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隋唐
|編審:蘇蘇
「2歲半50斤」,「3歲已經超過60斤」,「70斤」,「馬上突破100斤」……
很難想像,這個歲數和體重組合起來,竟不是某種動物,而是一個直播中的女童。視頻當中,「(體重)馬上突破100斤」的興奮滿溢在女童父母的臉上。
8月24日,3歲的佩琪因為與其年齡不匹配的超額體重引發輿論關注。
3歲的佩琪「富態到臃腫」,面前經常擺滿燒烤、冰淇淋、醬肘等高熱量食物。她的父母在一旁不停地將食物餵到她嘴裡,即使她奶聲奶氣地表示抗拒,父母依然沒有停下。
·視頻中的佩琪
網絡上,對佩琪父母的批評已經聲浪滔天。無數人質疑這對夫妻是在「拿孩子當賺錢工具」,更尖銳的聲音則說這是「虐待兒童」。
確實,將近100斤的體重幾乎趕上了成年人,當這樣的「壓力」擔在一個3歲的孩子身體上,其健康狀況可想而知。
不過,對於網絡上的尖銳批評,佩琪的父母似乎有話要說……
養閨女像「養豬」?
「自己親生的孩子,怎麼可能會故意餵那麼肥?」
面對質疑,佩琪媽媽在接受紅星新聞採訪時予以了堅決否定。
「女兒出生就愛吃,但很不喜歡運動,不過身體很健康。女兒體重的增加主要在今年疫情期間,因為長時間宅在家裡,沒有怎麼運動,孩子體重從原本的50斤又增加了20斤。」
佩琪的父親則表示:「拍視頻純粹只是為了好玩。一方面想記錄下孩子可愛的成長片段,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展現女兒能自己吃飯的獨立一面。」
「盈利是有一點點的,可能就是幾百塊。」
這對父母的解釋總結起來主要有三點:孩子天生就胖;孩子很健康;拍視頻單純為好玩,不賺錢。
但是,他們的說法與原視頻當中表現出來的態度似乎並不一致。
在佩琪的相關視頻中,經常能出現父母餵食的場景。最讓人不解的一幕是,佩琪曾在被餵食時,對父母央求道「別弄了別弄了別弄了」,但父母一邊嘴上答應,一邊把她剛吃空的盤子重新加滿食物。
更關鍵的是,在視頻中,出現在佩琪面前的食物有許多烤肉、奶油蛋糕、燒烤等高熱量食物,其中還不乏垃圾食品。
如不是故意,難道是3歲的孩子主動要求吃這些食物?
從佩琪視頻的標題看,似乎也感受不到父母對孩子超重和飲食不平衡的擔心——
「爸爸又帶著她去吃砂鍋米線,真的是要養豬。
70斤3歲胖妞胃口不好,戰鬥力太低,爸爸說弄『補藥』。
「吃飯幾秒鐘吃完,是要超過100斤嗎?」
……
在網友眼中,佩琪父母更像是「想靠3歲女兒做吃播掙錢,還沒掙到而已」。在一條網友的留言回復裡,佩琪媽媽的發言讓人回味無窮:「她爸爸沒用,不會掙錢。」
不管原因如何,3歲孩子有如此體重,可能已影響身心健康。按正常標準來說,3歲女童的體重應該在30-40斤之間,而佩琪幾乎是標準體重的2-3倍。
·佩琪1歲半時候的視頻,那時她還只是「肉嘟嘟」而已。
研究表明:三高、脂肪肝等30種疾病,與嬰兒期的肥胖有關。而對女孩來說,危害還遠不止這些:成年後,月經不調、多囊卵巢症候群、乳腺癌的概率要比常人高很多。
而且,小兒發胖所引發的肥胖症也極難治療。
八年制《兒科學》一書中曾寫道,人體脂肪細胞數量的增多主要在出生前3個月、生後1年多和11~13歲三個階段。如果肥胖發生在這三個時期,即可引起脂肪細胞數目增多性肥胖,治療困難且易復發。
如今,佩琪的視頻已經被平臺方封禁。但是我們不禁要問,在這個娛樂至死、直播當道的年代,難道只有一個「佩琪」嗎?
鏡頭前的孩子們
電視劇《少年派》裡的林妙妙,利用業餘時間開了直播,希望通過直播,能夠掙大錢。為此,她將自己的精力都投入進去,以至於成績一落千丈。
·《少年派》裡的林妙妙
如今,有很多未成年人正在各大平臺進行著成人化的表演。其中,有未成年人本身想獲得關注,主動選擇獵奇直播;也有的是全家齊上陣,將孩子合力經營成賺錢工具。
無論哪一種,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2019年9月,某直播平臺上名叫「小文雯很可愛」的女主播引發大量關注。視頻作品裡,一位女性夜場工作者經常帶著一個小女孩跟不同男人約會甚至開房。心情不好時,她還會拿小女孩出氣,進行語言暴力:
「你爸也不想要你!我要把你還給你爸!你自己去找你爸!你現在就出去!你不走我走!(拎起行李箱作勢要走)
你再哭我就走了!(作勢要走)
我要去找老頭了!那個五十多歲的老頭對我真的很好!比你爸好!」
小女孩經常在鏡頭裡面露拒色,有時還會被嚇到大哭。
在直播間裡,小女孩是一個博取眼球的工具,該女主播甚至曾以「不要小孩」的名義來威脅網友「送禮物」。
類似例子還有很多。比如,很多專門利用小孩說「土味情話」的短視頻正在網絡上大量傳播。
曾經,一位小學男孩在遊戲中「撩」其他女主播的視頻引發熱議。
「是小姐姐嗎?我可以加你微信嗎?」
「這個地方沒有我,我在哪裡?我在你心裡。」
如果不聽到聲音,很難想像這種話語竟是從一個奶聲奶氣的小學生嘴裡說出。除此之外,在視頻平臺上,讓話都說不利索的小孩念一些成年人都覺得「油膩」的情話,也會獲得大量點讚。
如今,無序的泛娛樂圈催生出了大量的「啃小族」。無論是未成年人直播還是童星童模,都有不少家長拿孩子當「搖錢樹」。
「啃小族」
2019年初,網絡上瘋傳的一條視頻,讓「啃小族」從地底被刨出。
視頻中,一男一女兩個大人正在給一個小女孩拍攝影像。不知何故,正在拍攝的女子突然放下相機,一個健步向前,一腳狠踹在小女孩屁股上,小女孩一時沒站穩,向前趔趄了好幾步。
後來,有消息稱踢人的正是女孩的母親,而小女孩是一位童模,名叫妞妞。
據一名淘寶店主介紹,妞妞與多家店鋪都有合作關係,事發生後,他們已經與妞妞媽解除合作關係。最後,妞妞的母親不得不在微博上公開道歉。
但是,母親的道歉並沒有換來事件平息。有更多的網友爆料,妞妞母親平時在拍攝現場就多次虐打妞妞,並配上了打人視頻。
一位業內人士稱,不少父母憑藉知名短視頻平臺將自己孩子打造成 「網紅」,再籤約成為童模賺錢。普通童模一天「工作」8小時,「日薪」平均4000元。
「有些未成年網紅一個月收入兩三萬沒有問題,紅一些的一年就能掙一套房。」
混亂而暴利的行業和扭曲的未成年人直播生態,不禁讓人想起了馬克思在《資本論》裡說過的那句:「如果有300%的利潤,那麼他們便會踐踏世間的一切!」
其實,孩子做童星童模、用鏡頭記錄孩子成長本無可厚非,但如果為了讓孩子出名、獲利而不擇手段甚至虐童,那就是另一層面的問題了。
人民日報曾專門針對這種現象提議「限制14歲以下兒童開直播」,並「苦口婆心」地勸說道:「有些錢,我們不著急賺!」
未成年的孩子本就沒有成熟的價值觀,如果此時為了迎合當下的「審丑時代」進行逐利的直播,那麼三觀就極易被「帶歪」。
更別說還有些家長為了掙錢,拿孩子當「印鈔機」。他們就像一群懶得「先飛」的笨鳥,指望下個蛋,讓蛋替他們去飛。
如今,未成年人的直播亂象和背後的「啃小族」已經成為社會癥結。
廣東省律師協會政府法律顧問專業委員會委員陳一天就建議,國家應以修訂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形式,全面禁止未成年人註冊網絡直播平臺帳號以及以網絡主播的身份進行網絡直播。
環環認為,想最大程度地防止情況惡化,除了完善法律法規,還要從平臺監管和家庭教育等方面下手。
有關部門出臺相關法律法規,明確「網絡童工」的定義,對未成年人參與直播等活動進行合理約束;直播平臺加大審核力度,提高社會責任意識;家庭當中給孩子樹立正確價值觀,並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三管齊下,缺一不可。
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乃整個社會的責任,早日對未成年人直播亂象說「不」,不給「啃小族」掙不義之財的機會,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