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詩人中,我最喜歡「詩仙」李白,他仿佛來人間大鬧一場,然後悄然離去!把脾氣秉性都留在詩詞裡,「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寫下他年少的雄心壯志;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篷篙人」寫盡文人的狂傲與霸氣!「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寫出儘管前路艱辛,依然有乘風破浪的決心和底氣。
我一直認為詩詞是感悟人生的一條捷徑,我喜歡讀,但對於孩子需不需要從小背古詩,我一直很遲疑,直到我看到了關於從小背古詩,對大腦開發的4大好處,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一、記憶力更好
神經科學家研究發現:記憶是透過一再重複活化某一組特定的神經元,將其結合成某個表徵,表徵越強,這種閱讀和辨識的速度越快,也就是記憶力越好。
而語言在結合神經元的力量中最為強大,也就說用大聲背書的方式最適合來提升記憶。而詩詞的本身結構更押韻,更容易反覆記憶。所以從小背古詩的孩子,記憶力更好。
在《中國詩詞大會》上,5歲多就能背580首詩的小神童王恆屹就是最好的證明。從小背古詩,越背記性越好!
二、韻律和理解能力更好
英國班戈大學研究表明:朗讀古詩時,孩子的大腦會出現特定的腦電波,這是看普通書籍和文字時不能出現的一種特定腦電波。而這種腦電波會提升孩子的韻律和理解能力!
我國著名文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專家葉嘉瑩,她出生於書香世家,3歲開始背誦古詩,正是從小被詩詞餵大,讓她對於詩詞的韻律和理解能力有過人的之處,才造就最後的「女先生」。
三、促進左右腦的協同作用
研究表明:孩子在誦讀背誦古詩的過程中,眼睛在看文字或者圖片的時候,會給右腦來自視覺的刺激,而在背誦的過程中也會刺激右腦。
分析詩詞的含義,就需要左腦進行配合,所以背誦古詩能夠促進左右腦的協同作用,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研究發現,從小背誦古詩的孩子,在學習能力上可增加2-5倍。
四、語言文字能力
上學以後,孩子間語言文字能力的差距就能凸顯出來。國家科技部曾經做過一場關於古詩誦讀的調查研究,最後得出結論:
94.2%的家長和100%的老師認為背誦古詩文對提高孩子的語言文字能力有好處。
從小背古詩的孩子,上學的時候可能詩詞已經忘了,但是那些背過的詩藏在潛意識裡,讓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字駕馭能力更強,這樣孩子的邏輯思維也更好。
可見從小背古詩的孩子,大腦發育多半會領先同齡人一步,這樣的娃自然在學習中更得心應手!但是我們不得不考慮到一個問題,就是背詩好處多,但是孩子不願意背。
其實孩子在6歲前記憶力處於一生中的高峰期,所以記憶詩詞根本不是負擔,只是孩子找不到樂趣,想要孩子找到樂趣,就要抓住孩子的思維特點。
3-6歲的孩子處於具體形象思維,此時如果只是讓孩子記憶詩詞文字,只會讓孩子產生厭倦的感。但如果配合圖像,不但能夠提升孩子的興趣,還可能讓孩子主動去背詩。
所以在給孩子選擇詩詞繪本的時候,建議一定要從孩子形象思維出發,通過圖像去記憶,便於孩子去消化吸收!
比如我平時給孩子看到《中國記憶古詩裡的四季》,不同於傳統的詩詞,是根據四季去劃分詩詞。每一首詩都有其相應的季節。
比如前一陣子我帶孩子回東北老家,去江邊滑冰,他不自覺地就背誦了柳宗元的《江雪》!這種將詩詞直接應用於實際的場景,不但讓孩子記憶的更深刻,也更理解詩詞的意思。
這套詩詞繪本,根據4季分為4冊,一共包含了92首詩詞,每一首詩都包括相關的圖畫、詩詞大意、誦讀時機。
這個誦讀時機,就是將詩詞與生活時機融合的最佳時機。可以說這套《中國記憶古詩裡的四季》繪本抓住了孩子的認知特點和內心,非常適合不愛背詩的孩子看!
最後我想說,古詩詞看著好像沒有什麼用,卻應了莊子那句「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詩詞對於一個人的精神、大腦發育的益處都是不應該忽略的!