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教師不允許參與或變相參與有償補課已經成為了現實,教育部門的這一項行動首先是為了避免出現家長們所說的部分教師在課堂保留知識點,在課下輔導學生時再傳授,其次也是為了給學生合理的減負,試想一下,假如在職教師可以自行開班輔導班或者參與有償補課,那麼,學生的家長無論是出於何種心情,都會為自己的孩子報名參加。在職教師不準開辦丶參與輔導班的規定已經實施了一段時間,在職教師有償補課的現象已經不復存在。
可是,事實上,為孩子補課依然是不少家長的心聲,許多家長為了提高孩子成績,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或者說讓孩子走在其他學生的前面,總會為孩子選擇各類輔導班,提高孩子的成績也好,為了孩子多才多藝全面發展也好,可以這麼說:補課是有市場需求的。在這樣的背景下,參加校外輔導班的現象依然火爆,那麼,為學生報輔導班,校外的教師靠譜嗎?
靠譜的有哪些
校外輔導機構的師資來源是最為關鍵的,同時也是成本最高的一部分,校外培訓機構師資水平差與不差也不能一概而論。有一些較好的校外培訓機構的老師有的來自退休的中小學老教師,或是曾經任職於某公立學校的教師,還有那些沒有去考編制師範類的大學畢業生,為什麼有些師範類畢業生沒去考編制呢?因為一些比較優秀的校外培訓機構的工資高。這一類的校外輔導機構都是正式,並且有不錯的教學經驗,在這類班級讀書並不一定比在學校差。
同時,這一類靠譜的輔導班往往是小班教學,與學校裡都是40人左右的大班教學有一定的優勢,並且,校外培訓機構是完全的市場行為,沒效果家長會退費,而教的不好教師則會被辭退。
不靠譜的有哪些
校外培訓班的火爆,同樣使得一部分輔導班為了追求利益而盲目擴班,一些培訓機構更是在宣傳上所花的力氣遠遠大於在教學上所花的力氣,而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為了降低自己的成本,聘用一些剛畢業丶甚至是暑期兼職的大學生,這類校外培訓班聘用的一些教師可能教師資格證都沒有。這類校外培訓班往往不能系統的去為學生梳理知識點,導致學生好像學了不少,事實卻是滿瓶不動半瓶搖。
其實,學生參加校外補課,不僅要考慮一個家庭經濟上的負擔,同時,還要考慮學生自身能不能徹底的消化,曾有一份關於校外輔導班作用的調查,根據那些曾參加過校外輔導班的學生給出的答案,不難看出,校外輔導班對學生成績的提高也是有限的。為了提高孩子的成績,參加校外輔導班本是無可厚非,但是也要考慮到這樣一個現實:並不是左右的學生都適合補課,即使要為孩子報班,家長也一定要認真選擇一所合適的校外輔導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