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家子,糞如寶;敗家子,錢如草。財谷費許多辛勤掙來,若看得容易,只說不打緊,任意浪費花銷,即是趨窮之根。」——石天基《傳家寶》
說到敗家子這個含有貶義的詞語,想來大家也都到這是什麼意思。從字面意思來看,敗家子就是揮霍無度,將家業敗光的不成器子弟。當然,要成為一名在歷史上留下大名的敗家子,前提條件就是有足夠驚人的家業去敗。
當然,說到一些敗光家業的敗家子,中國歷史上有不少統治者的家業確實被一些不成器的子孫給敗光了。譬如說,周幽王、胡亥、蕭衍、張學良等等,這些人都是將父輩打下的天下直接給敗掉了。不過,那些統治者家業被敗壞的多是勢力,普通人很難對其產生一個具體的概念。
因此,若論一些「著名」敗家子的敗家程度,還需從具體的財富來探討。比如說,民國時期上海第一豪門家族的盛恩頤,他的敗家程度就敗出了一個新的高度。
那麼,盛恩頤是如何敗家的呢?
從出生之日開始的人生起點,盛恩頤就比常人高出許多。但因從小被寵壞的緣故,以至於敗光了家業,讓可以跟天子直接對話的盛家,沒落到最後八個人擠在一間廚房睡覺。
一、敗家子
曾經有「一隻手拿十六隻夜明珠」的民國實業家盛宣懷,恐怕無論如何都想不到,因為自己過度寵愛四子盛恩頤的緣故,以至於諾大的家業,沒能逃過「富不過三代」的怪圈。不過區區幾十年的時間,「上海第一豪門」的家業就全部被敗光了。
盛宣懷先後娶了三個妻子,最早的董氏為他生育了三兒三女,但不幸的是,其中的三個兒子都早早的去世了。第二任妻子只生了一個女兒,便也離開了人世。第三任妻子莊式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其中一個早夭,只剩下一個兒子,便是盛宣懷唯一的兒子——盛恩頤。
盛恩頤的出生起點非常之高,就如現在人戲稱的那般,他直接生在了人生的「終點線」上。他的父親盛宣懷是洋務實力派,母親莊夫人是盛府的掌門人,老丈人更是民國總理孫寶琦。按說,有一個這樣起點的人生,盛恩頤就算是躺著,都能躺贏人生。
然而命運總是教人捉摸不透,因盛恩頤是盛府獨子(事實上的獨子)緣故,以至於他從小受盡了寵愛。在這種環境成長的盛恩頤,漸漸成為了一個揮霍無度,奢侈成性的敗家子。
因為家大業大的緣故,他敗家的水平是別人不能相比的。比如說,上海第一輛進口奔馳轎車,就是盛恩頤購買的。為了顯示自己的與眾不同,他還將汽車車把換成銀的,並刻上自己的名字。
除此之外,為了更顯身份一點,他將車牌號也弄的非常有深意。因為他在家排行老四的緣故,就將汽車租界牌照弄成了「4444」。這樣,別人一看到如此特別的牌照,就知道車上的人是大名鼎鼎的盛老四。
除此之外,盛恩頤還有一個更誇張的敗家方法,那就是給自己的每一位姨太太都配一幢花園洋房和一部進口轎車。而且每人都配備了大量的男僕女傭,當真是奢侈到了極點。
或許有些人會奇怪,單單如此敗家,好似許多敗家的富二代也能夠做到,那盛恩頤有何特殊之處嗎?
事實上,除了以上的日常百家行為之外,盛恩頤最大的一次敗家行為遠遠超出常人的想像。其敗家方式,相信任何人都不會忘記。
二、印象深刻的敗家方式
由於三個哥哥均早逝的緣故,盛恩頤成了盛府命根一般的人物。因此,在盛宣懷有心培養之下,更是將漢冶萍公司總經理的職位交給了他。結果呢,盛恩頤黑白顛倒,晝伏夜出,更是揮霍無度,肆意玩樂。
當然,跟日常用度花銷相比,盛恩頤在賭桌上的花銷就不值一提了。盛恩頤在賭桌上的朋友就非常明白他的生活規律:「盛老四每天白天睡大覺,傍晚起來吃喝玩樂,家裡的現錢不夠,就將古董字畫拿去典當,第二天天亮再取錢將古董字畫贖回來。」
因為盛恩頤好賭的緣故,他曾經創下了一個史無前例的記錄。他在賭場上跟原浙江總督盧永祥的兒子盧小嘉賭博時,因現錢不足的緣故,直接將北京路黃河路一帶,有著一百多幢房子的弄堂當作賭資,整條街都輸給了對方。而且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輸給對方的時間僅僅只有一夜。
老實說,除了歷史上統治者的割地賠款之外,這樣的賭資恐怕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相信任何人看到這樣的作派,都會感覺對方遲早會將家業敗光。
事實上,也正如人們所料,在抗戰勝利之前,盛恩頤所分到手的所有家業基本上已經敗光了。有時候沒錢度日,他甚至會去跟已經過繼給三房的兒子盛毓郵索要錢財。
按說,盛恩頤家業敗光之後,在全國各地還有不少房產,日子也應該能夠過得下去。但是解放之後,國家開始實施土地國有政策,私人佔有的土地必須繳納足夠的地稅才行。結果,盛恩頤早早敗光家業,致使交不起高額地稅而被划走。只有蘇州留園門口的幾間盛家祠堂的老房子沒有被收走。
結果,晚年盛恩頤在街頭溜達,走到襄陽公園門口時,本想進去坐一會兒,結果因拿不出購買門票的錢只能作罷。
說起來,可能有些人會奇怪,既然盛恩頤是個揮霍無度的敗家子,難道作為父親的盛宣懷就沒有提前做好安排嗎?
事實上,盛宣懷在臨終前,還真的為家族為兒子做好了「安排」。然而,盛恩頤實在不是個「東西」,他破壞了父親生前定下的規則,以至於最終窮困潦倒。
三、安排
辛亥革命之後,盛宣懷因被清廷革職永不敘用而逃亡日本,其家族在全國各地的房產和土地等均被民國政府收繳。後來,盛宣懷上下活動,總算讓袁世凱下令,將沒收的家業收了回來。但要回來家業的過程非常曲折,盛宣懷花費五十萬兩銀錢,努力了整整三年,才將家業重新拿回。
這個時候的盛宣懷深知後世子孫,尤其是兒子盛恩頤揮霍無度的性子,因而提早作了安排之後,過了一年半就盍然長逝了。隨後盛恩頤的母親莊夫人開始主持家政,並且分了家。
按照早前的安排,盛宣懷名下包括股票、房產、地產等等在內,總共折算銀錢一千三百十四九萬餘兩。這筆錢財將會分成兩半,一半分給各房,另一半則存入慈善機構愚齋義莊。
按照盛宣懷生前所定的章程,歸屬於愚齋義莊的五百八十五餘萬兩是只能動息不能動本的。也就是說,即便盛恩頤將家業敗光,那麼還可以從愚齋義莊這裡吃利息過活一生。
結果,盛恩頤母親莊夫人去世之後,他主動壞了規矩,直接向法院提出要將歸入愚齋義莊的錢財拿出來分給各房。如此行為,直接讓盛宣懷的安排破產了。最後除了盛宣懷其女兒盛愛頤從中拿到了五十萬兩之外,其餘錢財都落入了國民黨手中。
而盛恩頤呢,則是揮霍完自己分到的家業之後,只能窮困潦倒度日了。
結語:
相對於父親盛康而言,盛宣懷自己的教育無疑是失敗的。作為長子,盛康沒有將盛宣懷放在身邊教育,沒有讓其過上安穩的太平日子,而是聽從楊宗濂的勸告,將其送往前線打仗。結果,成就了上海赫赫威名的盛宣懷。
因盛康曾經給盛宣懷說過,要給後世子孫留下不動產,倘若他們能夠守住不動產吃點利息便已經非常難得。結果,盛恩頤主動破壞了盛宣懷留下的章程,將僅剩的一點「不動產」敗壞,以至於盛家徹底敗落。倘若盛宣懷能夠看到這一切,也不知他會作何感想。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