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威尼斯藝術雙年展:7個展覽推薦

2021-01-19 藝術中國

第58屆威尼斯藝術雙年展(Venice Biennale)於今年5月拉開帷幕,並將持續至11月。本屆雙年展由倫敦海沃德畫廊(Hayward Gallery)總監Ralph Rugoff(拉夫•魯戈夫)總策劃。本屆雙年展主題為「願你生於有趣的時代」(『May You Live in Interesting Times』),魯戈夫表示,這一靈感源自中國諺語,希望藉助古代諺語的力量引導人們反省在戰亂、危機、動蕩的年代中藝術與人的關係。

關於主題,魯戈夫表示:「當虛假新聞和『替代了事實』的數位化傳播正在侵蝕政治語境和它所依賴的公眾信任的時候,應該停下來進行反思」。本次展覽旨在「強調一種創造藝術和感知藝術的具有社會功能的方法,這裡既包括快樂,也包含批判思維。」 魯戈夫也補充道,「藝術可以成為我們的工具,幫助我們發現更多細微的感受並進行深入的思考。」

本屆展覽遵循傳統,在橫跨水城威尼斯的軍械庫、綠園城堡等21個地點開設90個展覽,結合科技與藝術,以新穎的形式探討當代社會的獨特問題,包括種族歧視、性別偏見、戰爭難民與全年變暖現象及問題。參展作品包括VR、App與布滿人造毛髮的『山洞』等。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幾個備受矚目的展覽。

1. 冰島館  Shoplifter的《彩色人類》

《彩色人類》(『Chromo Sapiens』),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冰島館。攝影:Elisabeth Davidsdottir

冰島女藝術家HrafnhildurArnardóttir(別名『Shoplifter』)以巨型的毛髮裝置聞名藝術界。在本次展覽中,Shoplifter將假髮由普通的黑、棕、金色漂染成螢光綠,天藍,嫩粉等高飽和度的「二次元」色系,懸掛在Giudecca島上的舊倉庫中。Shoplifter談到,希望模擬人在生命初期子宮中的感覺,將參展者由黑暗引向光明。同時,Shoplifter也打破了「藝術僅供觀看,不能觸碰」的傳統觀念,鼓勵讀者用手觸碰,用身體擁抱毛髮柱,用新的方式感受藝術。

2. 瑞士館 Pauline Boudry 與Renate Loren《向後前進》

《向後前進》(Moving Backwards),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瑞士館。攝影:Elisabeth Davidsdottir

《向後前進》(Moving Backwards)是雙年展備受矚目的舞蹈表演,在其中Boudry與Lorenz跟隨節奏感強烈的南部嘻哈(Trap)與合成電音(Techno)舞動著。令人感到新奇的是,兩位藝術家將舞步的順序完全逆反,營造一種陰暗、詭異、迷幻的氛圍。顛倒的舞步帶給觀眾不一樣的審美體驗,但同時也具有深刻的社會含義。Boundry與Lorenz向觀眾們發問:「在生活中,你有沒有感受到被迫後退?」在當代社會,「後退是新的前進」,或是「前進是新的後退」 ?

3. 中國臺灣館 鄭淑麗《3x3x6》

『3x3x6』系列的『CASANOVA X』,4K影片,10』00』』截圖,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臺灣館

本次中國臺灣館的位置設計獨具匠心:數碼藝術家鄭淑麗的展覽開設在Palazzo dellePrigoni,一座16世紀的古監獄。展覽的名字,『3x3x6』,取自普遍牢房的尺寸。『3x3x6』由10個獨立短片組成,每一部都記載著因為性別、種族歧視等問題被禁錮的人們的故事。同時,藝術家也希望通過以數碼形式講述關於人的故事,指示面對迅速發展的信息科技(如臉識別技術)的身份以及隱私危機。

4. Ca』 Rezzonico畫廊  Marina Abramović 的《上漲》

來自『上漲』(Rising)App的截屏,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

在Ca』 Rezzonico畫廊內,行為藝術之母Marina Abramović打破傳統,將行為藝術帶入電子遊戲的世界。觀看者被邀請親自佩戴VR(virtual reality)設備,體驗Marina Abramović 的遊戲《上漲》 (Rising)。在遊戲中,玩家將被傳送到北極,並且必須拯救被困在玻璃箱子中的Abramović,箱子中的水位不斷在上漲。Abramović希望玩家可以意識到全球變暖對世界海域的影響,讓人想起人與自然的相互影響。

5. 巴西館 Bábara Wagner 與 Benjamin de Burca

『Swinguerra』截圖,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巴西。攝影:Riccardo Tosetto

Swinguerra是一種源自巴西城市Recife的舞蹈活動。在一年一度的Swinguerra中,來自全巴西的年輕舞聚在一起,進行激烈的「舞賽」。賽者結合巴西桑巴(Samba)與紐約街舞(Hiphop),而大部分舞者都是『non-binary』:不符合傳統性別傾向者。巴西館館長Gabriel Perez-Barreiro表示這件作品顯示出了可見性、法定權利以及自我表述等問題。

6. 軍械庫 Lorenzo Quinn《搭橋》

《搭橋》, Lorenzo Quinn, Andrew Bocelli 與 Lola Astanova,威尼斯軍械庫,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

Lorenzo Quinn在2017年威尼斯雙年展中的雕塑博得了青睞。兩年後的今天,這位墨西哥裔美國藝術家與作品《搭橋》(Building Bridges)再次亮相威尼斯。Quinn將六雙20餘米、樹脂纖維的合成的手安裝在12世紀軍械庫的船塢兩邊,每一支都朝向對岸伸展著,手指輕輕觸碰。Quinn表示,每一雙手都代表人性不同的「美」,代表著希望、信任和友情。Quinn的作品靈感來自於對「戰勝人們之間的區別,共同塑造美好的世界」的渴望。藝術家將手安置在曾經停泊戰船的地方,更能寄託以和平代替戰爭的美好願望。

7. 加納館的 《加納自由》

裝置《房間內的大象》(Elephant in the Room), 2019  John Akomfrah,加納館,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

2019年是威尼斯雙年展舉辦的第127年,這是加納第一次擁有獨自的國家館。在為「加納自由」(Ghana Freedom)展策畫場地時,加納裔英籍建築師David Adjaye從加納傳統建築物中獲取靈感,設計了六個圓形的展覽房,並用加納陶土覆蓋每個房間的牆面。《加納自由》(Ghana Freedom)名字則取自歌手E.T Mensah寫於1960年的同名歌曲,這首歌是為紀念1957年加納國家獨立而創作。《加納自由》共由六位來自加納的藝術家參展,包括Lynette Boakye-Yiadom的肖像畫畫、John Akomfrah融合了自然和政治的影像作品,與Felicia Abban的攝影作品。加納是第8個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的非洲國家。除加納以外,莫三比克在2019年也首次步入雙年展,將現代非洲藝術引入世界藝術的舞臺。(來源:W Magazine 作者:Nadja Sayej 翻譯:劉天好)

相關焦點

  • 【科普】威尼斯雙年展到底是一個什麼展覽?
    【簡介】威尼斯雙年展一般分為國家館與主題館兩部分。主要展覽的是超現代藝術。威尼斯電影節是威尼斯雙年展的一部份。1893年4月19日,威尼斯市議會通過一項決議,決定策劃一個義大利的藝術雙年展,他的發起人正是當時的市長裡卡多·塞瓦提可,就這樣在1894年4月22日第一屆威尼斯雙年展拉開了帷幕。
  • 2019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作品集
    > Venice Biennale威尼斯雙年展
  • 對話丨威尼斯當地策展人眼中的雙年展與威尼斯
    威尼斯雙年展,作為擁有上百年歷史的重要展覽,一直為當代藝術界所關注。第58屆威尼斯藝術雙年展自5月開幕至今,已然過半。正所謂「樹大招風」,每屆雙年展都伴隨著一些批評的聲音,但始終有紛至沓來的人,在這座古城抱著近乎是藝術朝拜的心情,觀摩、吸收、學習。畢竟在全世界紛紛開始雙年展、三年展的時刻,回到這種展覽形式的發祥地,總能令人有更多思索。
  • 藝術本是社會之鏡——威尼斯雙年展百年回眸(附歷年海報)
    變是唯一的不變——雙年展的改革與發展1948年各國逐漸恢復平靜,開始了帕魯秦尼(Pallucchini)在威尼斯雙年展的領導階段。1948年的雙年展是戰後最重要的一次展覽,也是威尼斯雙年展史上最有意義的一次展覽。15個國家參展。值得一提的是,畢卡索曾被威尼斯雙年展拒絕過很多次,這屆他終於以西班牙畫家的身份被威尼斯雙年展所邀請,時年68歲。
  • Venize雙年展2017「越界藝術」威尼斯歸來 ,請看在線展!
    特別項目展覽時間:5月13日至18日特別項目展覽地點: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藝術大展現場Venize雙年展2017線上展覽:5月13日至11月26日「世界巡展-卡塞爾」站:7月中旬5月13日-18日期間,本項目在威尼斯雙年展第57屆藝術大展的現場展示了近百個來自全世界的藝術作品,所涉及到的展覽場地遍布「綠園城堡」(Giardini)和「軍械庫」(Arsenale)的大小展廳。展出的作品類型有繪畫、攝影、運動影像、行為藝術及其他觀念性藝術。
  • 威尼斯雙年展:來華造勢的「雙年展之母」
    對於未來與歷史的關係,威尼斯雙年展主席保羅·巴拉特指出:「本次展出的作品背後都有厚重的歷史,展現雙年展風雨的120年,雙年展活躍於藝術、建築、舞蹈、劇院、音樂、影視中,讓過往隨處可見,保存在歷史檔案中、體現在圖畫裡和建築中,借用本雅明的觀點,雙年展給人辨證的力量。」而恩威佐則表示:「過去與未來中,藝術建立了一種與藝術家、與當代社會、與作品之間的聯繫。
  • 藝術萬歲 | 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參展藝術家
    在看過威尼斯雙年展日本館的建築草圖後,他發現「從一樓升起的四個支柱實際上是二樓展覽空間的牆面,而一樓的天花板則是二樓的地面,這就好比分割海與陸地的界限。」受廣島嚴島神社建築結構的啟發——這座遵循神道教建築傳統的神社看似漂浮於海面,隨潮汐的變化呈現不同風貌——巖崎貴宏將結合日本館空間特性完成這件作品。「人工和自然,秩序和混亂,歷史和當下,這些不同視角互為補充。
  • 威尼斯雙年展將回溯125年歷史,霍克尼在紀錄片中回憶1960年代加州生活|藝術時刻 2020-7-21
    1968年威尼斯電影節上的示威和抗議活動,圖片來源:Ferruzzi今年8月29日至12月8日,一個探索威尼斯雙年展歷史上關鍵時刻的大型檔案展覽將在威尼斯雙年展花園展區(central pavilion of the Giardini
  • 鳳凰藝術 | Re-睿:如何在威尼斯雙年展上展現好中國當代藝術
    2019年3月26日,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新聞發布會在京舉辦。
  • 威尼斯雙年展前瞻 影像裝置成亞洲各館主角|威尼斯雙年展|中國|...
    由聲音藝術家姚大鈞配樂,陸揚作於2011年的高清3D動畫作品《忿怒金剛核》將與她的另一件新的影像裝置作品一同參展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截圖來自北京當代藝術基金會提供視頻)第56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策展方北京當代藝術基金會
  • 威尼斯雙年展再度推遲,建築與藝術雙年展分別於明年後年舉行
    威尼斯雙年展主辦方當地時間18日宣布,原定於2020年舉辦的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延遲至2021年5月22日至11月21日,而原定於2021年5月舉辦的第59屆威尼斯藝術雙年展被延遲到2022年4月23日至11月27日,展期7個月。
  • 2019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揭曉:預示種族題材與氣候變化的風向?
    2019年威尼斯雙年展,藝術家Rugilė Barzdžiukaitė代表立陶宛接受金獅獎最佳國家館獎。圖片:Venice Biennale 當地時間2019年5月11日,第58屆威尼斯雙年展金獅獎獲獎者揭曉。本屆雙年展將最高獎項授予了以微妙、出人意料和影響深遠方式著稱的,探索美國種族關係和氣候變化的作品。立陶宛摘得金獅獎國家館的桂冠,本屆雙年展金獅獎最佳藝術家獎花落美國藝術家亞瑟·賈法(Auther Jafa)。
  • 復·始-後傳統藝術季: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巡展
    復·始——後傳統藝術季: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巡展(成都站)2020年9月20日,由藝文立方(成都)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辦的「復·始——後傳統藝術季」即將登陸成都東郊記憶藝術區。本次藝術季以「復始」為主題,聚焦「傳統在當代的復興」,由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中國國家館巡展(成都站)和「工·在當代」中國工筆畫學術邀請展兩個重要展覽構成。屆時將呈現來自全國各地40多位藝術家的近120件作品,通過裝置藝術、新媒體藝術與傳統繪畫等多種藝術形態,探討「傳統」在當代語境下的復興以及在審美、文化、精神上帶來的啟迪。
  • 2019全球藝術界十大展覽預告
    每一年,全球各大博物館和藝術機構即將舉行的展覽和活動,都多得令人眼花繚亂。2019年恐怕更是如此。今年,除了全球藝術界的頂級盛事第58屆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之外,我們還迎來了藝術史上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的「周年紀念」。比如包浩斯創立百年、約翰·拉斯金誕辰200周年、倫勃朗逝世350周年,達文西逝世500年……這些重要的人物和時刻為今年平添了些許懷念、回顧和展望的意味。
  • 威尼斯雙年展即將開幕 尹秀珍大型裝置亮相主題展
    第 58 屆威尼斯雙年展即將於 2019 年 5 月 8 日開啟預展,並於 5 月 11 日舉辦開幕及頒獎典禮
  • 威尼斯雙年展:頂級藝術家們的「有趣時代」
    本屆威尼斯雙年展參展作品被譽為藝術界奧林匹克的威尼斯雙年展於5月11日在義大利正式拉開帷幕。
  • 對話:2017威尼斯雙年展「當家」策展人克莉絲汀·瑪賽爾(Christine Marcel)
    而初創於1895年,至今已擁有百年歷史的威尼斯雙年展,被譽為「世界藝術雙年展之母」,更在全球紛繁蕪雜的雙年展中一枝獨秀,讓國際藝術界為之怦然心動。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官網貼片圖威尼斯雙年展自1938年設立藝術大獎,1968年正式更名為「金獅獎」。
  • 雅昌專稿 | 2019威尼斯雙年展:荷蘭派出導演、編舞和會講故事的人
    大家都知道2019年威尼斯雙年展的主題是「願你生活在有趣的時代」(May You Live in Interesting Times)。2019年5月11日,將要代表芬蘭參展威尼斯雙年展的是一個藝術家組合,名叫「奇蹟工匠組」(Miracle Workers Collective,簡稱MWC)。
  • 別去威尼斯雙年展了,好看的都在這了!
    英國國家館展覽現場根據聯合國統計,全球有195個國家,其中有85個參與了這屆威尼斯雙年展。
  • 2019威尼斯雙年展專題 | 佛羅倫斯的Gori Collection
    5月11日,藝術界的「奧林匹克」——58屆威尼斯雙年展 已經對公眾開放。藝術阿爾法特別榮幸邀請到來自臺灣《典藏》雜誌的負責人簡秀枝女士為我們帶來威尼斯雙年展的現場深度報導。今天的觀後感來自於威尼斯之行的另一個驚喜——佛羅倫斯的Gori Collection 公共藝術園林,這是世界現當代公共藝術收藏的先驅和楷模,建議去威尼斯雙年展的朋友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