青少年涉世未深,毒梟往往利用免費出國、招待食宿、輕鬆賺錢為號召,加上年輕人互相介紹,成為販毒集團運毒的『交通』。其中,日本有免籤證誘因,澳大利亞、紐西蘭則以遊學打工為掩護,都提供了走私的便利條件。」

從近年查獲的國際運毒「交通」分析,除免費機票、食宿外,1人1趟最少有20萬元(新臺幣)以上酬勞。臺灣警方表示,年輕人較無前科,未成年甚至無記錄,安檢通關時較不易被盯上;且販毒集團常利用長假時旅客、行李量大增,替「交通」報名旅行團,降低被查獲風險。但是,他們的鋌而走險也會付出慘重代價。因為一旦被查獲,這些運毒的年輕人輕則面臨漫長的牢獄之災,重則在菲律賓、印尼等地遭判死刑,甚至會因當街拒捕被擊斃。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7年05月01日 第04 版)

黑龍江禁毒微信公眾平臺建立為向群眾宣傳禁毒知識、防毒技能、受理禁毒方面諮詢及解答問題。

 掃一掃,關注我們吧!

黑龍江省禁毒委員會辦公室提醒您:

珍愛生命 遠離毒品

相關焦點

  • 朱曉莉:臺灣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經驗與啟示
    據此,臺灣地區青少年毒品預防以教育倡導為主,除分别致力於個別管轄對象加強反毒倡導外,逐年結合各部委機關的資源,倡議推動「紫錐花運動」和「戰毒聯盟」,通過政府機關及民間團體的合作,整合社會資源,建立連結自「中央」到地方的縱向及橫向合作機制,讓各縣市毒品危害防制中心推展分齡、分眾、分級、分區的反毒倡導,建構起校園與社區毒品防制倡導網絡。
  • 毒品入侵臺灣校園 警方赫見小學三年級學生吸毒
  • 這些餅乾、奶茶其實是毒品,偽裝性極強,遇到包裝奇特的三無產品...
    活動通過安置宣傳展板、陳列毒品樣品、發放講解手冊、專家諮詢受理等多種方式,將毒品和濫用藥品的危害及預防措施向市民普及,不少周圍居民表示,「通過參與此次活動,對藥物濫用和毒品的危害有了新的認識。」活動現場展示的部分新式毒品樣本。 記者吳曈攝近年來,各種新式毒品花樣百出,極具蒙蔽性。活動現場,市精神衛生中心展示出數十種常見的毒品樣品。
  • 【2020年26期】雁山區法院開展送法進校園:「跟毒品、校園欺凌Say...
    【2020年26期】雁山區法院開展送法進校園:「跟毒品、校園欺凌Say Bye」 2020-05-30 03: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禁毒教育進校園,一起向毒品說「NO」!
    禁毒教育進校園,一起向毒品說「NO」!為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對毒品危害的認識,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中小學生防毒、拒毒、禁毒的意識,12月24日下午,滑縣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法官助理裴夢笛等一行三人走進四間房鄉第十完全小學,開展「珍愛生命 拒絕毒品」主題法治宣傳活動。
  • 臺灣出現新型毒品:「彩虹煙」「毒品咖啡包」
    臺灣日前出現了新型毒品——彩虹煙和毒品咖啡包等,毒販用新奇包裝吸引年輕人的目光。日前,臺灣警方就破獲了一個販毒集團,查獲近900包毒品咖啡包。    臺灣警方最近在查緝毒品時發現了一款彩虹煙,因為外觀顏色酷炫且有香氣,吸起來還有特殊煙霧,非常具有迷惑性,因此在臺灣各個娛樂場所流行。警察憂慮,因為彩虹煙裡面混雜的毒品成分不明,對人體的危害可能更大。
  • 軍訓教官制度如何走進臺灣校園
    而在這期間,教官制度的職能也從先前的政治、軍事方面,幾乎完全轉向了校園安全和學生心理輔導等方面。2016年8月9日,臺灣「教育部」政務次長蔡清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將會在8月底前出臺明確政策,屆時臺灣當前約1400多名軍訓教官,在5年內「有尊嚴地」全面退出臺灣各大專院校和高中職學校。這意味著,延續長達百年歷史的軍訓教官制度,即將走入歷史。
  • 臺灣想偷偷放開毒品禁令?「大麻釋憲案」將打開反毒缺口
    (圖片來源:臺媒)據臺媒報導,臺灣「大法官會議」做出新解釋,指毒品條例中對栽種大麻者不分輕重一律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規定,對犯行輕微者或個案恐「情輕法重」。臺灣「聯合新聞網」對此發表評論指出,臺灣大法官的解釋,推翻了「重刑阻斷毒品源頭」的考慮,也為反毒帶來難題。大麻相較海洛因、嗎啡、古柯鹼、安非他命、快樂丸等毒品,看似危害輕些,有些國家可以合法吸食。
  • 毒品早已做成奶茶、跳跳糖的樣子了……
    編輯:雷俊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為了躲避警方查緝,販毒者常動腦筋「偽裝」毒品,從成人的香菸、茶飲到食品,甚至兒童吃的零嘴都不放過,網絡流傳的中國大陸警方破獲跳跳糖和速溶橙汁,就是其中一例,而且這種遇水速溶,即衝即飲,與不同飲品混合,口味、香味幾乎不變,小孩如果不小心誤吃,會危害身心。
  • 【自然素材】經典臺灣零嘴,好吃到沒朋友\(^o^)/~
    說起臺灣的美食,小編就忍不住吞口水啦!
  • 我市首個「智慧禁毒」校園毒品預防教育示範基地揭牌
    在禁毒圖書閱覽區,學生觀看仿真毒品模型。本報記者黃維業攝  本報訊(記者尹海明通訊員梁炎)12月17日,南寧市「智慧禁毒」校園毒品預防教育示範基地在南寧市玉蘭路小學揭牌。這是南寧市首個利用新媒體形式開展毒品預防教育的校園示範基地。
  • 臺灣暢銷30年的美味小零嘴,10分鐘快手復刻~ | 巧克力酥片
    這款巧克力酥片是臺灣老字號食品公司「義美」出品的經典長銷零嘴面世至今已經有30多年歷史啦!可以說是臺灣孩子們共同的童年回憶~酥片質地非常酥脆手指一使勁就會酥鬆地裂成好幾小塊肚子稍微有點餓或者嘴饞的時候吃一塊簡直不能更合適啦!
  • 音樂故事|臺灣校園民歌時代
    要講華語音樂發展史,臺灣是不能跨過的重要段落。50年代,西洋音樂開始進入臺灣,這是華語校園音樂萌動的起點。臺灣學生買不起唱片,大都靠收音機來收聽電臺所播放的音樂,西方那新式的音樂之風,吹動著臺灣青少年的心,薰陶著他們的藝術靈魂。
  • 赤坎:禁毒宣傳進校園 拒絕毒品從我做起
    本報訊(記者陳荔雅 通訊員宋宏偉)「拒絕毒品,從我做起!」稚嫩的童聲,堅定的語氣響徹清早的市第十五小學。12月14日上午,赤坎區禁毒辦、區教育局、區關工委、區中華街道辦等單位在市十五小舉辦了「綠色無毒 健康人生」禁毒宣講活動。
  • 《糖衣陷阱》觀後感
    《糖衣陷阱》觀後感(二):電影影評:糖衣陷阱  7分。天才青年律師遊走在洗黑錢的無良律師社和罔顧線人安全的FBI兩大勢力之間。最終在幾乎絕望的境地裡絕處逢生,漂亮地走起了鋼絲。前半段的故事有些太拖,還好後半段節奏足夠緊湊,可惜結局的設計上有太多的巧合,比較讓人失望。
  • 轉運罕見毒品「恰特草」 港男赴臺灣投案
    臺灣日前首次攔截香港籍人士走私新型態二級新興毒品「恰特草」。專案小組發現一件來自衣索比亞可疑國際快捷包裹疑似夾藏毒品「恰特草」18公斤,通報調查局後查扣,經送請調查局監識科學處監驗,監驗結果呈現第二級毒品卡西酮(CATHINONE)及第三級毒品去甲假麻黃礆(CATHINE)反應。並逮捕中介的袁姓女子及在臺灣負責收貨的程姓男子,貨主李姓男子也於9月2日抵達臺灣投案。
  • 傳統毒品-海洛因與新型毒品-冰毒,誰才是毒品之王?
    目前肆虐世界各國,以及禍害最大的毒品無外乎海洛因與冰毒,這兩者同時也是傳統毒品與新型毒品的典型代表。以中國為例,一百多前年的兩場戰爭,讓傳統毒品的鼻祖鴉片成了中國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名詞,即使後來滿清的滅亡也並未讓鴉片停止禍害風雨飄搖的舊中國,直至新中國成立才得以完全肅清。
  • 臺灣議員拿毒品、毒蛇當問政「道具」
    為了博取新聞版面,臺灣的這些議員也是蠻拼的,有臺媒一針見血地痛批,「把作秀當成是在問政,成為當前民代普遍的迷思」。議員拿眼鏡蛇進議會 網友譏「有意思嗎」苗慄縣議員謝芳紋前兩天居然被帶往縣刑警大隊尿檢,還因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遭罰2萬元(新臺幣,下同),怎麼回事?原來是拿毒品去縣議會質詢惹的禍。苗慄縣毒品泛濫情況觸目驚心,甚至已經蔓延到學校。
  • 【珍愛生命 遠離毒品】漫畫告訴你:毒品是愛滋病的幫兇
    【珍愛生命 遠離毒品】漫畫告訴你:毒品是愛滋病的幫兇 > 針對愛滋病在全球肆虐流行 成為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 為號召全世界人民行動起來 團結一致共同對抗愛滋病 1988年1月世界衛生組織召開的 「全球預防愛滋病」部長級高級會議
  • 臺灣「太陽花女王」因持有毒品又被抓!此前因賣淫被判刑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臺媒8月14日報導,臺灣「太陽花女王」劉喬安,今日凌晨12點多搭計程車行經臺北市辛亥路三段時被臺灣警方攔查,警察發現她神色慌張,慌張地把K粉撒在椅墊上,當場被警方帶回偵訊。她坦承自己持有毒品,但沒有供稱是否吸食,後被臺灣警方依法送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