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餐廳吃飯,千裡之外的陌生人就可以實時看到你點了什麼;你和朋友去逛街,在試衣間門口聊天,聲音被向全世界直播……聽上去像犯罪電影才會出現的場景,實際上卻已經發生在我們周圍。
近日,一家名為「俺瞧瞧」的視頻直播網站引起網友關注,溫州有近100個監控攝像頭的畫面被免費直播,包括街景、餐廳、商店、辦公室,甚至還有市民家中。
記者調查:確為直播,畫面延遲約十秒「俺瞧瞧」網站是一家號稱「匯集全球各地、公開分享網絡攝像頭的網站」的國內攝像頭視頻直播分享平臺。該網站的實時直播當中,包括熱點景區、企業實景、城市實時風光、視頻直播生活秀、精彩活動、國外風景直播等內容。
以關鍵詞「溫州」進行搜索,記者找到100多條記錄,地點遍布溫州各地的各類場所。記者試著點開一家位於平陽蕭江鎮麻布的求知書店,加載20—40秒後,畫面便開始直播,圖像較為流暢,可以清楚看到店內的陳設、人員活動、客流情況,甚至書店老闆陳先生正在上網看視頻的畫面和玩手機的聲音也直播得一清二楚。
記者隨即撥打該書店電話,畫面中原先坐著的陳先生便起身接聽。在記者溝通下,他也很配合地拿著聽筒,對著鏡頭打了聲招呼,畫面延遲約10秒。記者依次與網站上被直播的十餘家店鋪取得了聯繫,也根據網站描述,實地探訪了位於市區開源路和民航路上的兩處攝像頭,證實網站畫面的確為實時直播,有一些甚至可以查看回放。
溫州某公司辦公室
除了這些店鋪和一些公共場所,更有些攝像頭對準了公司辦公室、市民家中的客廳和臥室。有個別攝像頭位置明顯安裝於職工身後,對準的是人的後背和電腦屏幕,一舉一動透過監控都非常清楚。
家住開源路的李小姐一家則絕對是無辜「躺槍」,一臺對著馬路的攝像頭不僅能拍到人來車往的景象,恰巧對準了她家門口,平日裡在門口洗衣服帶孩子的場景也被看得一清二楚。
網站回應:視頻為轉載,不滿意可刪除用戶自己並未上傳過,那麼這些監控攝像頭的直播畫面是怎麼被公開到網上的呢?記者聯繫了「俺瞧瞧」網站客服,該工作人員表示網站上的直播連結都是轉載的,主要來源於包括瑩石、360水滴直播和百度雲直播三個網站的公開演示視頻。
「這些網站上的直播頻道都是審核授權過的,我們只是做個整理和轉載,如果有人不滿可以聯繫我們刪除。」該網站工作人員表示,無論是公共場所還是家中,所有攝像頭都是用戶自主自願公開分享到網上的,由此引發的一切後果也皆由用戶承擔,同樣的內容更是寫進《免責聲明》出現在該網站首頁的《隱私保護與版權聲明》一欄中。
隨後,記者也聯繫了「俺瞧瞧」工作人員所指出的三家網站,三家工作人員均表示,網站是為了給購買了公司攝像頭的用戶提供視頻監控、查看等服務,與「俺瞧瞧」不存在合作和授權關係。「系統默認設置直播是為私密的,用戶可以選擇公開和共享。」百度雲直播的工作人員這樣表示。螢石的客服人員則表示,網站不會擅自上傳用戶信息,但購買使用相應產品的用戶,都可以創建自己公開的直播頻道。
「用戶願意公開的內容我們也會進行審核後才上傳。」360水滴直播的工作人員表示,至於用戶是主動設置公開,還是無意的設置,他們無法判斷,但在設置頁面已經做了相關提示,誤操作的概率應該不高。用戶如果不願意被直播也可在設置中手動關閉共享。
專家建議:及時改密碼和關共享業內人士建議,在家中、公司等地安裝攝像頭用來防盜、看家、照看孩子的話,避免使用初始帳號和密碼,及時修改,而涉及隱私內容的,用心檢查一下設置的模式,儘可能關閉共享。
律師:如侵犯隱私,網站和轉載方都要擔責浙江標杆律師事務所王忠良律師認為,認定是否構成侵犯隱私權的關鍵要看安裝單位、安裝用途、拍攝範圍,因此網站是否涉及侵權要具體案件具體分析。「如果攝像頭拍攝的是公共部分,不專門針對個人的話,算不上侵犯隱私。」
但他表示,如果攝像頭廠家未徵得用戶同意,就將其個人用途拍攝的圖像、聲音上傳至網絡,那麼涉嫌侵犯用戶的知情權和隱私權。如將拍攝到的人物畫面又用於其他用途,還可能造成侵犯肖像權、名譽權的行為。
至於這些網站上的「免責聲明」,王忠良強調,單方面的免責是不成立的。免責內容上存在一些措辭模糊甚至虛假的描述,如果出現實質性的侵犯個人隱私行為,網站仍然要承擔相應責任,轉載方也要承擔責任。
記者也就相關情況諮詢溫州市公安機關,了解到如今攝像頭安裝主體眾多,沒有相應的許可和備案程序,監控視頻和圖像的採集、保管、利用都屬個體行為。有關人士表示,市民如果認為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可以報警,由相關部門對網站性質進行認定和處理。
來源:綜合溫州都市報、中青網、浙江在線等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